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强,商译彤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 a.教务处;b.现代服务系,四川 成都 610095)
2022年《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1]普职协调发展对中职院校提出新的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等措施,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2]。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中职院校要瞄准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技能社会转型,充分结合国家用人需求与人才全面发展要求,为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夯实职业基础教育、找准办学使命、突破现实桎梏、找寻中职优质院校建设的逻辑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自1983年《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文件提出“力争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大体相当”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普职比问题在近40年的改革发展中一直坚持“大体相当”的规划路向。直至2022年5月1日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首次提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协调”二字为中职优质院校建设指明方向,新时代下中职优质院校建设应凸显类型教育重要地位,其发展重在“引流”。
“引流”是实现普职合理“分流”、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引流”的提出源于近些年中职院校吸引力较低,中职学生就业壁垒诸多,升学通道受限,致使高考压力下移等亟须解决的相关问题。新职业教育法普职协调发展的提出打通了中职院校纵横相容的多向通道,促使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断头路”变为“立交桥”,为中职学生搭建升学、就业、全面发展的新平台,学生选择的多元性甚至优于普高学生的高考单一路向。中职优质院校建设逐步找到职业基础教育的全新定位,打造特色中职教育,提升办学质量,提高中职教育吸引力,承担起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责任,所以“引流”是当前中职优质院校建设的第一动力。
教育部于2010年11月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示范校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促进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就业岗位要求相耦合的办学新模式。历经几年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就业年龄要求后移、家庭对子女学历要求提高、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提升。2022年职业教育法提出了中职优质院校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制度的完善赋予中职优质院校建设的全新使命,并在以下三方面“协调”发展。首先,重视内涵建设,强化品牌效应,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地区学生能力、教育水平与教学资源、找准办学定位,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通道发展。其次,做好职业前置基础教育,在普职融通基础上与职教本科、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标准、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相衔接,中职优质院校应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最后,中职优质院校建设应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在“示范校”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动态化调整中职院校专业与课程设置,所以中职优质院校建设内在要求是“协调”。
“新时期”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拉开序幕,中国历经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快速转型升级。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3]。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产业升级都离不开职业教育体系提质升级的支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基石,中职院校需适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普职协调发展提出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为明确,导向更为清晰,定位更加明晰。中职优质院校高质量发展任务是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打好“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双重基础,所以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职优质院校建设核心目标是“发展”。
20世纪90年代,伴随传统工业生产装配线在我国高速发展,劳动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中职院校在各地区逐渐创办兴起,担负起培育应用型技术工人的使命。但随着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中国多年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对职业教育偏见颇深,中职院校一度陷入招生难、管理难、聘师难、就业难、发展难的窘境,导致一批中职院校不得不合并办学或转型发展。
近年来,中职院校的发展建设并未能与历史困境剥离。首先,“唯学历”论的社会文化导向导致中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未找准职业启蒙教育与技能基础教育的关键,学校究竟是以“就业”为主还是“升学”为主的目标导向未梳理清晰。在普职协调发展、职教高考制度改革、中职院校发展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为提高升学率,易模仿普高育人模式,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违背了职业教育“立交桥”搭建的初心[4]。其次,办学模式陈旧,传统的中职院校5年一贯制、3+2、3年等分班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在普职协调发展下不相适配,针对不同文化课成绩的学生与专业技能水平的学生分层次的分班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最后,传统文化偏见导致中职院校吸引力不足,招生规模不固定。普职协调发展没有强调普职“分流”的制度引导,中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与文化底蕴,生源质量无从保证,整体削弱了中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基础功能。
中职院校高质量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学校自身的“软硬”条件支持,但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办学条件、管理模式、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都有诸多缺陷,抑制了中职优质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在办学条件方面,大部分中职院校存在教学设施陈旧、实训设施不完善、校园数字化建设未全面覆盖等硬件问题,在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资金与时间支持。管理模式方面,传统的中职院校自身定位的模糊导致学校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与行政人员晋升通道堵塞;师资动态激励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自我效能感极低;学生管理方式无特色,未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师资力量方面,中职院校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企业技能人员入职中职教师岗位缺乏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对青少年教育心理学了解甚少,老教师学历受限,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的培训体系,中职学校教师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科研水平方面,在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避免政策与执行“两张皮”现象,普职融通、1+X证书、中职、高职与职教本科的衔接发展,都需要中职院校具备一线科研人员,提出结合中职院校实际且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与规划方案,但中职院校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影响了中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5]。
在普职协调发展政策下,对普高与中职融通、中职与高职衔接、中职与职教本科衔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但当前多主体之间的专业设置、目标导向、课程方案、评价体系都存在间隙。
