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的特征与应用分析

2023-02-27 05:40卜寒月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抗联象限东北

王 吉,卜寒月,王 宁,石 丹

(吉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一、引言

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源于无数东北抗联战士同日本侵略者艰苦的战斗史实。在生与死、血与火的历史潮流中孕育,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中根植。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好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1]。此后,教育界和学术界开始就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将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本科教育体系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之中,可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理想教育视野,从而更好地进行特色鲜明的中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以充实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二、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现状

近些年,随着红色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不断彰显,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也在多个维度展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党史学习教育,这有力推动了红色文化一系列问题的相关研究。目前东北三省大力发展抗联文化,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在“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吉林省现有的5A级旅游景点有:伪满皇宫博物馆暨东北沦陷史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四保临江烈士陵园”“延边烈士陵园”4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8个红色经典景区入选全国一百个红色经典景区;有3条成熟的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即“抗联精神传承线”“抗联烽火铭记线”“致敬国门线”;另有红色旅游专线“四平-吉林-敦化-延吉-白山-临江-通化-集安线”入选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上述景点均为吉林省开发红色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物质基础。

三、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的文化特征

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它是中国抗日联军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狭义上的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特指东北抗联精神文化,包括“忠贞报国、不畏生死”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争先、勇敢抗争”的战斗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坚贞不屈”的红色本色;“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部分的红色精神,已经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之中,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地向前迈进。红色文化的发展对于后世的思想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是我党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中国特色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心灵,树立忠诚理想,都具有很大的实际作用。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早开拓的反法西斯战场,东北地区的抗日联军在对日作战方面投入的时间最长。在长达14年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游击战争和地下抗日活动从未停歇。尽管遭受着敌人残酷的进攻、讨伐、拷打、血洗、屠杀,然而他们始终带领着东北受难的同胞,不屈不挠地坚持着英勇的斗争。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美国和英国对日本的战争时间不足四载,苏联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不到四年。中国全面抗战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则是东北反抗侵略战争的开端,因此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东北抗联精神虽然诞生于黑龙江,但是它的精神谱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并未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反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璀璨耀眼。

东北地区抗联红色文化形式多样,例如东北抗联歌曲。抗联歌曲曾在我国东北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悦耳的旋律与朗朗上口的歌词引领指导着广大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战斗,与敌寇开展殊死搏斗,在抗联歌曲的鼓舞下,东北抗联战士的斗志也得以熊熊燃烧,东北人民保家卫国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东北抗联歌曲不仅在当时起到重要鼓舞作用,在后世也以其深入人心的旋律广泛传播,不断增强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而东北地区抗联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更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更是人民群众的光荣。东北抗联文化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根植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服务。目前东北抗联红色文化不断推动着东北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真正做到面向大众,服务大众。

东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并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特别是吉林省特殊的区位条件,为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国门提供了有利条件。吉林省有东边与俄罗斯、南边与朝鲜、韩国隔海相望的地缘优势。将中国同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共同抵抗侵略战争的历史结合,并充分利用边疆旅游资源,可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展示民族气节提供新的途径。因此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四、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

在现阶段,对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面临的问题有文化本身知名度低、公众保护宣传意识缺乏、资源利用不足等;应用途径有设置精品课程、重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创新、红色景点实习、讲好红色故事、优化评价体系等[3-8]。为了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与育人功能,切实提高旅游管理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通过IPA分析法,试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人员角度选取多个感知维度进行研究,以寻求在专业课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全面、创新、多元的融入。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对基础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旅游管理专业相关人员的感知维度进行信效度的分析、成对T检验、IPA分析。

IPA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即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9],是由美国学者提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和李克特(Likert)量表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提供通俗易懂且形象直观的评价,方便做出诊断和决策。具体是把重要因素和满意度的测量值置于二维象限中,将重要性列为横轴(X),满意度列为纵轴(Y),以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平均值作为交叉点,绘制四象限图,具体划分为四个象限[10]。

2.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集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和政治面貌;第二部分是评分体系、理论学习、精品课程、实践实习、教学方法5个维度17个评分指标,评价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教学的重要程度。第三部分是评分体系、理论学习、精品课程、实践实习、教学方法5个维度17个指标评分对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教学的满意程度。第二、三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将重要性和满意度选项依次排序,分别为:“非常不重要/非常不满意”“不重要/不满意”“一般”“不重要/不满意”“非常重要/非常满意”,上述满意度和重要性次序分别赋予 1、2、3、4、5五个等级的分值[11](P4)。

3. 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数据来源于2023年3月18日至2023年5月4日对旅游管理专业223名师生开展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数为202份,有效率为90.58%。

(二)研究分析

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受访群众人口统计学特征为:被访者17-25岁的人数最多,共占79.2%;男女比例约为1:2;职业多为本科生,其次是教师,各占比例为78.2%与11.9%;政治面貌多为共青团员,其次是群众,各占比例为63.9%与25.7%。

表1 样本基本信息

2. 信效度

(1)信度分析

运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到的202份有效问卷进行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信度检验[11](P5)。结果显示,问卷整体α值为0.938,重要性与满意度的α值分别为0.890和0.944,各量表的α值均大于0.8,说明此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内在一致性,符合研究需要(如表2所示)。

表2 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信度检验

(2)效度检验

运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到的202份有效问卷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结果显示,问卷KMO值为0.813,大于0.7,显著性P值为0.000小于0.05,表明问卷质量良好,可靠性高(如表3所示)。

