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的张力与平衡

2023-02-26 13:56罗会宇程典子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理性

罗会宇,程典子

(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1]。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首次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2]的科学论断,要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了基本的思想遵循[3]。 思政课要契合其本质,提升其理论性和亲和力,首先要厘清学理性与亲和力之间的关系。

一、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关系的认知误区

学理性的核心在于强调课程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 如果说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导向之魂,那么学理性则是思政课的科学支撑。 思政课的教育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教育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4]。 思政课的学理性要求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继承性、统一性和创新性,尤其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等重大理论问题[5]。

亲和力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概念, 是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 后来被引入人际关系领域。 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是指思政课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 这里的亲和力并不是一个单向力,而是一种系统合力,综合表现为教师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等多维度亲和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突出思政课的亲和力关键也在教师。 然而,部分思政理论课教师对于思政课的学理性与亲和力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认为学理性是亲和力的克星,要想拉近思政课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须疏远理论、回避原理。不可否认,思政课曾经一度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抽象晦涩、枯燥乏味的印象。 但大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并不等于他们反感理论、拒斥原理,最多只能说明他们对既有思政课所呈现的理论和原理不感兴趣。第二,认为要想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须说学逗唱、吸引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回应学生关切,这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但部分教师过分追新捧热、迎合讨好,最终使课程的娱乐味削弱了思政味, 时尚性冲淡了学理性。 如此一来,不是思政课引领学生价值,而是学生口味倒逼思政课走形, 进而偏离了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抑制了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二、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关系的辩证分析

第一,思政课的学理性和亲和力目标一致,二者均服务于思政课的根本性质和重要功能。 2019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为”方针,即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 就性质而言,高校思政课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政治性是其根本性质。 因此,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是其所是”的内在依据,是课程建设和深化改革的方向引领, 是学理性和亲和力的共同目标。 学理性能够系统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理论引力和创新活力,为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提供学理支撑。 亲和力则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为激发青年大学生树爱国心、 立报国志和践爱国行营造和谐氛围。 脱离政治性的学理性和亲和力,将是无的之矢,没有意义甚至会起反作用。就功能而言,高校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客观地反映了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具有价值引领、规范言行和社会整合的重要功能。 学理性为思政课重要功能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只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教育教学规律, 才能向大学生精准适切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才能促进大学生将科学理论自觉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亲和力为思政课重要功能的实现提供环境支撑, 只有全面塑造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 深入挖掘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才能促进大学生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价值、规范言行和服务社会。

第二,学理性是亲和力的生成前提。 学理性是思政课之魂。 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即系统化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恒定志向和坚强信心[7]。 学理性正是亲和力的重要源泉。 教师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性吸引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说服人,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感染人, 才可能孕育思政课的亲和力[8]。 大学生只有真正体悟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才能自愿走近理论、亲近理论,将其自觉转化为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理解现实和处理问题的理论武器,最终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果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一味地过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 而不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讲准、讲深、讲透,那么思政课必定流于浅泛、立“地”而不顶“天”,难以让学生产生持久的亲近感、信任感和趋同感。

第三,亲和力是学理性的实现保障。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武器武装大学生头脑。然而,理论深刻、逻辑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不会自动转化为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以教师主导的教育活动为中介,在大学生心理接受、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真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知识体系向思想体系转化,基本原理向生活道理转化,根本方法向管用办法转化,理论体系向行为规约转化[9]。 亲和力是实现这一系列转化的保障和关键。 思政课并不是自说自话的理论告白,而是涵盖知情意行的师生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学生只有亲近教师、尊敬师长,才能信道、奉教和效行。如果教师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只是刻板追求理论的深刻、彻底,片面强调理论的系统、精准,而不深入研究思政教育教学规律,不用心剖析学生认知规律,不注重将严谨规范的学术语言转化为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 不善于用真实具体的现实数据还原抽象凝练的科学结论,那么思政课必定高不可攀、顶“天”而不立“地”,难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散发其内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总之, 思政课的学理性与亲和力之间并非直接正向或负向相关, 即强调学理性并不必然削弱课堂的亲和力,注重亲和力也不必然弱化课堂的学理性。思政课的学理性和亲和力共同服务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是亲和力生成的前提,亲和力是学理性实现的保障,但二者之间要发生上述关联,还需要倚仗其他媒介。

