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的困境与对策

2023-02-20 22:55
语文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精神人文

于 涵

语文学科的基础是工具性,是在“求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彰显人文性,实现对语文的品味与升华,则是在“求美”。只有更好地平衡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才能使语文教学体现出最大的价值,焕发出最灿烂的光辉。

一、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定义

20世纪中叶,西方开始了对人文的关注,他们思考的中心是对人的价值、人类命运的忧患和人的终极关怀。20世纪后期,我国也开始了对人文性的争论,同时,语文新课标也实现了从单一性到双重性的转变。像以前为了蔽体、御寒而“穿衣”,现在大家更多地考虑是否美观。所谓人文性就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传统的课堂上只追求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在今天,学生对于课堂的体验和感受也同样重要。在课程中,要建立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终身学习的品性,在教学体系中更要认清每一个学生都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主体。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要性

把人文性从语文教学中单独分割出来进行分析探讨,实属无奈,但这也更加说明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要。正确地认识人文性,一可以有效引导受教育者热爱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学好自己国家的母语和传统文化,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只有热爱自己民族的母语,才会心甘情愿、热血沸腾地去传承。所以,教育者在语文课堂上要致力于引导学生热爱语文。二可以激发受教育者对生活的热爱。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为了培育人的和谐发展。学生在语文课程中不断地感受到温暖的正能量才能将其转化为面对生活的睿智,从内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内化心灵,丰富情感。三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拥有良好的审美趣味,从而拥有独立坚强的人格。审美不局限于艺术方面的素质,应该是所有人生活过程中塑造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姿态。教学者只有培养好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用人文精神来体会阅读和写作,从而逐渐成熟,才可以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作为教学者,教学生学习语文是一方面,教会学生做人也是一方面,只有重视人文精神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真得。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

众所周知,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都从三个维度设计了课程目标,其中知识、技能、方法等大多是可以明确的。如本学期的生字词有多少,必背古诗有几首,文言文的鉴赏有几篇。针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所设的教学目标大多是可以掌握的,但对于在教学中可以体现语文课程价值观、人生观的内容就具有不确定性。

有些教学目标缺乏人文性的体现,但从很多角度可以有所体现,虽然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分析古诗时只注重文学常识、诗歌大意、重点词类活用的讲解,而形象及其意象的理解不着重讲解。如在《泊船瓜洲》中,只重视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而不讲解此句中春色甚美,从而寄托诗人的无限情思。如果语文教学内容因忽视人文教育等因素而漫无边际地填充知识,只把语文看作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必然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有一些教学目标存在人文性,但不与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相匹配。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实现课堂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通常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但教师的设想和实际教学活动的反馈却有着较大的出入。之所以会有较大的出入,主要是因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由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经验、习惯、个性、观念等众多方面的差异,以及课堂角色时时刻刻在变化动态当中,教师希望传递的教学信息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反馈和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想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在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中,《夜书所见》当中所烘托出秋风瑟瑟、寒风袭人的漂泊流浪中体现出的客居他乡、孤寂无奈之情,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法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情思婉转、心之摇曳。所以,教师要承认以及确认知识的不确定性,要逐渐引导受教育者用批判的、创造性的思维去接受知识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新课标中所说的“探究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性质。

有一些教学目标虽然体现出人文性,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是泛泛而谈。这在文言文作品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文言文的学习在于训练学生可以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对实词和虚词有所掌握,也可以判断出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于人文性的实现可以提出廉、蔺两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也可以是蔺相如有勇有谋、忠心为国,为后世所敬仰。但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只是着重介绍了司马迁及《史记》,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义,重点讲解了词类活用、判断句等文言常识。

(二)语文教学中的唯工具论

汉语的工具性意味着汉语是一门基本的工具学科,因此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它可以传递感情、交流思想,并且可以用来传播文化。所以,教学生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从而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用语言进行交流。

就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在课堂上,会提出许多偏于工具性的问题,这种略有死板的形式主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课堂的效率,还会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在文章解读时,不注重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不充分提供给学生感受人文资源的机会,不引导学生不断接受各种优秀作品的熏陶。

