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遥 高 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切实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这个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不仅广告图片等静态图像随处可见,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微电影、自拍秀等动态图像也充斥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我们正进入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预言的不再依赖于语言和书写,而是以图片、影像等具象化形式表达的图像语境时代。图像作为新生的媒介载体和动力引擎,以其生动直观、丰富多样、即时传播等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认知需求,也利于爱国行为的生成,成为大学生表达爱国情感、体悟国家历史、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本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应对图像语境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挑战,发挥图像的正向功能,做到以图育人,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紧跟时代变化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图像是用来传递讯息的一种媒介传播符号,它以视觉感官为基础,以客观事物为主要对象,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图像借助新闻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线条、色彩、声音、背景等要素调动个体的认知神经系统,促使个体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影响其态度行为和价值选择,有力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
图像具有直观性特征,可以“把抽象的思想变为感性的材料,使概念动人心弦,令原则生机勃勃”[2]。特别是图像中的表情包、动画、视频等可以通过新兴介质传播的动态视觉图像,迎合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将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内容以直观形象、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满足不同知识储备、学科背景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图像还具有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比拟的情境再现优势,直观具象的图像可以使大学生在沉浸式情境体验中接收并感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从而使知识在头脑中被再次编码。这种在直观视觉投射下形成的记忆更加深刻牢固,进一步加深了教育对象对“爱国”的理解和把握。在图像语境之下,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场景化的图像创设并融合技术手段,在特定的语境中生产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景观,从而引发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图像叙事沉浸式的场景体验。相较语言的简单陈述和文字的间接表达,图像叙事方式在短时间内真实呈现教育内容的同时更能提升大学生的接受力和认同感。在图像构建的场景中,爱国主义教育成了一种在场性的互动活动,图像将本身抽象性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念转换为具象化的表意和情境体验。“我在场”的情境体验切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提升他们的感知力并增进理解和认同,使他们从具体的情境中唤起民族认同感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因此,图像对意义的隐喻性承载化解了理论内容的晦涩,直观观图和影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爱国情感询唤的过程,目的就是实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感性认同。
图像具有丰富性特征。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图像是用光影、色彩、音效等丰富的元素完成对人或事物的阐释,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配合下,以独特的细节表现力和牵引力塑造了一个个立体全面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视觉文化发展的助推下,囿于教育者自身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不同,单纯的文字阐释和语言表达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吸引难免存在差异,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影像以其鲜活立体的视觉信息表达,将时空属性归于图像语境之中,提升了图像表意的吸引力和深刻性。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图像以立体丰富的画面、音频特效的展现、真实情境的塑造等多维信息交织的优势,契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上更具优势,从而能够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集光影、色彩、音效于一体的影像图像形成了同构联觉的视听体验,更具灵动性、趣味性和美观性,在唤醒个体审美记忆与体验的同时,加速了主流价值理念的隐性传播。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图像语境中,图像叙事用视觉语言讲故事的案例很多,比如,永定河畔卢沟桥文化旅游景区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雕塑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见证者;大兴国际机场惊艳绝伦凤凰展翅的图像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上奔驰的车辆构成了一幅亮丽的海上风景画;以探寻中国建筑工程奇迹为主线的纪录片《大国建造》展现了新地标背后的中国奇迹。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中国力量的图片、雕塑与影像,使青年大学生在获得视觉美感的同时不断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实现爱国情感的升华。
