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演进基本历程与逻辑

2023-02-24 05:57柳俊丰徐施易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话语马克思主义

柳俊丰,王 辉,徐施易

(浙江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是“质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指标。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话语权建构的内在机理,寻找话语权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鉴往知来,为思政课课程深入优化提供支撑。

一、话语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逻辑关联

话语权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表现为“思想领导权”的概念。思想领导权在革命阶级获得政权前是革命的先导,是夺取政权的必要前提;而在掌握政权后则是巩固政权的保障,是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1]前者是“革命叙事话语”,后者是“建设叙事话语”。我们正处在“复兴话语体系”下的“建设叙事话语”建构之中,更需要话语权建设。

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及全人类解放,要通过一个范畴将理论予以承载,这个范畴是“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传递给“无产阶级”,需要“宣传”。思政课承载着“宣传”的职责使命。从“拔节孕穗期”角度,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体验已经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从“螺旋上升期”角度,高校思政课是大中小一体化终端环节,如何通过优化“话语”形式来加强话语权,对处在“拔节孕穗期”的“人”和“螺旋上升期”的“课”而言,都提出新要求。观察和研究高校思政课在“话语之变”中的演进与发展,能够在“变”中把握不变的逻辑和稳定的规律,析理出话语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逻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演进历程及阶段性特征

(一)过渡时期(1949—1956):民主化和革命化交织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阵地,话语权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思政课必须扎根于新中国成立的实践,反映当时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其次,思政课教学要引导青年学生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革命成功后,需要从“革命叙事话语”向“建设叙事话语”转变。建国初,学生面临着两大阵营对立中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冲突,以及新旧思想的交织碰撞,同时还要甄别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反动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异常复杂。1949 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专门阐释了新中国文化教育政策和主要任务。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于1949 年10 月召开的常委会以及1950 年2 月召开第一次全国学校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以及新中国的生产建设服务的总基调。这成为了相当长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的话语权建设基调:民主化和革命化的交织,民主化主要是新民主主义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要反映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做主人的实践;革命化主要是帮助人民群众剔除封建的、买办的、帝国主义残余。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必须既“瞻前”又“顾后”,“瞻前”是甄别反动势力和告别旧思想,“顾后”是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实践,具有交织和过渡性质。此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形态为“49 方案”和“56 方案”。“过渡”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在建设起步期,课程之间的内容、逻辑关联、整体性等方面还不是特别严谨和规范,对于课程开设顺序、学时数量、教学内容等也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49 方案”初步建设了思政课的基本形态,为后续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56 方案”即1956 年9 月9 日颁布的《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规定了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课程。“56 方案”基本上和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同步,此时从全国范围形势看,更加聚焦建设,也更加注重课程的体系性,开始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中。

(二)探索时期(1957—1977):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我国开始社会主义探索。1957 年2 月27 日,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新中国的教育方针,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226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调的定位背景是:“我国的六亿人民正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地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2]2041957 年3 月12 日,毛泽东发表《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峻形势,认为不能够忽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调的定位背景是:“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2]267这两文背景是相同的,只是谈话的领域不同,前者是针对政治领域的政治战略,后者是针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都是战略规划。[3]侧重点不同,且有着深刻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艰难的曲折和探索。

1958 年9 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的教育方针有一定片面性,在教育与政治、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上,突出了教育的政治性和工具性。1961 年9 月的《高教六十条》针对当时高校教学秩序、教学目标,教育与政治和生产劳动的关系等问题做出纠偏,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学安排等,起到了其历史作用,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1964 年10 月,全国政治理论工作会议起草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导致后来思政课建设出现了偏差。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国家形势等各方面原因,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出现了阶段性的曲折探索,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61 方案”。“61 方案”规定了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细化了文科各专业、理工农医和艺术、体育院校应开设的课程等。“61 方案”从过渡方案(“49 方案”“56 方案”)演进而来,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立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出台了相关文件,相较于“过渡”阶段而言,“探索”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了曲折。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汲取教训,为后续“整顿”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迅速转型积累了重要经验。

