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2023-02-26 21:43:12余远帅
畜禽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受胎率定期发情

余远帅

镇宁自治县畜牧服务中心,贵州 安顺 561200

0 引言

母猪人工授精是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生猪产能、改良猪种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不理想。因此,本文浅谈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以探讨如何优化繁殖管理、发情和排卵控制、技术水平提升、选种与品种改良、应对疾病和常见问题以及利用科技手段等策略来提高受胎率,旨在进一步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而提高养殖品质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 母猪人工授精的重要性和意义

母猪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人工授精,可以精准选择优质父本和母本,实现猪种品质的改良。唐钧[1]在其研究中分析了使用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2种方式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研究得出,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输入保存精液母猪的受胎率为86.7%,表明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输入新鲜精液进行配种,母猪的受胎率更高。此外,人工授精还可以提高生猪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 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面临的挑战

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挑战之一是控制发情和排卵。母猪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如繁殖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等影响。同时,母猪人工授精还存在着一些疾病和常见问题,如病毒感染、发情失调、不孕等,这些问题会降低受胎率,增加了提高受胎率的难度。

3 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具体措施

3.1 母猪繁殖管理

3.1.1 优化营养配给

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优化营养配给是指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和需求,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饲料类型、用量和营养成分的搭配,以实现最佳的繁殖效果。优化营养配给包括优化能量供应,即优化母猪在繁殖期需要的能量来支持发情、受精、胚胎成长和妊娠过程。根据母猪的体质量、母猪数量和繁殖阶段,合理确定饲喂的能量水平。蛋白质是母猪繁殖过程中必要的营养素,对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母猪的体质量、品种和繁殖阶段,提供适当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母猪的繁殖健康至关重要。根据母猪的需求和日粮的组成,合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确保其正常的身体功能。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原料,保证饲料中营养素的稳定含量和消化利用率。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须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饲喂量和饲喂次数,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喂管理和喂养策略,确保母猪获得适当的营养供给。同时,母猪在人工授精受胎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水的充足供应有助于提高母猪的食欲和代谢水平,对受胎率具有积极影响。通过优化营养配给,可以提高母猪的体质和生殖效益,增加受胎率和产仔数,提高繁殖效果。

3.1.2 确保良好的饲养环境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使母猪保持舒适,避免产生压力和不适;保持空气清洁、新鲜,并确保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对母猪的伤害;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合适的栏位设计,减少母猪的争斗和受伤情况,创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上措施可创造有利于母猪繁殖的良好饲养环境,达到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目的。李定国 等[2]在其研究分析了气温对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指出1—2月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全年平均水平,而9—11月、12月受胎率显著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由此,在母猪繁殖管理优化营养配给过程中,根据温度对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可于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提供相对稳定的饲养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和人为干预,有助于维持母猪的正常生理状态和产热能力。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母猪的发情周期和排卵时间,应将已发情的母猪单独隔离。这样可以减少与其他母猪的相互干扰,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适当的日照和光照周期对母猪的繁殖行为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合理安排照明时间和强度,模拟自然光照条件,有助于调节母猪的内分泌系统,促进发情和排卵,提高受胎率。

3.1.3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

母猪定期体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母猪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保障母猪的生理和繁殖健康。母猪定期体检通常包括观察行为和精神状态、体温测量、外观检查、呼吸和心跳检查、乳房检查、生殖器检查及粪便检查。母猪定期体检可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感染和其他生理异常,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预防。

母猪定期疫苗接种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给母猪注射特定的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猪群中常见的传染病。疫苗接种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在预防疾病传播的同时,还维护了母猪的健康,确保其具备繁殖的最佳条件。

另外,一些疾病可以直接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导致发情周期紊乱、排卵问题和受胎率下降,通过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潜在的疾病,保持母猪健康的生殖系统功能。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可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受胎率,确保养殖效益最大化。

3.2 控制发情和排卵

3.2.1 使用生殖激素诱导发情

通过使用生殖激素,可以准确确定母猪的发情时间窗口,帮助养殖人员在最佳时机内进行人工授精。这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及时排卵能力有限所带来的受精风险。生殖激素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调整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有助于增加发情时母猪卵子的可受精性,调整母猪体内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达到良好的发情和受胎环境,提高人工授精的效果与母猪的受胎率。激素剂量和使用时间对母猪受胎率影响较大。蒋成银[3]在其研究中指出,过量的激素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繁殖问题,而剂量不足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发情和受胎效果。因此,应根据母猪的品种、体质量和繁殖状态等因素量身定制每只母猪的激素使用方案。另外,使用生殖激素后,需要密切观察母猪的发情情况。养殖人员应注意观察母猪是否出现典型的发情行为,如鸣叫、猪背站立等,并及时安排人工授精。

