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 多 强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话语思想是“由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共享的一般性的基本思想体系,是将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事件和局势的诠释并控制其话语以及作为群体成员的其他社会实践的思想”[1]。教育学科话语的建构对于我国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国召开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理论研讨会”,说明中国话语研究已迈入自觉时代,开始从自己的经验中构建适用于我国学科思想的话语体系。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受西方教育“话语霸权”的影响,依赖西方概念与路径诠释中国教育,长此以往,我国教育话语发展将会陷于无根可寻、无源可溯的危机当中。所以,中国教育学话语必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话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渊源力量阐释现代化的教育概念,做到“自己讲自己”,提升教育文化自信。“立德树人”“五育融合”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概念,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语词凝练却精神悠远,蕴含着中华传统“悟”性思维的话语启示。
在《说文》中,“悟”字的词义:“悟,觉也。”具有身体“睡醒”的含义。东汉时期,王充把“悟”与“心”联系在了一起,他提到:“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至南朝《玉篇·心部》中又言:“悟,心解也。”北宋《广韵·暮韵》所言:“悟,心了。”由此,将“悟”由身体之醒觉引申至心灵之觉悟,这是“悟”内涵的一大转变。在我们现代来看,多使用辞源之解释,悟指从心从吾,即指独自思考、领悟、觉悟,是个体通过直觉经验而形成的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
在中国的传统概念体系里,心偏重心事之意,“思”和“想”都基于心事——“(心田上的活动)”和“用心去考虑”[2]。所以,中华文化传统中十分注重通过教育对个体的心灵之觉悟进行启迪和培养。如孔子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其中的“启”“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体现的是对学生悟性思维的启发,悟出举一反三的结果。
悟性理论最集中表现之处是儒家之“格物致知”、道家之“玄览”和中国佛教的禅宗文化。儒家之“格物”指用已有的思维框架去衡量、测度对象,实现领悟致知的目的。这其实与西方“先验范畴”或“逻辑之格”对事物进行整理和把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把握绝非是理性主义的,更具有豁然贯通的悟性特色。”[3]道家之“玄览”,“道”是一种对宇宙万物“自然必然性”的认识,只能以心体认。西汉河上公所言:“心居玄冥玄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强调“玄览”是作为内心思维认识活动,通过对内心的省察,形成对万物的认识,达到不只知其形,而且知其所以形的境界。中国佛教义理中有很多关于“悟”的阐释,例如,将悟分为“自悟”与“他悟”的主体之别,认为自己了悟为悟自,令他人了悟为悟他;“小悟”与“大悟”的程度之别,认为“悟一分为小悟,悟十分为大悟”;“渐悟”与“顿悟”的速度之别。禅宗强调“于世出世间”中个体的参悟,在日常世俗生活中参禅顿悟,依靠自身的主体力量,达到豁达洒脱的境界,这是禅宗普度众生、推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人类不断自觉、不断醒悟的历史,没有人的不断觉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4]总之,从“悟”的词义和渊源发展来看,“悟”其实是人们对世俗世界的认知从具象感知向抽象本质的过程,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获知方式。
“悟”是个体连续不断、动态发展的运思过程,“悟”的传统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认知思维概念,它呈现的是一种注重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把握的心理过程。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5],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认识人与宇宙万象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领悟的方式,具有重直觉、经验和体验的特点,本质上是一种“悟”色彩。比如,在儒家看来,“悟”是从心而悟,如果无法“悟”是因为本心被杂念和私欲所干扰遮蔽。而“悟”可以帮助个体去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把握人与万物的本质联系;王阳明于“中夜大悟”“不觉呼跃”,通过“悟道”彰显其精神自由,这都体现出“悟”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的积极认知思维方式。
“悟”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具有主体性、整体性、积累性和辩证性的视角特征。需要个体进行主动地积极“体验”和体会,在自身生活经验和理性思考中发掘契合之处,不断积累,从而实现对某些事物的整体把握。