就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其中不断发展和逐步提高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让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定义等,教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人文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谈到文言文时,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和句型与现在的白话文大不相同。如果我们脱离文章的语言环境,简单地解释字词和句型,容易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如文言文中“行李”的意思不是现代白话文中“行李”的意思,而是“出使的人”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文章的语境,就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文《一着惊海天》中,着重讲解了新闻中通信的基本特点,及叙事的写作方法,着重讲解了字词注音,划分结构,而对于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对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工作人员的敬仰之情只字不提,只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这在语文教学中是错误的做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文章的思考,还要不断提高的是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语文教学中的泛人文性

泛人文性是指过于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通过语文课能够使学生个性得到完美发展,只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工具性。其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生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指导都属于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范畴。

对于人文性的要求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对学生人文性的熏陶和感染密切相关,但又有所不同。近几年来,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培育人文精神,不断排斥理性思维能力,语文基础训练的淡化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成了基本理念,尤其是作为公开课成功与否的评价要求。在迟教授的文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为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地震受灾后的图片,达到渲染悲伤气氛的目的,它与激发学生的实践体验联系在一起。它的课堂效果是在播放完《母亲》这首歌之后,达到高潮,课时结束时,仍然有学生伏在课桌上流泪,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得到了升华,学生体会了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这是当时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成功示范。然而,语文教学应该演变成这种含泪的情感大片教学吗?语文教学应该如此人性化吗?

其实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泛人文主义”的问题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一方面,社会文化思潮对其有着较深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受限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等理论问题的理解。现有的关于语文教学“泛人文主义”的研究大多是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批判,分散在语文教育理论专著和学术期刊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很少。

三、解决教学中人文性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正确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遵循“介绍作家作品的背景,划分段落,分章节解释文本,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僵化模式,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谈、花言巧语、说大话、胡言乱语甚至俚语都是慢性疾病,但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师生关系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不仅可以使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更能使学生专注于学习汉语的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质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教师应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创造和谐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正确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来思考、讨论、交流。为了能够展示出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和情感体验,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讨论和交流,在产生冲突和存在矛盾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让人文关怀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关爱学生幼小的心灵。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存在思考的部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第二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文章的首要方法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和感知。学生将深入到他们自己阅读理解中的语言所描述的领域。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大方向上的引导,如文章的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向往和追求的态度还是批判和鞭挞的情感,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拓展文本的内涵。

教师的教学不应该止步于课堂,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世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应该有高尚的品质,可以展示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及人文精神。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仍存在教学盲点。其实新课标已经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出发,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其目的是明确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负载文化的载体。虽然“文德合一”这一理念始终被语文课程标准所坚持,但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任何强调语文工具性的语文教育研究者都是古老派,任何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不在开放课堂上展现文本的人文性,突出情感教育的目标,就是跟不上课程改革的形势。

从我国独立设立汉语学科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来看,任何阶段的汉语教育都没有达到要求批判性语言的高度。每种教学方法和模式都有一定的优缺点,无论是人文性教学还是工具性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为了做出科学的选择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会避免走入极端。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统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和安排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其中语文课程设计的趣味性至关重要。由此可见,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依托于这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工具性教学的特征之一,知识的权威和霸权是传统课堂的特征之一,其中传统课堂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需要。目前,过于工具化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常会提出很多问题。课堂效率低,学生出现抵触情绪是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受人类文化源头的机会,积极接受各种优秀人文作品的熏陶,这些是课堂上应该实现的。然而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学生并不扮演着课堂主体的角色。课堂效率低,知识记忆不牢靠,学生无学习兴趣是传统课堂的弊端。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教师应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工具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从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高效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人文性教学与工具性教学相统一,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

(三)坚持人文精神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者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从根本上重视人文性,把学生的个性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教学目标,建立全新的学生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其独特性、自立性,但又都在集体关系之中。教学者不可以想象着塑造甚至是控制、利用每一个个体,而是全方位地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更加健康,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拥有公德心,树立以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目标。 教学者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妥善处理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高低,忽视“教育为人”的本质意义。教学者只有明确教学过程的重点和方向,才能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教学者在课外实践的实施时,要把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回归生活世界才是教育的根本特色,那么如何把教育融于生活?首先教育者要知道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扎根于社会生活,在真实世界中有机构成,更不可以和学生的生活割裂开来。教学者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悟生活,增进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的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两者分开,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猜你喜欢
工具性人文精神人文
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