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脉络、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

2023-02-20 21:26范建华
关键词:强国建设文化

范建华, 周 丽

(1.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2. 四川文理学院 文传学院,四川 达州 635300)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习近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815357214759127&wfr=spider&for=pc,2022-10-16.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的伟大战略任务,也绘制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就必须明白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强国?其内涵是什么?实现路径何在?主要任务有哪些?以及理念价值意义何在?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与文化建设之路的百年演进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自省、自信、自强是与生俱来的,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先进文化不断探索的历史使命感和马克思主义自身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文化基因。“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启蒙与中国文化进步的必然产物。”(2)钟明华,刘雅琪.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21,(7).中国共产党担负着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文化觉悟、文化觉醒、文化复兴历程。

(一)文化重建:新民主主义阶段以文化救国为己任

鸦片战争以来的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书写,国人经历了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器物救国、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代表的制度救国,最终转向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文化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3)汪洋.党内文化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6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将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以践行。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洗礼,全民族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不断锤炼,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科学、系统、完整的文化观。毛泽东同志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重要演讲,同年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名的历史宏文中,他全面系统阐述我党的政治主张、经济诉求和文化目标:“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政治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关于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进一步归纳提炼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林牧将这一论述概括为三个标准,即“政治标准、科学标准、艺术标准”(6)汪洋.党内文化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62.。这篇宏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宣言。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在此指引下,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系统开展起来。例如培养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才,创办《红旗》《向导》杂志,在赣南苏区根据地创办列宁小学、业务学校,开展红军战士剧社等文化活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相适应,在这一特殊时期将党的文化理念升华为文化实践,服务特定的时代主题,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文化的压迫、提升大众思想道德水平起到破立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重建的进程“具有极强的革命救国取向”(7)尤文梦,王永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及未来展望[J].理论视野,2021,(6).,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自觉、自省、自信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对形成反法西斯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文化改造:社会主义阶段以文化立国为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敏锐把握到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增长需求。围绕国家建设,党将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同等的高度。“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8)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4.伴随社会主义改造目标的初步实现,文化部党组在1955年提出对一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安排,加强管理,并逐行逐业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和改造”(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9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更迭创造、逐渐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新阶段。党针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后,制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的文艺繁荣,推动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江姐》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这一时期的经典。”(10)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201~202.双百方针确定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将满足人民文化诉求作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以双百方针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三)文化改革: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以文化兴国为目标

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发展,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J].求是,1996,(21).,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明细化、具体化。党的十五大在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文化方针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完善、科学定义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型文化,(1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拓展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和引领性。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嵌入全球发展的浪潮,思想文化领域受到冲击。在各种思潮涌动、交锋、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在文化建设上阐明“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求是,2007,(4).。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核心价值体系的报告是党的文化观从文化实践建设深入到思想建设的标志,是中国发展进入全球化视野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是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历史必然与实现要求。(14)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求是,2007,(4).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成为党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党在文化建设以往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目标要求上形成对文化观集成性的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战略性的新阶段,在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提出文化自信,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底气,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凝聚国家认同与民族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党在社会生产力极大释放,全球化进展加深,西方思潮涌动和冲击的时代语境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四)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以文化强国为根本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文化强国建设是崛起的世界大国的表征与必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中国在面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迈进中,文化在综合国力角逐的作用愈加凸显。中国共产党将与国际意识形态层面相对应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上重要议程,将文化强国建设嵌入“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任务,这是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最早的“文化宣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2021-03-13.,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纲要以时间为轴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地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7)习近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815357214759127&wfr=spider&for=pc,2022-10-16.

