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县苏州路实验学校 (222500) 苗新江
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给孩子指明发展的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指教师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用鼓励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尤为适用,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少,面对体育这样的实践类学科,容易产生自卑和逃避的心理。体育课堂中,通过赏识教育,能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激发运动潜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开展赏识教育的前提是从本质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地表达赏识。不同的教师对赏识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将赏识教育研究透彻,充分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体会到赏识教育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赏识教育就是要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们的体质和学习能力有多大的差别,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基于赏识教育,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给予学生适合的评价。
在赏识教育的实际应用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多思考、多分析,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如教学跳远时,考虑到在之前的课堂中,很多学生在助跑之后不敢跃进沙坑,对跳远有恐惧心理。教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先鼓励学生跳进沙坑没有想象中的难,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青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辅助练习,也就是开展蛙跳游戏,让学生在平地上进行青蛙跳,看谁跳得更快。教师在一旁观察与指导,大声表扬学生的优点,如腿部力量很足、弹跳力很强、协调能力很强等,并让每位学生都记住进行青蛙跳时腿部的感觉,以同样的感觉来跳远就能取得成功。在某位学生尝试跳远时,教师鼓励其他学生一起为他加油。这些举动,能为学生提供勇气和自信,使学生不再害怕跳远。这里,教师将赏识教育融入跳远教学中,先找到学生跳远不好的主要原因——胆小和不自信,再组织学生进行蛙跳练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即时进行评价,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顺利推进教学。
上述教学,教师从心理辅助角度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更多训练的信心,调动作用突出。学生对跳跃性运动存在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及时干预,不仅传授运动方法,还在心理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顺利进入运动状态。从正面给予鼓励是典型的赏识教育,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能够切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有认同感,从而积极参与运动训练。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平等看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前提是要做好学情调查,了解每位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能力,探明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兴趣,为进行赏识教育做好准备。学情调查可以直接进行问询、收集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最好是两者结合,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情境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赏识教育,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好课前备课,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且应具有一定的弹力,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备课的重点是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要选择适合进行赏识教育的时机,秉持赏识教育理念来进行教学。如教学广播体操之前,教师给每位学生制作了学习进度表格,意在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在相应的进度上做记号。每次练习时,教师都将表格拿出来,就大多数学生的弱项,也就是教学难点,进行重点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有的学生经常出错,教师没有批评,也没有强硬纠正学生的动作,而是给予适当的提示。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敢放开手脚做操,学习进度也落下别人很多。教师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采取“一带多”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自己则在一旁边观察,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和赞赏。学生备受鼓舞,下定决心要补回落下的进度,展开专注的练习。通过观察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做好表格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难点教学。这样教学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平等和公正,并让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赏识,提升了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动力。
学情调查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运动基础、运动兴趣、运动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追求,教师对此要有理性分析,根据学生的训练需求予以引导,针对学生的训练实际设计具体的任务,设定具体的训练要求。学情调查有不同的方式,如现场征询、运动观察、训练测试等都能够获得最直接的调查信息,为科学备课提供信息参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训练动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
