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歌舞:陕北民俗生活中的横山老腰鼓文化探究

2023-02-20 08:36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横山腰鼓秧歌

李 念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历史上大多数的“物质”遗存,在经过年代的侵蚀和人为的摧残后,都会逐渐消失,唯有那些“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以特有的方式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它们散落在人们的记忆和生活当中,或出现在民间信仰和社群交际等民俗礼仪活动中,建构着民俗符号,标示着区域特色。这其中既有对本土文化的凝聚,也有对周边和外来文化的吸收,既有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但都能被凝结交织在一起和谐发展且逐渐演变成当地的民俗风气。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作为当地仪式性的音乐舞蹈民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像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有着严格的程式和技艺要求,也不像西方的古典舞蹈艺术有着复杂严密的体系框架,但它却能以鲜活且粗犷的生命张力徜徉在当地大多数民俗礼仪活动当中,维系着民间民俗信仰活动的庄严和神圣。

一、陕北的地理与地缘

影响一个区域文化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决定和制约。与此相关联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地理”和“地缘”。前者指的是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状态,而后者指的是因自然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其在精神文化上的标识会显得尤为明显和突出,且是造成区域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陕北的自然地理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是时,还定三秦……”,这是关于“三秦”最早的记录。大秦王朝覆灭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命其统辖秦岭以南及巴蜀地区,将陕西自南向北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块区域。汉朝时期的陕北地区被称为上郡属地,范围除了现在的延安和榆林两市外,还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在之后的历史时期中,由于各个朝代的不断更迭,陕北地区还数次划归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政权中,直至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全国的行省区界才逐步固定,“三秦”逐渐衍化为现在陕西省的关中、陕南和陕北,由此陕北成为了构成陕西省三大地理板块中的北部地区。陕北地区包括现在的延安和榆林两个地级市,延安市居黄土高原中南部,榆林市则居黄土高原北部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其占地面积虽不是很大,但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四省交界。基本地貌为原、梁、沟、峁,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样态,极大地限制了生活和生产劳动,再加之风沙大和降雨量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就古代的农耕条件而言,这就成为陕北地区长期贫穷最主要的自然根源之一。

“致使陕北演变为荒漠高原的原因,除了大自然的摧残和破坏外,不同历史时期的军屯、戍边以及大量的流民迁徙垦荒,是加剧陕北自然条件迅速恶化的另一重要原因。”[1]陕北地区作为边防重镇是从秦汉开始的,当时是为了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唐宋时期不断发展,直到明朝军事化重镇的发展才真正开始,建立在此的是延绥重镇。城墙内外的烽火台绵延数千里,成为稳固北方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堡垒。军营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资,建造过程中就地取材,对周边的林木进行砍伐。再加之朝廷鼓励流民北上开垦荒地,结果是粮食产量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军队和百姓的需求,但破坏了植被,造成了自然灾害。

总体看来,古代时期陕北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但明清之后由于军垦和移民政策的实施,致使森林树木被大量砍伐,草地无节制被开垦,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随后而来的就是连年的灾情,并且不断加重。以至于从清朝以来陕北被称为“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的蛮荒之地。

(二)陕北的地缘关系

陕北地区的地缘关系,一个方面是陕北地区由于千百年来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的博弈等造成区域社会格局的不断变化;另外一个方面是历史时期的陕北地区为多民族聚居区域,到了近现代周边又与多个省份毗邻。因此在区域文化的形成上受到了多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历史上在陕北生活过的民族,除了汉族外,还有戎狄、鲜卑、匈奴等几十种少数民族。他们在这里的不同时期或刀光剑影相互混战、或政治斗争割据建城、或开垦屯荒往来贸易,演绎了一幕幕血雨腥风。历史上但凡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发生战争,陕北这片区域都会被拉入战场,被无情的蹂躏。纵观历史,陕北地缘关系来回变迁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处在华夏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中间地带。战争实际上折射的是生存的冲突,也是文明的冲突。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极不稳定,这使他们养成了彪悍善斗的民族个性。而生活在中原的汉民族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生活方式,较之草原牧业相对先进,于是便成为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部落掠夺的对象。有冲突就会有融合,这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在战争冲突的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相互交融。“历史时期的陕北地缘关系形成,经历了史前古人类奠基,黄帝文明启蒙,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入主、割据,中原历代王朝统治,到明清已沉淀成以延安为地方政治中心,以榆林为边防要地,融军政与民事为一体的特殊文化区域;形成了以农耕为主、以畜牧业为辅助的带有鲜明过度特色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格局。”[2]