(三)整顿时期(1978—1992):科学化到学科化的转型

“文革”结束,开始从“左”的错误路线中走出,进行拨乱反正,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趋于理性。邓小平同志分析“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4]的原因。开始改变束缚人们思想、手脚和头脑的利益观念。1980 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中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趋于合理,开始关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了阶级斗争色彩,走向理性化、科学化。

这一时期是“85 方案”形成时期。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需要,1985 年8 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即“85 方案”。“85 方案”标志着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探索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的“两课”模式初见雏形,为后续将课堂作为话语权建设主阵地的实践引向深入打下基础。而且“85 方案”对大学(研究生阶段)、中学、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了宏观规定,这也是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开端。为进一步落实通知,1986年3 月20 日,进一步将大学阶段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的设置由过去的“旧四门”调整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5]在1987 年10 月20 日,将思想教育课程规定为五门课程,其中,两门为必修课,其他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当“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教育课程”同时予以细化后,两者共同构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在“整顿”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拨乱反正,迅速地从科学化走向学科化的转型,党和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夯实课程渠道,优化课程建设。

(四)改革时期(1993—2004):改革中的深入实践

1992 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崭新历史阶段。“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1998 年4 月28 日,中宣部、教育部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指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下大气力把邓小平理论编成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98 方案”应运而生,即《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标志着“两课”模式进一步成熟。相较于“85 方案”,“98 方案”有着更加明确的时代因素和理论创新。一方面体现了话语权建设变迁的时代性,体现话语权建设中一以贯之的逻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但“98 方案”中,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分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将“中国革命史”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形成了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课程体系,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却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这也是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门思政课合并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原因,经课程整合后才有了逻辑、学理和实践上的延续关系。

“98 方案”延承“两课”模式,延续“85 方案”基本理路。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的课程设置中,直接的表述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这样设置有其合理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狭义理解,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主题主线;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作为“思想品德课”,体现出党和国家除了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外,也关注大学生的德育和法律意识。但是,从整体性上来理解、推动尤其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在后续实践中,对“两课”的形态和定位发生了深刻变革。2004 年发布的“16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事关全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期的宣言书,推动着话语权建设深度发展,推动了思政课“05 方案”出场。

(五)深化时期(2005—2012):走向深度的话语建构

“16 号文件”为走向深度的话语权建设奠定了基础,引领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2005 年2 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 方案”,意味着思政课体系更为全面且稳定。“05 方案”的文本依据是一个“意见”和一个“方案”,尤其是2005 年3 月9 日下发的《〈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对课程名称与称谓进一步作了凝练和精确,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本科课程、专科课程等作出优化,本科生有4 门必修课,并开设1门选修课,本科生和专科生都开设形势与政策课。“05 方案”的特征是对“两课”进行了更为精准的提炼,明确了课程名称与称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称谓沿用至今。同时,在课程名称、门数等方面也与现行思政课较为接近,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而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范或原则性指导,既承前启后又精准深化。

同时,作出“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的决策,决策提出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规划作出了原则性厘定。2005 年12 月,新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2008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了深度探索,学科与专业建设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更为契合,促进了话语权建设的深化发展。

(六)优化时期:(2012 年至今):复兴话语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征程。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了全面总结,集中概括为:“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6]2012年11 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相联系后,“复兴话语体系”逐步形成。将“复兴话语”塑造成主流意识形态,是今后相当长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对话语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让“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成为行动自觉,要以更加深度的方式加强话语权建设,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方面强调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另一方面思政课在学科与专业、课程与队伍、基地与载体等方面自下而上实践,讲述着中国的复兴之路和中国梦的历史行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这种变迁,是中国在“强起来”的话语动员中继续推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南,进一步为“复兴话语”增强了理论和实践动能。

此时,经过深化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走向优化。标志是“20 方案”出台,即《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这是迄今最为优化的思政课实施方案。如课程名称进一步优化,体现出科学性,又如,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增开“四史类”选择性必修课,凸显历史自信。“20 方案”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全面性系统性文件,“内容优”“体系优”“教材优”是重要特征。

