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2023-02-23 16:58王彩霞
发展 2023年12期
关键词:村干部村级集体经济

王彩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机制,不断释放其潜能,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入高台县各乡镇、村社,以典型村为重点,围绕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开展了调研。

一、高台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高台县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因地制宜选优发展路径,盘活用好村集体资产,在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赢。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3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972万元,村均收入14.5万元,所有村均达到5万元以上,77.9%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村均收入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4.4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盘活集体资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一些村坚持将长期发展中保留下来的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保值增值;一些村将长期积累的资金,通过独资、合资或参股投资等创办企业实体,实现资本增值。壮大了集体经济的“活”资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例如巷道镇东联村通过“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集中发展以林果、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土地效益显著提升。同时,还与张掖前进牧业联合建成了占地220亩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将村民养殖的奶牛、肉牛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的方式全部收纳到养殖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经营。近几年,东联村不断提升“三变”改革成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先后建成早酥梨种植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和气调保鲜库、仓储物流园、制冰厂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140多万元。

(二)依托区位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一些村把自身的区位优势同传统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形成自身发展的产业优势,使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增加了收入。例如南华镇智号村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依靠自身区位优势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目标,搭建日光温室255座,钢架大棚1400余座,400亩的高原夏菜基地一处,30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基地一处,建成高标准智能育苗中心1座,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就地就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就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三)挖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一些村在实践探索中,充分挖掘本村的特色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带动了农民致富。例如新坝镇曙光村依托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160万元建设新坝镇牛羊加工车间,着力打造“我在祁连山下有只羊”品牌形象,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双赢目标,推动全镇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谋求“组团式”发展形成发展合力

一些基础较差的村按照组织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和“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治理相容”的原则积极谋求村与村之间的联合经营。例如,黑泉镇联合产业趋同的合黎镇、罗城镇在黑泉镇胭脂堡村成立高台红辣椒产业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打破三个镇行政地域,将8个辣椒种植村以及部分辣椒生产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链接起来,聚合吸纳联建镇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后备干部等人才力量,推动联建镇村党组织力量从“单打独斗”向“抱团组合”转变,辣椒产业发展由“单一分散”向“集群聚合”转变,多渠道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新路径,实现了农民增收、村企共赢、产业增效。

(五)抓住政策机遇借势攀高

近年来,高台县推行“党建引领、村企共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县级搭建平台、镇级公开推介、村级签约合作的方式,支持村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带动项目村村均集体收入持续增加。例如合黎镇五四村签约“玉米制种”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20万元在五四村北滩建成制种玉米收购点,包括活动板房、地磅、卷扬机等设备和400亩晒场,村集体与甘肃秋乐种业签订合作协议,落实2200亩制种玉米面积,亩制种服务费50元,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87万元。

二、高台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的“領头雁”作用发挥不强

一是政策认识不清,办法点子不多。部分村干部缺乏理论学习,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不准,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等方面知识学习不够,对本村优势把握得也不全面,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二是视野不广,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部分村干部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仅仅放在一片地、一片林上,一提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就要求多给地多投钱,没有真正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掘发展潜力,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魄力不足、能力不强;三是部分村干部对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认识模糊,投入的时间精力比较少,不愿进行长远谋划。比如由于村委会的任期为一届五年,一些村干部认为五年之后自己不一定还在村委职务上,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上心,发展没有长远规划。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较薄弱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上级拨款补助。每年上级对村级办公运转、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帮扶、党员教育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二是集体资产出租。一些属于村集体的资产,比如厂房、土地、楼房、村办企业等,通过出租给他人经营,按年收取租金。三是村集体资产入股分红收入。一个村集体创办的村办企业或者农民合作社,通过明确集体股份,每年将分红上交集体账户作为村集体收入。四是制种西葫芦、玉米等的服务费收入。村负责人通过为制种西葫芦、玉米等的公司提供“面积落实,过程管理,种子收缴”等全环节农事生产服务,收取一些服务费,作为集体经济的部分收入来源。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足

经调查发现,由于村干部工资收入少、奖励机制不完善,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这些职务吸引力不高,老年人不能胜任,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面临村级负责人无人担任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相关利好政策,难以引进一些真正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会管理的农业技术人才来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人才短缺影响和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的参与度不高

一是缺乏主體意识,自身作用发挥有限。农村长期形成的“小农文化”思想影响了群众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知,一些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难情绪,没有认识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的不仅仅是村集体的收入,发展起来之后将改变整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和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对集体致富缺乏信心,集体归属感不强。农村群众有发家致富的愿望,但一些农民因长期守着“一亩三分地”,习惯了“单打独斗”,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没有参与市场、股份合作的意识,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心存顾虑,缺乏信任和信心,缺乏走集体致富的决心。

三、对高台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高台县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农业发展资源丰富,辖区136个行政村在区位、资源、文化等方面各有优势与短板。结合农业农村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一是建强村级组织。以村党组织为中心,加强村务监督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以农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拓展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各级各类组织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选优配强村干部。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种养殖能手、乡土科技人才中选配村干部,发挥村“两委”班子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继续从县直部门及乡镇机关中选拔一批年轻人下派到村任职,负责对集体经济组织在规划、项目、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三是强化教育培训。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安排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村挂职锻炼、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定期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成为带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火车头”。同时,落实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确保每个村至少储备2名中青年后备力量。

(二)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健全人才选拔激励机制。搭建人才选拔平台,建立科学、公开的选拔机制,广泛招贤纳士,不拘一格将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队伍中来。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聘请善于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吸引本村大学生和农民精英返乡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二是培育高素质乡土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轮训、考察观摩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批“本土”企业家。制定出台支持乡村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既重视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又深化与高校、农科院所、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多开展“田间地头课堂”等系列课程,造就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三是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通过招聘、回引、公开选拔等方式,把一些高学历、有见识、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吸引回来。通过开展“引乡贤振乡村”专项行动,实现社会资本“上山下乡”。建立“乡土能人库”,定期组织“田秀才”“土专家”“产业发展大户”在乡镇层面召开村集体经济发展座谈会,积极听取意见建议。联合返乡人员,支持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共同创办集体经济发展实体项目,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农村、建设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三)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发展合力。一是强化合作,拓宽增收渠道。要理清各村可用资源、资产,加强与农产品经营公司、农发集团等沟通联系,实现农业产业合作发展。尤其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村要立足自身实际,利用本村特色谋划发展,可以探索与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的村进行合作,互相利用优势资源,取长补短抱团发展;最大力度争取项目资金扶持,补齐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同时要盘活资产,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特点,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计划,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二是加强协调,争取帮扶资金。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集体用地、财政、信贷、人才、项目、税收等一系列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并且及时督促落实。农业农村部门要探索新路径,帮助薄弱村发展新项目;所在镇要研究薄弱村实际情况,在政策、资金上加大帮扶力度;村级要加强对上沟通,加强与帮扶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尽快解决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三是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根据不同的发展基础和条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选树培育一批不同运营模式、不同条件类型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一般村,助推薄弱村,消除空壳村,推动形成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整体提升、整县推进的发展格局。

(四)健全考评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是否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依据。对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提高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双重激励机制。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单项奖,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给予表彰。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符合选用条件的,可以适当放宽年龄学历要求,优先提拔使用。三是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小组,广泛开展调研,征求群众和各类基层组织的意见,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使考核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指导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村干部村级集体经济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