二、横山老腰鼓展演的年节情境

横山老腰鼓是一种基本上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举办的民间文艺展演。传统春节一般是从腊月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结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基本上处在这个期间。因此,传统的春节既是自然时序中冬去春来、阴阳转换的时节,也是人文时序中新老交替、辞旧迎新的过渡阶段。在陕北当地,老百姓有这样一句描述春节生活状态的顺口溜“忙腊月,闲正月”,于是整个春节就由两种互相矛盾的生活状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段。腊月的“忙”主要体现在春节的准备阶段,置办年货、打扫卫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环节。但正月里人们必须要“闲”下来,无论如何都要说服自己放弃劳作的念头,因为当地有俗语说“初一闲,满年闲”,甚至要努力保持一种“慵懒”的生活方式。正是在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中,老腰鼓展演活动才得以组织起来,并成为春节期间最具有群体参与性的一种仪式性民俗活动。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将达到高潮。“正月十五闹红火”,这就意味着正月十五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时间点。在晚上,“红火热闹”的气氛被多种方式塑造起来,节日的场面被各种各样的“灯”装扮起来,甚至有的村落在广场上布置“九曲黄河灯”,附近的村民,扶老携幼的前来“转灯”。大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驱魔除病,确保来年四季平安。当然元宵节“闹红火”最主要的是秧歌、腰鼓和其它民俗表演活动。届时,男女老少踏着鼓点,和着唢呐旋律,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舞至高潮时,所有的人都会参与进来,他们既是观众也是表演者。大声的吆喝着,做出怪诞扭曲的滑稽动作,场面异常热闹。“元宵节前后,人们在表达对神灵的敬仰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放纵自己,他们在重塑与展演宇宙、社会秩序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既有的规矩与成法,沉溺于混乱与无序的群体放纵式的舞蹈之中,尽管这种放纵可能是转瞬即逝的。”[3]老腰鼓作为年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仪式性民俗展演活动,其潜层性意义和结构性功能不外于年节这一特殊的时间情境。

三、横山老腰鼓的形态

横山老腰鼓指的是产生于以榆林市横山县黑木头川南塔乡张存有地村为中心,扩展到芦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流域的民间秧歌艺术。它是具有明显地域特色风格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生存环境是老腰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历史变迁轨迹是老腰鼓传承多年的证明,其现存基本形式的彰显是当地民俗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一)历史沿革与脉络:嬗变中的横山老腰鼓

相传古时戍边的战士发现敌情时,会敲打腰鼓发出声响传达信息,把腰鼓作为通报敌情的工具。在双方交战前和交战时,以击鼓虚张声势,鼓舞士气,甚至吓退敌人。随着边疆战事的平息,这种腰鼓活动变为活跃战士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随后逐渐流传在当地民间,腰鼓的作用也就相应的发生了变化:由警报变为了辟邪。当地的老百姓制作腰鼓,敲击腰鼓来驱邪除魔达到“攘瘟神、送病菌、求平安”的目的。当地将这种腰鼓称之为“行军战鼓”,流传至清朝道光年间又改称为“社火腰鼓”,演化为老百姓逢年过节,谒庙祭拜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俗舞蹈形式,现在统称为“老腰鼓”。这是流传在该村关于老腰鼓起源学说中最主要的一种。

