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科技”背景下甘肃研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对策研究

2023-02-23 16:58
发展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科创甘肃省科技

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本课题在充分调研甘肃省研发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省区市典型经验,提出推进全省研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建议。

一、甘肃省研发平台建设现状及运行成效

研发平台是汇集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基地,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开展科技研究的重要载体。甘肃省科技创新资源较为富集,研发平台运行效果较好,科研成果产出较为丰硕。截至2022年底,全省拥有各类研发平台969家,其中: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平台118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平台195家,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平台52家,其他类研发平台407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197家。

(一)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第二梯队。甘肃省綜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4年的47.06%增长到2022年的54.92%,8年增长了7.86%,居全国第23位、西部第5位,保持全国第二梯队(图1)。甘肃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4年的52.33%增长到2022年的65.84%,8年增长了13.51%(图2)。

(二)兰白两区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2022年,兰白自创区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549家,占全省32.3%;兰白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122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698家,占全省41.16%。出台《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联合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40多家科研院所布局建成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大科学装置与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快速发展,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连续5年获评A类国家孵化器,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高效运行,兰石集团能源装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入围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持续增加。甘肃省科技创新活动呈现“低投入、高产出”特点,2022年全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46.16%,产出指数54.19%,产出投入系数1.17,高于全国1.01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1位。2021年全省R8cD经费129.5亿元(图3),投入强度1.26%,西部地区排名第五。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8cD经费投入64.29亿元,占全国17514.25亿元的0.37%,居全国第26位。

(四)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优化科研项目管理,赋予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科研成果产出丰硕。2022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851项,其中基础理论618项,应用技术类成果1188项,软科学成果45项;全省专利授权量2249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2件(图4);签订技术合同1324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38.57亿元,居全国第20位(图5)。

(六)科技型企业孵化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在孵企业2323家,从业人员2.69万人,设立孵化基金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696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7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10家。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235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14%,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从2013年0.33%增加到2020年的0.64%(图6)。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从2013年9.24%增加到2020年的26.14%(图7)。

二、研发平台建设运行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甘肃省研发平台在体系建设、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各自为阵”、技术和产业发展“脱轨脱节”等。

一是研发平台联动共享机制不健全。甘肃省科技资源管理及配置还不够灵活高效,研发平台还没有形成联动共享机制,合作中有“拉郎配”现象,企业主导建设的研发平台少,“政产学研用”难以深度融合。科创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全省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上仅有86家入网共享单位,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计1687台(套),兰州市入网仪器占94.61%。

二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偏低。2021年,甘肃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第18位降到第23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6件,占全国平均水平14.8件的27.4%,与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27件扩大至2021年的10.74件。全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研发偏少,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0余个,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但甘肃省为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面临的技术难题相关性不高,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近五年,甘肃省申请专利1.2万多件,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足600件,2022年全省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仅有35.19%实现了产业化应用。2022年,我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4.78万亿元,甘肃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338.57亿元,占全国的0.71%,排在第20位,占全国比重较2014年的1.34%下降了0.63个百分点。创新主体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自身“造血”的能力不强,还未形成通过市场研发服务获得持续收益的良性发展状态。

三是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不畅。甘肃省R8cD经费投入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2021年甘肃省R&D经费投入129.5亿元,仅占全国27956.3亿元的0.46%;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1.26%,仅为全国2.44%的一半。地方研发平台运行经费短缺,2021年甘肃省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事业单位R&D内部支出34.9亿元,其中28.8亿元来自政府;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为53.9亿元,其中26.9亿元用于中央部属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事业单位。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科技+金融”模式在甘肃还不成熟,缺乏相应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建设滞后,风投公司少、门槛高,部分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完全依靠政府项目补贴搞技术研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偏低,2021年,甘肃省规上工业企业2262家,有R&D活动企业仅470家,占比仅为20.8%,而全国为38.3%;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0.67%,占利润总额比重为12.45%,全国分别为1.37%和20.11%,远低于全国水平。

四是人才流向与“强科技”需求相背离,科技人才支撑能力有限。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才要素自发向东部发达省份流动,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人才吸引力严重不足,行业顶尖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及青年科技人才缺乏,高层次技术服务人才和稳定的专业化市场运营团队较少。2021年,甘肃省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R&D人员9704人,其中博士2446人,硕士2633人,两者占总人数的52.3%,且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88.1%集中在兰州市;甘肃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8cD人员55067人,其中博士9134人占16.59%,硕士11198人占20.34%,本科22415人占40.7%,其他人员7871人占22.38%,硕士以上學历不足40%。甘肃省激发创新人才活力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效果不佳,基础薪酬激励明显不足,对年轻科研人员和基础性、公益性科研人员激励不足。

三、值得参考借鉴的外省区市典型经验做法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研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一)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案例。2017年以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领跑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以高校和企业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其中,高校主导型占比45.6%,企业主导型占比41%,政府主导型占10.5%,其他约3%。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稳定而富有活力的研发团队。定期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资质动态评估以把控质量,评估通过的继续获得三年资格,评估不通过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给予高额资金帮扶及财税支持,按照其已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的20%给予奖励性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建立“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动态评估优秀的,按其研发经费总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划定经费使用“底线”解决科研经费“不好花、不敢花”的难题。制定年度建成计划并扩大其自主权,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可以自主决定转让及推广应用。