纵观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基因中蕴含科学与民主的内核。建党初期基于反帝反封建的主旨学习西方文化思想,毛泽东同志据此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性地从中国当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寻求民族解放的核心任务出发,进一步发展出立足中华文化根脉(民族的),以科学精神为准则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科学的)、为大众创造并为大众服务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适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建设。在百余年的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视为己任,推动优秀文化基因与时俱进地转化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由文明古国迈向现代化文化强国注入先进理论与实践动力。文化强国建设是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的一脉相承的延续和升华,是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担当的彰显,是凝结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智慧体现。

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核心内涵与时代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是一个开放的概念范畴,它并非孤立发展,而是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在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集成性表达,它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外源走向内生,由单一发展进入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8)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3-02/07/content_5740520.htm,2023-02-07.,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范式的重要实践。历经百余年的发展,文化强国的核心内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党的文化建设的纲领总则,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当下具有强大的指导力,显示出独特的新时代特征。

(一)文化强国建设与其他强国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统筹考虑文化强国建设与其他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停留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层次的思辨,而应当放到更具有共同体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上推演。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使用“社会有机体”(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4.,人类社会有机体囊括人类社会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它们同时存在,相互作用进而共构人类社会的总体性。“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等多个领域。”(20)毕文锐.“社会有机体”概念释要——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1).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正是基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同发展。文化强国建设则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因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2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处于“五位一体”灵魂地位的文化建设提供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思想意识,它提升全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引领其他方面的建设。以科技强国为例,文化兴盛支撑国家物质实力、科技实力、社会生产力走向强盛。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10-25.建设。以科技强国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质从根本上反映工业文化的伦理属性。科技之魂存于匠心,厚植于大国工匠精神的中国,文化引领是根本。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蕴含着‘知者’的原创智慧,也交融‘巧者’的经验累积与技巧集成,为造就中国独特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生成了文化土壤”(24)徐彦秋.工匠精神的中国基因与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20,(7).。工匠精神“是中国漫长历史沉淀积累起来的时代精神,主要表现为‘求精’的职业态度,‘尚巧’的创造力以及‘道技合一’的生命境界,其精神早已厚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25)周丽,范建华.形塑信任:网络电商直播的场景框架与情感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中国在航天航海、高铁、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领域取得斐然成就的背后沉淀着深厚的工匠底蕴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与科技强国协同发展,定位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坐标体系,只有以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时代担当、工匠精神等“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才能培育支撑国家科技强盛的新局面。

(二)文化强国立足中国特色的三个界定: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诞生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建设,它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提出的重要纲领,其目标指向破除腐朽的帝国主义殖民文化与封建守旧文化,树立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抗日救国的价值取向。在百余年文化建设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始终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显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特征。

所谓民族的,就是强调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是建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在文化维度上,赵仲牧先生将“民族”视为具有某种特定文化的一群人,他们在实物层面、行为层面与观念层面享有共同的意义空间。(26)赵仲牧.赵仲牧文集(第4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28.政治维度上,林耀华先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考据后指出“民族”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27)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M].张海洋,王晔,整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258.共同的历史与文化促进民族共同体的生成。“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28)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N].人民日报,2022-10-19(001).基于血缘、地缘、语言、宗教、生活习性、精神信仰的共同体赋予中华民族天然的同一性,它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确认自身“价值之轴”的文化归属感与身份认同的来源。在文化的先进性上,中国文明向“轴心时代”提供东方文明的思想体系,启迪人伦智慧;中国文化在大唐盛世、大宋风雅时期璀璨繁荣,以东方文化辐射、影响邻国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5.民族性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底气,是中华文化的内核与精神力量。对华夏民族五千年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探索与代际更迭中,将中华民族同其他文化群体区分开来,在同历史的对话与重新诠释中持续形成新的时代意义,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嵌入世界视野,彰显新的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理念。

所谓科学的,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态势与人类文明发展态势一致,符合人类文化的客观发展规律。新文化运动将“科学”概念引入中国,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成为显性文化。科学的文化是一种认知观念,它提供“批判旧统治的新的智力工具”(30)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09,改变社会形态,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文化观的核心,“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3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在工具理性的向度上,文化发展应遵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科学认识“糟粕文化”,以理性、批判、创新、协作、公平等科学精神追求人类的普遍性与确定性。百年来党在破除封建迷信、愚昧、邪端异教、颓废文化、快餐文化、色情文化等违背科学文化发展的领域取得显著效果。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置身全球化浪潮与万物联网时代,新兴的网络空间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为糟粕文化提供滋养的温床,“暗网”等难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腐蚀人类文明的先进性,文化建设的科学性需要防止低俗不良文化的侵蚀。在价值理性的向度上,科学的文化以促进当下历史任务、生产力发展和文化思想作为实践方向。在新的社会形态发展中,文化强国建设不仅需要在思想上以科学理念引领大众,同样对党的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基于此方能使文化成为引导科学正能量的文化,科学成为蕴含文化精神的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32)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N].人民日报,2022-10-19(001).。

