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朱金卫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西安 710100)
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以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活动,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予高校劳动教育与以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意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什么、育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造性劳动者,如何使劳动教育课程有机、有效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劳动者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劳动教育的理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倍受重视和推崇。劳动教育既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青年成长的必要途径。审视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的演进脉络,有益于在智能时代更新劳动教育理念、优化劳动教育发展路径。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活动,起源于劳动实践的需要并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前提条件。教育自产生以来一直在传递劳动过程中积累的有关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以满足生产建设服务为目的。20 世纪50—70 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最大的需求就是有劳动觉悟的人才。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80 年代,邓小平也指出了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强调:“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3]107为此,学界开展了关于新时期教劳结合的教育大讨论,促进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规范化建设。90 年代,在经济建设的历程中,江泽民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4]并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指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既能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认知,又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成长。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010 年,胡锦涛提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5]劳动者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大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必要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个生活领域的教育相结合,即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6]进一步推进“五育融合”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有能力提升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可见,新时代将劳动教育提升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高度。这些思想变迁赋予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创新确立了目标和方向。
纵观我国劳动教育的理论发展历程和政策的演变历史,发现劳动教育具有以下内涵:第一,劳动教育需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在不同时期,劳动都与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同向同行,并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在教育中劳动、在劳动中受教育是一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第二,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发展的学生既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也需要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掌握、应用、创新知识。第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在综合育人中的地位。新时代的教育从“五育不全”到“五育并举”,再走向“五育融合”的创新型教育方式,全面系统回答“如何高效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第四,新时代劳动教育以培养创新型劳动价值观为核心,重塑积极的劳动价值取向,注重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既要落实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也要践行劳动教育应有的社会价值。可见,我国劳动教育方针演变历程和价值旨归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创新成果,也是彰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鲜明特色。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工作围绕受教育者成长成才而展开,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要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并具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虽兼具劳动技能传授、劳动素养培养等多重功能,但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积极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劳动者的职业劳动态度和行为方式。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135人的本质的把握需要回到生产劳动实践。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以此维系社会的发展,并通过社会关系改造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而劳动本身就是推动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最有力的社会实践。劳动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源泉,任何一种有效劳动都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劳动教育强调教育的固有价值,其核心在于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价值观是劳动对满足人民需求的状态和程度的总体看法,是个体的内在需求以及他们从事活动时追求的劳动特征或属性。世界各国极其重视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芬兰、新加坡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劳动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8-9];日本从立法的高度将劳动教育全面渗透于课程与日常劳动当中,旨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态度,使学生感知劳动的美好、体验劳动的喜悦、理解劳动的意义”[10]。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层面。在认知层面上,劳动教育课程结合产业新业态、职业新生态、劳动新形态的发展趋势,教育大学生从“劳动光荣”转变为“劳动幸福”;从劳动的技能、知识层面转向劳动的观念、素养、精神层面。在情感层面上,劳动教育课程以引入真问题、模拟真过程、注重真发展的劳动情境,让大学生在体验劳动过程中形成对劳动人民和劳动实践的真实情感,内化为持久稳定的对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伟大的情感认同。在态度层面上,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创新型劳动者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大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劳动态度是人们从事劳动的动机及其在劳动中行为价值的总体认知。组织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实践劳动活动,在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过程中形成和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以及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态度。因此,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育人的中心地位,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性特征,推进塑造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劳动价值观。
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使命主要以社会生产实践为载体,以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为唯一途径。列宁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1]461第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涵育大学生的劳动品格、提升劳动智慧、增强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创造劳动成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心理效应。诚实劳动教育涵养大学生诚信劳动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2]46诚实是做人之本,诚实劳动不仅是劳动态度的重要方面,更是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秩序的重要保障。在诚实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中涵育“诚”的品质是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劳动精神。第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促进大学生从劳动创造性到创造性劳动的转变。创新是新时代劳动者的内生动力,创新劳动是劳动的最高境界,它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劳动形态。创造性劳动基于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变革劳动教育方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劳动创造能力。第三,劳动教育课程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劳动通过人际沟通协作改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中获得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帮助他们正面评价自己,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劳动成果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而拥有健康身心的大学生又能更好地投入劳动实践。第四,劳动教育课程助力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发展。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需彼此分工合作,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分享劳动过程和成果的喜悦,既能在大学生性格形成上有所助益,又能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养成。