在普高与中职融通方面,招生标准、培养方案、师资配备等多方面顶层架构落地困难,其中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离散了普职融通政策的初心。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中职院校招生以传统职业教育专业为主,且缺乏特色。如会计事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械加工技术等,与高职大数据会计、新能源汽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虽相近,但专业建设上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无法有效衔接。中高职与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不一致,虽然是职业教育这一类型的三种教育层次,但衔接藩篱导致培养目标没有层次性[6]。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断层与重复的现象,缺乏合理的知识进阶课程安排,多元主体“闭门造车”,导致中职学校学生升学后无法较好适应。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方面,中职院校在多元评价方面缺乏高职与职教本科的系统指导,“各自为政”的评价体系下,学生综合能力与技术技能无法合理考评,多方面的发展藩篱影响中职人才培优提质的效率[7]。
普职协调发展下中职优质院校建设首要目标是找准职业基础教育关键定位,应明晰中职阶段是绝大多数学生职业教育的起点而非终点,要坚持“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条培养主线,避免向普高教育模式趋同,为学生升学打好文化课程基础的同时,应以提升学生职业技术技能为侧重点。在职教高考改革下,为整体提高中职院校吸引力,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基础与偏好,打造多元化办学模式,加大院校普职融通建设、国际化发展、职业资格培训,设置普职融通班、大专班、国际班等多班型并行制度,满足学生个体多元化需求。
普职融通为普高与中职的互融互通,不是“普”向“职”单一方向的流动,两校双元或区域内多元打造档案学籍互转、教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互通、学分等级互认的普职融通新模式,打破传统普职融通的困境,真正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也为在普通高中有职业技能偏好的学生提供可为空间。完善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利用国际化新视野,在引入国际化中职办学理念的同时引入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搭建国际化发展路径,加强国际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创新中职院校国际办学模式,打造品牌效应,为留学生的输送奠定基础。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加大1+X证书建设,在中职学习周期中,制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业学分的互认政策,为学生高水平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也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输送质量提供保证。
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文化屏障突破,不能只依靠国家政策、社会导向与政府扶持,中职院校自身在重塑办学定位的基础上还要厚植职业素养精神的文化根基,秉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保障中职优质院校输出的学生德技并修,符合国家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也适配行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诉求。
首先,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创设德育先行的育人环境,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与大国工匠精神,为中职学生高质量学习技术技能供给精神养分。定期开展大国工匠讲座,播放职业教育领域相关德育视频,普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关最新政策与法规。其次,完善“三全育人”工作,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唤起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技能、担当作为的新时代青年精神。最后,培养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引导学生在比赛中感受职业自豪感,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在技能挑战赛中磨炼意志品质,提升中职院校育人质量。
课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的关键载体,在普职协调发展下,对中职课程提出新的要求,中职优质院校建设应将课程载体重塑,打造新时代中职全新课程体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课程学分方面建立互认双学分制度,调整文化素质课程比例,传统中职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比例较低,大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作为职业基础教育的中职院校,与文化素养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应提高数量,在总课程数量中应与专业技能课程大致相当的比例。双学分制度下,两类型课程学分进行分别汇总,但考虑中职院校学生公共基础课程薄弱,为提高职业教育公平性,可实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制度,两类型课程的学分互认。另一方面,基于职教高考“知识+技能”的基础要求,剖析高考大纲,探索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技能高考所涉及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置进阶式职业技能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配,加快传统职业技能课程转型速度。职业技能课程从高一到高三难度逐级提高,且与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挂钩,学生取得课程学分,须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课程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同时加强与区域内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岗位导向课程,打破中职观念滞后、教材陈旧、技术落后等壁垒,整体提高中职院校课程质量。
技能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中职优质院校的积极参与,随着新产品、新业态、新工艺的新发展,新岗位、新技能、新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中职院校应对接职业结合中职院校自身特点,整合产教资源,以“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培养产业亟需人才”为初心使命,紧密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与高职院校、职教本科合作设置专业动态衔接方案。
中职与高职、职教本科的专业动态衔接方案,关键在于动态二字,中职专业应契合新兴产业亟需而“进”、瞄准经济发展需求而“化”、适配市场用人需求而“新”、耦合人才自身发展需求而“走”,紧随高职与职教本科的专业课程的新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多元主体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中职优质院校建设应立足实际、明确导向、突出重点,以全球化的办学视野和现代化的育人理念,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中凸显优势,在中高职一体化育人中彰显特色,为人才职业技术技能的提升打好基础,为国家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输送提供保证。
中职优质院校的建设离不开一批优质的教师队伍,要打破“吸引难、留住难、发展难”的困境,就要完善激励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合理配备师资、增强使命担当,组建一批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第一,在激励制度方面,应建立合理透明的绩效薪资待遇体系,鼓励青年教师敢于担当、服务大局、创新工作,实施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绩效考评方案,同时明晰教师上升发展通道,鼓励有能力、有学历、有水平的青年教师多担当、多作为、多奉献。第二,在教育培训方面,加大技术技能、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赴企业定期培训方案,提高教师自身职业技能与水平。第三,在教学水平上,完善培训体系与考核标准,提高教师说课、赛课、授课的能力。定期组织教科研专家开展培训,尤其在政策法规、项目调研、成果总结、论文撰写方面加强培训力度,有效展现优质院校切实可行的优质办学方案。第四,在师资配备方面,提高对中职教师学历、技能水平与教学能力要求,将文化素质教师、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企业“双师型”教师合理配备,三者优势互补,共同培育高素质中职学生。第五,在使命担当方面,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政治素养的培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入党,全力打造信念坚、政治强、业务精、情怀深的中职优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