所谓大众的,说明我们的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其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在众多学派关于大众文化观的分野中,以威廉斯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开辟了“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33)隋岩.大众文化观与大众传播观的并行应和[J].社会科学,2015,(9).,为大众的文化创造赋予合法性与主体性。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众的文化在主体性层面达成意识形态与大众诉求的统一,在实践路径中表现出一体两面的特征。在文艺创作上,大众是文化创作的服务对象与表现主体,文化只有深入大众实践,扎根基层,讲述群众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以对伟大实践的情感观照现实,方能实现文化意义与传承价值。同时大众又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传播者和践行者。网络社会的发展打破媒介生产与传播的边界,促进大众的媒介赋权。在平台层面上,对比西方自媒体,中国政府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扶持、精细化管理上给予个人创作者更大的支持,(34)曹钺.平台时代中国的名人文化——评《网红:作为中国的社交媒体娱乐》[J].国际新闻界,2022,(3).文艺创作、文化传播不再是少部分人的专属权,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享有者。草根性网红此起彼伏,国风、国潮、民族文化的演绎在大众的自发性实践中方兴未艾,其中汉服最早“出圈”,带动线上线下的国风文化氛围,在2015至2021年“市场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101.6亿元的激增”(35)从1.9亿元到101.6亿元!汉服何以成消费新蓝海?[EB/OL].https://m.gmw.cn/baijia/2022-08/21/1303102109.html,2022-08-21.。新时代是“文化化大众”与“大众化文化”相互渗透的时代,文化对大众以理想信念的引导,大众以理想信念塑造文化的走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复兴提供良性互动。

(三)文化强国向新探索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提出,是针对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五大将教育领域的三个面向拓展到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面向,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更加突出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

面向现代化意味着文化生产力先进,文化创造力强盛。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的趋势交融整合成为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总的生产力,文化生产力与现行文化制度矛盾之间的张力持续推动文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文化创造空间。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观”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以科学范式重塑社会形态。科学范式是推动新兴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而新兴文化领域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传统文化形态的颠覆与扬弃。科技范式对人类文化领域的影响经历了身体展演、文字表述、电子成像与数字沉浸4个递进阶段,每一阶段都在伊尼斯论述的时空维度上完成新的转向,(36)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生成新的社会与文化形态:文字表述拓宽身体展演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电子成像具化文字时代的抽象性,数字时代则是对文化产品深度媒介化的全景沉浸体验。科技范式的发展不断探索文化生产力的“人性化趋势、补偿性媒介”(37)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促进人的感官延伸。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数字勾连万物,以深度媒介化重组人类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与文化消费模式,为文化现代性带来发展逻辑的转变,甚至是生存逻辑的全面更换。《“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推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38)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2022-08-16.通过战略布局、科技加持促进文化产业链提升,把控文化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现代性保障,与时代同频共振。

面向世界意味着文化的开放性、影响力、感召力强大,能增进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梁启超的“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39)梁启超.饮冰室文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25.以及启蒙先驱鲁迅“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40)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0.皆以文化世界性的进步价值观为诉求归属。在“地球村”将文化深度链接之际,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有与国际接轨的文明尺度,也有拥抱世界、贡献世界的底气。文化的面向世界首先表现出对文化开放包容的发展观,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的文化,总是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借鉴、吸收各种优秀文化。“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41)让文明交融之光照耀未来——习近平主席的“文明观”启迪世界[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32779628594027&wfr=spider&for=pc,2121-05-17.,在发展中增进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一是以多元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论。用中国道路的稳健发展消解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观,驳斥“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42)贺银垠,尚庆飞.中国道路与“历史终结论”的终结[J].人民论坛,2021,(9).二是以和谐平等超越文明冲突论。历史与现实表明,傲慢与偏见实际是认知狭隘的体现,文化差异不应当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最后以共生互鉴观超越文明隔阂论。以多元互鉴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美美与共”思想,消解文化壁垒、观念纰缪和意识隔阂,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石。

