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沧源模式*

2023-02-20 21:26沈向兴梁晓芬尤功胜
关键词:沧源佤族民族团结

沈向兴, 梁晓芬, 尤功胜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宗教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体系的“纲领”和“主线”,为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近年来,学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等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诸多研究阐释,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溯源、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4个向度,为进一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范例。在理论溯源向度,学界认为从古代“华夷统一观”至近代“中华民族观”,到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其理论渊源一脉相承。(1)参见严庆,平维彬.“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闫丽娟,李智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8,(4);王文光,徐媛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J].思想战线,2018,(2).而且,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实践和发展。(2)参见杨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大前提[J].回族研究,2021,(1);陈玉斌,王露,刘友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5);张会龙,冯育林.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意涵分析及其可能限度[J].思想战线,2017,(3).在基本内涵向度,“哲学界定说”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3)白屯,张利国,徐丽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点[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4).“历史形成说”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而逐渐产生。(4)参见孔婷.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傅才武,严星柔.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文化认同说”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生成演进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5)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多重解释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了深入探讨。(6)参见王小兵,吴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3);纳日碧力戈.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J].广西民族研究,2019,(1).在价值意蕴向度,学界普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理论指导。(7)参见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周平.中华民族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J].中华民族,2015,(3);金炳镐.当前民族理论研究应关注的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1).在实践路径向度,有学者认为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不同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参见平维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价值[J].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10);周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J].学术界,2020,(8);纳日碧力戈.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有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实践路径进行了个案分析。(9)参见沈向兴,尤功胜,周月,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与启示[J].民族研究,2021,(4);陈立鹏,闫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实践——以广西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的状况。就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微观研究与实践研究恰恰是研究的重点和价值所在,即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基础上,用具体生动的地方实践来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深入系统总结云南沧源的实践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提供沧源范式和沧源智慧,即为笔者探讨“沧源模式”的意义所在。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沧源县),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过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感人故事,比如“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沧源县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一年来,(10)2021年6月,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沧源县创新性开展“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共育精神家园、共建美丽家园、共护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共享幸福生活”实践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升华,形成了具有创新性实践的“沧源模式”。(11)课题组于2022年9月和10月两次深入云南省沧源县开展田野调查,凡未明确标明出处的资料,均来自上述田野调查。

可以说,正是沧源独特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孕育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沧源模式”。笔者认为,“沧源模式”蕴含着深层的历史理据与实践逻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意义,深入总结云南沧源模式的鲜活实践经验,有益于从实践视角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为巩固提升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实践成果,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沧源范本与沧源智慧。

二、云南沧源模式的历史理据

历史上,从“缔结盟约”到“班洪抗英、班老回归”,从“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到“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从“阿佤人民唱新歌”到“阿佤人民永唱新歌”,沧源佤山各族人民在共同开拓疆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伟大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和团结精神的历史进程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充分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沧源模式”的历史理据与实践基础。

(一)缔结盟约孕育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深层基础,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内在精神力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历史观的关键。(12)参见王延中.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N].中国民族报,2020-12-01(001).

沧源古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居住在阿佤山的汉族、佤族、傣族、拉祜族等多个民族在携手建设共有家园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演绎着一个个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故事。早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就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1700多年来,佤族人民始终遵循着这个盟约,佤族地区一直由卡那曼卷家族治理,并且得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承认,而佤族也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3)参见陈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N].人民日报,2021-03-07(004).这句话道出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上述这个盟约孕育着沧源佤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元素,且伴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演化强化,为“沧源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二)“班洪抗英、班老回归”书写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国家认同包含一个国家内的国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14)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48.。从班洪抗英到班老回归,书写着佤山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我们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及归属意识早已深深流淌在佤山人民的血脉之中,充分体现出佤族人民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充分表达出佤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强烈认同。

班洪抗英是一场以沧源佤族人民为先锋、滇西南各族边民和侨胞支援参与的自发自觉的民众抗英爱国斗争。1934年1月,英国派兵侵占佤族班洪和班老等部落地区的银矿,激起佤族等各族人民的愤怒。班洪王胡玉山写信告诫英方:“葫芦王地是中国的地方,你们不能来;如果敢来,我们就坚决打击!”1934年2月,班洪王胡玉山召集佤山的17部落王到班洪开会,商议抗英对策,举行了剽牛盟誓:“佤、汉、傣三家,精诚团结,代代相好”,并发出“告全国同胞书”,请求全国给予援助。景谷傣族李希哲闻讯组建了“西南边访民众义勇军”与班洪佤族人民共同抗击英军。(15)资料来源:云南省沧源县“班洪抗英纪念馆”,2022年10月18日。班洪抗英事件是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民爱国抗英斗争的历史大事,书写了包括佤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爱国护边的壮丽诗篇。