“悟”通过认知思维的冥想,最终追求的是在现实中践行的工夫,也就是说“悟”是为了打通认识困境和行动障碍,其实蕴含着一种知行合一的智慧。如《淮南子·氾论》所示:“故圣人以身体之。”高诱注释:“体,行。”这里所说的“体”是指要运用身体的知觉与感官,将理性审思和直观认知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的认知与实践方式。王龙溪在论及其师王阳明先生的“良知”时说:“先师自谓,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多少积累在。”在这里,说到“良知”是王阳明“体悟”的结果,“体”与“悟”形成了密切联系。又如二程言“天理”二字是“体贴”出来的,是通过个体反复思考、身体力行而来。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工夫也强调“悟”的必经过程,将情感和理智相结合,自觉与自愿相结合,达到“天理与心”的内在一致,实现“心即理”的目的。所以,“悟”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需要切己行动,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良知本体的践行活动。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由学科话语体系引申而来,对话语的内涵关系进行着不断的挖掘。对话语内涵的外延、特征及其演变的阐释是进一步理解与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前提条件。”[6]“立德树人”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标识性概念,“五育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机制和基本手段。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围绕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如何培养人”来开展,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具体而言,五育融合与立德树人是手段与目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要求的关系,立德树人内含五育融合。因此,通过中国传统“悟”的视角对两者的外延特点进行再阐释,是构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前提条件。
1.基于“悟”思维视角下立德树人的意蕴阐释
基于“悟”的主体性思维视角,强调立德树人的自我主体性。“悟”是本体自身认知思维积极性的表现,依赖于主体的体验和思考。“与纯粹的思辨的逻辑推理不同,中国传统的“悟”更倾向于那种“得意忘言”似的体察与冥觉的统一,属于道德修身的范畴,”[7]“悟”有助于个体实现道德修养中行为和心灵自觉内化。“立德树人”注重以德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关照至“悟”之视角,“立德”在根本上依托的是个体的信仰和德性修养,依靠的是道德主体即教育对象的积极主动内化。如果只是向学生传输客体化的知识内容,一味追求抽象的道德概念和规范,无视教育对象的内心情感、体验与行为,在本质上背离了立德的主体性,没有“悟”的自我主体性,就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悟”也是个体“立德”的必经途径。
基于“悟”的整体性思维视角,强调立德树人的整体育人。“中国传统思维‘悟’的特征之一就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倾向于对感性经验做抽象的整体把握。”[8]“悟”在经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破除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经过认知思维的飞跃,从而把握事物的整体。“立德树人”体现的就是一种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强调在全方位育人背景下帮助学生进行德性领悟和行为转化。悟的整体性视角下,“立德树人”蕴含着对全社会、全过程和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关切,具体表现为“立德树人”必须坚持社会整体的合作共育,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通力合作,突破空间限制,对学生德育做出整体把握;“立德树人”是对教育对象作为“人”的生命全程进行关怀,道德修养水平影响着个体的整个人生;“立德树人”中人的德智体美劳整体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因此,以系统、综合、整体的悟性思维视角重新理解立德树人的逻辑,对推进立德树人实践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2.“悟”与立德树人的结果协同:知行合一的践行
前面说到,“悟”通过认知思维,突破认识困境和行动障碍,追求的是在现实中进行体悟,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践行功夫。“在道德领域内,知与行不具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德性的生成虽然需要有“知”的因素参与,但它却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9]但是对于“悟”之“知”“行”,如果我们将“知”比作思维输入的过程,那么“悟”便是加工的过程,“行”便是输出的结果。“悟”促进道德认知向行为发生自觉转化,需要学习者自觉领悟并践行德性的内心坚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
1.基于“悟”视角下五育融合的意蕴阐释
基于“悟”的积累性视角,五育融合是五育之间的集成与提升。禅宗渐悟认为悟是逐渐的、历时较长的悟,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时时去悟,事事去悟,时时事事去分析,从而不断有悟。这些悟是一时、一事的悟,由这些一时一事的悟,集成到多时多事的悟,再集成到全时全事的悟,最终实现“大彻大悟”。所以说,中国传统“悟”的过程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由小集成、阶段性集成、大集成、直至全集成,是不断集成与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悟”要求把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及其环节分析成“集成块”单元,通过一系列的条件,得出结论。“五育融合”的实质就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集成性学习,分析单元便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五育融合”要求改变零碎化的各育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向要善于分析并通过各育素养之间的积累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五育分成三个层次,其中将德育、智育和美育归属为心理发展层次,体育归属为身心和谐发展层次,劳动技术教育则归属为创造性实践能力层次,并指出“五育” 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10]其实这里所说的德智体美就是学习者的身心素质逐步分析的过程,劳则是在其他四育不断积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集成融合获得的结果,最终指向个体整体素养的把握与提升,从而获得了全人的发展。