表3 问卷的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3. IPA分析

(1)整体分析

从整体上分析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教学维度的重要性与满意度,有利于探究师生对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整体满意和不足之处。如表4所示,实践实习的重要性均值(得分4.11)排在了五个维度的第一位,说明了师生在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最关心实践实习;从满意度的五个维度来看,最让师生满意的是精品课程(得分3.75)。其中实践实习重要性排序第一,但满意度(得分3.55)排序最后,体现实践实习方面的改善是提高师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五个维度的均值差都为负值,表明师生对于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感知处于失望状态。

表4 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教学维度的重要性与满意度比较分析

(2)单项分析

据表5分析发现,师生在指标的重要性方面,认为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理论学习相关的“8、16、6”最具重要性,认为评分体系的“3、1、2”最不重要。师生在指标的满意度方面,认为精品课程和理论学习相关的“8、7、9”最让其满意,认为实践实习和评分体系的“1、12、11”最令其失望。17个指标的均值差(P-I)均为负数,表明师生感知处于失望状态。在T检验中可知,大多数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差异大于0.3,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表5 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教学因子的重要性与满意度比较分析

(3)图像分析

17个感知影响指标的IPA矩阵图(图1)坐标轴重要性总均值4.02和满意度总均值3.65交叉点作垂直相交,将指标均值散落于四个象限内,建立重要性和满意度的矩阵[11](P7)。

图1 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管理教学

第一象限即优势区,高重要性高满意度。这个象限表示师生感知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和满意度都较高,是项目实施的发展优势,有核心竞争力,需要继续保持现状并稳步提升。落在此象限的指标共有4个,分别是:“4、5、8、9”。说明精品课程和理论学习是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的成熟应用,日后需要继续保持核心优势。

第二象限即维持区,高满意度低重要性。这个象限表示师生感知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满意度较高、重要性较低,虽非重要指标,但得到了师生的好评,不宜刻意追求提升,需要稳步发展。此象限的指标共有4个,分别是:“3、7、10、15”。

第三象限即机会区,低重要性低满意度。这个象限表示师生感知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和满意度都较低,不需要花太多精力优先发展这几个应用。此象限两个指标:“1、2”,都是评价体系维度的指标。由此可知,评价体系可以在重点改进的指标后续进行改进,目前不需要过多投入。

第四象限即改进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这个象限表示师生感知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较高、满意度较低,需要即刻加大改进力度增强这些方面的应用。此象限的指标共有7个,分别是:“6、11、12、13、14、16、17”。“17”的重要性略超中值0.01,满意度距离中线仅差0.02。这说明,师生对于“新教学形式”这一指标的满意度并不低,随着教师对教学形式的创新与丰富,这一因素的满意度将会越来越高。其中实践实习的指标都在该区,对实践实习的完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策

1.东北抗联元素融入社会实践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活动处于课内外“主阵地”地位。要想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加强与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例如以东北抗联革命历史为逻辑主线,建设红色文化的主体实践基地,组织同学们参与交流学习,促进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内核整体感知,从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追求。学校可组织同学们到四平战役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等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沉浸其中,体会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演变和精神力量[12]。

2.创新教学方法

(1)发掘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宣讲人

在高校广泛开展“倡导红色文化基因,努力成为时代新锐”等为主题的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宣传员竞选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深入学生群体,使学生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力军,不断传承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内涵。邀请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抗联老战士的子女、红色文化宣讲员以革命先烈、抗联故事为主题,拍摄短视频上传至各个平台,向听众传递东北抗联精神。通过相关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抗联文化的信服,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客观上推动东北抗联精神等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播,促使高等院校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氛围。

(2)红色文化+互联网

互联网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响了互联网。这促使大学生思维模式与求知方法发生变化,平铺直叙的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地把握时代特征与学生认知特点,加速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根据东北抗联资源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介让专业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视、听、触相结合,打造出体验浸润式、多维立体化的教学情境,将原先的红色文化资源由“瞻仰”升级到“体验”,使得大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接触东北抗联红色文化。

(3)优化课堂组织形式

在基础理论的课堂上,除了新颖的教学媒介,还可以采取不同的课堂形式,如案例引入教学、小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等,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以及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使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在教学和实践中卓有成效。

3.设置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相关精品课程

依托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建设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精品课程,融入“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导游讲解”等元素,为学生提供红色文化类课程,录制线上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解读东北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以吉林省的红色旅游景点为例,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红色文化的内在含义,自主编写具有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的新型教材,建设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校级精品课程。

4.东北抗联红色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深度结合

对于旅游管理类社科专业的学生而言,红色文化可以从教学内容和过程考核中融入专业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引入红色案例,增添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等。如《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教师可以在介绍旅游景区类型时,向学生以四平塔子山战斗遗址为例,介绍山地旅游的规划开发;《导游业务》中,设置吉林红色旅游中“三地三摇篮”这样标志性的红色资源的讲解考核,通过讲解老黑河遗址博物馆等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影响力;学生的假期实习中,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带领学生体验红色旅游产品的地陪模式,或在酒店实习中,体验红色文化旅游主题酒店与普通酒店的异同点等。

5.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加入学生评价体系

健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加入红色文化设置多元评价体系。将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这一重要思政元素融入旅游管理学生考核制度;把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纳为各科目的考核内容。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把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过程性考核应用于培养各环节,及时对培养效果进行验收,推动红色育人体系再构建。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红色文化教育,使之成为课程设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评价体系上,也要注重对学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意识、学生对红色旅游景点的了解程度和讲解能力、学生对红色景区的规划与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价,让学生能将红色文化的内容与资源糅合创新,让文化可观、可触、可牢记。

五、结语

概言之,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既是一种历史积累,又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瑰宝,具有精神性与指导性、历史性与发展性、大众性与地域性。让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中熠熠生辉,从而有效地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出具有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抗联象限东北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基于四象限零电压转换PWM软开关斩波器的磁悬浮列车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创新思维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