3.2.2 排卵控制剂的应用

排卵控制剂可以帮助确定母猪的排卵时间窗口,使养殖人员能够在最佳时机内进行人工授精。精确掌握排卵时间,可以提高受精的成功率,并最大限度减少及时排卵能力有限所带来的受精风险。排卵控制剂可以刺激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提高卵泡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受胎率。这有助于改善发情时母猪卵子的可受精性,优化人工授精的效果。

3.3 提高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

培训和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指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应涵盖母猪生理、繁殖周期、发情判定、人工授精操作技巧等相关知识,使员工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的模拟和训练,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并让他们熟悉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由于养殖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演进,培训需要与时俱进。定期安排员工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新的知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在员工实际操作中,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通过培训和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可以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

3.4 选种与品种改良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母猪进行人工授精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和科学的配种方式[4]。选择具有高受胎率基因的父本和母本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吴彦彬[5]在其研究中指出,生猪品种的改良与培育工作对于改善生猪品种至关重要,因此进行严格的选种工作,选择具有高受胎率基因的父本和母本对提高母猪受孕率意义重大。父本和母本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和遗传优势,如卵巢发育良好、发情准确、排卵能力强、受精率高。利用现代猪种的育种价值评估指标,结合遗传参考值和遗传参数,综合评估母猪的遗传优势。根据遗传参数,选择具有高遗传传递力和高生产性能的父本和母本,以提高后代的遗传素质和受胎率。在选种与品种改良方案中,广泛应用先进的人工授精技术。殷春光[6]在其关于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研究中指出,通过母猪人工授精对繁殖性能的研究,找到最佳输精时间,提高受胎率、产子数以及健子数。因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以确保精液质量和数量的控制,选用来自父本的高质量精子,提高受胎率。

3.5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和预防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和预防可有效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张旭 等[7]认为选留好母猪要想提升母猪的人工授精受胎率,首先必须选择高品质的母猪。定期对母猪进行疾病筛查,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等常见疾病的检测可达到选择高品质母猪的目的。通过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病原体感染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或预防,降低疾病对受胎率的影响。严格控制圈舍和饲料卫生,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加强圈舍和饲料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圈舍和饲料进行检查,积极清除病原体和致病性微生物,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受胎率。董福臣 等[8]在其研究中指出,通过规避交配传染疾病的风险,可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在发现疑似母猪疾病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隔离可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其他母猪的健康,并及时进行治疗,以恢复患猪的健康状态。

3.6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受胎率

利用超声波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母猪的受孕情况。通过超声波仪器,可以观察和评估母猪子宫内是否存在受孕胚胎,并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空孕、胚胎吸收等。这有助于调整繁殖管理措施,提高受胎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繁殖管理带来更精确和智能化的辅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为养殖人员提供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算法预测发情周期、排卵时间等重要繁殖指标,以便合理安排人工授精时间,提高受胎率。应用科技手段对繁殖过程进行数据监控和追踪分析,通过监控母猪生理参数、发情周期、受胎率等相关数据,可以洞察潜在的问题,提前预警,并针对性地调整繁殖管理方案。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例如自动喂食器、安全监测系统、智能牲畜管理软件等,可以提高繁殖过程的效率和一致性。这些设备和系统能够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并提供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功能,帮助养殖人员精确控制繁殖环境和管理过程,提高受胎率。

4 结束语

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重要措施包括使用生殖激素诱导发情、排卵控制剂的应用、培训和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选种与品种改良、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和预防,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受胎率。此外,规范精液的质量控制和存储条件,确保使用高质量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带来更加精准和高效的人工授精技术。同时,结合遗传改良的方法,选择具有高生育潜力和抗病性的优良种猪,能进一步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整体生产效益。通过综合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的改进,以及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望提高母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并为猪群的繁殖业务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受胎率定期发情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 06:20:56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20期)2022-07-21 01:37:32
定期体检
品牌研究(2022年19期)2022-07-14 06:07:38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提高肉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母驴配种注意啥
今日农业(2017年9期)2017-01-31 02:30:55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13
养羊何时配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