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娟,邓华荣,支景风
糖尿病属于近年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肥胖人群,患者因机体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导致机体血糖增高,极易引发血管并发症[1],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合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是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治疗理念。临床可根据糖尿病发病原因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较大。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但单一使用此药的治疗疗效具有局限性,不少学者倡导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用其他药物,如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2],但联合给药治疗的疗效也暂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与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抚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中女11例,男19例;年龄41~68(54.65±1.35)岁;体质指数(BMI)21.25~26.35(23.54±1.21)kg/m2;病程2.0~4.3(3.25±0.35)年。B组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42~69(54.61±1.32)岁;BMI 21.26~36.68(23.65±1.25)kg/m2;病程2.1~4.6(3.29±0.39)年。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抚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病例资料完整;(3)空腹血糖(FPG)≥7.0 mmol/L。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3)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4)中途停药或转院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A组接受二甲双胍片(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142,规格:盐酸二甲双胍250 mg与格列本脲1.25 mg)联合阿卡波糖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202,规格:50 mg/片)治疗,二甲双胍片3片/次,晚餐后口服,1次/d;阿卡波糖片1片/次,口服,3次/d,此后逐步调至2片/次,3次/d。B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片(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556,规格:2 mg)治疗,二甲双胍的用法用量同A组;格列美脲片1~2 mg/次,早餐后口服,1次/d,此后将剂量调整至1~4 mg/次,1次/d,也可根据患者的血糖调整至6 mg/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糖、胰岛素、血脂指标:抽取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静脉血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餐后2 h血糖(2 hPG);采用标准馒头餐试验测定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血糖<3.9 mmol/L)、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2 hPG≤7.8 mmol/L并且FPG≤6.39 mmol/L;有效:治疗后,患者的2 hPG为7.8~11.1 mmol/L,且FPG为6.39~7.8 mmol/L;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是血糖值未达到参考范围。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A组的66.67%(χ2=9.017,P=0.003),见表1。
表1 A组与B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糖、胰岛素、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HbA1c、FPG、2 hPG、HOMA-β、HOMA-IR及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HbA1c、FPG、2 hPG、HOMA-IR、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HbA1c、FPG、2 hPG、HOMA-IR、TG、LDL-C较A组更低,HOMA-β较A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与A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见表3。
表3 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目前,2型糖尿病多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4]。胰岛素抵抗是各种原因使胰岛素对葡萄糖摄取率与利用率下降,如胰岛素拮抗激素、肥胖、长时间高血糖、高脂血症、胰岛素结构异常、存在胰岛素抗体等[5]。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机体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明显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增高,促使胰岛素代偿性分泌,致使机体胰岛素指标升高,进而诱发胰岛素血症[6]。患者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后,其重要器官均会受到影响,机体为加大胰岛素代偿,则会加大胰岛素分泌量,这会加快胰腺β细胞凋亡,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进而使机体血糖水平持续升高[7],进而演变为糖尿病。机体发生糖尿病后,若不能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参考范围内,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合理、有效的控糖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二甲双胍属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且主要药物,此药物从多个作用机制达到控糖的目的,不仅可降低FPG和2 hPG,且可改善机体血脂状况,使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得以改善,降低体质量,并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保护作用[8]。但为进一步提升控糖效果,近年不少学者主张采用联合给药的方式治疗,可供选择的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如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何凌云等[8]、张晓红[9]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效果较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A组的66.67%,且B组治疗12周后HbA1c、FPG、2 hPG、HOMA-IR及TG、LDL-C较A组更低,HOMA-β较A组更高,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与卢汶等[10]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的控糖、控脂、控胰岛素效果优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且安全性亦较高。阿卡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本质为低聚糖,药物中所含的α-葡萄糖苷酶经口服后可与小肠上部进行可逆性结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机体糖类分解速度及机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11]。格列美脲属于磺酰脲类长效第三代降糖药物,可结合胰腺与胰内β细胞表面磺酰脲受体,关闭钾离子通道,此通道为β细胞三磷酸腺苷依赖途径,可促进钙离子通道开放,而机体大量β细胞受到刺激后生成胰岛素,抑制葡萄糖的合成,并可刺激残留胰岛细胞所生成的胰岛素,增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外周葡萄糖的利用功能,且其胰外、胰内的药理作用具有双重性,进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二甲双胍可抑制机体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进而降低肝脏输出葡萄糖量,提升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率及利用率,增强葡萄糖运转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效果,进而达到降糖效果。但将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使用可更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和缓解胰岛素缺乏,具有加强降血糖、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其可更好地控制机体血糖、血脂指标,改善糖脂代谢异常,提高胰岛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