在翻阅相关文献后,还有几种关于老腰鼓起源的学说:如“牧羊说”“祭祀求雨说”等等。“牧羊说”指的是牧羊人将树根掏空,把羊皮蒙在树根两端,敲击鼓面发出声响对羊发号施令;“祭祀求雨说”指的是远古的先民认为击鼓的声音可以模仿雷声,雷声象征着雨水的到来,同时这种声音还可以吓跑鸟兽等威胁远古先民生命安全的“不干净”的东西,因此陕北的老百姓自古就有打鼓祭祀的风俗习惯,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随着岁月的迁移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腰鼓表演。根据鼓的历史来推断老腰鼓的起源学说是有一定依据性的。“鼓在最初不是作为乐器来发明的,黄帝造鼓为了打败蚩尤的传说,恰恰证明了最初的鼓是用于战争的。”[4]“秦时,根据节令进行大型祭天,到两汉时活动更盛,东汉明帝永平二年颁发时令,迎气于五郊。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芝,唱青阳之歌,并舞之翅舞,夏秋冬时又有西皓、帝临、玄冥之歌,且上郡一带歌舞尤盛。”[5]依上述老腰鼓与秧歌活动相互融合,并参与年节时的祭祀活动,在清道光年间被称为社火腰鼓,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寄生于陕北的秧歌活动中,并与其进一步的融合。《米脂县志》曾记载:“春闹社火俗称闹秧歌,村众合伙于神庙立会,由会长率领排门逐户跳舞歌唱,悉中节奏有古乡人傩遗风。”[6]陕北通常称秧歌为“社火”,在春节期间陕北的老百姓会扭起秧歌庆祝节日,它是一项融合打腰鼓、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等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在采风过程中,该村的村民把老腰鼓表演也称为“闹秧歌”“闹红火”,可见他们把老腰鼓也视为了秧歌表演。“总之,老腰鼓在发展初期是寄生于陕北秧歌的一种表演形式,因此,无论是早期的安塞腰鼓还是横山老腰鼓,均作为秧歌的一部分且以秧歌的程式进行运行。”[7]

老腰鼓在村内传承多年并向周边辐射。据《横山县志》记载,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艺人曾把这种技艺传授给横山县武镇元庄窠村,随后清朝光绪年间再由这里传到了延安市的安塞县。另外,民国18年横山县大灾,很多老百姓为了讨生活南下逃荒,其中一部分逃到了安塞县,老腰鼓艺术也被传播到了这里。后来兴起的安塞腰鼓很可能与横山老腰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1942年,经过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尤其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新秧歌运动随即展开。横山老腰鼓也在延安进行了多次的表演,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赢得了许多赞誉。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腰鼓的足迹也跟着胜利的号角传播到了更广的区域,被称为“胜利腰鼓”。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文化事业逐渐复苏,老腰鼓艺人李应华老先生前后五次为周边的村进行授艺培训,使其熟练的掌握了这门技艺并组建了自己的秧歌队。文革期间,民间秧歌被禁演,传统老腰鼓的旧形式被新的形式所替代,但最原始的形式早已深深的烙印在老腰鼓艺人的脑海里。直至改革开放后,最纯粹的老腰鼓艺术才重新流传于民间,并且得到了政府部门关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予以保护。八十年代以后,老腰鼓更进一步的被社会所关注:1980年摄制组进村取景,这是老腰鼓第一次受到影视剧的关注;1985年,陕西省歌舞剧院以老腰鼓为素材,创编了舞蹈《横山腰鼓》参加了国际艺术节,并获得了组委会的大奖;1986年春节,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队代表横山县在榆林市参加汇演,荣获特别大奖。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横山老腰鼓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由榆林市群文系统推出的舞蹈作品《吉祥腰鼓》,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政府类最高奖项;2008年横山老腰鼓队代表陕西省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同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横山县因“老腰鼓”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秧歌之乡”,还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形式上创新性的发展,横山老腰鼓已然成为当地祭祀、逢年节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仪式性的民间民俗活动,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重要方式。