面向未来意味着文化的前瞻性强、引领力巨大。面向未来是党在文化建设中的理论意识与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它是对文化实践建设与文化强国目标的理念表达。理论更新、制度建设能力是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面向未来的实践路径。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都需要接受未来的审视与检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高瞻远瞩,以前瞻的思维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引领世界文明进步方向。一方面以敏锐的思维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助推“文化+”科技、数字、金融、旅游、网络、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深度融合,深耕网络社会文化发展,占领新时代文化制高点与话语权;另一方面立足现代性的文化强国建设,应以先进的制度势能推进文化生产力释放、促进文化产能提升,健全文化传播沟通的渠道与平台,促进文化接受、文化消费的认同度,引领中国文化向新探索的未来发展。最后,面向未来意味着提升文化话语权,以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影响世界文明。文化话语权的目标指向国际文化规则制定权的建设,这个过程包含赢得中国文化价值合法性的核心诉求。它考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制定规则,为全球安排秩序,为人类提供思想”(43)胡惠林.国之大者,文化江山 文化强国的标志是为世界提供一种文明[J].人民论坛,2002,(6).,引领世界文明的能力。

三、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总方针、总的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此来统帅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今后较长时期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目标任务就是抓紧抓好抓实文化强国建设。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4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4.西方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主要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45)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高铦,文贯中,魏章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6.“阶级意识”、文化的工业批判、“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文明的冲突”“软实力”等系列观点论证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同构性。学者对文化的认识论经历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到“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的转向,百余年的文化建设中,文化是党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呈现方式,具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置身于世界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高速发展的激荡期,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刻变革,科技与人文交互辉映,生活形态深度媒介化,(46)喻国明.元宇宙就是人类社会的深度“媒介化”[J].新闻爱好者,2005,(5).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交锋更为频繁,也更为隐蔽,这需要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建设与升华。

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必须巩固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和根本制度,以马克思主义“铸魂立心”,将其贯穿于整个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将抽象的意识形态工作具体化。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涉及的3个理性问题,一是“价值理性”,二是“工具理性”,三是“行动理性”。“价值理性”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文化强国必然有完整的价值观体系用以表述和支撑本国的制度形态,即“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47)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5/19/content_5195241.htm,2017-05-19.。中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为“价值理性”开局,进一步推动应加强智库平台建设,加强中国话语阐述的专业性与系统性,以政府、媒体、企业、学界、业界、民众等跨界多元场域进行话语联动,以话语力量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支撑,使“价值理性”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则是指党对媒介的把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4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9.的大媒介观则是当下媒介环境的重要生态特征,人类社会深度媒介化,通过网络社会“交往在云端”,网络社会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这对国家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尤其是以区块链为首的技术建设提出攻坚要求,需要强化数据思维,利用“工具理性”建设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使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行动理性”则落实到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能力,以意识形态促进实践,又以实践夯实意识形态建设,例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等。基于此为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支撑,它首先源于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立足中国现实社会提出的重要概念,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的历史认知的过程,在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中探寻当下文化的主体性。它“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49)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82.,在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0)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82.的文化自省中加以批判吸收,在同历史的对话与诠释中进行当代情境的书写,确立新的文化形态,以文化的归属感与先进性确认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从“共情到共识”,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探索经历了文化无意识到文化自觉的过程,在培育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觉中,以历史涵化文化是基础,这需要讲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讲清楚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现实基础。(5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5~156.其次,社会科学在解读中国历史与实践中构建中国理论,将知识生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关联性的阐释,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信的集成性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52)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066849256806313&wfr=spider&for=pc,2022-11-10.它发轫于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实践中,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内核,国民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基本内容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讲好红色故事、革命故事,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学习强国建设,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夯实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5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2022-08-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指向民众文化信仰坚定、精神富足、道德素质文明的整体提升,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文化创新”(54)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3-02/07/content_5740520.htm,2023-02-07.,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命题。历史悠久、底蕴浑厚的中华文明正在步入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文化“双创”实践的底层逻辑考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思维。活化的进程是在延伸历史轴线的基础上,以考古遗存为依托,增强历史文化的可信度和内涵,以文化景观、场景再造等方式完成文化基因的更新与活跃。它是在既有文化遗存的基础上的叙事和书写,通过“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55)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