(二)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平台建设案例。江苏省整合生物医药领域要素资源,布局建设318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其中国家级平台11个,65家平台通过GLP或GCP认证,形成覆盖产业全流程的创新链平台体系。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混合建设模式,运行机制为混合所有制。建成江苏省生物医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环节和科技金融、咨询、成果转化等领域,面向全省开展公共服务。深化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6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87家,累计引进项目经理团队214个,研发人数超过1.1万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6000余项,衍生孵化1100多家科技型企业,服务企业累计超过1.8万家。高水平建设外国专家工作室,持有效来华工作许可的在苏外国人超2.4万人,20位外籍专家获“江苏友谊奖”。

(三)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营案例。着力服务创新创业主体,出台《重庆市科技平台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科技研发平台专项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依托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大型科研仪器、科技人才、科技文献、研发基地、科技成果、科普、自然科技资源,累计入网量达到8649台(套),平台发展服务店铺604个,上线科技服务产品4391项,1.12万家企业能够享受科技创新服务。打通联结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提供需求大厅、众创空间等服务,需求者可获得定制服务,享受“检测一站通”“文献免费下”“轻松约专家”等服务。全国首创将资源单位和服务机构纳入信用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用户参与的评价制度,通过共享平台使用科技创新券,抵扣资源单位和服务机构收取的服务费用。与四川共同打造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全方位深化合作并取得实效。

(四)安徽省推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对接案例。安徽相继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省、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其中合肥是国家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在推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对接方面成效显著。一是打造成果转化全链协作机制,靶向世界先进科技园的产城发展体系,布局“政产学研用金”要素功能模块,营造“前店后坊”业态,打造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产业孵化基地;二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安徽与阿里巴巴集团、航天科工基金合作,推动相关项目落户安徽创新馆及安徽科技大市场产业孵化基地,实现筑巢引凤;三是聚焦科技成果发布、转化、交易、融资服务,推动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技术经纪人培养、认证、积分、进场交易闭环工作模式;四是推进科技创新金融合作,创立安徽创新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立“科技金融产品超市”,提供天使投资、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等服务。部署区域性股权市场科创专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符合条件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企业”挂牌发展,通过挂牌培育、孵化,为上交所科创板输送上市资源。

(五)上海武汉济南深圳等地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发展案例。上海市成立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股权融资、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政府专项资金等信息或申请服务,为注册的金融、投资机构提供科技企业贷款、股权融资对接和信息查询服务。武汉市率先在股权激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等方面,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形成了“东湖模式”。济南各大金融机构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齐鲁银行助力打造“科创济南”,济南科技金融大厦打造“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探索出“科创+金融”的“占股增信投贷联动”新模式,成功将“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资产”,将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深圳福田区着力打造科创金融示范区,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创金融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实现福田区“一链、二田、三地、四体系”的科创金融发展愿景。

四、推进甘肃省研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总体思路是,将“强科技”行动深度嵌入“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构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研发平台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补充、促进和支撑的制度体系,建立“择优建设、绩效评估、动态管理、有序进出”的管理机制及“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打造开放共享互动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实现科技创新“鲶鱼”效应。制定《甘肃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明确研发平台功能定位和创新方向,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紧密联系的科技管理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建设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管理保障。完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发挥科技战略规划引领作用,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制订科技研发目录指引。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统筹利用全社会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投入效能。推进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使科技经费更好服务创新发展。

二是建立高效共享合作机制,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借鉴《重庆市科技研发平台专项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提高甘肃省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运营效率,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依托兰白自主创新区建设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特别应注重中试基地建设,数据表明,经过中试的项目,成功率能达到80%-100%,而未经过中试的项目,其成功率低于30%,应在兰白自主创新区加快构建甘肃中试基地,主要服务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支撑创新研发中间环节。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项改革,修订科技成果评价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不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教师、专职人员可依据转化成效评定职称,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可出资入股转化企业成果,引导科技成果向转化应用聚焦。

三是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提升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创新科技信息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服务机制。建议依托省科投集團组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中心,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等构建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由省科投集团牵头,围绕甘肃优势的生物医药、物化技术、新能源等研发基础,广泛对接相关行业企业科创需求,形成订单式研发转化模式;另一方面,聚焦省内先行技术应用研究,建立甘肃省优势科研项目清单,主动通过风险投资形式,提前介入科研过程,同时围绕科研项目应用方向,建立全国科技转化意向企业清单,在科研过程中同步对接意向企业,推动相关成果及时转化。支持兰州科技大市场、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等创新成果转化中介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布局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四是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依照《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才[2022]255号),制定《甘肃省研发平台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人才薪酬激励,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发挥“揭榜挂帅”“赛马制”“业主制”“项目专员制”等管理制度,设立开放基金吸引人才。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大型科研院所等科技“国家队”的合作,扩大院士工作站数量和规模,柔性引进急需科技人才,高质量引进外国人才和专家工作。

特别是要聚焦破解人才不足难题,在发达地区设立产业研发中心,打造“科创飞地”,为甘肃省科技创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创新研发和人才集聚平台。建议由省科投集团负责,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建设打造“甘肃科创基地”,为在甘企业提供研发平台、办公用房、人才公寓,着力降低企业用人用才成本,实现异地嫁接高端科创资源。

五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制定《甘肃省促进科创金融深度融合发展若干意见》,建立甘肃省科技金融发展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中介服务和专家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本等多元投入新格局。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设立兰白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建立科技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制度。

猜你喜欢
科创甘肃省科技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