1953年12月,班老地区4位佤族头人给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写信,表达他们坚定要做中国人,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请求回到祖国的怀抱。1960年10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订《中缅边界条约》,班老乡正式回归祖国怀抱,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乡镇。(16)李银峰.树牢国家意识守护神圣国土——解读1953年阿佤山头人写给毛泽东的信[EB/OL].https://www.163.com/dy/media/T1512044467856.html.2021-09-11.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树立正确国家观的基础。(17)王延中.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N].中国民族报,2020-12-11(001).历史以来,沧源佤山各族人民爱国护边,守护着祖国的神圣国土,守护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我们捍卫中华领土完整义不容辞”之爱边守边护边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代又一代在佤山各族群众中传承弘扬。

(三)传统族训蕴含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这是沧源佤族人民世代谨记的传统族训,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沧源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其中蕴含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在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中,“司岗”是各民族共同的源出地,佤族与其他各民族有着同胞一样的关系。(18)“司岗”为佤语音译,“崖洞”或“葫芦”之意,“里”是“出来”之意,“司岗里”意即人类从岩洞里出来。《司岗里》是佤族创世神话,主要讲述天地形成、人类起源和万物有灵等,是佤族传统文化的载体。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明末清初,佤、汉、傣在班老剽牛盟誓:佤、汉、傣3家精诚团结,代代相好。若有背盟者,罚龙首之马三匹,金角之牛三头。银厂剽牛盟誓讲述了汉、佤、傣三个民族团结携手开发建设佤山的生动故事。(19)参见《佤山民族团结盟约故事选辑》,沧源县佤文化研究会于2022年10月20日提供。共同祖先的血缘认同是人类群体的天然黏合剂,长期在一个地域中生活的人群,通常会相互通婚,在长期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交往中,也会建构起祖先同源神话。(20)孙浩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中的宗教文化功能及其引导[J].世界宗教研究,2022,(9).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祖先同源神话《司岗里》理解为是对沧源民族关系的一种历史论证,佤族传统族训是对沧源现实民族关系的一种集体记忆。

“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是佤族传承千百年的族训,这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是完全一致的。20世纪50年代,佤族与其他各兄弟民族共同签署了《民族团结公约》(21)《民族团结公约》现存于沧源县档案馆。1951年至1952年,沧源县先后召开了三届各族各界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民族团结公约》。1953年3月召开沧源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民族团结公约》,表达沧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保家卫国,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和行动。,镌刻了“民族团结誓词碑”(22)“民族团结誓词碑”现位于云南省宁洱县普洱民族团结园,为1951年1月1日(一说为1950年12月26日)佤族传统盟誓仪式后建立。记载1951年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剽牛喝咒水,团结一心跟着共产党走的誓词,其时共有26个民族的部分头人代表及党政军代表47人,用傣、拉祜、汉文书写签名。碑文誓词为:“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正是对佤族传统族训的传承与践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前提。透过历史的长镜可以看出,沧源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共同的历史叙事,在共同书写佤山历史进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因深深植根于各自的血脉之中,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了从朴素思想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四)“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诠释着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沧源各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不断书写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随着沧源经济社会的3次历史性跨越发展实践,佤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日益增强,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生动诠释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历史上,沧源曾经贫穷与落后交织、文明与愚昧交错,封闭与开放碰撞、保护与发展冲突。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沧源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初期,实现了第一个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沧源人民与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底,全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阿佤人民整族摆脱贫困,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第二个历史性跨越。在新征程上,阿佤人民与全国一道正在迎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

2021年6月,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23)习近平回信勉励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N].人民日报,2021-08-21(001).

沧源人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根本保证。历史与实践证明,“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经成为沧源人民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

(五)“阿佤人民永唱新歌”表达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4)王延中.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N].中国民族报,2020-12-01(001).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嗨,架起幸福桥……”20世纪60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佤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实生活,表达了认同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的真切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沧源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幸福小康路,一首记录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成为沧源人民的真情表达。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沧源人民喊出了“永唱新歌”的口号。随着历史的演进,阿佤人民不断迈向幸福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更加坚定。

