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摘要】词的理性意义之上附着着一层感情色彩,但是这种感情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除此之外也还存在着各种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对于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本文从历时变化、共时变化和成因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历时;共时;成因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3-008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3.026
漢语词义除了理性意义之外,还有色彩意义,感情色彩即其中的一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感情色彩义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色彩表示肯定、赞许、积极的意义;贬义色彩则表示否定、贬斥、消极的意义;中性色彩则表示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在汉语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本来是较为稳定的,但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出现了感情色彩变化的现象,使语义有所不同。因此,本文试图研究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力求对其变化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①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历时变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历时变化是比较丰富的。刁晏斌认为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大规模变迁以及从21世纪以来小范围的变迁,两个阶段的大规模变迁分别表现为词汇的贬义化,例如“买办”“资本家”“豪华”等词因为时代的变革变为了贬义;以及词汇的去贬义化,例如“贵族”“集团”“策划”等词纠正了以前的贬义化现象,恢复了原来的感情色彩[1]。本文认同第一次大规模变迁主要是贬义化的观点,而认为第二次大规模变迁是去贬义化和贬义化共存的时期,而不仅仅是去贬义化这一种表现,它的形态是比较复杂的。本文主要讨论去贬义化和贬义化共存的时期,对于贬义化时期就不过多论述。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后,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整体可以概括为去贬义化和贬义化共存。在这一时期,词汇的去贬义化主要表现为纠正了第一次大规模变迁中的贬义化现象,还有其他表现形态,如一些新生的贬义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再使用;一些使用较多的贬义词也减少了使用频率,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去贬义化。词汇的贬义化则主要表现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出现了很多网络流行语,部分褒义词或者中性词被赋予了贬义色彩,部分词则是新出现的一批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这是新时期的一个独特现象。
例如“贵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最开始的释义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及现代君主国家里统治阶级上层,享有特权。在新时期组成了一个新的名词“精神贵族”,赞誉“士”的高尚品格,是个褒义词。吴晓雪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心态也变得不再那么极端,不再仇视财富,“贵族”所带有的贬义色彩也消失了,现在甚至成为网络热词。例如:单身贵族、精神贵族、贵族气质等。并且,“贵族”的词义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是人们所崇拜或追崇的对象,自然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2]。
(1)曾几何时,“十里长街”一如北京其他的街巷,尚未被商业广告“染指”,那时的长安街之夜,庄严静谧有余,繁华亮丽不足。(1994年报刊精选)
(2)作家染指手机小说,“快餐文化”消费几何。(《经济参考报》)
(3)这一制度在2005年之后才被改变。使它在众多股票中显得非常独特,也成为那些资本玩家们最乐意染指的企业。(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4)若按这种分组方式,本来七个项目均无夺牌希望的日本队,将有望染指五枚奖牌。(1994年报刊精选)
(5)其实,以印尼队挟汤尤两杯盟主的余威,当对7枚羽球金牌均有染指雄心。(《人民日报》1994年第4季度)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染指”一词的解释是从《左传》得来的,后借指分取非分的利益,可看出“染指”是一个贬义词,正如例句(1)中所描写的那样,但是现在却被赋予了中性色彩或褒义色彩,这种用法常见于报刊和媒体新闻。例句(2)(3)就可以看出“染指”一词是中性色彩,比喻“接触、参与某一新鲜事物”。而例句(4)(5)是带有褒义色彩的,这种用法经常出现在体育新闻中,有“获得、夺得”的意思。
去贬义化这一现象的确在新时期较为普遍,由于人们的追崇、网络媒体的发达以及交际的需要,新时期词语的构词能力都大幅提升了,也使得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了很大的转变。
尽管上面分析去贬义化的现象较为广泛,但贬义化依然存在,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例如:
(6)老虎相继落马,对问题官员形成巨大震撼。(《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7)惩治腐败,就要“老虎”“苍蝇”一起打。(新浪微博)
(8)他们为之发抖的事情,莫过于在QQ群里遇到一个超级恐龙或绝顶青蛙,他们从未谋面也能爱如潮水。(中青在线,2010年9月14日)
