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

2023-02-25 00:30:03李关忠
学周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拼音儿歌发音

李关忠

(贵州省黔西市中坪镇重新希望小学,贵州黔西 551515)

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只有学会拼音,学生才能真正识字,然后学会阅读和表达。但是就现有经验来看,传统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缺乏直观性、学生兴趣不佳、师生互动不足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现实需要调整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拼音基础教学的新出路。

一、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目标与价值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具体包括: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1]。《课程标准》之所以制订以上目标,是因为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具有以下三点价值。

首先,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拼音是识字的基础,通过拼音基础教学,教师可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比如在学会声母、韵母和音节后,教师可将拼音与生字一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拼读拼音,使其自主认识生字,提高识字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读,学生记”识字教学模式,这种以拼音为载体的识字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汉字的掌握。

其次,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识字后,学生可顺利进行阅读活动,而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情感以及描写素材,对学生写作大有裨益。也就是说,落实拼音基础教学,推进学生自主识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读写结合,保障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效果。

最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多在低年级展开,而部分低年级学生存在发音不准、吐字不清等表达问题。教师在落实拼音基础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声母、韵母、音节,对解决此类问题有一定帮助。久而久之,学生便可显著提升表达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策略

(一)在生活中发现拼音

拼音存在于生活中,如某些路牌标志下方的拼音、某些产品说明上的拼音、某些电视节目里出现的拼音等,若能使学生发现这些拼音,对激发其对拼音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为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思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拼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乐于观察生活的特点,向其布置观察任务:“观察周围的物品,看看其中是否有拼音,将你找到的拼音记录下来。”学生带着对拼音的初步认识展开观察,能够发现身边的拼音,感受拼音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增长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拼音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上下班路上观察路牌、店面等标志上的拼音,将其拍照保存下来,然后将相关照片制作为拼音基础教学课件,先引导学生讨论路牌、店面标志中的相关信息,再带领他们学习对应拼音。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通过迁移经验大致把握路牌、店面等标志信息,为逆向学习拼音创造条件。

(二)在环境中渗透拼音

环境是重要的隐性教学资源,教师借助周围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达到拼音基础教学的目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教师可着手改变教室环境,在环境中渗透拼音。比如,教师可将声母与韵母学习卡贴在班级墙面上,单独划分“墙面拼音学习区”。这样,学生可在课间闲暇时驻足墙面旁,围着墙面讨论拼音,展开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走廊空间,扩大拼音教学元素的渗透范围,让学生路过走廊便能看到拼音而展开学习。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便能够逐渐增强拼音知识储备,提升拼音学习思维。

(三)在故事中探索拼音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内容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标准》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教学建议,故事教学法被更频繁地应用在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编故事,创设真实、有趣且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先使学生主动走入故事之境,再引导其积极探索拼音。以统编版一年级上册《a o e》一课为例,教师可结合教材插图,创编这样一个故事:“娜娜(小女孩儿)准备参加合唱比赛,每天早上她都会找她的动物朋友一起练习。这天,她们在河边练习,娜娜先挺胸抬头,唱起a 来,小公鸡听了分外开心,o 个不停,小鹅懒得说话,用身体伴舞,把脖子弯成e 的样子游来游去。”教学开始,教师可先将故事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讲故事时的发音猜测拼音的发音,再对a、o、e 的发音展开讲解。在听故事时,学生已经对发音形成一定认识,加之教师的补充讲解和引导,就可以顺利掌握最基础的3个单韵母拼音。

(四)在情境中理解拼音

此处的情境指由教学视频构成的情境,教师可借助情境集中示范拼音读法,以促使学生掌握不同拼音的发音特点。对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如提前录制教学视频,或者在教材配套教学资源中获取视频,对视频进行剪辑,通过嘴型的特写镜头突出发音重点,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发音技巧[2]。比如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b p m f》的教学中,教师可对教材配套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创造,放大拼读b、p、m、f 四个声母时的嘴部镜头,同时添加“慢动作”特效,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发音规律。等学生看完视频,教师可以乘机引导其模仿视频中人物的嘴型尝试发音,感受不同声母的拼读差异,从而进一步认识、会读拼音。课后,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视频分享在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复习视频,巩固学习。