(二)歌舞形态:横山老腰鼓展演的仪式过程与秩序的整肃

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表演是构成该村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民俗生活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田野采风过程中发现该村一年一度的主要民俗活动有“谒庙”“沿门子”“选管事”和“唱戏”四项,而老腰鼓参与其中的就有三项,在其中有仪式、表演、筹备三个环节的应用。

1.谒庙。谒庙是每年正月初一的祭祀敬神活动。通常都是以最近或最有影响力的神庙为祭祀场所,张存有地村谒庙的对象是龙隐寺。在大年初一清晨,由伞头带领秧歌队两路、鼓子手和拉花各一路,在锣鼓队的现场伴奏下,以“路鼓”的表演形式朝寺庙一路舞动。进入龙隐寺后,队伍在空地上先逆时针走三圈,然后分成两列纵队跪在神像面前,会长向神灵焚烧黄裱、敬香、磕头,随后伞头根据不同神灵吟唱相应的拜神秧歌,内容多为敬畏神灵,祈求神灵福泽庇佑的内容。龙隐寺供奉的有龙王和马王,唱词为:“水晶宫里龙王在,你为民间多担待,轻风细雨往回带,恶风爆水往外推(龙王);马王老爷多善行,你所管的大牲灵,能吃能喝有精神,满年四季不生病(马王)”[8]。伞头每唱完一段,在场的队员重复最后一句,并向神位磕头一次,这种形式称为“接后音”,以烘托演唱气氛,表达百姓的祈福心愿。在祭拜仪式完成后,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为神灵进行表演,这种形式被称为“打滚场”。这种表演不是简单的表演活动,更多的体现祭祀娱神仪式的成分,要求秧歌队员神态严肃、虔诚,时刻保持着敬畏之心。“谒庙”是具有功利性质的民俗祭礼仪式,通过此项活动村民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之心。它通常是该村民俗活动中的第一项,为接下来的“沿门子”做好了准备。

2.沿门子。“沿门子”也称为“排门子”,是在谒庙活动结束后,伞头带领腰鼓队在村中挨家挨户的拜年活动。它是陕北民俗活动中最热闹的活动之一。不同于谒庙,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人,或者说是将庙里祈求到的福泽播撒至各家各户,使其享受到神灵的庇佑。在田野考察中发现,张存有地村在选择沿门子对象时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是根据各家的门第高低、社会地位或是地理位置来决定,但绝不会落下任何一家,只要是有人住的地方都要去,没有异样的对待。其大致的过程是:先由纠手通知家户以确保做好接待准备,随后主家会在门前摆好供桌,放上牌位和贡品,或是烟酒茶点,主家若是经济条件好点的话,会在门前放鞭炮迎接。随后腰鼓队以“路鼓”的形式进入院中,在伞头的带领下在供桌前进行跪拜,随后开始表演。此时的表演不像在谒庙时般的单调和严肃,会出现多种变化丰富的队形。在进行“三参三拜”后,等整个队伍走成大圆圈时,走在最前头的伞头会根据这户人家的具体情况唱拜年秧歌,唱词以祝福语为主,秉承着“宁叫疙捩不叫跌”的原则来唱,“疙捩”就是不押韵,听起来拗口,但总比“跌到地下”要强,全体队员随声附和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伞头唱完后,会派出全队中技艺最好的腰鼓手到圈内进行单独表演,这种以炫技为主的小场腰鼓表演更多的是从娱人的角度出发,动作、舞姿以及形式上都很灵活,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它将整个沿门子活动推向高潮。此时会长和纠手们也不会闲着,他们会拿着容器收取主家提供的食物甚至是烟酒糖茶等,供腰鼓队员和在场的观众享用。有时遇到主家经济条件好的,会直接给红包。小场腰鼓其实是沿门子活动中最热闹最好看的部分,因为这最能体现鼓子手的打鼓技能和临场发挥的能力,有时候还会出现斗鼓的场景。表演结束后,整个队伍在伞头的带领下绕院子再打几圈,就结束这一户人家的沿门子活动,紧接着会以同样的方式到下一户人家表演。一般情况下沿门子活动会在谒庙的当天进行,并且在一天内完成。如果村里家户较多,会延长一到两天,直至将所有家户都走完。