历史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沧源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生动诠释了“四个共同”(25)“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参见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001).与“四个与共”(26)“四个与共”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互构关系,完整表达了“五个认同”(27)“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五观”(28)“五观”即“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参见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001).的内在逻辑。其中,“四个共同”是“四个与共”的实践依据和历史根基,“四个与共”是“四个共同”的情感表达与运势总结。没有“四个共同”的具身经历就没有“四个与共”的情感凝聚;没有“四个与共”的情感凝聚,“四个共同”就缺少百川归海的定势。(29)参见纳日碧力戈.以“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为出发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http://www.cssn.cn/.2022-06-14.沧源佤山各族人民在“四个共同”的历史长河中牢固树立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坚定“三个离不开”(30)“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与“五个认同”,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

三、云南沧源模式的“五共”实践

新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精神的感召下,沧源县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律性认识和工作实践,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共育精神家园、共建美丽家园、共护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共享幸福生活”为基本内涵的沧源模式,这5个方面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沧源模式的有机整体。

(一)“共育精神家园”的沧源实践

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31)参见沈向兴,周月,李娅婕,等.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建构与解析[J].云南社会科学,2022,(1).精神家园也是从文化认同中发展出来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是历时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情感、心理等。(32)参见秦昌宏,胡冬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民族学思考[J].当代经济,2012,(8).沧源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共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沧源坚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沧源先后建设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民族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非遗文化传习所,举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暨“喜迎二十大”主题晚会,创作《人间有爱》《红太阳照边疆》《阿佤人民幸福歌》《老支书的家国情怀》等作品,开展“共筑佤山梦、同唱幸福歌——我们的中国梦”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下乡、边境小康村“村晚”文艺及精品文艺作品线上展演等活动,致力于“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感人、以文富人”,各族人民在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促进各族人民精神相依,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育精神家园上来,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2021年10月,沧源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誓词盟誓大会,“我们各族同胞,郑重在此盟誓:永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誓词盟誓大会”于2021年10月18日至20日在沧源县举行。

此外,沧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党建+创建”示范品牌,讲好“班洪抗英”爱国主义故事,积极探索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实践路径。2019年5月15日,普洱市的孟连、澜沧、江城、西盟和临沧市的沧源、双江、镇康、耿马8个沿边县在沧源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工作会议,共同签订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正式宣告结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进一步夯实了沿边8县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践行“重在平时、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理念,加强与其他沿边县在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打造了一个共建共荣共享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边境“示范带”,被誉为“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誓词碑”。(34)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云南沿边两市8县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EB/OL].http://society.yunnan.cn/system/2019/05/17/030279135.shtml.2019-05-17.

(二)“共建美丽家园”的沧源实践

云南沧源县相继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佤山幸福工程”“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彻底实现了从茅草房、杈杈房到美丽家园、幸福家园、现代化小康村的完美蝶变,2019年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2005年开始,沧源连续实施了两轮“兴边富民”工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温饱安居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素养提升工程、社会保证和稳定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六大工程,立足民族文化、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缘特点,围绕建设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开发区两大目标,合理开发境内境外两地资源,着力培育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教育现代化,抓好“生态农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基础设施”五大重点,促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与边疆稳定,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基石。2012年,沧源启动“佤山幸福工程”,围绕沧源县美丽家园建设“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目标要求,按照“青山、翠竹、红顶、灰墙”风格统一设计,对8122户农村危房实施改造,让8万多少数民族群众彻底告别了低矮潮湿的茅草房、杈杈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混结构楼房。此外,以佤山幸福工程20个集中改造点为重点,在糯良乡光荣新村、勐董镇帕良村三组、勐角乡立新村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卫生、巾帼行动”,开展“净化我家、美化我院、整洁我居”主题实践活动,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建成美丽乡村228个,洁净村庄628个,洁净庭院7971户。(35)高清华.云南沧源佤族“千年跨越”的实践与启示[EB/OL].https://www.xuexi.cn/.2021-10-08.2021年,沧源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六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目标,积极探索“树好一面旗、当好一名党员、干好一批产业、管好一个网格、守好一寸国土、定好一份规划、铭记一片恩情”等“七个一”的典型工作法,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更加牢固、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人居环境更加美丽、生产生活更加美好、智慧化边境更加安稳、组织化党建更加强大。截至目前,沧源县以贺岭村为点,沿边21个抵边自然村为线,167个自然村为面的“全面达标、提档升级、重点示范”的特色自然小康村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三)“共促民族团结”的沧源实践