(五)在对比中区分拼音

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存在部分混淆度较高的知识内容,如b 与d、t 与f、g 与q 等,教师若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区分,很容易降低教学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在对比中区分拼音也是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表格、图片等材料,引导学生对所学拼音展开对比分析。比如,教师可以制作四列表格,在第一列、第三列分别插入形象化的图片,在第二列、第四列留出空白。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出示表格,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第一列与第三列图片,联想相关拼音,再指导学生将拼音填写在第二列、第四列对应位置上,将表格补充完整。表格是整理和对比信息的重要工具,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等教学优势,二者相结合,便于学生轻松整理知识内容,在联想中顺利实现有效对比,自主区分易混淆的拼音,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六)在互动中学习拼音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坚定的支持者、指导者,抓准时机为学生制造问题,引发其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质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这样,师生不断围绕拼音展开讨论,解决发音、拼读等基础性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其对拼音的学习[3]。比如,在讲解单韵母a 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仔细看教材插图,你发现了几个拼音朋友?”“观察小女孩儿的动作,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学着小女孩儿说出a,能否说说你的感受?”“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时候经常发出a 的声音?它们可以帮助你们找到记住a 的办法吗?”互动由问题引出,学生发散思考,得出“小女孩儿把嘴张得大大的”“张大嘴才能把a 说清楚”“去看医生检查牙齿时,医生会说a,我们跟着医生做,就把嘴张大了。有时候一不小心磕到或者吓到,我们也会说a。所以可以通过这两个场景记忆a”等答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a 的发音特征和记忆方法说清楚,从而提高拼音学习效率。此外,随着教师提出问题,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还能结合自己的疑问进行提问,让课堂出现新的讨论对象。教师可扮演“答疑”角色,先了解学生为什么提出该问题,再站在学生立场上,运用易于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和方法回答其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解除困惑。

(七)在合作中学习拼音

合作的力量无比强大,将合作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中,亦可增强教学效果。

1.学生自主合作。学生自主合作,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合作,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自主探究拼音奥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然后以实际教学进度与需求为依据,发布合作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拼读拼音,总结发音规律。最后,教师可要求小组长代表本组提交合作学习报告,上台讲解拼音。在组内合作基础上,学习小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加之低年级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夸奖,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从而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积极,反向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家校教育合作。家校教育合作,指的是以家庭与学校为参与主体,在课外空间展开的合作,需要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存在一定特殊性——面向记忆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认知记忆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家校合作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等社交媒介与家长进行沟通,实时分享拼音基础教学计划与课堂成果,说明课后巩固任务,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任务,协助教师强化拼音基础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问题:“回家向家长复述你今天学到的拼音,讲讲你的学习过程,并将复述场景记录下来。”之后,教师同步在微信群发布该消息,提醒家长关注。这样,学生回到家中后,依然可以学习拼音,使教学成果得到巩固。

(八)在儿歌中记忆拼音

在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的不断展开和完善中,教师们创编了大量拼音儿歌,如“大公鸡,早早起,打个鸣来o o o;小白鹅,水面游,弯着脖子e e e”“j q x,小淘气,见到帽子就摘去”等。这些儿歌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对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和记忆拼音规律有很大帮助[4]。所以,在新课改大力提倡小学语文趣味与创新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儿歌继续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儿歌中记忆拼音。基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超乎寻常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儿歌创编。比如,教师可在呈现一首儿歌后,询问学生是否有其他“编儿歌”想法,鼓励学生编写歌词,在全班展示。若想创编真正具有意义的儿歌,学生必须准确把握拼音特点。于是,随着儿歌歌词的不断完善,学生对拼音规律的掌握便能更加深入。

(九)在游戏中熟悉拼音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更加强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学习”。而游戏化教学兼具“寓教于乐”与“营造轻松活泼学习氛围”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展开拼音基础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拼音[5]。教师可以结合拼音基础教学应用目标,设计课堂游戏化活动,使拼音拟人化,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在“玩”的过程中将拼音知识化为己用。比如,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找朋友”游戏,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a、e、u、i 拼音卡片,然后由教师发布指令“ai!找朋友”等。学生根据自己所代表的拼音找朋友,提高对ai、ei、ui 的熟悉程度,从而为之后的拼读、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十)在练习中应用拼音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应使学生学会应用拼音,包括拼读、组词、表达等,这要求教师应设计丰富的拼音练习活动。比如,教师可提供简单的注音版绘本阅读资源,使学生结合拼音学习经验拼读生字,尝试读懂故事。教师还可以设计“拼音日记”任务,鼓励学生用拼音写日记,记录每日见闻、趣事、心得等。学生以变化的方式应用拼音,每次都能形成不同的体验,能够始终保持练习热情,从而有效改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状态。

三、结语

在生活中发现拼音,在环境中渗透拼音,在故事中探索拼音,在情境中理解拼音等教学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对拼音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精神,创新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优良的拼音学习体验,努力使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取得更突出的成果。

猜你喜欢
拼音儿歌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睡觉儿歌
Playing with h
快乐拼音
儿歌绝唱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Playing with /eI/
哭泣的拼音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