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利用游戏实施绘本教学探析

2023-02-24 19:34:06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幼儿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绘本区域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幼儿园 郑 冰

绘本是书籍类型的一种,通俗地说,就是常见的图画书,由大量的插图与少量文字组成的书籍,不仅是在给幼儿讲故事、学知识方面有所帮助,还有助于幼儿建构精神世界,是一类十分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还有助于多元智能的培养,属于幼儿教育的常规素材之一。游戏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玩乐方式,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均备受推崇。在幼儿绘本教学中,教师可把绘本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推动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一、设计猜想游戏,开启幼儿阅读之趣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先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且能长时间的集中到学习内容上面,让他们在兴趣驱使下展开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继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幼儿绘本教学中,针对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猜想类的游戏,结合绘本封面、标题、人物或其他画面,让幼儿“猜一猜”,猜想绘本故事的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使其对故事内容产生好奇,渴望通过阅读验证个人猜想。

例如,在进行《圆》绘本教学时,教师把绘本拿出来以后,可以让幼儿先观看绘本的封面,主要是几个不同颜色的大圆,利用“猜一猜”的游戏提示他们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进行猜想,如盘子、篮球、气球等生活化物品,以此为基础简单讲解“圆”的内涵,使其根据封面中的大圆与标题继续猜测绘本内容。这时幼儿会猜测到绘本中涉及圆的信息,可能会出现不同形状与颜色的圆形图案,或者是圆形物品,如纽扣、苹果、汉堡、足球等。教师要对他们的发言给予表扬与肯定,借机设计过渡语:“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绘本中看一看到底有哪些内容?哪位小朋友猜测的正确?”使其阅读热情被激发起来,为接下来的正式阅读做好铺垫。不过在绘本教学中运用猜测游戏时,由于幼儿能力有限,大部分时候都很难准确猜测出绘本的主要内容与全部信息,所以在游戏期间教师要客观看待这一情况。当有幼儿猜测靠近或者完全正确时,就要给予表扬,确保他们继续参与猜一猜游戏的积极性,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二、设计主题游戏,贯串整个绘本教学

从本质上来看,幼儿绘本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一类,幼儿受限于年龄较小这一因素的影响,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比较匮乏,他们很难对绘本中的相关形象形成具体认知,极易陷入阅读障碍。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可结合故事内容合理设计主题游戏,确保游戏形式与内容都围绕主题进行,引领幼儿认真分析与研究绘本中的各个角色,使其了解这些角色的性格特征,指导他们利用对话、动作、语言等方式重现绘本。

例如,《抱抱》是一本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快乐、感染力十足的绘本,主要讲述一只小猩猩在森林中到处寻找妈妈,它在寻找途中遇到很多动物。这些动物都与各自的妈妈拥抱在一起,表达彼此热烈的爱,最后小猩猩在大象妈妈的帮助下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它的心情经过从开始好奇、兴奋,到之后的难过、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过程。教师可以围绕绘本设计“抱一抱”这一主题游戏路径,准备好不同动物的头饰,包括猩猩、大象、蜥蜴、花蛇、花豹、长颈鹿、河马等,由幼儿选择一种动物头饰戴到头上,相同动物为一组,要求他们跟随多媒体设备大屏幕上的图片切换,在音乐律动下模仿自己扮演的动物走路。当音乐停止以后,相同的“动物”要两两“抱一抱”。利用这种游戏化方式,驱使每位幼儿都全身心地参与到绘本阅读中,让他们在故事讲述与主题游戏中体会“抱一抱”的内涵。

三、设计表演游戏,幼儿感受绘本情感

在幼儿绘本教学过程中,表演游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游戏化形式,大部分幼儿都比较喜欢表演,这样能充分展现自己在动作与表情方面的优势。他们在表演中还能获得更为真切的体验与感受,使其学习效果更佳。因此,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该打造一个良好的表演环境,准备好表演所需的背景、道具、服装等,带领幼儿将绘本内容表演出来,还原故事场景,使其在表演过程中同绘本角色发生内心共鸣,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故事思想情感。

以《爱哭公主》绘本教学为例,爱咪公主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可是她常常会为一点小事就哭,大家都叫她“爱哭公主”,妈妈给爱哭公主举办一个粉红色的生日派对,她发现竟然有一只黄色气球就大哭起来,朋友们都被吓跑了;绘本以公主病、挫折忍受力、情绪控制力为主题,利用温馨的小故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问题,并在故事中巧妙地提供解决之道。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当表演到“爱哭公主大哭”时,教师要带领幼儿着重分析“爱哭”的原因,讨论如何改变爱哭这一不良习惯,使幼儿梳理绘本内容,探讨文本主题,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当一个“爱哭鬼”,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任何颜色的物品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最终形成端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

四、设计生活化游戏,推动幼儿成长发展

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是特别丰富。在幼儿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与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一些生活化游戏,带给他们一定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使其感到绘本内容不再陌生,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绘本阅读中去。为此,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可根据内容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或物品带到课堂上,设计生活化游戏,营造轻松的绘本阅读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在《大卫,不可以》绘本教学过程中,大卫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儿,但是经常喜欢调皮捣蛋,这本书跟其他绘本不同的地方是从封面就开始讲故事,大卫用三本书垫高够鱼缸,动作十分危险,鱼也露出惊恐的表情,水已经泼出来,大卫的脚踩在书本的边缘。故事中还讲述很多有关大卫调皮捣蛋的事情,包括:站在椅子上拿糖罐;带着满脸的污泥、蘑菇和蚯蚓回家,弄脏客厅的地毯;在浴缸中玩耍;脑袋上扣着饭锅,用铲子敲打平底锅;把食物做成玩偶;在床上扮演超人;玩过的玩具随处乱扔;在客厅打棒球;把花盆打破等。其实都是幼儿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不少事情自己也做过或者经历过。教师可设计一个“模仿帝”的生活化游戏路径,准备一些绘本中出现的生活用品当作游戏道具,不过可以替换为塑料制品,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指导幼儿任意选择一个大卫的行为进行模仿,使其通过玩游戏认识到这些行为是不正确、不安全的,让他们学会改变自己,消除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健康成长。

五、设计区域游戏,幼儿沉浸绘本情境

在幼儿园中,通常安排有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益智区、创意区、阅读区和观赏区等。对绘本教学而言,为更好地开设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把不同区域给利用起来,灵活设计区域游戏,让幼儿在相应的区域中体会绘本内涵,使他们沉浸到绘本情境中。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根据绘本的特征选择适当区域设计区域游戏,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引领幼儿在不同区域玩游戏的同时与绘本情境融为一体,提升他们的参与程度,改善绘本教学效果。

例如,在美工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废旧材料与半成品玩具,鼓励幼儿自主动手进行手工创作,结合绘本《换一换》设置问题:“你们打算怎么打扮这些小动物?”幼儿会想到多种方法,如给小动物戴上帽子、穿上衣服,或者做一些头饰等。之后,教师提供太阳镜、广告纸、水彩笔、固体胶等材料,指导幼儿亲自动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到实践中,使其自由装扮小动物,让他们带着浓厚兴趣参与到区域游戏中,增进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与掌握。

六、结语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把绘本与游戏整合到一起可谓是相得益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能丰富绘本教学形式,还可以推动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绘本,当作补充性教学资源,并精心设计不同的游戏路径,包括猜想、主题、魔术、表演、绘画、生活与区域等,驱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阅读绘本,体会绘本的深刻内涵,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绘本区域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区域
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 09:06:46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