3.选管事。“选管事”是张存有地村延续多年的民俗传统,指的是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对管理庙宇民俗活动事务负责人员的选拔和改选。这些人员主要有会长、社家和纠手等。会长是负责庙宇活动的总管;社家主要负责闹秧歌、唱戏以及管理纠手等事宜;纠手是社家的下手,负责相关的具体事务,主要有收戏价(庙会活动中雇佣专业演出的经费)、办会(闹秧歌、唱戏、敬神、做饭、修缮等)等,有时还要做一些收柴收炭等杂活儿。通常纠手有很多,不同的纠手负责不同的事宜。会长、社家、纠手三者一级管理一级,分工明确,共同管理庙会民俗活动。一般选拔一个正会长、一个副会长、六个纠手。纠手一般需要勤快能干的人,没有被选为纠手的人也可以帮忙干活儿。张存有地村的选管事活动由神主宰,以“抬楼子”的形式进行选举,其大致的程式为:农历二月初一的晚上,老腰鼓队会在上一届社家进行闹秧歌表演,其形式与春节期间沿门子活动大体一致。初二白天还是在上一届社家中进行新一轮的选举,选出来的新社家就要负责下一年的相关活动。先是腰鼓队进行一番表演,期间村民抬楼子穿插在腰鼓队中,随后由会长主持换届选举,在场的所有男性都可以视为选举对象。选举的办法很简单、也很直观,不投票也不讲演,抬楼子的轿杆指向了谁,谁就是下一届的管事人。通常情况下选出来的负责人都有人品好、有威望、勤快等特点。此场合的老腰鼓表演虽不在寺庙中,但也有神灵排位在场,看似单纯的换届选举活动其实也有娱神和娱人的目的。会长、社家、纠手是庙会民俗活动的主力,一年当中的唱戏、闹秧歌、祭祀等活动都由他们操办,每年春节期间是最繁忙的时候,但这些都是义务劳动,他们认为给神灵跑腿办事是求之不得的福气,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

从谒庙、沿门子、选管事这些民俗活动中可以看出:横山老腰鼓在宗教祭祀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在其中的遗存,虽然这些活动无法证明老腰鼓是由宗教祭祀演变而来的,要证明它来源于宗教祭祀,还需要更多的文物和文献的支持,但至少可以说明老腰鼓与宗教祭祀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四、横山老腰鼓在陕北民俗生活中的象征性功能

“陕北民俗由于受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缘关系的影响,既有黄土黄河文化的遗留,也受到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相互拉锯的影响,逐渐衍生出了诸多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样态来,如:人生礼仪、民风习俗、民间艺术、民间谚语、年节风俗、社会礼俗等等”[9]。但需要注意的是民俗活动并不是单一存在,而是穿插于主体的民俗活动,起到参与、助兴等作用。这就是说“民俗活动依据其文化旨归和行为方式,以及它们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存在着图腾崇拜与生活禁忌、主体居次与次要辅助之别”[10]。不管怎样,许多的民俗活动都不可能分离开来看待,它们都有着连续性和周期性的风格特征。横山老腰鼓表演参与陕北民俗活动异常活跃,无论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还是岁时节庆、民间游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秧歌习俗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具有广泛的文化含义。

(一)族群的认同

“‘族群’的大概念是一种文化相近人群的集合体。”[11]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甚至还会有相近的信仰。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张存有地村看成是一个小小的族群,这个小族群所体现出来文化特质其实是一个大族群的缩影。族群关系的维系,除了血缘关系这一基础因素外,往往还需要依靠其它的关系来维护。老腰鼓活动就成为了维系该村族群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其在谒庙活动中是一种人与神的交流,而在沿门子、选管事等活动中,伞头、腰鼓队与主家的沟通可以视为是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从更深层次上反映出了族群的认同与凝聚。每年春节期间的闹秧歌活动,腰鼓队组织排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族群关系维系的方式。外出的年轻人在春节期间回到家里,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切磋,增进了感情,增强了族群的凝聚力,维系了族群的认同感。沿门子活动更是族群认同的机会,村中所有的门户,不论贫富、辈分,腰鼓队都会前来拜年。各户主家会摆上烟酒糖茶招待,甚至有的还会放鞭炮欢迎,伞头会根据主家的情况,即兴演唱几段秧歌词祝福贺喜,以示拜年问好,表演结束后主家有时还会给红包表示感谢。腰鼓队在春节期间有时一天会沿好几十户人家,每户表演的内容也有雷同,但这对于主家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和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消灾免难、趋疫除邪的精神寄托,还是一种族群认同感的获得。

