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分析

2023-02-23 14:46李辉
求知导刊 2023年35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高中生互联网+

摘 要: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而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合理的排解压力的方法,导致心理上出现问题。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中生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但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判断力,因此其心理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为了帮助高中生排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教师要重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构建高效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指出了互联网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了互联网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作者简介:李辉(1980—),女,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互联网+”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传统行业高效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教育”是指教师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深度发展。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关注。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这导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要重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效率[1]。

一、互联网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互联网可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学校往往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种集体式的教育活动有时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同时,高中生的隐私心理和自尊心较强,这导致在集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难以敞开心扉,也难以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在集体活动中,当心理健康教师询问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时,学生羞于启齿。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师难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状态,导致教师难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但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创建线上心理辅导室、线上心理热线。在线上心理辅导室中,学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和教师聊天,阐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效率[2]。

(二)互联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各所学校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没有获得预期成效,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较低。部分学生较为排斥集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较为排斥在同伴面前表明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同时,部分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并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3]。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枯燥,难以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将互联网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互联网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互联网使学生的现实交际能力逐渐降低

利用互联网技术,高中生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同时,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交往的对象,久而久之,学生十分依赖这种不见面也能进行深入交流的方式,这会让学生逐渐逃避面对面的交流。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通过和陌生人交流获得心理安慰,但长此以往,学生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最终导致学生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4]。

(二)互联网会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世界复杂多样,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思维,但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这一阶段若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学生很有可能凭借自己的想法做出错误的决断,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5]。

(三)互联网容易让学生出现情感迷失问题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并且情感体验也越来越丰富。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尤其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发展,他们具有表达情感的生理需要。但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会表达,还需要学会接受。学生只有和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长期的交往沟通,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反思、进步中完善自身的情感体系。但在互联网平台,学生表达情感、接收情感都是依靠文字或符号,这与现实生活的情感交流有较大的区别。仅依靠文字或符号,会让学生陷入情感表达和接受的误区中,最终可能出现情感迷失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互联网平台是资源共享的平台,网络上储存着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这些资源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结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要先設计教育内容、制作课件。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拓展教育资源,选择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情况及兴趣爱好的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真实案例,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新环境  新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先挖掘本课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本课提到了学生在新环境中如何交朋友,而这也是令很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时常感到苦恼的问题。部分学生在初中有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到了高中阶段,这些朋友可能和他们不在一个班级或不在一个学校,导致部分学生会因为对朋友的想念而不愿意交新朋友,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出现孤僻、不合群的情况。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在网上选取与在校园内交朋友相关的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可以选择正反两个案例。正面的案例:某一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和班上的同学建立了友谊,成为班级的“社交王”。反面案例:一名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不愿意交新朋友,不愿意和同学沟通交流。他因为不合群而感到苦恼,久而久之,被确诊为抑郁症。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这些案例,并为学生提供相关建议,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在网络上搜集教育资源,教师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教育资源。调查显示,近年来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教师要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基础上,收集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资料。教师可以将学生存在的问题、所经历的真实事件加工成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和学生产生共鸣,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利用互联网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在部分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中,心理问题属于精神问题,这一观念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部分出现了心理问题的高中生,不愿意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丢脸且难以启齿的事情。所以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不敢告诉同伴、家长和教师,只能自己承受。高中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且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他们还不具备自主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若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学生不愿意面对面和他人阐述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匿名和教师交流,这样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就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寻求帮助。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网络心理辅导平台。在网络心理辅导平台中,教师要设计不同的功能板块,如一对一心理辅导板块、心理问题咨询板块、留言板块。若学生想要实时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沟通,则可以选择一对一心理辅导板块。在进入这一板块后,学生可以预约辅导时间、辅导教师。学生预约完成后,教师可以从后台系统上获取学生的预约数据,但此数据仅包含学生所预约的时间,不显示学生的身份信息。在预约时间段内,学生可以匿名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阐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教师也要认真聆听学生的问题,并基于学生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此外,如果学生同意,教师可以和学生在线下见面,以更好地展开心理辅导。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心扉,有助于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若学生只是想要得到教师的部分建议,则可以进入心理咨询板块和留言板块,讲述自己近期遇到的事情和自己的苦恼。而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留言,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若教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则可以让学生预约线上一对一辅导,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

(三)建立电子档案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学生并不是突然出现心理问题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监测。但由于学生较多,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也难以通过纸质记录学生长期的心理变化。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电子档案,通过电子档案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轨迹。基于“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把大数据分析系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以构建系统、完善的电子档案。

例如,教师基于“跟上变化的步伐”这一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以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高中学习的期望以及学生的高中生活现状。又如,在“我的自画像”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对自己的评价、对生活的看法等,然后将其录入大数据系统。基于大数据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如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积极、良好还是悲观、低沉。心理健康教师要在课堂上设计数据搜集环节,以有效构建学生电子档案。

建立电子档案后,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实时监测。当某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后,大数据分析系统会给出提示,教师则要找到相应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并参与过心理辅导的学生,教师要利用大数据系统,搜集学生的心理问题、治疗手段、治疗效果等,这可以为教师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提供数据支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校要基于现代教育要求,在校园内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这对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打造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要让教师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基于“互联网+”技术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将“互联网+”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高度融合。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构建教研小组,通过教研小组整合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基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题课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除了相关理论的培训和研究,学校还可以让教师在互联网上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以积累教学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帮别人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构建学校官方心理网站的方式来为教师构建比较科学、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在这一平台中,教师能够了解到更多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和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结语

互联网为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展开学习,以健康的心理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许英莺.“互联网+”视域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究[J].求知导刊,2021(45):11-13.

张尚琼.信息技术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析[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4):49-50.

全旭彬.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224.

魏金荣.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9-10.

尹岱文.信息技术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1):11-12.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高中生互联网+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