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辉
理解儿童独特的心理空间
如何理解儿童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先从一个例子开始。有一次与朋友聚餐,正值周末,餐厅座无虚席,菜很久还未上来。等待之际,忽然我与朋友家刚读小学的孩子四目相对。彼此“眉来眼去”,于是一发不可收。接下来发生了大家熟悉的情节:这位初看起来害羞的小男孩疯起来,用手指做武器,“六脉神剑”一式接着一式;我则“节节败退”,以各种花样,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败”或者“重生”。原本在我和小朋友之间,是餐桌,还有礼貌和客套,现在那个空间发生了神奇的变化。餐桌变成了楚河汉界式的舞台,让一幕幕好戏不断上演。我不再是一位陌生的有距离感的大人,周围嘈杂的人声也退到一边。现场进行的,是充满趣味、不断出现新情况的游戏,让双方都投入其中,似乎可以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那方天地,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儿童的心理空间。
这显然不是儿童心理空间的全部内容。儿童的心理空间是指儿童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它与现实并不完全对应,心理学家勒温曾提过类似的“心理生活空间”的说法。他说儿童和成人的物理环境一样,可内心却并不一致。他特别强调,儿童的心理空间复杂多样,不能完全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儿童的心理空间中到底有哪些内容?温尼科特也曾进行过有关的描绘,他的思想柔和温暖,在我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依照他的观点,儿童的内心空间大约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过渡空间。内部空间是指儿童在发展中需要面對的各种主题。温尼科特特别强调儿童的内心冲突和对非黑即白的心态的整合等问题。外部空间是儿童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去适应的现实世界。过渡空间则与这两者不同,它是儿童能够安处当下、畅然游戏玩耍的空间。这种空间有助于儿童从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过渡。事实上,它已经超越了前两种空间,成为独立的“第三空间”。在温尼科特看来,过渡空间非常重要,它为儿童提供了永恒的活火,能够让儿童充满活力地投身世界中。当儿童长大成人,这个部分会被称为“童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赤子之心”的类似形容。譬如沈从文先生,怀有赤子之心,“不折不从,亦慈亦让”;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他晚年对任何事情都“耐烦”,沉静投入,锲而不舍。
重视侵犯儿童心理空间的危害
为什么当下儿童的心理空间会出现问题?最根本的是尊重问题。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不可或缺。儿童时期并非成人的预备阶段,儿童也不是完全的“小大人”。可现实中,儿童的独特性常常被忽视。就儿童心理空间的三个方面来说,儿童需要有自己的内部空间,去应对发展中的各种任务。更重要的是,他要在第三空间有自己的生命实践。他们如果少有机会玩耍,难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无法任意驰骋,身上的那团火就无法熊熊燃烧起来。
接下来就是家长和社会的投入和参与问题。养孩子真的不容易。家长和社会不但要有经济等各种现实支持,让儿童衣食无忧,有独立发展内部空间和第三空间的自由,还要亲身参与到儿童的第三空间中,与儿童一起玩耍和游戏。没有这个过程,家长和社会很难感受和理解儿童的内心所发生的事情,难以与儿童“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与儿童建立的情感联结将非常薄弱。具体来说,以下家长和社会的行为侵害了儿童的心理空间,必须给予重视。
第一,无法为儿童提供温暖的大后方。儿童没有温暖的港湾,尤其是情感缺少出口,难过的时候,甚至找不到地方哭泣。第二,无法提供示范,牵引孩子有勇气努力向前探索。没有示范和勇气,儿童难以有力量、放开手脚去“开疆拓土”。第三,无法陪在旁边,成为儿童的知心朋友。尤其是步入青春期后,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会“漠视”父母和他人。支持到位的家长在被“无视”之后,依然“以此为荣”,甚至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在孩子的旁边偏后面的位置,只要有需要就随时赶上来提供服务。而如果这一方面不足,儿童就像找不到镜子一样,不清楚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第四,最让人忧心的是,家长和社会无视儿童的情感,将儿童心理空间的外部方面等同于儿童心理空间的全部内容。儿童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到成年时所要具备的各种技能,为成年后的社会生涯做好准备。家长和社会不能忽视儿童的现实生存和适应能力,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在面对儿童的复杂状况时,如果可能,尽力保持一些弹性。可在一些父母眼里,学业成绩近乎成了成长的代名词。他们以成年人的方式来要求儿童,一定要迅速在学业等功能方面取得进展。他们很难弯下腰去,意识到儿童的内心中发生了什么:反过来,他们强行将儿童拔高到与自己同等的程度,给他们提供成人般理性的方案。至于儿童的第三空间、儿童的情绪和感受,则被完全无视。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儿童被视作“脑子栓了”——怎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尤其是心情不定,怎么回事?仿佛那些第三空间的内容,如同另一个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完全无法被这些成人理解。
由此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危害是,儿童容易变得木然,缺乏活力。儿童的第三空间没有得到发展,那原本应该熊熊燃烧的活火,现在似乎被浇灭了。他玩不起来,对世界没有太多兴趣。如果第三空间得到拓展,他会对世界充满好奇,他的感性能得到极大的拓展,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会张开来,一旦周围有风吹草动,他就会忍不住去探索,去看、去听、去闻。可现在,一切的事物似乎都是为达到目的服务,儿童的内心逐渐变得漠然,甚至死寂。原本在第三空间中,曲线或者迂回反复更可能是常态,充满惊喜甚至不可思议,让儿童流连其中。可现在,在功利达成的逻辑中,最好直线式地达到目的,周围的世界不再有风生水起的一面,难以唤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他的感官似乎封闭了起来,内心日渐枯萎。
再有一个危害,体现在儿童与情绪的隔离上。儿童忙着达到目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间为目的服务。开心与否,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要是伤心难过,就会妨碍他达到目的,他会下意识地将难过直接隔离开来。形象地说,他会将情绪缠上层层绷带,装进麻袋,然后踢到远远的角落,最好是自己再也看不到的地方。可情绪其实都是有来龙去脉的,无论怎样的情绪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如果隔离开情绪,就如同建起大坝,将情绪堆积起来。原本潺潺的小溪,日积月累,可能变成容易暴发的山洪。他的内心不断动荡,越来越容易被情绪绑架。譬如儿童木然太久,一旦遇到类似电子游戏等途径,内心会如决堤一般,喷涌而出,无法自控。
最后让人难过的是,儿童容易丢失自己,活成成人的“代理人”。如果儿童在成长中,心理空间的外部方面被当成了近乎全部的内容,那他会过度发展自己的社会功能方面,扭曲甚至遗忘自己的内心。温尼科特对此有过极端的形容,他将儿童因应对社会不得不发出的方面称为虚假的自己,而那些在第三空间中发出来的才是真实的自己。儿童出于保护自己,会沿着父母或他人的眼光去努力。久而久之,他自己也习以为常,甚至会将戴着的面具当成自己的全部,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想要什么,而是应该做什么。在咨询室中,有太多的学生走进来,沿着父母和他人的视角谈论自己的苦痛,却不明白自己心中发生了什么。他们甚至总是低着头,看着自己不堪的一面,不停地以批评的方式对待自己。没有人爱,他们就难以学会爱自己,他们不会捧起双手,将脸轻轻地放入手中,为自己提供柔和的呵护。至于开怀大笑,放声歌唱,在山林中呼啸而行,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