学科建设与探索方面,2017 年2 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从一级学科确立到二级学科增设,可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构走向精进与优化。2022 年9 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公布,设“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一级学科,将曾经在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二级学科融合为一级学科,这些举措必然推动思政课教学持续走向优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纵观“49 方案”到“20 方案”的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一致。“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在党的七大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9 方案”“56 方案”“61 方案”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面的关注较多,如“49 方案”对于“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的课程表述;“56 方案”中开设的“中国革命史”则是由“49 方案”的“新民主主义论”调整而来;“61 方案”开宗明义就提出,“一九五七年以来,由于加强了党的领导,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方向更加明确了”。[8]3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与这一进程对应的是“85方案”“98 方案”和“05 方案”。“85 方案”提出大学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8]613,其实质是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98 方案”比较明确提出“两课”课程设置,响应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通知的要求:“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下大力气把邓小平理论编成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9]935。在专科和本科课程设置中分别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列入;“05 方案”是为了进一步落实“16 号文件”而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出台的重要文件,此时,4 门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9]1156此后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较为稳定。

新时代,思政课体系进一步优化,主要标志是“20 方案”发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向度看,“20 方案”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强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而后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及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进一步构建起新时代思政课的全面体系,目前的思政课课程形态正处于这一方案的深刻塑造之中。

(二)遵循课程形态的优化逻辑

思政课课程形态的演进也贯穿着渐进优化的发展逻辑。从“49 方案”到“20 方案”,思政课概念形态、课程形态、学分构成等实现了与时俱进质变。从概念形态看,其名称在“49 方案”中是“公共必修课”,而后有“政治课”的称谓,“56 方案”中称为“政治理论课程”,“61 方案”称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85 方案”中称为“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98 方案”中称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05 方案”中称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尽管“称谓”不同,但是其演进的主题主线一直都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等,最终演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称谓”上,从“公共必修课”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名称更为严谨、聚焦。

从课程形态看,梳理“49 方案”到“20 方案”的变迁有更加清晰的优化逻辑。“49 方案”因其“过渡”特征,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所以在1950 年10 月4 日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上,对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进行了明确,认为这一时期,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组织方面”等[8]72-73还存着认识比较模糊的情况;“56 方案”更为细化,对学时数、开课顺序、讲授与课堂讨论比例、考试与考查、专科学校和高等学校的专修科的政治理论课做出细化规定,但此时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正在编写,在新大纲印发以前,各高校可参考苏联1956 年出版的大纲(草案)备课”[8]267,尽管有一定进步性,也不可避免存在时代局限性。这种将课程体系逐步构建并有意识地在学时、考试、考察环节构建闭环管理的思路值得肯定;“61 方案”开宗明义列出了“课程和教学内容很不稳定,没有教科书;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客观需要”[8]343等问题,规定了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形势和任务,前者在不同年制的学习、不同的专业有所不同;后者是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程,规定了教学时数,列出了学生阅读书目的草案以及教材编写计划的草案,“61 方案”经历“49 方案”的“过渡”以及“56 方案”的“探索”,高校思政课逐步走向了系统和科学,而后因“文化大革命”影响陷入挫折;“85 方案”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认为思政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8]612,规定了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85 方案”规定较为宏观,经历1986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及1987 年下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等通知文件,思政课教学实现了较为快速的整顿;“98 方案”宏观上延续“85 方案”的“两课模式”,更为清晰明确地提出了“两课”课程设置,尤其是适应时代发展,开设60 学时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体现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标志着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入;“05 方案”标志高校思政课逐步在改革中走向相对稳定,规定了本科4 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专科2 门必修课,研究生仍参照“98 方案”开设相关课程,从概念上明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为“思政课”[9]1161,较为稳定的课程体系和较为明确的课程名称,标志着思政课走向深度的话语构建。

“20 方案”是进入新时代思政课优化的标识性方案,进一步强调思政课一体化衔接,对课程设置等进一步变革重塑,对学时学分(实践学时学分)等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规定,体现出课程优化的高阶性和迭进性。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既为科学就有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也会跃升为特定且稳定的理论样态,即“规律”。2016 年12 月9 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9]1444“三大规律”中,从宏观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落实于微观的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两个方面的规律,兼具科学性和层次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也必然依靠“人”围绕“人”而把握规律。