“老虎”“苍蝇”“恐龙”“青蛙”都是动物类的词语,这四个词语原本都是中性词,没有感情色彩,但放在上面的例句中可以看出带有很明显的贬义色彩,“老虎”比喻那些问题非常严重的、居于高位的腐败人员,“苍蝇”则比喻职位不太高的腐败人员,这两个词语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反腐问题上的原则性。而“恐龙”和“青蛙”则分别比喻相貌丑陋的女子和男子,常见于网络自媒体,极具讽刺意味,非常不符合“礼貌原则”,这种感情色彩义应该被淘汰。
除了上面体现贬义化的词语,在新时期,由于一些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发生,人们往往还会用一些新生成的贬义词去指代它们,例如“第三者”“巨婴”等。
二、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共时变化
通常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把褒义词用作贬义词,或者把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但该词本来的感情色彩还是存在的,并且也在经常地使用。根据人们词汇运用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种现象主要是为了增强感情色彩,表现为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褒用、中性词作褒贬义词、褒贬义词作中性词用这四种类型。褒贬义词作中性词用这种类型非常少,本文不予讨论。而中性词作褒贬义词这一类型,本文认为,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网络用语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人们为了获得关注度,标新立异的趋势是比较明显的,甚至存在搞怪心理,对一些词语进行变异处理,所以褒贬义化是常有的现象。本文也会对这一情况中的中性词贬用进行分析。
(一)褒义词贬用
随着语言的发展,由于人们的交际需要,一些词语本是褒义词,但是慢慢被人们在特殊的语境中作为贬义词使用,使语言带有搞笑、幽默、讽刺的意味。例如:
(9)尊重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有些人对这个传统太陌生了。他们爱自己的下一代,真可谓“无微不至”。对上一代,则只求“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或用得不顺心,就要给颜色看。(《人民日报》1986年5月9日)
“无微不至”本来的解释是“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是一个褒义成语,例句(9)中“无微不至”打上了引号,显然没有使用原本的褒义色彩,同样被用作了贬义,目的是讽刺子女只懂得照顾自己的儿女,却忘记了孝顺自己的父母,只在其父母有使用价值时才会想到父母,还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看。
(10)有些人一提软件产业就说中国人聪明,我倒是觉得对于发展软件产业来说,我们有些人是太“聪明”了,“聪明”到眼睛里只有自己的这点“聪明”。(《人民日报》2002年9月28日)
(11)“他们‘聪明 着呢!”群众中有人揭发说:“专等在上坡儿的地方,大卡车载重走得慢,小轿车想赶路,一超车就罚。”(《人民日报》1999年11月10日)
“聪明”原义是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是用来赞美人的词语。例句(10)中的第一个“聪明”是正面的褒义色彩,而后面三个带有引号的“聪明”表示否定、反语,带有贬义色彩,讽刺了这些发展软件产业的人眼光狭隘,不懂得拓宽自己的眼界。例句(11)中的“聪明”同样是贬义的,变相地讽刺这些专门等着罚款的人,衬托了这些人的黑心肠。
相对于平实地叙述一件事,往往褒义词贬用能够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有很强的反讽意味,既辛辣又幽默,可以巧妙地表达作者特殊的用意。
(二)贬义词褒用
贬义词表达的是一种贬斥、否定、鄙视的态度,但是在表达时有时被特别地用作褒义词,表达赞美、亲切、喜爱的感情。例如:
(12)荷是矜持的,有时候也像少女的狡黠。有人来,它就屏息静气,悄然不动,耐心地等人离开后,才会悄悄地舒展,次第绽放每一片花瓣,无限地接近圆润。(新浪微博)
“狡黠”一词原意是“诡诈、狡猾,一般用来形容诡计多端、心术不正的人”,是个贬义词。在例句(12)中,作者将“狡黠”用作褒义,将荷花比喻为狡黠的少女,形容荷花像少女一样机灵,懂得在无人的时候悄悄绽放花瓣,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3)“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甘心愿意做利国利民的‘傻子”,雷锋倾其一生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用点滴小事完美地诠释了“小我”与“大我”“有限”与“无限”“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人民日报》2012年3月27日)
“傻子”一词本是带贬斥色彩的,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这里却刻画了雷锋的忘我精神,用“傻子”表现了他的憨厚老实,用作褒义反而效果很好。
从以上的例句中可以看到,在特殊的语境中,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使言语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更加凸显了作者的感情。
(三)中性词贬用
原本中性词是没有褒贬色彩的,但是在现代社会,部分中性词在特殊的语境中带有感情色彩,主要表现为中性词贬用。例如:
(14)那些在某些行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大神们,换个行业很可能就不灵了。那些预测对了的“专家”很可能只是运气好而已。(新浪微博)
例句(14)中,“专家”加了双引号,显然不是寻常用法,这句话表现出了说话人的不满,很明显是对专家的不屑以及不信任,“专家”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15)都这么大一个人了,你的行为怎么还这么幼稚啊,做错事还不承认,真是个小孩。
“小孩”是一个中性词,但例句(15)中说话人用“小孩”形容这个大人不承认错误,行为幼稚。这时候“小孩”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他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通过上述例句可以看出,一个不带任何色彩的中性词可以在特殊的语境中带有贬义的色彩,这种变化会在表达中不时地体现出来,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原因
