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版图书的翻译问题和质量提升策略

2023-02-23 09:16付颖玥
传播与版权 2023年4期
关键词:出版质量提升翻译

[摘要]引进版图书是图书出版中的重要品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出版引进版图书首先要对其进行翻译,而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国内读者对原著的理解。从编辑视角来看,目前我国引进版图书的译稿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性问题、语言问题、漏译错译、翻译不规范、注释不足或注释过度。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译者和编辑协同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译稿质量,从而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引进版图书。

[关键词]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提升;译者;编辑;出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引进版图书市场越发繁荣。引进版图书不仅开阔了国内读者的眼界,而且促进了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做出了贡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真正高质量的引进版图书才能得到市场和读者青睐。而引进版图书的高质量不仅指原著内容的高质量,还指译文的高质量。若翻译问题导致图书质量不合格,不仅给出版社造成严重影响,还使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削弱文化传播的力量。

从译者角度来看,一本书的翻译质量,不仅取决于译者的外语水平,还取决于译者的中文表达功底、相关专业能力、是否有查证资料的意识等。而从编辑角度来看,引进版图书一直是编辑工作的一大难点和痛点,为了保证质量,编辑不仅要加工翻译后的中文稿,还要核对原文,看是否有漏译、错译等。编辑与译者分工不同,关注点也不同,因此编辑和译者应积极沟通,共同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相互配合,协同提升引进版图书的译文质量。文章基于编辑工作,结合具体例子,探讨我国引进版图书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提升策略。

一、政治性问题

严格来说,引进版图书的政治性问题不是翻译导致的,因为众多译者只是将原文翻译过来。但由于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存在偏见,因此引进版图书有时会包含一些歪曲事实、抹黑中国的言论,这可能源自作者的主观偏见,也可能源自作者引用不正确的国外报道、资料等。还有一种常见的政治性错误是译者误将香港、澳门、台湾列为国家,这种错误有时候较为明显,编辑可以一眼看出,有时候较为隐蔽,需要编辑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对政治性内容加以注意,可提出疑问请编辑处理,或修改翻译后请编辑审核。编辑对政治性问题要严格谨慎,可在不影响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删除或修改相关语句。对地图,编辑需要根据原著内容判断有无必要配图,若无必要,则删除地图;若有必要,则须使用经审核批准、有审图号的地图。

二、语言问题

读者拿到一本书,只需读几句话,就能形成第一印象:这本书是严肃的还是活泼的,是专业的还是通俗的。所以,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语言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一)语言风格脱离原文

在翻译图书时,有的译者喜欢基于自己的语言习惯表达文义,语言风格与原文大相径庭,虽然读者读起来通顺,不看原文也不会发现问题,但这种翻译脱离了原文。若一本语言严肃的著作被翻译得风趣幽默,则显然违背了作者的初衷。

翻译图书的自由度是有限的,因此,译者应忠实于原文,将原作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现出来。语言风格是作品的一部分,能反映作者想以何种态度来表达他的观点。因此,译者应在忠实于原著的语言风格的前提下进行翻译,不应脱离原文进行自我表达。

(二)机器翻译痕迹明显

引进版图书中最常见的语言问题是机器翻译痕迹明显,通常表现为语言过于直白生硬,存在明显的“翻译腔”,或阅读起来有“卡顿感”。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译者在翻译时有时会借助现代翻译工具,其过度参考机器翻译结果而没有根据自己的理解理顺语句,这样译稿就会有明显的机器翻译痕迹,导致读者在阅读时会产生“卡顿感”,甚至不知所云。

由于汉语与其他语言的语法不同,如果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图书,就容易导致读者在阅读时有“卡顿感”。在翻译引进版图书过程中,译者并不是不能使用现代翻译工具,而是要在参考机器翻译的译文时,充分理解原文,联系前后文,并根据中文表达习惯转述原著作者的意思,以消除“翻译腔”和“卡顿感”。编辑也需要结合原文,根据出版规范,进一步润饰语句。