(二)多重社会关系的体现

张存有地村老腰鼓的社群关系主要是由老腰鼓表演中的各角色和活动管理层人员共同构成。村委会组织,会长、社家、纠手递层工作和村民构成的老腰鼓队表演,三者共同构建礼俗活动的社会群体。按照不同类型的社群关系可以将该村的群体关系分为血缘、地缘和业缘三种不同的社群关系。血缘群体关系指的是该村礼俗社群中的角色由血统关系构成,在采风调研过程中发现,该村除了一户,其他都为李姓,因此血缘群体属性最能体现民俗生活中的基本社会秩序;地缘社群关系指的是不同角色由于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群体关系,该村作为一个氏族村落,原本的村民均为一脉相承,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各户散落在各地,其血缘的联系逐渐被冲淡,随后逐渐形成地缘社群关系;业缘社群关系指的是社群中各个角色由职业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关系,民俗活动管理层、腰鼓队中的各角色是业缘社群最直接的体现,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构建礼俗生活的基本秩序。

张存有地村老腰鼓的表演、村委会的协助和管事者的筹办,三者共同协作使民俗生活健康有序的进行,此过程体现了协助的关系。另外,这种协助关系也体现在村与村之间的交流活动,春节期间临镇的马坊有牛王会或是清教会,主办方一般都会邀请张存有地村的腰鼓队前来助兴表演、沿门子。旧时的牛王会有几十个秧歌队参加汇演,主办方认为此活动主要的性质是敬神,人气越旺越好,秧歌活动当然越多越好。

老腰鼓在礼俗活动中构建了“神”与“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谒庙仪式中,伞头对腰鼓队进行指挥引领,通过秧歌唱词带动整个场合的氛围和队伍的情绪,以鼓、乐、舞三者合一的形式取悦神灵,求得神灵的庇佑。又因老腰鼓表演是大型广场活动,受众基本上是广大的群众,因此它也有娱人的作用。老腰鼓将娱神与娱人联系在了一起,构建了“神”与“人”的特殊关系。另外老腰鼓表演是该村每年民俗活动的象征性符号,其参与的众多场合为村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围观的群众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欣赏和审视其表演技艺、乐队演奏、活动规模等方方面面。若老腰鼓参与的民俗活动举办的很成功,所有的参与人员都会受到赞扬,尤其是组织秧歌表演队伍的社家。这种赞扬或评论构建了人与人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陕北横山老腰鼓自诞生起到现在,已然成为了一项稳定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存在的最大意义是参与了张存有地村的乡村民俗生活。其互动体现在谒庙、沿门子、选管事等各个不同的环节上,参与活动的各个角色共同构成该村的礼俗社群,他们之间相互协作,维持着礼俗生活的正常进行,也体现着多重的社会关系。并且老腰鼓在礼俗生活中体现了多方面的内涵,一是为礼俗生活服务,体现着礼俗的意义,它并不是单纯的舞蹈艺术表演,而是传达着音乐、舞蹈、仪式等多维度的意义;二是体现陕北地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古代傩仪的遗存以及神灵崇拜的生存诉求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猜你喜欢
横山腰鼓秧歌
情暖横山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昌黎地秧歌
西夏时期横山地区若干问题探讨
元丰五年宋朝进筑横山杂考——兼论《种太尉传》中的一些问题
啊,腰鼓山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