沧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佤山各民族同跳“团结舞”、同唱“加林赛”、同讲“团结故事”、同传“文化遗产”、同话“感党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历史以来,沧源各族群众恪守着“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的古老族训,世代团结友好,共同建设美丽幸福的阿佤山,不断演绎着“傣族让坝、佤族让山”的民族团结实践故事。公元14世纪,傣族从勐卯(今德宏)迁徙到沧源,佤族住在山上,守护着山头;傣族住在坝区,守护着坝子,山水相依,佤傣相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秉持“傣族让坝、佤族让山”的团结发展理念,山上的佤族群众陆续搬迁到坝区,改变了传统的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与傣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距今330年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经典古建筑之一的沧源广允佛寺,是汉族、白族、傣族和佤族人民团结和睦、友好相处的重要文化象征。(36)资料来源:课题组于2022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沧源县田野调查资料。现在不论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其他民族同胞都会身穿民族盛装,同跳民族团结舞,共庆民族传统节日,传承民族团结基因。沧源县班老乡帕浪村老支书三木嘎说:我们村住着汉、佤、傣等多个民族。千百年来,村民们把“佤族汉族是一家人,九老九代不丢伴”的族训记在心头,“傣族让坝、佤族让山”创造了和谐相处、团结奋斗的好传统。(37)老支书·心声[N].光明日报,2021-08-24(007).

2019年,沧源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巨变,各族人民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焕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迈上新征程,沧源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和抓手,构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走进佤山沧源的村村寨寨,各民族同唱《加林赛》(38)“加林赛”是佤语音译,意为大家一起排队跳舞。《加林赛》为流传于佤族民间的传统歌曲,每逢节庆或重要的日子都要唱起《加林赛》,跳起甩发舞。的和谐场景随处可见。

事实上,各民族之间持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源泉。(39)参见王传发,毛国旭.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沧源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深入挖掘并用心讲好“一棵竹子不成蓬,一户人家不成寨”“民族团结誓词碑”“民族团结公约”“民族团结鼓”“民族团结树”“民族团结塔”“民族团结棒”(40)参见《佤山民族团结盟约故事选辑》,沧源县佤文化研究会于2022年10月20日提供。等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增进各族群众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佤山大地越开越绚丽,进一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同时,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中华文化又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41)参见王延中.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民族研究,2022,(1).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实现路径。

近年来,沧源着力培养非遗传承人,促进佤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认定非遗项目145项,非遗项目传承人203名,73项非遗登上舞台、进入景区、参与节庆、融入生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利用和传承,文化遗产逐步“活”起来。例如创作佤族歌舞集《族印·司岗里》获评第九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作品,佤族传统器乐《谷魂归来》、曲艺作品《美丽翁丁》、音乐作品《遮然》等24个文艺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项。沧源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为各民族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依托,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

进入新时代,沧源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感恩教育,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恩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十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胞波亭里感党恩”“火塘边上感党恩”“榕树底下感党恩”系列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工作。新建感恩碑和感恩广场,创作感恩歌曲《阿佤人民幸福歌》,设立“8·19”回信纪念日,建立10位老支书终身宣讲重要回信制度,(4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沧源牢记嘱托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N].民族时报,2022-07-04(001).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用活班老、班洪红色教育基地、岩帅革命老区等优质红色资源,讲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故事,以生动的历史案例、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沧源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43)资料来源:课题组于2022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沧源县田野调查资料。把班洪乡和班老乡打造成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区。

(四)“共守神圣国土”的沧源实践

沧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坚持把“守护好神圣国土”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中,不断深化“稳边固防、兴边富民”实践,逐步探索出“共护稳定、共谋发展、共兴教育、共抗疫情、共商治理”的“五共”典型做法。

一是共护边境稳定。沧源建立边境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加强与佤邦执法部门合作,不断建立完善联络协作机制,在信息交流、案件协查、调查取证、嫌疑人移交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加强双边管控力度,协调建立双边管控激励机制,共同维护边境和谐稳定。

二是共谋边境发展。沧源统筹境内、境外两个园区,着力建成跨境资源利用、文化相融、产业互补、经济合作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定双边口岸贸易对等政策,加大中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边民交易集贸市场、货物集散中心、免税商店等交易中心,实现口岸经济繁荣。同时帮助佤邦大力发展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内能源资源、通信资源、建设资源、科技资源等走出去,共同谋划边境繁荣发展。

三是共兴边境教育。沧源探索教育惠边措施,逐步免除外籍生借读费、书费和学杂费等,吸引了一批批缅甸籍学生入境就读。规范入境就读学生管理,出台了外籍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外国留学生的入学审核、管理工作,为外籍学生接受良好华文教育提供多重保障。定期开展双边交流活动,每年选派3名教师到缅支教1年,同时邀请缅方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开展中华寻根活动和各种短期游学活动,兴办中缅边境教育。