“双创”对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三重要求,一是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工作,延续“考古热”“文博热”“非遗热”,推动史前史、文明史建构,推进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起源、中国农业起源、中国城市起源等各种文化现象的探源工程。三星堆文明的发现论证中华文明的内核探索从“中原中心论”到“多元一体论”认识论的转向,(56)王珏.薪火相传 诠释文明[N].人民日报,2021-10-18(016).丰富了华夏古国多元文明的可能性。在诉诸考古的过程中“祖先的版图被重新激活,为当今和将来的冲突的合法性命名”(57)罗以澄,司景新.制造认同:大众传媒对国际冲突的再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以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的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合法性、传承性、先进性的源动力。二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和精神融入新的时代语境,在同过去的对话与诠释中重构新的时代文化与家国意义,相对稳定而又动态变化的中国文化基因在时代发展中观照新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构建与时俱进、持续活跃的民族共同体。将创造性、创新性的中华文化基因注入当下的文化建设中,结合文化产业带和产业群、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产业园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数字文化等规划建设,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现代气质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三是在叙事赋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数字文化展示、沉浸式体验、线上线下展播等,以科技高新、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元宇宙思维为文化创意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赋能,完成场景再造,实现文化产业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建构。“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58)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6.,以现代性的文化景观透过符号意象,唤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性、艺术性、审美性和时代价值,抵达新的文化想象与民族认同。例如如火如荼开展的复原古代建筑空间体验,数字博物馆、VR云游、虚拟化身、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穿越体验等。正是基于此方有了三星堆IP、杭州文润阁、云游敦煌、《我在故宫修文物》、《只此青绿》等文化创作不断“出圈”的名场面。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现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体制是文化领域内党委政府机构、文化组织和从业者按照一定秩序和逻辑进行联结、实现结构化组织并保持组织持续运转的制度体系”(59)傅才武,何璇.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理论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文化体制改革实质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它由薪酬、人事等边缘性制度改革逐渐深化进入到以管理、产权为代表的核心制度。文化体制改革的标志在于它对市场体制规律的释放程度与适应程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协调统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总体目标。