赏识教育注重对学生的鼓励、认同,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批评,不意味着教师没有原则地迁就学生。很多教师对赏识教育有较大的误解,过度地进行赏识教育,即只鼓励学生,而不会批评学生。这样无疑降低了教学要求,甚至偏离了赏识教育的初衷。学生学习需要适当的批评,但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随机教育的特点是随机应变,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计划外的情况时,针对情况的变化进行教学计划的变更。这样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赏识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教导学生不怕犯错。例如,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其分析错误,适时开展随机教育。学生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也需要教师开展随机教育,让学生独自思考,促使学生自我反省。如在进行障碍赛跑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接力障碍赛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但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发现自己高估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大部分学生对体操凳、跳马等类型的障碍物都不会跳,而对爬网、钻跨栏架这类运动都能完成得很好。教师意识到学生欠缺腿部的锻炼,跳跃能力不达标,于是暂停比赛。有些没跳过障碍物的学生,认为游戏暂停是他们导致的,比较自责和害怕,教师及时解释,说明不是他们的错误,而是需要重新设置规则。为了转换心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跃练习,选取了竞技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如直膝跳、弹踢腿跳等进行练习。教师不断拍手击打节奏,鼓励学生保持呼吸,克服腿部酸软带来的不适。这时有学生产生不满,认为跳跃练习太累,并走出了队列。教师没有直接指责,而是和这位学生交流探讨生活的哲理,进行劝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重新回到队伍,进行跳跃练习。教师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判断,认为现状不适合进行障碍赛跑,于是立马改为跳跃练习。跳跃练习较为辛苦,对运动比较消极的学生,教师不但不批评,还给予鼓励,让学生愿意超越自我、挖掘自身潜能。
体育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表现适时开展赏识教育,这是灵活的教学设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比较敏感,教师要创新设计评价形式,结合语言评价,利用手势、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学生在运动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情况,教师及时做出对应评价,给予更多的正面鼓励,使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健康的,从而产生正面的激励效果。学生喜欢被赏识,教师的点赞就可以让他们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因此,教师要不吝啬赞美的语言,确保学生的运动训练正常展开。
课堂中开展赏识教育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因为使用不当的话,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对赏识的两个极端——双优的尖子生和双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度赏识,防止产生不良质变。按照这样的原则,对水平能力、性格特点不同的学生,不能使用同一种评价方式,应该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赏识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平日注意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性格,这样有助于设计分层教学。如在教学跳大绳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练习单人跳绳,观察每位学生在跳绳项目上的能力和水平,再将学生的跳绳水平分为极好、良好、合格、较差等几个等级,给每位学生划分一个等级。跳大绳时,很容易因为一个人的失误,造成所有人都失败,因此不能将极好的和较差等级的学生放在同一组,而要按照跳绳水平进行分组。另外,有些学生对拖后腿的同学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表现出轻蔑的态度。这时教师的态度要温和,对学生的失误一笑带过,先引导学生分析失误的主要原因,指导学生下次改进,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整个课堂气氛愉悦,学生并没有因为跳绳失误而产生冲突。这里,教师观察学生的情况,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划分层次,并利用赏识教育把控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分层意识,为训练设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数。分层教学不是分开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运动训练实际进行对应设计,给不同群体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任务,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选择性,这也是分层教学需要关注的学情信息。教师针对性学生学情设计运动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功底,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学生年龄小,课堂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对教师的依赖较大,非常在意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关键的地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何把握批评和鼓励的度?”“怎么组织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的语言?”“如何进行有效的鼓励,不伤害任何一位学生?”等问题,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依靠语言艺术来调整每位学生的心态。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语言艺术的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准确性;二是语言的启发性;三是语言的鼓励性。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评价语言,提升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耐久跑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如何在耐久跑中分配体力、调整呼吸,在学生做好热身活动后,再组织学生开展耐久跑。除了擅长跑步的几位体育尖子生,其他学生对耐久跑都不积极。教师根据性别划分小组,让同性别的学生一起跑步,并在学生热身时,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几位体育尖子生表示耐久跑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跑完了。教师及时进行评价,表扬他们做得很好,相信他们还能做得更好。有的学生因为自己跑步较慢和同学抱怨而心生沮丧,教师过去轻拍他的肩膀说:“你更擅长别的运动,无论跑步如何,也不会影响你其他方面的天赋。人各有所长,尽力做就行。”学生听后开始做拉伸运动放松肌肉,调整心态,准备进行下一场耐力跑。这里,教师在进行体育运动前观察学生的状态,并采取一定的语言艺术,对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提醒,充分施行赏识教育。
设计评价语言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针对学生的训练实际予以激励。如设计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时,教师要摆脱语言的单一性,从运动态度、运动过程、运动效果等角度给予鼓励性评价和更专业的点拨,对学生形成更多的激发作用。学生喜欢被赞美,教师不吝惜赞美之词,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赏识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分支,是素质教学的有效手段,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最终目的是助力学生成长。教育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今后的教学探索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赏识教育的方法,提升赏识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自信满满地参与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