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创新路径探索

2023-02-25 00:30:03李新成
学周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过程

李新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新时代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古文知识,背诵古诗词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内容,以此锻炼他们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增加,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进而推动教学发展,实现古诗词文化的传承。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应试化严重

虽然近年来教育理念不断变化,但古诗词教学仍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古诗词的体裁、文学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情况下,教师根据古诗词考试题型进行教学,划分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背诵、默写。这也使得学生过分重视分数,而忽视了古诗词诵读、鉴赏的乐趣。长此以往,古诗词教学会彻底变成应试化课堂,学生的主要任务便是翻译、复述古诗词内容。即便教师结合作者经历、创作背景开展教学,也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意思,大大降低了古诗词教学的人文性。教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教学古诗词考点,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不利于古诗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内容过于概念化

在如今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结合诗词作者的经历、创作或时代背景,以及古诗词的意境,以概念知识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快速吸收相关知识。尤其在讲解古诗词大意时,学生往往忽视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导致古诗词教学过于概念化[1]。这也导致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受到限制,个人文学素养难以得到提高,更不用说通过古诗词感受千百年前文人墨客的豪情壮志了。

(三)教学主体缺乏多样性

教学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所以,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尊重学生这一课堂主体。但就当前古诗词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仍习惯从以往的教学观念出发,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使课堂成为自己的“一言堂”,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尊重,只能处于被动的位置,听教师讲解知识,了解并掌握古诗词中的概念知识。教师与学生间缺少互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无法得到发展,最终导致古诗词课堂教学主体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四)教学过程逐渐形式化

有趣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如今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也比较固定。从诗词朗诵开始,分析诗词标题、翻译诗句、品析诗词内容、讨论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过程太过刻板,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久而久之,导致古诗词课堂越来越枯燥、缺乏活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发展的必要元素,学生在学习时同样需要动机。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前很多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不清楚学习古诗词的真正原因。提高成绩好像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斗志的唯一因素,但这并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

(六)学生个人能力不足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体裁,学生很难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和分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耐心。而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古诗词的能力[2]。他们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古诗词的翻译,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也难以融入古诗词的情境中理解相关问题,之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仍会束手无策,这也是古诗词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一)制订趣味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学习动机

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理念,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古诗词的魅力点,在制订趣味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上古诗词,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词的相关知识。以往教师的教学目标大多以知识教学为主,为了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情感体验角度出发,设计较为抽象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学会结合古诗词意境感受诗人传递的情感”“让学生掌握正确赏析古诗词的方法”等。教师制订此类教学目标后,会逐渐摆脱应试教学理念,注重从古诗词的文学价值、遣词造句等方面与学生共同探究。搜集教学资料时,逐渐增加作者经历、历史背景等内容的比重,整体课堂氛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教师会鼓励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尝试着翻译古诗词内容,在互动中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最终完成整个古诗词的翻译。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赏析任务。让学生通过朗诵古诗词,分析古诗词中的字词,体会诗词作者营造的意境,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也能体会到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浓厚的思乡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被古代文人的文采所折服,甚至有些学生会喜欢上古诗词创作,并愿意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对古诗词教学的态度会由以往的抵触、无感,转变为期待。而这份期待也会成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机。

(二)关注学生能力差异,创新古诗词教学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制订教学计划,确定大致的教学过程。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教师需格外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细化教学过程,确保能够讲清楚相关的知识点[3]。尤其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更要循序渐进,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二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对古诗词的认知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从小便背诵古诗词、练习书法,学习能力自然较强。而有些学生只是接触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积淀较少,自然会认为古诗词属于较难学习与掌握的语文知识,所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学习知识,发现古诗词的学习价值和学习乐趣。

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古诗词教学过程时,都习惯从诗词朗诵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标题、翻译诗词句、品析诗词内容、讨论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不仅忽视了不同古诗词的难度差异,还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差异。为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教师可以从“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出发,创新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朗诵,并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古诗词含义,尝试自主翻译,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补充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分析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尊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会主动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古诗词教学发展。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丰富古诗词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要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以主导者的身份开展教学,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古诗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古诗词课堂中。

1.组织开展朗诵比赛,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古诗词。古诗词与现代文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古诗词讲究平仄、音韵,古代文人墨客在创作过程中会将契合自己内心情感的意象融入其中,这也使得古诗词具有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特点。而学生体会古诗词魅力的主要方法便是朗诵,他们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平仄,什么是音韵,也能够在反复的带有感情的朗诵过程中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课堂教学时的朗诵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也无法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开展朗诵比赛,让学生成为“主角”,在此种氛围下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朗诵诗词。

在组织开展朗诵比赛期间,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从已学的古诗词中选择朗诵篇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会被调动起来,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他们会主动搜集资料,深入剖析诗词内容,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体会诗词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他们还会搜集相关的朗诵视频进行模仿、学习。朗诵比赛结束后,学生会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学会通过控制声音高低、气息长短来表达情感,学会利用语气的轻缓展现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律。学生可以在比赛过程中加强对古诗词的了解,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组织开展鉴赏活动,锻炼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还要格外注重鉴赏活动的开展。此类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让学生发现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在开展诗词鉴赏活动期间,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会得到尊重,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为他们搜集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4]。让学生通过语言、汉字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促使学生文学素养得到提升。随着学生参加鉴赏活动次数的增加,他们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在学习古诗词时便会感觉难度有所降低。

教师在组织开展鉴赏活动时,首先要重视对古诗词的选择,不仅要选择教材中的诗词,还要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搜集更多相似类型的古诗词,让学生通过鉴赏大量诗词,了解不同类型诗词间的差异。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要学会“炼字”,感受不同用字的表达效果,还要分析不同修辞在诗词中发挥的作用,体会诗词作者创作时语言运用之妙。最后,学生需要对不同诗词的语言风格进行鉴赏,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从综合角度出发体会诗词的美,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风格。

通过参加鉴赏活动,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看法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在古诗词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在面对不同古诗词时也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并敢于与教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此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方向,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诗词教学方法,自读中提高个人能力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背景,教师想要改变古诗词教学现状,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以往,教师习惯于从旁辅助学生学习,即便在鼓励学生自学时,也会尽量充当辅助者、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学生仍会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为了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推动学生能力发展,教师要从自主学习角度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经过分析发现,自读模式非常符合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现状。自读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和表达的机会,学生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探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读学习模式的价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学生能力较弱,还不具备单独自读的能力,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先组织学生合作自读,这样既可以增加自读过程的趣味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每个小组学生的自读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他们才能互相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才能在此期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合作自读过程中,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合理分派学习任务。比如,一部分组员搜集写作背景,一部分学生翻译古诗词,并记录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最后,所有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共同阅读、讨论,总结阅读结果。当所有小组完成自读任务后,由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各组的阅读收获,共同交流阅读成果。虽然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之间是通过合作完成阅读任务的,但是每个学生在此期间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个人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师要时刻关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总结其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路径进行创新,以此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过程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