文化强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现代性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基于“有限政府”论的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有限政府论”同计划体制下政府的“大包大揽”区别在于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它强调政府的宏观行政管理功能,在此指引下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大文化”管理模式,建立“大部制”管理体制。(60)范建华.中国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2,(5).2022年8月《“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深化文化领域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6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2022-08-16.是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完美开局,它意味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文化领域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制度的改革。在具体路径上,政府职能应当尽快从“管办一体”的微观事务、具体行政事务转向宏观的政策规划制定、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上。在“大文化”“大部制”的宏观体制上围绕国家区域建设重大战略,加强区域、城乡统筹协同联动,推动文化产业带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区域间文化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文化产权以及文化产权基础上政企关系的改革。这一理论在“公民权利、社会资本、公共对话”3个维度上保障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服务性、政企协商性和互动合作性。(62)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1.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看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本质是推动文化管理体系到文化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过程。因此文化事业的体制改革需要在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力量的协同投入,活化文化事业的供给与分配过程,推动文化事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63)傅才武,何璇.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理论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在文化产业领域则应当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国有文化企业出资人制度,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办法等兼顾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脱胎于文化事业理论,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领域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来源于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的概念上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发展出“公共文化空间”的描述,(64)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在现代性语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物理空间或场所,它包含了“共同享有”“精神认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意义,重新定义国家、城镇、个人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其现代性同文化强国建设进程相耦合,是“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制度空间”现代性交互的结果。“物理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通过场域设施和平台建设为群众活动提供文化公共和共享平台,它是线下覆盖和线上聚集的结合体。“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备地从国家到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深度媒介化时代社会生态剧烈重组,不断解构和重构文化生态,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的建设成为下一个风口。这需要夯实数字新基建,统筹公共文化云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在基础设施层面增强公共文化数据内容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以科技赋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物理空间”将文化镶嵌在不同形态的设施组合上,以场景滋生出共同的文化价值,即“精神空间”。“精神空间”的建设过程实际是不断唤醒集体记忆,对过去累积性的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它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魂之所在”。宏观的精神空间建设包括图腾祭祀、家族祠堂、文脉建筑等,其次包括“宗族礼法”“天人合一”“修身治国平天下”等民族精神信念。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性建设需要在精神空间的内涵上以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可视性和体验感,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空间,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例如长江、长城、黄河、大运河等蕴含文化精神的国家文化公园的探索。“制度空间”的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法制性、规划性、落地性的保障。文化形态与文化结构不断迭代升级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与之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观念要向以保障需求为中心转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享共建为原则,加大社会(市场)参与力度,打破原有制度藩篱,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开放共享、社会循环模式,以契约评价的政策路径提供更具活力的公共文化产品。(65)贺怡,傅才武.数字文化空间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方向与改革路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2).同时各要素动态流动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政府需要改良甚至再造服务管理流程,推动数字现代化公共服务建设。

(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

“讲好故事”是文化强国对外传播的起点,对外传播研究首先是对传播文本的叙事研究,有学者指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遇到的阻碍以及他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解,除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多是因为没有把中国的故事讲述好”(66)王悦.讲好中国故事[A].暨南大学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舆情观察系列:中国形象全球调查[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87.。文化强国是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接轨,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进程。成功的故事通过“赋义到赋权”、通过“话语到话语权”。“赋义”即“意义(合法性)生产”,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意义生产”的环节一是要表达出程序合法性,即符合国际规则与国际制度,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联合国宪章》等期待。二是要表达出利益合法性,即提供区域功能性产品与公共服务,如“一带一路”、“亚投行”建设、捐赠“新冠疫苗”等。三是要表达价值合法性,强调多元对话、价值共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筑“共情”意识、以情感构筑认同,在与“他者”的融合中形塑新的“我们”。(67)胡百精.对话与合法性:对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J].对外传播,2016,(8).例如讲述中国在世界粮食问题、能源危机、气候危机、生态环境、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的作为,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层面的共识。基于三重合法性的基础上柔化话语表达,以高超的专业技能、互联网思维增强中国故事的可读性与感染性,形成中国特色文化产品、文化品牌。

其次,“传播好中国声音”考验文化强国现代性的媒体外交、媒体渠道建设。传播好中国声音并非仅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客观存在与自我宣示,它还需要获得国际社会其他行为体的认可与接受,因此话语盟友是中国故事“得道多助”的环境保障,在具体路径上鼓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结合的跨国跨境媒体交流、学术交流、文化产品交流、文旅活动等增进话语盟友建设。“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国际新闻传播体系,引导并构建国际舆论场,争夺国际话语权,载体都是媒体,落脚点都在媒体建设上。”(68)张举玺,王文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J].现代传播,2020,(8).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新型主流媒体”(69)习近平.锐意改革创新壮大主流舆论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N].人民日报,2018-09-27.,国际一流媒体与国际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关系中国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有助于传递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影响力。同时,区别于宏大叙事的国际媒体建设,两微两端新媒体平台加运营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模式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阵地。2022年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媒体勇士”活动通过短视频分享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反映Z世代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活动在全球收获高人气,成为全球年轻人了解中国的新窗口,也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打开新的路径。

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理念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并非单向度的文化发展,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意识提供历史合法性与优越性,在现代性语境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认同,向世界展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崛起的力量,示范“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价值的必然。

