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行语“拿捏”

2023-02-18 20:58黎湲洁
新楚文化 2023年33期

黎湲洁

【摘要】网络流行语“拿捏”入选2022年十大流行语,本文结合实例,描述并阐释了“拿捏”的语法和语义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拿捏”的流行理据。它的时代性和多义性是流行的重要原因,符合社会文化发展,顺应大众心理变化。

【关键词】拿捏;语义泛化;流行理据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3-0078-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3.025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变化也反映着社会的变化,网络流行语更是如今社会与文化在网络空间中发展变化的深刻反映。2022年12月2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拿捏”位列其中。如今流行的“拿捏”一词常与一个简单的手势表情包一同使用,其词义也在不断地膨胀扩张,搭配的对象也极为丰富。除去词语本义,如今多用于形容一种了如指掌的把控,有时也会具有一些幽默诙谐的特性。本文通过探寻“拿捏”的语义源流,分析其流行的原因,以加深对流行语“拿捏”的理解。

一、“拿捏”的语义演变

(一)“拿”的语义演变

通过在语料库中对相关内容的搜集可以发现,在先秦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出现“拿”字,早期的古代文献记载中也只有“拏”和“挐”二字。明代学者张自烈在《正字通》中提到:“‘拿,俗‘拏字。”《康熙字典》注为:“挐一作拏。煩挐,擾亂也。”可见,“拿”是“拏”“挐”的俗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拏,牵引也。从手,奴声,女加切。”“挐,持也。从手,如声,女加切。”可见,“拏”和“挐”均为形声字,作动词,但本义有所不同。“拏”字本义表示“牵引”,“挐”字本义表示“持拿”。“拿”字字形在唐朝时期首次出现。如:

(1)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风泊拿虎螭。(韩愈《岣嵝山》)

例(1)中,“拿”译为“牵引、勾连”,与“拏”字本义基本保持一致。宋元时期,“拿”字出现更加频繁,使用频率逐渐超过“拏”和“挐”,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语义。

(2)爱是泛爱那物;欲则有意于必得,便要拿将来。(朱熹与其弟子《朱子语类》)

例(2)中,“拿”字可以解释为“用手持物或取物”,这由“持拿”义引申而来。

明清时期,“拿”字作动词引申出新的语义的同时,口语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3)只见妈妈拿出钞来,翠莲接过手。(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例(3)中的“拿”也可以译为“用手持物或取物”,但在这里更倾向于表示动态“拿取”的过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拿”的十个释义分别是:“刁难,要挟;装出,故意做出;领取,得到;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发生变化;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跟‘来说、来讲搭配使用,引进要说明的事物或情况。”其中,前三种释义为动词词性,后三种释义为介词词性。

(二)“捏”的语义演变

“捏”是形声字,从手,圼声。《说文解字》中并没有关于“捏”字的记载。《广韵·屑韵》解释其为:“捏,捺。”“捏”的本义为用手按,或用拇指和别的指头夹住。如“捏住鼻子”“捏着张钞票”。特指按摩的一种手法。如“捏肩”“捏脚”。

由此引申出“捏”的其他四种释义。一是握,攥,如“捏紧拳头”“捏了一把汗”;二是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如“捏泥人”“捏娃娃”;三是使合在一起,如“捏合”。四是故意把非事实说成事实,虚构,如“捏造事实”。关于“捏”的五种释义均为动词词性。

(三)“拿捏”的语义演变

“拿捏”最早诞生于明朝,本作动词,意为“要挟,刁难”。如:

(4)他又在我海内遇着你的差人,夺了请帖,径入水晶宫,拿捏我父子们,有结连妖邪、抢夺人口之罪。(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5)咱们这样人家,固然不仗着自己做,但只到底知道些,日后才不受人家的拿捏。(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拿捏”更常见地解释是“把握,掌握”。如:

(6)掌握这五个关键词,轻松拿捏2023数博會。(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3年5月6日)

(7)买年货这件事,简单5招就拿捏好了!(人民网-社会法治 2022年1月13日)

另外,“拿捏”也可以作形容词,解释为“扭捏”。如:

