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创新策略

2023-02-19 11:36苏心怡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生活化教学新课标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阐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创新生活化教学,推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创新策略

作者简介:苏心怡(1996—),女,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也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生活实践活动产生了数学,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数学学科又反过来服务社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这充分说明教育需要联系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资源能够让他们感到熟悉和亲切,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通过合适的策略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充分展现出来[1]。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活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的场景有很多,比如:买东西的时候需要付费和找零;上下学需要对路线进行选择,对距离远近进行判断,从而做好时间安排,节省时间和体力。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推动学生对知识进行创新运用。比如,对于位置、方向和距离等问题,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主动寻找最佳的上下学路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发展创新思维,逐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二)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会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场景,把数学问题融入场景之中,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比如,学习简单的数据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动画电影观众年龄层的统计图,学生发现可以直观地从统计图中看出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有多少人,其在统计对象中占据多大的比例,了解到用数学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作用,树立自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请学生说一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解决,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等,然后布置生活化的项目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图的绘制[2]。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创新方向

(一)教育理念的生活化

为了体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策略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在确定具体的策略之前,应先明确创新的主要方向。其中,教育理念的生活化十分关键。因为理念指导行动,只有理念上实现了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而不是“新瓶装旧酒”。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教师要将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充分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理解新课标,思考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怎样从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语言三个方面划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是怎样体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的。平时要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关心和了解学生的生活,为上述判断提供依据。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尝试布置开放、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推动学生自主展开生活化的数学探究,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创新教育理念。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核心,难度比较高,与师生双方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看来,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与现实生活相关,这种相关性显而易见,每个人每天都要应用数学知识,但对小学生来说却并非如此:上下学有父母接送,不需要他們自己考虑距离和路线;买东西时有父母付钱,也不用他们操心。所以小学生和教师眼中的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该成为教师长期坚持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教学内容。仍以“位置、距离和方向”为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展示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学校和学生的家庭住址,让学生在电子地图上把自己上学的路线画出来并搭配文字描述,写出路上要耗费多少时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探究其他可行或更优的路线,并由家长带领他们进行尝试,看看新的路线是不是更好,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新路线的心情,激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积极应用数学知识。

(三)现实生活的数学化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并非不重视生活化教学,比如常见的应用题,大都是以生活场景为背景的,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有很好的指导与启发作用。关键在于,应用题等题型或教学形式,要符合小学生自身对生活的理解,而且生活化教学不能局限在教室里,还要真正发生在生活中,即同时实现数学的生活化与生活的数学化,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这方面既要依靠教师的指导,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比如,学习简单的计算知识之后,应该展开家校合作,请家长将家庭生活中需要进行计算的任务尽可能交给学生,比如让学生协助家长记家庭账本,统计日常收支。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家庭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教师也可以组织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比如,在重要节日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计算活动所需的物品数量及价格,并制作表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创新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自然引入生活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理念、策略、方法和教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活化的内容明显增多,无论是教材中的图片还是文字类的内容,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自然地引入生活,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创新策略[3]。

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的教学为例,教材中给出了“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实践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项目任务,请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每天进行运动,记录身体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坚持下去,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一起运动,共同记录,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学生家长也要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鼓励。数学教师和体育教师要相互合作,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定期组织分享活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二)结合生活问题,增强联系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以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小学生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互动,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共同寻找有趣的生活问题,并挖掘这些问题中的数学元素,在学生的头脑中搭建起日常生活与数学学科的桥梁,落实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

比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视频,视频中,学生们正在讨论某件事情是否可能发生。播放完毕之后,教师请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思考: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吗?如果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大家觉得还需要哪些具体信息?另外,在目前尚且无法判断其可能性的情况下,视频中的学生直接给出可能或不可能的结论,这样做科学吗?然后师生双方共同对上述问题展开探究,逐渐将之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有这件事情作为示范,学生今后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其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三)鼓励自主运用,有效探究生活

在生活中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延伸,而课堂则成为学生解决生活疑问的舞台。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习惯,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这是师生双方在生活数学化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的基础[4]。

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激励学生主动发现。同时,为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保持对生活的探究兴趣和信心,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分享和展示的机会,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学“千克和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生活中对重量单位的应用,让学生尝试对重量单位进行换算。比如,超市蔬菜价格牌上写着“5.4元/500克”,那么,1千克蔬菜多少钱?1斤蔬菜多少钱?大家习惯使用哪种重量单位?这些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效探究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及经验进行作答。

(四)基于学生特点,给予个性化引导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及素养水平上,还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比如:有的学生从小帮助家里做家务,会自己外出买家庭日用品,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可能比较好;有些学生喜欢玩数独等游戏,虽然生活应用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也应该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展开个性化的教学引导,结合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其实是教师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因为只有教师充分理解了生活的多样性,才能结合不同學生的生活予以个性化指导。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有些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强,教师应该适当加大学习任务的难度,指导他们在课堂上结合“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绘制近期的生活或学习计划表;对于那些对“年、月、日”缺少认识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观察日历,尝试找到自己的生日及其他重要日子等。

(五)有效开展教学评价,实现持续发展

科学、积极的评价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应用数学知识的心理支柱,让他们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基调,还要促进学生在评价领域的发展。比如,给予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机会,通过“评价单”等工具规范学生评价时的思路和行为,使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则是这种多元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不断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实现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强调生活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师要找到生活化教学的正确方向,还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造出全新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

[参考文献]

李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5):114-116.

汤国平.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9(8):42-43.

王彩凤.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1(6):284.

蒋一凡.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J].理科爱好者,2022(3):196-198.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生活化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