基于“悟”的辩证性视角,五育融合强调教师教学中的启发性作用。在“悟”性思维影响下,中国文化中有大量的辩证性词语,揭示着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如“阴阳”“福祸”“刚柔”“损益”“存亡”等。打破常规,采用反的、负的或逆的说明方法,“通过诉诸差异、矛盾、对立、悖论、冲突、抵牾来打破偏执、区分、片面、极端、僵死、界限和限定,达到和实现对对象整体之直接的乃至瞬时的领悟。”[11]打破常规思维,摆脱框架束缚,需要学生根据联系进行两极判断和推理,不断经历启发,形成多元的发散性思维,以获得瞬时领悟。
2.“悟”与五育融合的结果协同:自主融合能力的发展
通过中国传统“悟”性思维所得出的认识,多体现为“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需要在“叩其两极”中自主寻求基于“中庸”的度上的把握,这里的“中庸”需要个体具备自主融合相反两极能力,得出“如何做”的尺度,重视的是在选择如何做的过程中个体自主建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五育融合”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判别各科知识的正确或错误,更是在需要“叩其多端”,在更为抽象和整体的层面通过德智体美劳的自主融合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如何做”的方法论。与“悟”这一思维方式一样,“五育融合”也依赖具有体验性、反思性、实践性特征的学习活动,旨在通过个体自主体验和抽象概括而融合内化为学习者的内在品质与素养。所以,“五育融合”往往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默会”方式实现,是一种鼓励个体对知识各方面意义进行自主建构的“悟”性过程,是一种学生个体素质自主融合能力的发展。
基于“悟”之视角对“立德树人”“五育融合”进行再认识,是为了服务于实现“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实践与落实。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最终还是需要落到教学当中去,在此过程中,需要“悟”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发挥一定的启发作用。
中国传统之“悟”立足于人,认为人具有悟性,所以教育过程重在启发人的悟性,不受外力支配,强调个体作为人的内心自觉,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由此实现知行合一的自觉践行。如果把人的道德修养养成转化为学科支配下的纯理智学习,认为通过知识的传授“立德树人”便能实现,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课堂教学只追求让学生理解,却缺失“悟”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行”将是一种机械的行动。并且,五育学科知识的获得不等同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成,人们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为精深渊博的知识学问,而是为了生命行为的践履,过一种有德性、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自我主体性,把握整体性、积累性的视角,重视启发学生“悟”性思维,突破认识困境和行动障碍,促进学生践行“悟”的知行合一工夫。所以,在课程教学时,要对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抓住学科的核心知识,形成具有覆盖性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融合五育知识与素养的能力,不断将知识进行内化和融合,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在“悟”的视角下,“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个体发挥自主性进行自我启发,“五育融合”需要学生各育素养集成提升、获得辩证启发,最终实现个体融合整体式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实施融合育人的主渠道,五育融合归根结底还是要下沉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的关于点、直线、空间、集合的类似概念,是无法时时刻刻用具体语言和实际去描述和体验的,但是其需要作为基础概念加以运用。所以,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能引发学生内心思考的材料作为教育启发的辅助,提升学生知识和素养的融合能力,关注学生“悟”的过程,运用启发教学。同时,作为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悟”性之高低并非直接的传授和指教获得的,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酝酿出来的。因此,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悟课能力,把握教育良机,在学生“悟”的过程“引而不发”,掌握“引”的机智,让学生主动探索有所“悟”,有所启发。
“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运思方式,是一种整体思考,整体地面对自己的生命向度自然地发展。“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教育话语最终指向追寻整体发展的全人教育,培养整体的人,需要整体的教育,需要兼顾人成长所需的全部素养并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整体的教育不是各种知识和技能等资源的联合,而在于“利用”“调动”个体本身,即“能够灵活运用这些东西和特定情境建立关联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便可以是中国传统的“悟”性思维。“立德树人”“五育融合”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悟”性内涵,而“悟”性思维的发展也是帮助五育融合走向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不可或缺的思维桥梁。积极阐释并认识中国传统“悟”性思维视角下“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教育话语的意蕴,探究对现代中国教育的方法指导意义,是打造中国特色的“教育话语”的切实行动,也是中国建设教育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