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云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了明显提升,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输出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在国与国之间日益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传承重视度的不断提升,教育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英语作为传播语言文化的载体,肩负着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高职英语教师须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与英语教学融合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其魅力与精髓,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对文化的辩证认识能力及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文化素养高的职业人才。同时,高职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学习能力、英语水平等因素进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须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现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展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指在漫长的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家发展的基石、民族进步的灵魂。虽博大,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四书”“五经”为其渊薮;若由学术统绪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两家为其归致。这个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至于文学、艺术皆植根其中。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置于现代社会仍具有强大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功能。
从宏观角度而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思想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经常引经据典阐释观点,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如“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动摇则枝叶茂荣”,出自唐朝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含义是治理国家就像种树,只要不动摇根基,就能枝叶繁茂。可见,远在唐朝时的治国理念,有些置于现代社会仍然适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发言时引用《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将传统文化用在国家发展和社会前进中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重要的时代价值。
从微观角度讲,传统文化对培养人高尚的品格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品德高尚的人被统称为“君子”。提到君子,与之有关的诗词典故数不胜数。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象》,含义是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世也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强,奋发图强。又如:“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出自《礼记·中庸》,含义是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严于律己,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类似上述举例中的对个人思想品行进行教化的经典名句灿若星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衰落现象,虽然有一些文人学者在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传承和弘扬,但是要走的路还很长,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也逐渐意识到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使其能够在职场中发挥语言优势,更好地与外国人进行沟通交流。但是,教会学生语言沟通不是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及对教育界提出的新要求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还应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目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使其在实际交流中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交流话题,让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其领略传统文化的美妙与魅力,在交流中传承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以及对自身文化顽强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传播。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教给学生传播文化的工具——英语,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本民族得到更好的传承。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睿智之举,也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方式。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智慧,坚定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心。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王英华2022)。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可以作为学生奋发努力的灯塔,时刻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还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其在形成民族认同感的同时更加感恩、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用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当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后,再进行英语学习就会自觉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更想向西方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自发地转换文化语言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学生通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同时锻炼自己的英语语言技巧和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还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有成效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巧妙地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出色地完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中沉淀出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基石,我们必须将其发扬光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抓住教学改革的契机,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出专业素质高、文化素养好的复合型职业人才。具体策略如下:
高职英语教师须满足时代和课程改革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首先,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应英语表达方式,并能举一反三,即学习一个传统文化知识点,能类比运用到其他文化知识点;其次,语言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讲述经典的传统文化故事,培养其英语思维和跨文化理解交流能力;最后,综合素养方面,旨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情怀,使其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其传播传统文化的欲望。高职英语教师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融入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改善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现状的有效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积极主动投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增强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而进行教学创新,以促使其在跨文化学习中不断提高跨文化理解交流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应以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互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英语语言能力,确保其能运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助力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得到广泛传播。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设定、课时规划等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便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可以就传统节日的内容对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习,除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内容外,还要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学习,如从起源时间、起源原因(事件)、庆祝方式、庆祝目的等角度进行探索式学习。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如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趣味性。
以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和西方的圣诞节(Christmas)为例:教师在对比学习之前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及视频,其内容包含节日的文化背景、庆祝方式、节日习俗、节日特色等,确保学生全面、直观、快速地了解两个节日,然后让其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用英语对两个节日进行介绍。教师作为旁听者,记录学生表述出色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表述不恰当的语言进行指导、纠正。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又可以让他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其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讲故事”配合师生交流的方式,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体验感,又能提高其语言能力,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除了多媒体教学法、交流谈论法,高职英语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配合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升其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资源指一切可被利用的有助于有效开展教学的素材,其不仅仅指教材、教辅资料,还应包括图片、报纸、纸质教学读物、电子读物、网络教学资源等类型的素材。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给他们推荐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读物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其内容可以包含诗歌、绘画、歌舞、汉字、习俗、手工艺术、戏曲等相关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内容,这既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内容,又能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下载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纪录片,如《美丽中国》《兵马俑》《丝绸之路》等,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播放,既能使其放松心情,又能使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网络教育平台上英语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相应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遵循适用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不断筛选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素材,不断丰富高职英语教学资源。
高职英语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必须要重视实际的教学成效,切不可让传统文化的学习流于形式,为了避免“为了学而学”的情况发生,最好的举措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课后测试及考试测试。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对测试内容进行调整、完善,适当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在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不能将聚焦点全部放在英语语言知识上(于洪波2021)。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测试题型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测试,如单项选择题,可以描述一个场景,让学生选择该场景对应的传统节日,诸如此类;翻译句子题,如“Behind bad luck comes good luck.”可译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起直译更加有韵味;写作题,教师可以给出写作主题,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让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的传统节日语篇的行文思路、重点内容进行写作。在测试中进行教学成效的检测既能让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落到实处,又能让学生在内化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其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学习氛围,除了课堂上的情境交流,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罗金梅、刘霞2022)。
首先,最好利用的资源是传统节日。在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可以组织趣味性活动,如端午节,可以组织学生包粽子,然后在此过程中用英语描述包粽子的步骤;中秋节可以举办班级茶话会、猜灯谜、吃月饼、赏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组织竞赛活动,设置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举办“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英语语言能力,用准确、流畅的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途径。因此,教师须高度重视此类比赛。最后,第二课堂不仅仅局限于线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精心挑选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资源,分类存入资源库,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绘本,如成语故事相关的绘本,“对牛弹琴”“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还可以用简单、趣味性强的绘画配上英语翻译来阐释含义,这也非常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又是民族文化生命延续的需求。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落到实处,这不仅仅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传承,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锻炼其思维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文化自信、培养爱国精神。学生在职场交流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还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