得益于大数据、5G 技术以及互联网终端的高速发展,图像更新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便捷,具有即时性特征。超时空的图像消除了讯息传播的界限,图像景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很多事物都可以以影像图像的形式即时呈现,很多人都可以是影像图像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很多讯息也都可以通过图像即时获取和实时传递。图像的即时性特征,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迅速了解当下时政热点、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学习理论前沿,在重大事件中体悟中国制度优势、在重大工程中深化爱国情感、在重大时点中厚植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在图像语境中,教师和课堂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和获取讯息的第一渠道,相反,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对信息和新兴事物的洞察和适应能力更强,这种先天优势使其在图像时代应用各种社交软件获取信息时得心应手。就短视频应用软件而言,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发布短视频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凸显真实个性、流露真情实感,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图像输出与他人即时互动,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评论点赞他人视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之外,通过网络平台围绕国家时事热点进行讨论。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开放包容的话语空间、低门槛的准入机制以及多元碰撞的交流环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壁垒,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即时具象的新选择。
图像助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困境。例如,图像娱乐化容易弱化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图像低俗化、媚俗化乱象,图像失真性倾向等会逐渐引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失落。青年大学生在大量图像的包围中,思维认知模式“亲图性”逐渐凸显,图像异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文字给视觉一个思维指向,并进一步开掘思维空间”[3]。当阅读文本作品时,读者需要根据文本的引导使文学作品描绘的图景在头脑中即时呈现。因此,文本叙事的发生伴随着思维的高度参与。但图像不同,尼尔·波兹曼(Nell 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从生物学上来看,我们人人具备观看和解释图像的能力,还有能够听明白跟多数图像的背景相关的语言的能力”[4]。这就意味着读者不必经过任何特殊的训练,只需调动人类与生俱来的视觉认知系统即可理解事物。图像这种直观、表象化的叙事方式迎合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规律和认知偏好,也因其形象直观、趣味生动、欢愉放松的特质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在图像语境中,大学生可以在图像直观描述、象征构建、隐喻表达和形象叙事等手法的助力下“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加深对爱国主义的认知与感悟。
但问题是,“视觉结构的特殊播放力往往会规定读者难以读到图像背后的含义,而只看到图像的表面陈述力”[6]。集视觉刺激和情感渲染于一体的影像图像则能通过人物的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及背景音乐的渲染在短时间内构建出大学生思维空间的强势话语,塑造大学生的认知空间。与此同时,少数青年大学生可能会在所谓图像热点、焦点、槽点的侵蚀下逐渐沦为被动的图像接收器,养成“无图不欢”“无思考行为”的心理倾向。长此以往,图像的肆意狂欢会消解系统的认知机制,使趣味娱乐代替深度的理性思考。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图像不仅没有加深教育对象对爱国主义的认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反而使大学生在一味追求图像带来的短暂快感体验中养成“娱乐化”“浅直化”的思维方式。当审视某一与爱国相关的事件时,沉迷于图像的肆意狂欢,浅尝辄止地接收图像信息,在无形中拒绝和排斥理性追问与深入思考,既不能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逻辑性、深刻性进行深度运思,也不能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凝聚思想共识、引领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体悟与认同。图像的娱乐化冲击和稀释了爱国主义的正向表达,其在网络中的隐匿传播使得蕴含主流价值的话语议题逐渐让位于娱乐化的图像叙事。图像语境的娱乐化,会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图像叙事转向重形式、轻价值的泛娱乐主义困境。青年大学生在视角偏移中容易遮蔽认知图式,使自身失去理性认知能力而无意识地接受非正向的爱国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些文艺作品中,“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 ‘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7]。一些图像作品亦是如此,图像低俗化就是媚俗化、庸俗化的思潮和观念在图像符码中的详尽显露与反映,是为吸人眼球并获得流量和收益,盲目寻求一时的感官刺激,具有有意设置悬念、夸大暴力、夸张搞怪、过度表演、窥探隐私、情色娱乐、刻意炒作等不良倾向。其具体表征为图像标题看似标新立异,实则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图像宣传方式看似新鲜刺激,实则格调低下、低俗猎奇;图像内容看似迎合主流价值观念,实则推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本质上看,图像低俗化乱象“相悖于社会道德标准、毒害人类精神世界、危害社会公序良俗、破坏优秀传统”[8]。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有明确目的、具体规划、合理组织的严肃性活动,不能够片面依靠感官刺激和消遣享受来吸引目光。一旦非正向、低俗化的图像入侵,在算法推荐与传播技术的助推下,其吸人眼球的“奇观”与表演将会呈现与传统单向化传播迥然不同的网格式蔓延状态,随之而来的是拜金主义、歪曲历史、调侃崇高、毁谤社会等现象逐渐凸显,最终消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严肃性。一方面,算法“舒适圈”容易造成大学生认知固化和封闭。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学生只需点击键盘、翻阅网页就会被连续推送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精准推送使得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只是同类(质)内容的再现。