有研究归纳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科学价值同一律、主客体双向互动律和社会意识内化外化律。[10]科学价值同一律指的是用科学的理论来解决价值认同的问题,主客体双向互动律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主客体的思想矛盾到实现主客体思想统一之间形成闭环,社会意识内化外化律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将人的思想从内化(自在)转为外化(自为)的过程。从“49方案”到“20 方案”来看思政课的发展与演进,遵循着宏观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及微观的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历时发展看,“七个方案”无论课程称谓、课程内容如何演进,总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武装头脑,以此来确保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从立德树人的使命高度来铸魂育人,以此来确保价值塑造的方向性;总是根据时代和形势变革以及受众和对象的变化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此来确保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以“规律”观之,新中国成立后的“49 方案”“56 方案”“61 方案”,调整节奏较快,具有“过渡”和“探索”特征,“56 方案”“61 方案”相较于“49方案”具有明显的把握规律的主动性,“49 方案”称谓上是“暂行办法”[8]3,而“56 方案”是“试行方案”[8]265,且规定了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开课顺序等,“61 方案”称谓是“意见”[8]343,具有“照章执行”的含义;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政课方案是“85 方案”“98 方案”和“05 方案”,“85 方案”第一条就对时代发展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发展规律做出概括,“85 方案”的关键词是“改革”,“改革”的重要基础是聚焦“规律”;“98 方案”明确提出“要总结和继承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经验和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9]947,其意图是在把握规律中抓住稳定的本质;“05 方案”的主体是一个“意见”[9]1154和一个“实施方案”[9]1161,尤其是在“意见”中,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已经到了新的高度,在“16 号”文件指导下,提出“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其中“全面”“总体要求”的限定语意味着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变革,对规律认识不断加深,必然辐射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之中;“20 方案”明确提出遵循“三大规律”,是历次思政课方案中对于“规律”的把握和凸显最明确最聚焦的一次,把握规律的主动性最强。

(四)遵循“话语建构”的时代发展逻辑

“话语”构成包括“话语主题、话语主体和话语载体”。“话语主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密切相关,体现出时代性;对“话语主体”,思政课教师是言说“话语”主力军;“话语载体”中,思政课是主渠道。

“话语主题”要解决“讲什么”的问题,思政课的“言说”内容就是党的理论,党的理论演进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同步同向。从“一次历史性飞跃”和两次“新的飞跃”来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看,“49方案”“56 方案”“61 方案”对应衔接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从“49方案”对“新民主主义论”[8]3课程的设置,“56 方案”对“中国革命史”[8]265课程的设置;“61 方案”对“中共党史”课程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治学说”[8]343的表述都是从“话语主题”层面衔接着党的时代化理论;“85 方案”“98 方案”和“05 方案”衔接的主要“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5 方案”开头就提出“三个适应”“三个面向”[8]612,明确体现了“发展”与“改革”并进的基调;“98 方案”形成的“两课”模式提出要着眼于“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课程上新增“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9]947-948;“05 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9]1162,三个方案的话语主题也是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此后,思政课方案进入较为稳定阶段,进入新时代,步入以“优化”为主要特征的时期,形成了“20 方案”。观察“20 方案”要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实践。从文本上看,“20 方案”公布后,《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与“20 方案”共同构建起新时代思政课的话语版图,呈现出更为优化的特征,从“20 方案”中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到各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能非常明确观察出其对接新时代“话语主题”的深化和优化理路。

“话语主题”要通过“话语主体”去“言说”,通过“话语载体”去“承载”,这个“主体”狭义上是思政课教师,广义上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个“载体”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题”“话语主体”“话语载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个思政课方案中都有涉及,不断优化。从理论主线看,“话语主题”因时而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化逻辑;“话语主体”质量并举,截至2021 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 万人;“话语载体”呈现出延展特征,从传统的课堂到互联网“云课堂”再到“大思政课”,这样的延拓逻辑有效打开了“话语载体”的呈现空间。从话语构建来看,从“49 方案”到“20 方案”,思政课的演进总体上实现了“有话说”(话语主题),也“有人说”(话语主体),并能够“有空间说”(话语载体)。

四、结语

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继续走向优化。尤其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出台后,思政课的课程形态、实践形态将继续处在改革和塑造之中。可以预见,也将继续在面向未来中走向优化。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