劳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化劳动已成为劳动的主导形态。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革新课程资源,创新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实践、优化教学模式,以强化和提升新时代劳动者的价值观和信息化素养水平,从基础性劳动教育价值向创造性劳动教育价值转变,从劳动的“工具性”价值向劳动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13]的综合育人价值转变。
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开放共享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保障。“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14]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15]142的教育理念。杜威将教育视为“经验的不断重组、重建和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倡导“做中学”,并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室创建了能够制作各种各样木工工具的“创造性工作车间”。[16]33日本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校园、社会和田地等生活领域,包括家务整理劳动、校园美化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田地种植劳动。劳动教育资源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并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劳动教育资源的聚合应按照跨界融合的原则整合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资源,使得劳动教育资源适应新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劳动教育资源应当扎根本土,汲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滋养,创设劳动体验之境。[17]一是挖掘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隐性和显性劳动教育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朴实、勤劳、诚信、勇敢、自强的劳动品质,弘扬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合法劳动等劳动精神。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劳动传说以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等劳动故事,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不畏艰辛的劳动思想。这些资源能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在劳动实践中丰富和创新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内涵。二是充分宣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劳动资源。如“铁人”王进喜、“一抓准,一口清”的张秉贵等劳动模范励志的劳动事迹蕴含着极高的现实价值和劳动品质,劳模的奉献精神和伟大事迹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活化资源。三是建设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和地方的生态、产业、文化、自然等条件,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共同开发专业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劳动教育资源的跨域整合与共享发展,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选择的劳动教育资源。四是挖掘劳动教育学校文化资源。高校劳动文化既是重要的劳动教育资源,也是孕育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深厚土壤。陶行知先生早在20 世纪初期就将学校劳动教育以校训、校歌等多种文化形式呈现在校园劳动教育资源中,以让学生目睹、参与劳动的方式,实现学生劳动思想的熏陶与劳动价值认知的重塑。因此,具有劳动特色的学校文化环境能够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涵养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重要载体。《意见》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新时代劳动的构成要素更加复杂多元,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劳动内容不断更新,为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第一,构建跨学科的综合智能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该类课程既要满足智能化时代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新要求,构建培养大学生劳动信息素养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同时,要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的价值诉求,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劳动技能、劳动规范、劳动实践等相关内容,并纳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训练实现大学生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创造性劳动注入本体性力量。如芬兰将编程技术课程与传统劳动教育课程有机融合;德国在基础教育中广泛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第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生活化、社会化、开放化形态。因此,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为基点,广泛融合家庭、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补充和协同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型课程体系。如美国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需要,把劳动教育设置为家庭劳动教育、就业劳动教育和公民劳动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第三,构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是旨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提升职业能力的课程,是一种体现复杂智力劳动的心理过程。劳动教育以解决专业问题为导向,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增强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因此,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育人元素,增强大学生对劳动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实践自觉等劳动素养,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转变为应对真实世界能力的课程体系。
劳动是“行动的哲学”,它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道”。[18]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其教育离不开真实的劳动场景,只有让大学生在真实劳动实践中,才能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课程不是“离身性”“去身性”的课程,而是课程走向“具身化”发展和建构的过程,主要呈现出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等特征属性。[19]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在数字化的劳动情境中模拟,更需要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中实践。实践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脱离实践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劳动教育应当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能只凭单一的讲述、单纯的模型演示,而应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践指向。实践是指真实性体验,是体验的主体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20]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是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有机融入学生的校内外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科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体验过程中习得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提升劳动教育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等。实践活动是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与劳动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将相关劳动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中,而且还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难以获得的实践性劳动知识。二是科学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方案。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和成长需求,科学设计和规划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方案,采取勤工俭学、社会公益劳动、顶岗实习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多产业融合的实践活动中增长劳动技能、磨炼意志,孕育生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三是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多元化教学体系。充分运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发掘、加工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化资源以满足大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需要,生成符合大学各年级需要的、系统化的、体验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劳动认知、劳动知识、劳动实践、劳动素养及劳动价值观深度融合的系统育人工程。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在教学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教学理念上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设计上具有实践性。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能动性、实践性、独特性、累积性等特征,遵循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厚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理念,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回归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塑造劳动价值观的本质,坚守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综合育人使命,不断革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格局,更好发挥劳动教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积极作用,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劳动者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