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奇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甘肃临泽 734200)
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自主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渠道,社团是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推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社团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社团活动组织,可使其在这一平台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学生社团类型主要有六种:一是科技活动型。即以科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团称之为科技活动社团,社团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发明创造类、计算机创意制作等,这一社团活动挑战性较强,着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理论学习型。这一类型社团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内容包括历史、天文、地理、数学、英语等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对学生知识面的进一步拓展,可使其增加人文素养、知识储备,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三是文学艺术型。艺术性社团内容丰富且占比较大,主要分为文学、传媒、艺术、文艺等多种类型。艺术类社团注重的是对学生特长的培养,社团成员之间有着相同爱好,且彼此之间有共同交流的话题,易于产生共鸣,且会在共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交流协作能力。四是体育健身型。体育健身型社团是指学生选择体育项目进行锻炼的社团,主要内容包括武术、跳绳、健美操、拔河、篮球、羽毛球等多项体育活动,这一社团的建立可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可在校园内构建气息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五是志愿服务型。即指学生无偿参与各项活动的社团,主要是以团结、友爱、互助为办团宗旨,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和构建和谐校园。
学生社团能团结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并使学生共同参与社团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
社团活动开展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在校园内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调查之后可以发现多数学生对于社团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一些学生对于摄影非常感兴趣,就会与摄影社的成员一起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用心感受美好的瞬间。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其以健康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另外,校园社团活动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方式自主且具有灵活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认同校园文化,进而积极投入校园生活和学习中。此外,社团活动开展还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办学历史,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开设社团活动可有效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能自觉投入学校道德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中。
社团活动开展在学生自主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激情和奋斗的勇气,这对其自主成长非常有利。各社团有其特色和特长,也有着广阔的信息平台,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社会,推动自身快速成长。一个社团便是一个小社会,在此环境中学生会与其他同学展开沟通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也会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会克服自身的孤僻心理,逐渐具备较强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首先,现代社会对人才有较高要求,除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创新意识和应用知识能力。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逐渐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也有利于提升其创新实践运用能力。丰富的社团文化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习到更多知识,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及科学底蕴,并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逐渐具备创新意识与精神。其次,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正能量教育。每个社团内都有优秀的学生代表,这些代表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因其与学生在同一个团队生活学习,所以学生自然会将其作为自身发展追求的目标,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此外,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其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向促进其深度理解所学知识。再次,社团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社团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创新舞台,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能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于行动,逐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并树立起自信心,这对今后的学习发展十分有利。
学生在加入社团后会同其他同伴共同进行活动组织,也会为某一活动展开沟通交流,社团活动开展便于社员之间进行联系,还要学会与其他学生或社会人员沟通交流,这也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学生社团本身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功能,可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也有利于学生发散自身的负面情绪,满足学生成员精神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使其身心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最好的教育是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尊重其选择的教育。学生社团的主角不应该是教师,而应将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充分发挥出来。社团构建要坚持自主、自愿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社团的申报,为其搭建自主发展的良好平台。可在每学期初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爱好填写社区申报表,自主组建社团,并张贴海报。初中生想法较多,且兴趣广泛,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创意,所以教师要在放手让学生去做的同时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在完成社团申报之后,可鼓励学生自主招聘社员,设置海报或宣传栏,在全校范围内宣传,以招募更多与自身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之后学校再召开认证会,由申报学生演讲,对社团成立规则加以陈述,之后再由评委教师及学生共同商量并确定可以成立哪些社团,社团标志的设定、公约的制定、场地的选择,宣传单的制作等,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在社团筹备中,学校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尽快完成社团的组建,推动其走向正轨。初中生个人能力有限,因此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为了充分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为相关教师印发聘书,并为他们制定考核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同时在表彰大会上进行表扬、评优,以便有效调动教师参与社团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更好地指导社团工作。可将表现优异的学生选为小社长,分担教师的任务,锻炼这部分学生的协调管理能力。结合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社团组建,可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包括自我管理、组织协调以及服务能力。
初中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一是因为自身兴趣爱好,二是为了使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所以学校也要借助社团为学生开设拓展课程,具体课程可由学生自我控制,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开展拓展课程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只需做好指导工作即可。通过创设探究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投入问题探究、思考、分析和解决中,使学生逐渐具备搜索信息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相对于第一课堂来讲,活动课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主体特征也更加鲜明。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若学生只是单纯地通过第一课堂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课堂不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唯一场所,社团课程作为第二课程可使很多知识得以分享和传递,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完善发展自我的平台。有一些学生对于科学较为感兴趣,学校可鼓励学生自主组建科学社团,并为其创造好基础条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探索更多丰富的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一些学生对于文学写作较为感兴趣,可鼓励学生积极组建文学社,与其他同学交流写作,并分享自己的优秀作品,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开展课程活动要坚持自愿原则、自主原则、分层培养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志愿报名的方式。此种原则是指课堂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且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加强对其自我管理、发展、服务能力的培养。分层原则是指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分设不同层次的社团,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凡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达成的便要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凡是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想到的,教师便要给予其空间进行想象,因为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学生才能从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进而推动自身自主发展。所以社团活动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各项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培养良好品质。
有很多初中学校都会成立小记者社,教师要做好对社员的引导工作,引导其积极投入到对校园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挖掘中,可敏锐地察觉校园中的新闻事件,并在第一时间进行采访。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学会如何观察世界,敏锐捕捉现象,通过辩证思维对问题进行解读,同时做好对新闻稿的编写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对家事进行了解,也能投入到对国事、天下事的了解中,在关注小我的基础上关注大我,在实践中对自我加以历练与完善,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一些初中院校会成立环保社团,学校应将此项工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尤其是进行环保的创意,可鼓励学生调查校园环境卫生,引导学生利用废物制作环保作品,通过废弃矿泉水瓶制作花瓶,可放在洗手间或教室窗台上,为校园增添一抹色彩。应组织社员定期开展互利行动,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扫。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校园垃圾为主题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写中学生校园垃圾分类操作指南,也可以设计出造型独特的分类垃圾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全校师生的节能意识,使环保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心中。此外,通过开展此类社团活动,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共同协作,推动学生的自主成长。
评价是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进行评价可实现学生对自我的反思,并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学校应构建和完善社团评价体系。传统评价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评价,导致评价引导和推进作用无法发挥出来,所以需要改善传统评价模式。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要对评价内容进行拓展。避免只将最终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而要将过程评价也纳入其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认识自我,获得进步。
学校可拟制优秀社团的评选方案,引导各社团进行自我评价,不同社团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和家长也要积极参与评价,选出学校的优秀舍友、优秀社团,推动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助力自我的成长。在优秀社团或社员评选过程中,社团可结合评选方案进行准备,通过PPT 或视频展示成果,包括社团组建过程、活动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构思等,最后评委在综合审核各社团的申请项目,并通过综合评价选出最终的优秀社团和社员。通过有机结合他评和自评,既可以充分发挥评价作用,同时动态评价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其自我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使一些胆小羞涩的学生勇敢地投入社区活动,促使其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推动其自身自主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学校要从多渠道、全方位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除了关注方法、场地、器材之外,也要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校园中蕴含的各类资源,结合课程及校本课程进行第二课堂的组织,为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探索机会,将社团活动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为初中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