三、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之间的关键媒介

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性、 科学性和系统性无法自动转化为面向大学生的亲近感、 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促成这一转化正是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和特殊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学理性和亲和力的关键媒介也在教师。教师的政治立场、育人情怀、理论功底、教授艺术、思维视野和人格魅力等因素, 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发挥和亲和力产出, 决定了学理性与亲和力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转化效果,进而影响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

第一,教师的政治立场。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身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 自觉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高度关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持续跟进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部署,留心体察学情、民情、党情、国情和世情, 才能在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思潮时做到立场坚定、敢于亮剑,在面对尖锐敏感的学生疑惑时做到政治清醒、自信回应。

第二,教师的育人情怀。 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他们观察、认知、理解、服务社会的观念尚不成熟,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他们精神成人、实践成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10]。 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时刻牵挂国家和民族,用心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善用科学理论剖析优势、总结短板,激发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要有传道情怀,真心信仰、真学活用、真情传授马克思主义,激励大学生做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要有仁爱情怀,真切关心学生成人成才,仁心呵护真善美的种子,用爱浇灌师生情谊,引领大学生于己求真、与人为善和生活求美。教师要用深厚家国情怀育人,用执着传道情怀化人,以满腔仁爱情怀感人,使思政课成为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的课。

第三, 教师的理论功底。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道、授业和解惑。思政课教师要想做到精准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娴熟传授马克思主义具体应用、及时回应和帮助解决学生困惑, 就必须学原著、 读原文、悟原理,切实做到理论功底扎实。 首先,理论要精。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纵向概览——整体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中国化系列成果全貌, 又要深度品读——系统深入地把握经典理论的提出背景、理论渊源、确切内涵和创新之处,真正做到“学懂”。 其次,理解要透。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还原理论——回到理论所处的时空原点理解评价, 又要回归实际——结合中国所处的具体实际深度阐释,真正做到“悟透”。最后,用法要实。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关照现实——在解释和改造中国具体实际中去学, 又要回应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去剖析和回应现实问题和学生关切,真正做到“用实”。思政课教师要做到理论精、理解透和用法实,使思政课成为有厚度、有深度、有亲和度的课。

第四,教师的教授艺术。 教授艺术涵盖教师的问题开发、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设计)、课堂教学(包括教学组织、语言教态)三个维度、八个方面的技能,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 其中,在问题开发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在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中善于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围绕时代热点、现实难点和学生兴趣点开发设计问题。在教学设计方面, 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要 “新”——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激活思政课堂,教学目标要“明”——明确设定学生的知识增长、 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具体目标,学情分析要“准”——深入调研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现状、素质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学方法要“当”——准确适用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生特点,教学环境要“和”——高度契合教学需求、恰当营造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教学组织要“顺”——整体顺应教学设计原有规划、灵活依据学生状态适时调整,语言教态要“美”——语言鲜活规范、教态亲和自然。

第五,教师的思维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10]。 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创新、辩证、底线三大思维和知识、国际、历史三大视野。就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而言:创新思维即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赋予大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辩证思维即善于通过辩证分析阐明规律,赋能学生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底线思维即引导学生正面思考,建构科学思维方法。就思政课教师的视野而言:知识视野要“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国际视野要“宽”——善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作对比,引导学生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历史视野要“深”——熟谙中华文明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历史镜头的推拉摇移,激励学生在感悟历史中肩扛民族复兴大任。

第六,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系统性综合要求,除了前述五个方面所蕴含的内容,还主要包括德性要高、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首先,德性要高。 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提升个人德性, 严守大德、遵守公德、坚守私德,台上台下、课内课外要德行一致、知行合一,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标杆。其次,自律要严。 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己,把住政治底线、遵守教学纪律,牢牢掌握课堂话语权和主导权,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和主旋律,既不回避问题,也要敢于及时亮剑,成为学生辨别是非的明灯。最后,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挺直腰杆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踏踏实实为学、心诚意正育才,以广博学识吸引学生,以浩然正气感召学生,以扎实功底说服学生,以崇高境界征服学生,成为可敬可亲可学的师者。