三、漏译错译

引进版图书的漏译问题其实较好解决,其多是因为译者在翻译时不小心漏掉了原文中的某些语句或段落,所以译者只要仔细核对原文就可以避免。而引进版图书的错译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知识性错误

引进版图书出现知识性错误多是因为译者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不能理解原著中的专业知识,而产生这类错误则会误导读者。

针对这一问题,编辑在选择译者时,应基于引进版图书的“专业知识浓度”。对较为专业的引进版图书,编辑应优先选择专业领域内外语水平较高的译者,而不是外语水平高但没有专业背景的译者[1]。而对面向大众的普及性引进版图书,编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优先考虑译者的外语水平、中文功底,再选择有相关或相似专业背景的译者,或者翻译完成后请专业人士进行审校,以消除知识性错误[2]。

由于编辑的外语水平有限,在评估书稿时可能无法准确把握翻译难度,因此,如果译者认为书稿过于专业,不能很好地胜任翻译工作,应及时与编辑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如果译者“硬着头皮上”,不仅翻译出来的书稿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如果编辑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可能会较为得心应手。如若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编辑应当对书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查证,检查翻译是否正确,以保证翻译质量。

(二)過度翻译

这一类问题主要指译者在翻译时加入了自己的主观理解,或者想增添文采却“用力过猛”,这也是不忠实于原著的表现。如《你怎么了:一位神经科医生的30年诊疗手记》一书,译者将“A good narrative is the key to getting and relaying a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s it is with any story.”译为:“这场穿越疾苦国度的旅程对于每一位病人而言都包含一套独有的叙事线索。”此处作者的原意是,医生询问病史应有一定规律,就像讲故事有一条叙事线一样,这样既便于自己做出诊断,写出的病历也便于其他人理解。而译者的译法看起来颇有文采,却让人不知所云,不如直译为“就像所有故事一样,好的叙事线是让人掌握和传递病史的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译者在翻译时应忠实于原著,不应过度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也不应为了彰显文采而改变原文的意思和语境。

(三)自行理解,不加查证

一本书涉及大量信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知识盲区,若不加查证,仅凭自己的主观理解进行翻译,就容易出现错误。如乔治·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most poignant, revealing, and realistic moment in the film Margin Call, about the collapse of a Lehman-like bank, is the belated descent from on high of the bank's CEO.”译者翻译为:“《商海通牒》这部电影中最令人心酸、最发人深省、最现实的时刻,就是雷曼兄弟这家机构的倒闭。这个机构是其首席执行官事业中的巅峰。”译者将原文中的“descent(下降)”理解为这位首席执行官事业的没落,而笔者看完《商海通牒》这部电影后发现,原文中的“descent”是指这位首席执行官从直升飞机上下来,故原文应翻译为:“《商海通牒》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家类似雷曼兄弟的银行的倒闭过程。影片中最令人心酸、最发人深省、最现实的时刻,就是这家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在银行出现问题后乘直升飞机姗姗来迟时。”

在翻译过程中,即便译者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也不可能了解书中提到的所有内容,因此,其遇到知识盲区时应本着严谨态度来查证相关资料,不能按自己的理解直接翻译。虽然有的翻译问题不影响读者对原著的理解,但是不准确的翻译会削弱原著思想内涵的呈现。

四、翻译不规范

(一)术语翻译不规范

引进版图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著作,这类图书的翻译虽然不需要读者和译者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但是书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及一些专业术语,若翻译得不准确,虽然可能不影响普通读者理解,但是专业读者一看便知翻译有误。如《你怎么了:一位神经科医生的30年诊疗手记》一书中将“Alzheimer's disease”译为“阿尔茨海默症”,将“subarachnoid haemorrhage”译为“蛛网膜出血”,而正确的翻译应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针对这一问题,译者可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打造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术语在线”(www.termonline.cn)上查询,编辑也可在此网站进行核实。当然,译者和编辑也可以查询其他专业网站、工具书等。

(二)专有名词不遵循通行译法

在引进版图书中,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一直较为混乱,有的人名翻译虽不及“门修斯”“常凯申”离谱,但也能看出译者相关知识的欠缺,如将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译为“亚当·史密斯”。

