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模式下早期呼吸功能训练对频繁急性加重ACOS患者的影响

2023-02-26 15:03:00焦喜晓侯丽丽莫梦松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潮气量呼吸肌血气

焦喜晓,侯丽丽,莫梦松

(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患者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时,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同时发病,即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该模式由各学科医师和护士共同参与护理过程,利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制定科学化、合理化、专业化的护理计划,通过严谨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症状[1]。但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较差。呼吸功能训练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频繁急性加重ACOS患者应用较少。为此,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呼吸肌肌力和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 例ACOS 患者。选取标准:符合ACOS诊断标准[2];处于急性加重期;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存在认知障碍。将纳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女=29/11;年龄50~68岁,平均(59.75±12.21)岁;病程4~8年,平均(6.13±1.22)年。观察组:男/女=28/12;年龄49~69岁,平均(59.83±12.16)岁;病程4~9年,平均(6.33±1.19)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①建立护理小组:心理科、营养科、康复科与呼吸科医生各一位,主管护师一位,责任护士两位。②制定护理计划: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护理内容,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针对存在症状和问题给予相应药物,协助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督促患者按照营养师制定计划进食,指导患者完成康复医师安排的锻炼计划,同时予以吸氧、补液、翻身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①腹式呼吸:患者取适宜卧位,一手置于胸部,一手置于腹部,经鼻缓慢吸气至最大程度,处于胸部的手保持原有状态,腹部的手稍用力帮助膈肌回复,15 min/次,3次/d。②缩唇呼吸:置患者于端坐位,经鼻吸气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与吸气时间按照2∶1 反复训练,15 min/次,3次/d。③呼吸控制训练:嘱患者深慢呼吸3次,在第3次吸气后屏气5 s,后缓慢吐出气体,10 min/组,3组/d。④呼吸肌训练:测量最大吸气压(MIP),设置训练阻力保持在20%左右,置患者于平卧位,佩戴鼻夹并抓紧呼吸训练器,嘴部对准吸气管,吸气时间保持在6 s以上,缓慢呼气后重复训练,20次/组,3组/d。⑤胸部扩张训练:嘱患者深吸气,尽量使胸廓隆起,指导其使用被动放松方式呼气,10 min/组,3 组/d。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后评定临床效果。

1.3 指标评定 呼吸困难症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干预前后使用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 MRC)[3]评估患者呼吸能力,总分0~4分;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4]评估患者呼吸状态,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血气分析指标:干预前后抽取患者股动脉血6 m L,使用血气分析仪测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呼吸肌肌力:干预前后测量患者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和潮气量水平。

2 结果

2.1 呼吸困难症状 两组干预后m MRC、SGRQ评分及呼吸频率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困难症状对比(±s)

组别n m MRC(分)干预前干预后SGRQ(分)干预前干预后呼吸频率(次/min)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0 2.68±0.53 2.06±0.44 52.44±5.26 45.70±5.20 25.04±3.88 18.63±3.82观察组40 2.72±0.54 1.26±0.41 53.02±5.40 33.45±5.31 24.98±3.91 13.51±3.31 t 0.334 8.413 0.487 10.425 0.069 6.406 P 0.739 0.000 0.628 0.000 0.945 0.000

2.2 血气分析指标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O2及P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升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组别n PaCO2(mm Hg)干预前干预后PaO2(mm Hg)干预前干预后SaO2(%)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0 44.26±5.87 41.96±3.58 66.62±7.68 70.05±3.85 90.11±4.65 92.44±2.36观察组40 44.52±5.77 38.59±3.43 67.12±7.56 74.60±4.76 90.15±4.62 95.40±2.40 t 0.200 4.299 0.293 4.701 0.039 5.562 P 0.842 0.000 0.770 0.000 0.969 0.000

2.3 呼吸肌肌力 两组干预后潮气量及PEmax、PImax水平较干预前均大幅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呼吸肌肌力对比(±s)

组别n PImax(cm H 2 O)干预前干预后PEmax(cm H 2 O)干预前干预后潮气量(m L)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0 38.45±8.12 55.63±6.08 46.70±9.44 57.42±5.44 376.12±32.15 419.15±39.55观察组40 38.70±8.03 62.07±5.21 47.23±9.36 63.49±4.42 374.33±34.15 457.46±42.63 t 0.139 5.087 0.252 5.477 0.241 4.167 P 0.890 0.000 0.802 0.000 0.810 0.000

3 讨论

ACOS患者具有慢阻肺和哮喘的双重特征,受气道炎症或肺实质损坏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支气管可出现狭窄、痉挛等症状[5]。急性加重期患者可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需要在疾病早期予以干预。目前,临床可依据患者病情进展,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对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缓解患者症状。该模式虽有一定效果,但未进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呼吸能力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早期呼吸功能训练可通过有意识地调动呼吸肌群进行节律性锻炼,能够帮助患者适应呼吸状态,降低气道阻力[7],提高气体交换能力,从而缓解患者症状。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m MRC、SGRQ 评分及呼吸频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多学科合作模式基础上增加早期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相关研究显示[8],ACOS患者在长期气流受限状态下可加重缺氧,导致PaCO2升高,同时较高水平的CO2能够刺激机体内的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加快呼吸频率,加重呼吸肌负荷,导致呼吸肌疲劳,进一步加重患者缺氧状态,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SaO2、PaCO2和PaO2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行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矫正错误的呼吸习惯,增强呼吸肌耐力,防止呼吸肌疲劳,避免加重患者缺氧状态,同时可提高患者腹部压力,增加肺泡通气量,进一步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ACOS患者普遍存在呼吸肌疲劳现象,临床常用PImax、PEmax和潮气量作为评价呼吸肌肌力的标准。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潮气量、PEmax和PImax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增加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掌握有效呼吸的方法,通过反复进行呼吸训练刺激呼吸肌频繁收缩,加速肌力增长,预防呼吸肌疲劳,避免患者出现呼吸肌失用性萎缩。

综上所述,针对ACOS患者,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氧气摄入量,提高呼吸肌肌力水平。

猜你喜欢
潮气量呼吸肌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4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血清NT-proBNP水平与潮气量相关性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4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