四、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关系的平衡策略

平衡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之间的张力, 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能力、 素质和相关保障机制建设,具体有以下四个着力点。

第一,尊重教学活动的创造属性。 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磨教学,沦为忙碌的“教书匠”,思政课的创造属性从此被遮蔽。事实上,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教育绝不能机械地照本传经,而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教学本身是一种指向未知的探索活动, 学习者和教育者都被置入一个预先设计的学习情境, 通过主体之间的理论阐释、辩证分析、批判建构、情景交融和心灵碰撞,实现知识再造、能力生发和价值生成。这个过程绝非仅限于知识的传播,而是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再检验,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再验证, 教育结果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教学预期,教育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惊奇发现。思政课教师本身以及学校、 社会应当尊重教学活动的创造属性。只有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认可,教师愿意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深入学习、夯实理论功底,研读历史、拓宽思维视野,深度剖析、反思社会现实,躬身调查、研究学生学情,兼容并蓄、创新课堂理念,精细研究、打磨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拒绝本领恐慌, 才可能实现以学理性增加思政课的厚度、深度、亮度,以亲和力滋养思政课的亲近度、认同度和满意度。

第二,构建教学学术的保障机制。 “教学学术”这一概念是40年前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美国教育家厄内斯特·博耶首先提出的,是指传播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术。 不同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活动本身,它是通过出版、报告等形式,向学界和社会公开其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实践, 以便同行回顾、交流、学习和批评[11]。 教学学术的成果除了包括教学实践和改革相关的研究项目、论文、著作、教材以及教辅读本,还应涵盖公开发行(网络或纸质版)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案脚本、教学案例、习题讲解、考试题库等。教学学术是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以解决现存问题、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过程,它能够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12]。因此,应同等对待教学学术与其他类型的学术, 其学术成果也应纳入思政课教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人才称号的评审范围。 只有构建起教学学术的保障机制, 才能真正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深耕厚植思政课的学理性,才能持久涵养思政课的亲和力。

第三,引导学科研究的教学转化。 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目的在于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水平。而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严重脱节。 部分教师习惯于经验性教学,专业理论水平较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理解不深、把握不全,所教授的思政课学理性难以形成、亲和力浮于表面。部分教师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但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规律、 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探究兴趣淡漠,偏离了学科设置的初衷和学科研究的本意,导致学科研究和思政课教学“两张皮”,学理积淀难以转化成思政课的亲和力。因此,引导学科研究聚焦教学实践,促进学科研究的教学转化,是平衡思政课的学理性和亲和力的必经之路。 只有深度融合研究与教学,以学科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以改革研究推动课堂革命, 将立德树人作为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才能顺势导出思政课的学理性,才能深层育化思政课的亲和力。

第四,加强教师素养的自觉提升。 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亲和力、 学理性的生成和相互转化,因此,教师综合素养的自觉提升是平衡思政课学理性和亲和力的关键一招。首先,教师要夯实理论功底。 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观念,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著作、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著作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著作,应充分利用“周末理论大讲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以及学习强国APP等各种网络平台筑牢理论基础。 其次,教师要锤炼教授艺术。思政课教师要能上得了讲台、登得了舞台、进得了屏幕、写得了文章、玩得转自媒体,十八般武艺得样样俱全。 因此,教师除了积淀理论素养,还得积极训练问题开发、方法运用、情境设置、环境布置、 课堂组织和语言驾驭等能力, 全面提升教授艺术。 最后,教师要增强人格魅力。 思政课教师要以坚定立场感召学生,以深厚情怀感染学生,以高尚德性感化学生,以正直人格引领学生,以亲切随和拉近学生,以敢于发声赢得学生。

目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社会思潮错综复杂。另外,随着“互联网+”全媒体时代到来,网络信息主体多元,虚拟空间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正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固着网络但辨别力弱,独立自主却功利务实。 因此,当前的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巨大、压力空前,这给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政课教师肃清学理性与亲和力的认知误区,站稳政治立场、永葆育人情怀,夯实理论功底、提升教授艺术,拓宽思维视野、提升人格魅力,将是催生思政课学理性和亲和力、 维系二者良性转化和张力平衡的良方善策。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理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