四是共抗边境疫情。近年来沧源建立与境外信息联通、调研联合、演练联勤、特情联处、日常联保、犯罪联打、五通联动“七联”机制,不断夯实双边共同管边控边和防疫基础。同时,有计划加大防疫援助,提升境外发现、救治能力,不断强化双边管控,推动双方疫情管控措施步调一致,创造了连续3年“零输入、零疑似、零感染”的抗疫奇迹。

五是共商边境治理。沧源县主动做好共同协商,积极与境外勐冒县沟通联络,做实边寨协商,围绕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内容深入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不断加强文化协商,依托与缅甸第二特区接壤的特殊区位,以传承发展佤族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双边联络联谊,积极推进对缅“文化先行”战略,组织开展“中缅胞波情深”文艺联欢等活动,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五)“共享幸福生活”的沧源实践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4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001).2019年4月,沧源县正式脱贫摘帽出列,标志着沧源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照进了佤山人民的生活现实。

“十三五”以来,沧源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边疆治理能力加速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加速形成,群众生活品质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全县建制村道路通畅率达100%、硬化率达90%以上,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8.7%,实现所有行政村(社区)4G网络、光纤网络和动力电全覆盖。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10.2年,建成农村敬老院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个,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建成农林产业基地213.98万亩,人均14.58亩。2021年,沧源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870元,同比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92元,同比增长10.4%。(4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沧源牢记嘱托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N].民族时报,2022-07-04(003).

沧源县依托乡村振兴、整乡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网建设与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全面抓实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七改三清”工作,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美化,各族群众共享优美环境。

近年来,沧源县不断涌现出以“背篓少年”王发(46)“背篓少年”这样走上网球场[N].人民日报,2022-12-09(017).为典型代表的佤山少年网球现象、足球现象、歌舞现象等,生动诠释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厚哲理,深刻反映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重要思想,充分印证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价值理念。佤山少年孜孜不倦的追梦圆梦历程,充分彰显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只要怀抱梦想,苦干实干,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全国广大青少年提供了鲜活样本和有益借鉴。

在沧源模式的“五共”实践中,佤族传统族训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2021年10月19日,沧源县通过新时代佤族族训:“我们阿佤人民世世代代心向党、心向国家,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47)学回信感党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在沧源县举行新时代佤族族训发布[EB/OL].http://yn.people.com.cn/n2/2021/1020/c372450-34965006.html,2021-10-21.新时代佤族族训是佤族传统族训的传承与升华,蕴含深刻的时代内涵,在阿佤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践证明,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沧源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实践出一套“共育精神家园”“共建美丽家园”“共促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共享幸福生活”的“五共”沧源模式,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地方实践,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最新实践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也具有典型性的实践创新意义。

四、云南沧源模式的时代价值

沧源模式是基于沧源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边境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当地民族工作实际,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殊性,也包含着普遍性,蕴含着深层的历史理据与实践逻辑,其创新性实践经验对我国其他民族地区、特别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6个方面。

其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从“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到“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沧源模式”生动诠释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各族人民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其二,培育好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48)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http://www.news.cn/1127804776.htm.2021-08-28.从“胞波亭议事协商”“火塘宣讲”到“榕树底下讲党课”,“沧源模式”深刻反映了只有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才能真正树立树牢。

其三,建设好美丽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推动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深度贫困、全面小康到如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追求,“沧源模式”充分印证了只有建设好美丽家园,中华民族一家亲才能真正实现。

其四,维护好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4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J].中国民族,2014,(10).从“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传统族训到“傣族让坝、佤族让山”的生动实践,“沧源模式”形象刻画了只有各民族团结互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才能更加巩固。

其五,守护好神圣国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50)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N].光明日报,2022-12-01(006).从“班洪抗英”“班老回归”到“抗疫奇迹”,“沧源模式”深刻反映了只有守护好祖国边疆,维护好国家安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真正形成。

其六,共享幸福生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J].求是,2022,(21).从“阿佤人民唱新歌”“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到“阿佤人民永唱新歌”,“沧源模式”充分表明了只有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成为现实。

五、结 语

综上所述,云南沧源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沧源民族工作实际,探索实践出涵盖“共育精神家园”“共建美丽家园”“共促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共享幸福生活”5个基本内涵的沧源模式。实践表明,云南沧源走在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前列,“沧源模式”充分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为全国其他地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典型经验和参考范本。

当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议题赋予了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新的历史使命,聚焦当前民族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沧源模式”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使“沧源模式”更加鲜活、更具代表性,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国样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创新与理论突破,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

猜你喜欢
沧源佤族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试论沧源崖画与佤文化的传承
沧源佤山实现“航空梦”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区基督教的调适及发展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