词义的变化在不断适应着社会,且方式多样。而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复杂,总的来说,现实现象的变化、词义聚合和组合关系的影响都可以引起词义的变化。上文探讨了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历时变化和共时变化之后,在此分析感情色彩义的变化原因,主要从语言内部因素、人的认知因素、社会生活因素等方面展开。
(一)语言内部因素
从词义的内部系统来看,词的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词的意义变化也可以引起和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从演变的结果看,新的意义的产生是因为旧的意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这可以说明词汇的感情色彩义是附加在理性意义上面的。例如“绿色”一词,本来只是单指一种颜色,是一个中性词,但后来出现了如“绿色心情”“绿色食品”等这类带褒义色彩的词组,现在又出现了如“绿帽子”“原谅绿”等这类带贬义色彩的词组,这都是语言内部系统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人的认知因素
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在词义上的体现,既有理性意义的深化,也有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因此,人的认知的不同会反映到这些变化上面。例如:
(16)她觉得自己能上大学是侥幸,当时浪费了太多时间,后来遇到那些“学霸”同学后,她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求知。(《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是“霸道、蠻狠、压迫人们”,“路霸”“水霸”“电霸”等都反映了这一现象,由于认知的多元化,人们将“霸”运用在这类蛮横不讲理的行为中,但随着人们认知的扩大,“霸”也被用于形容“在某方面或某一领域很厉害的人”,例句(16)中的“学霸”,就指学习很厉害的人,再如“词霸”“考霸”等。所以,当人们的认知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词汇的感情色彩义。
(三)社会生活因素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词汇的感情色彩义变化自然是受社会生活的制约和影响的,与客观世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了解其变化原因,必然是要和社会联系起来的。社会政治因素是感情色彩义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语言历来都是很受政治集团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活动往往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造成不小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体现在语言方面就是感情色彩义的不同,也就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的不同。前面提到的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两次大规模变迁都反映了社会政治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逐渐开放,有了更多理性思考,较少使用一些有严重贬义色彩的词语。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一些新时代的词语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例如“中国梦”“不忘初心”“一帶一路”“命运共同体”等,新的词语正深刻改变着社会面貌。社会经济对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发展经济,下海经商,出现了如“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有财产”“公有财产”等这类的词语,这就使得经济类的词语多从贬义色彩转化为褒义色彩。社会文化方面,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一种语言随着使用而变化了词义,相当一部分是受文化背景影响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再一次出现了文化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如“百花齐放”“博大精深”等这类的词语,都是带有褒义色彩的,甚至连“竞争”都带有褒义色彩,例如“竞争的魅力”这类说法。
综上,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变化方式是多样的,在使用词语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对词汇的感情色彩加以改造,这便形成了特殊的用法。本文讨论研究了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义的动态变化,希望能便于辨析和使用词汇,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释:
①本文用到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网络版)以及已有文献资料,少量的语料是笔者自拟。
参考文献:
[1]刁晏斌.现代汉语词义感情色彩的两次大规模变迁[J].文化学刊,2007(06):47-56.
[2]吴晓雪.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义褒贬色彩变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3]吴晓雪.小议新时期汉语词义褒贬变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02):78-79.
[4]边小玲.“染指”感情色彩的变化[J].语文知识,2005(08):29.
[5]修琼英.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考察社会文化与词义褒贬色彩的关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