在引进版图书的翻译中,对人名、地名、机构名的翻译,译者应采用通行译法,尤其是著名人物、著名地点、国家的正式机构。对人名的翻译,译者可参考商务印书馆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对地名的翻译,译者可参考商务印书馆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1];对国家的正式机构名的翻译,译者可参考权威媒体、网站的译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上对各国和国际组织的介绍。对经典著作名的翻译,译者应采用通行译法,其他著作如果有较受认可的中译本,也应采用中译本书名,便于读者参考或查找相关资料。对没有中译本的著作,译者可自行翻译,并括注原文。

(三)前后文不统一

在引进版图书的翻译中,前后文不统一问题也很常见。因为翻译书稿是一个用时较长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忘记之前的译法,所以出现前后文不统一的问题。如在同一本书中译者将“Jean-Fran?ois Bautte”翻译为“让-弗朗西斯·布特”“让-弗朗索瓦·布特”“让-弗朗西斯·宝特”等多种名称,或将瑞士的一条河“Suze”翻译为“苏兹河”“许斯河”。

引进版图书的术语、人名、地名、机构名、著作名应全书统一。译者可在全书翻译完成后进行专项检查,或者在翻译过程中制作术语、人名、机构名等的对照表,以备查验。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也应注意术语、人名、地名、机构名、著作名等前后文是否统一。

(四)经典著作未引用经典译本原文

对引进版图书中引用的经典著作原文,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译者有时会自行发挥。还有一种情况是,书中引用了中文经典的英语译文,译者又把英语译文自行翻译为中文。

对引用的经典著作原文,译者应遵循经典的中译本译法。对中文经典的英语译文,译者应直接引用中文原文,不必将英文再翻译为中文。

五、注释不足或注释过度

为了帮助读者充分理解原著,译者注释是引进版图书的重要部分。若引进版图书的注释不足,则会影响读者对原著思想内涵的理解;若引进版图书的注释过多,又显得烦琐冗余,给读者增加不必要的阅读负担。

具体来说,如原著中提及的国外广为流传的典故、文化现象,以及知名的人物、事物等对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譯者应加以说明,否则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文义。但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人物、事物等,译者就没有必要注释,切忌“逢人必注”“逢地必注”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原文有明显的错误,此时译者可根据情况进行注释或者径改:如果原文的错误是作者观点或者理解上的偏差,译者可加以注释;如果原文是明显的笔误,则可以径改。当然,对原著中的错误,译者需要本着严谨的态度,对疑惑之处进行查证。

六、基于流程的质量提升策略

除了针对以上问题的相应策略,要提升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还需要译者和编辑在翻译之前、翻译过程中、翻译之后充分沟通,积极协同,以保证翻译质量。

在翻译之前,在选择译者时,除了外语水平,编辑还要充分考虑译者的中文表达能力、专业背景等。对不熟悉的译者,编辑应进行试译,试译稿件通过评估后再由译者翻译全文。在译者进行翻译之前,编辑可以基于自身经验和对原著的初步评估,向译者充分传达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相关建议。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和编辑积极沟通,随时解决疑惑,以免在全书翻译完成后发现问题再进行大改。在翻译之后,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也可以将译稿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译者,请译者解决。

七、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引进版图书存在政治性问题、语言问题、漏译错译、翻译不规范、注释不足或注释过度等,为提升翻译质量,编辑和译者应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总的来说,编辑和译者要严把政治关,翻译忠实于原著,保证知识的正确性,规范和统一术语及专有名词,进行适当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原著。只有译者和编辑都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充分沟通、相互配合、协同增效,才能更好地提升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为读者提供文字优美又充分传达原著内涵的高质量译本。

[参考文献]

[1]陈爱芳.论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工作要点[J].出版广角,2018(23):55-57.

[2]马浩岚.译之大义:引进翻译出版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出版,2012(23):33-35.

[作者简介]付颖玥(1987—),女,四川成都人,中信出版集团高级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出版质量提升翻译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