算法“舒适圈”也一步步使受众陷入“信息茧房”,而一旦触碰低俗化“按钮”,同类型影像图像就会在算法推荐机制下不断涌现,最终使得大学生无助地迷失在由快闪式、碎片化的图像所堆砌的虚幻乐园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难以突破其认知壁垒,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图像叙事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严肃性造成冲击。在UGC 模式下,图像创作主体平民化、多元化和自由化更加凸显,创作激情不断迸发,特别是短视频所代表的影像图像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它也为不良图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天然优势,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家庭背景下生产出的图像产品难免参差不齐。一些图像作品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动画影像暴力血腥,语言表达犀利低俗,低俗化图像信息的侵扰甚至会导致爱国主义精神内在价值的丧失,使大学生价值选择产生混乱和迷茫,引发非理性的爱国主义信仰危机。
“把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蕴含在生动形象的图像符号中,在个体观看之时进行教化和引导”[9]是引导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的重要方式。但在网络空间中,图像易产生失真化倾向。从外在表征来看,图像制作者可以凭借特效、剪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按照特定的需要和意愿随意修饰、裁剪相关图像,他们可以选择展现什么内容、隐藏什么内容,而这些看似有说服力的具有视觉佐证的图像往往具有迷惑性,短时间内难以被辨别和鉴定,遮掩了图像真相。从本质上看,图像被肆意裁剪和拼接的背后是资本逻辑的操纵,一些利益至上者通过“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手段,精心拼接、挑选、加工和编排图像信息,企图通过图像浸染及其价值再造来宣扬所谓的“真实信息”,进而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操纵和控制网络受众的行为实践以获得最大利益。
于是,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图像可能丧失其引领主流话语的功能,反而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着“爱国”旗号的幌子来煽动、蛊惑大学生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歪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抹黑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工具。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图像话语的盲从性、情绪化和偏激化。这是因为青年大学生社会经验和阅历缺乏,独立思考辨别的能力弱,情绪易波动且不稳定,再加上受感性思维和从众心理的影响,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真真假假的图像时容易以孤立、片面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当充满魅惑性、失真化的图像运用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且被大学生所接收时,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易被不良信息发布方挑拨利用。另一方面,在更加开放、多元、自由的信息社会,教师的信息优势逐渐削弱,甚至出现老师向学生学习的“后喻文化”现象。如果教育者未能及时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对事件进行解读评析和教育引导,那么先获取失真化图像讯息的大学生就容易被网络上所谓“意见领袖”的煽动性话语所左右,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也会侵蚀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甚至误导其作出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长此以往,图像的魅惑性将悄无声息地战胜客观事实甚至重新定义可信度与真实性,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意识形态性、增强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功能将让位给图像表象话语的一元陈述,主流价值观也将会遭遇指责、抨击和唱衰,甚至衍生出异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逆向话语空间,破坏国家主权与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图像语境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充分把握图像创作与传播的规律和逻辑,而且需要不断探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各要素与图像符码之间的作用机理与耦合优势,积极抓住新机遇、勇于应对新挑战、不断探寻新路径。
“无论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御风而立的智者,无论是惊鸿一瞥还是凝神静观,他们各自都在图像观览中得到了‘自以为是’ 的东西”[11],面对图像语境下的爱国主义叙事,大学生求真求是的批判性思维塑造显得尤为重要。若大学生缺乏图像批判思维,轻易相信虚假、片面的图像,在判断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时仅依靠图像呈现与个人经验,必然会导致爱国行为出现偏差。塑造图像语境下大学生的批判思维,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图像素养的提升。图像素养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领悟和运用图像信息的能力和素质涵养,既要提高教育者的图像整合和叙事能力,也要培养大学生的图像解码和控制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12],应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图像批判思维中的功能和作用。首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3]。思政课教师是知识传授者、价值传递者与思想引领者,其个人的政治素养与教育效果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育者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客观分析,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影响大学生。其次,要提升思政课教师图像搜集、整理与整合能力。