(一)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差异是国家发展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洛克、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将个人权益架构于国家之上,而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查尔斯·泰勒等则生成社会本位的共同体思想,强调个人对群体的依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的基础上超越个体与社会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探索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文化强国建设是这一探索的重要实践。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现代化建设应协同人民利益与发展需求,奠定社会发展的人本尺度;江泽民同志“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0)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83.首次超越将人作为手段的工具理性观,以人本的向度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导向;胡锦涛同志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坚定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文化强国以文化涵化社会建设,基于此,人的科学观念生成,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信体现,文明程度提升,在人文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7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这在996工作制探讨、“工具人”“内卷、内耗”调侃的当下无疑彰显重要的回归人的价值的人本意义。

(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谈及当代国际关系的竞合时强调强硬手段的有限性,“谁的故事取胜”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72)Nye,J.S.The Rising of China’s Soft Power[J].Wall Street Journal Asia,2005.人类的文明程度同人类活动中文化因素的增加成正比,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根植于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个人形成文化空间共识的过程,“对于集体或个人认定与建构之认同的追寻,成为社会意义的基本来源”(73)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从集体认同来看文化问题涉及重要的国民意识,现代社会的重要标识是对身份认同的彰显,民众对文化的共识是一种植入人心的“想象的共同体”(7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6.。这种想象跳脱出现代民族国家由语言、宗教、种族、疆域等客观因素影响的固有观念,转而关注个人的国民意识与集体认同。国家与大众对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书写正是体现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民族认同为国家维系自身的独特性、连续性和统一性提供无形而坚固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支柱,成为“爱国主义”的深层根源。

历史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主要途径之一,“民族身份的认同往往来自共同的历史记忆”(75)罗以澄,司景新.制造认同:大众传媒对国际冲突的再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立足于五千年中华文化基因的民族认同有一种天然的、共识的合法性,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中华民族获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认同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询唤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意识。对中华文化基因历史论据的挖掘用以阐释和丰富当下道路的正确性,历史和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再生产与复制”(7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激发民族潜意识中的过去,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文化强国建设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自省与自信,基于“双创”实践不断对中华文化基因活化与传播,确认自身文明的合法性与制度优越性,以自身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文化的涤荡中站稳脚跟。

(三)为世界提供“中国范本”,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文化强国是崛起的世界大国的表征与必然,文化强国的标志“是为世界提供一种文明”(77)胡惠林.国之大者,文化江山 文化强国的标志是为世界提供一种文明[J].人民论坛,2002,(6).。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制度文明,在价值观体系和制度形态上形成完整的谓之文明的思想体系,发展出马克斯·韦伯定义的现代国家,因此福山“把中国当作国家形成的范本”(78)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一百年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救亡图存运动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党在百余年的文化建设中为今天创建了一种崭新的、不断进取的文明形态,这种形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发展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范本”。在图强求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百余年进展中,中国文化不断与强国文化交锋。在地缘政治领域亨廷顿强调“文明的冲突与世界关系秩序的重建”(79)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意识形态领域福山直接以“历史的终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摇旗呐喊,国际关系领域为中国崛起设置“修正主义”“修昔底德陷阱”等话语陷阱。与之回应,中国在世界大国作为中凝摄多元生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理念,以中国特色道路的成功实践提供了一份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国范本”。

罗素指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80)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充分的理由坚定文化自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790583282113551&wfr=spider&for=pc,2021-04-23.

世界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共产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舞台彰显了社会主义文明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既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提供了不同文明形态互鉴融合的新理念。它是以“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根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担当”为使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81)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915094795852050&wfr=spider&for=pc,2020-12-24.为宗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文化多元、文明互鉴正在取代文明冲突、文明对抗,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新共识。国之大者,文化江山,“怀柔远人、和谐万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是人类文明代际转化与更替的科学演进,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集中展示,是构建人类文明进步和谐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文明影响和引领世界文明的伟大历史进程。

猜你喜欢
强国建设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国有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