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教学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对教师的图像素养提出了挑战,如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漫画、表情包、短视频等一系列图像背后的资本逻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解构力。因此,教师应将图像资源与课堂有机融合,运用数字技术扩充教学资源,提高图像搜集与整理能力,营造正向图像语境。再次,要提高图像叙事能力。要结合时事热点,用好图像叙事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构建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串联起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创建直观形象的知识图谱阐明唯物史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最后,大学生要提高图像解码与控制能力。面对形形色色的图像信息,大学生在解码时首先要树立图像批判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14]。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在不断批判和自我扬弃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批判性思维也已经深深渗透其中。大学生要成为图像的控制者而不是图像的“奴隶”,塑造求真求是的图像批判思维,有选择地吸收图像内容,理性对待图像,避免图像沉沦,积极参与短视频、微电影等正能量作品的创作,充分发挥图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正向功能。
图像特有的象征建构、情感渲染和具象表达功能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涵育深层次的爱国情感,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认知,建构国家认同。抓好图像资源建设既是整治图像滥用、误用、低俗等乱象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供给的关键。对此,图像资源建设要自觉坚持“内容为王”理念,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聚焦大学生广泛讨论的“热问题”,解决大学生切实关心的“真问题”。发挥资源平台的作用,搭建传播矩阵,进而让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和达成理性共识中增进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15]。
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大资源平台的搭建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高标准、高质量、高契合度的图像资源。例如,“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系列活动以国家安全、北京冬奥会、航空航天、粮食安全等为主题,聚焦时事热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有效匹配大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抓好图像育人的有效契机,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知识、感悟奥运精神、航天精神,关心国内外大事,让知国、爱国成为大学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此外,鼓励师生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建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云上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在线交流和共建共享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责任担当。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图像传播矩阵的构建和多形式、多渠道、多终端、多样态爱国主义教育图像传播体系的搭建既要充分发挥电视栏目、公益广告、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又要用好微信、抖音等直播平台、数字广告等新兴媒体,打通“报、网、端、微、屏”,实现多维立体式聚合性、系统性传播业态;既要发挥中央媒体的权威性、引导力、公信力,又要注重地方媒体的本土性、亲和力、影响力;既要运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主流媒体传播优质内容,又要发挥“今日头条”等商业平台的用户聚拢与资源分发功能;既要注重大众化媒体,又要用好专业性媒体,使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内容更优质、传播范围更广泛、传播效果更高效。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图像作品作为“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17],受特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免会出现失真性倾向。为此,政府职能部门、图像媒介平台及大学生应协调配合,营造向上向善的图像治理生态,净化图像环境,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但短视频影像监督机制不健全、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图像媒介平台主体责任,构建图像问责机制,完善图像准入、发行、监督和举报机制,逐步明确激励和惩罚机制。加强对向上向善图像创作者的政策扶持力度,从严整治造谣传谣、恶意炒作等行为,提高对图像空间的治理能力。唯有通过制度化、强制化的法律约束,图像场域才能风清气正,才能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获得可靠有形的制度依托。同时,图像媒介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强化主流话语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 ‘算法’”[18]。网络媒介平台应该对传播危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误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伪爱国”图像信息坚决予以清除。同时,对媒介平台已经广泛传播的负面舆情及时研判舆论导向,发挥平台的自身优势,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议题设置能力,加强主流话语引领,塑造主流话语新格局。此外,青年大学生要抵制图像时代错误思潮的侵蚀,降低失真性、低俗化图像的消极影响,除了依靠外部监管外,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也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应自觉抵制异质文化,坚定信仰,合理表达,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向上有序的图像治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