(8)那知州先将于冰上下一看,口里拿捏着京腔问道:“你是个什么人儿?”(《绿野仙踪》)

二、“拿捏”的句法功能

网络流行语“拿捏”被广泛地运用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上,分析“拿捏”的句法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加规范地使用该词。以下语料均出自于社交媒体平台。根据语料总结得出,“拿捏”一词可以充当的句法成分比较多,能够充当句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也可以充当定语,有时也能独立成句。

(一)充当主语

通过收集、分析语料发现,“拿捏”可以充当主语。如:

(9)拿捏是评论中的网络用语,一般用于表示自信,认为可以掌握住事情的状态或者某个人。(时间财富网 2020年8月6日)

(10)分寸的拿捏,靠的是日积月累。(解放网 2023年4月24日)

例(9)中,“拿捏”单独作主语,是名词性成分,指的是网络上政治流行的“拿捏”这一名词,并且和谓语中心语“是”一起组成判断句;例(10)中,句子由包含“拿捏”的“的”字短语充当主语,将动词性成分名词化。

(二)充当谓语

根据现有语料,“拿捏”作谓语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其后通常带有宾语。如:

(11)不论是精准度、水平垂直程度还是外观美观程度,他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3年5月1日)

(12)还是来一场朋友圈年夜饭争霸赛,秀秀好厨艺,拿捏住亲朋好友的胃?(人民网 2023年1月10日)

例(11)中,谓语“拿捏”后带有“得”字标志的补语结构,形成述补短语,强调“他”对这一事物的精准把握;例(12)中,谓语“拿捏”后带有补语“住”,共同构成句子的谓语成分。

(三)充当宾语

“拿捏”还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宾语,这与充当主语的情况有些共通之处。如:

(13)台风快速加强的主要预报难点是对台风加强幅度的“拿捏”,特别是对极端强度的把握。(科技日报 2020年8月19日)

(14)针对行政执法尺度的拿捏,文水县落实“柔性执法”和“首违不处”的人性化流程。(山西日报 2023年4月20日)

例(13)和例(14)中,包含“拿捏”的“的”字短語充当宾语,是名词性成分,这一点与充当主语的情况相通。

(四)充当定语

“拿捏”可以是体词性的,充当定语修饰其后的中心语。如:

(15)有趣的是,赛前,苏炳添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一个拿捏的手势,所表达的意思是自己一定要拿到第一。(腾讯网 2021年8月1日)

(16)长大了,越来越成为别人不好拿捏的样子了。(微博)

例(15)“拿捏”作“手势”的定语,例(16)“拿捏”作“样子”的定语;例句中的“拿捏”与后面的名词形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形成定中结构。

(五)独立成句

(17)拿捏!《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流行语发布。(腾讯网 2022年12月26日)

(18)拿捏了!2022十大流行语公布,有你常用的吗?(光明网 2022年12月27日)

例(17)和例(18)由“拿捏”或“拿捏”后带有语气词“了”单独成句,带有兴奋、感叹的情感色彩。“拿捏”独立成句也常用于语篇开头或者文章标题之中。

三、“拿捏”的语义泛化

刘大为(1997)指出:“所谓语义泛化,指的是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谓范围。”一般的词语在演变时也会产生语义泛化的现象,但在流行语中,语义泛化的现象更为充分和集中。“拿捏”,在语义演变的同时,也进入了语义泛化阶段。

(一)感情色彩变化

“拿捏”一词从本义“要挟、刁难”到延伸义“把握、掌握”的转变过程中,其语义的感情色彩已经完成了从贬义到中性的转变,有时还会带有诙谐幽默的成分。如:

(19)刘客官,你休要拿捏我们,不要倚仗着你是个苦主。(《荡寇志》)

(20)通过气韵结合和语气停顿,来拿捏故事节奏,烘托环境氛围,使读者听起来津津有味。(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3年8月24日)

(21)模仿不同狗狗剪趾甲的反应,果然各有特色,气质这块拿捏住了!(微博)

结合例(19)和例(20),原本的“拿捏”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19)表示刘客官以自己的身份为借口,企图要挟“我”,例(20)表示气韵和语气是把握故事节奏的关键,此处的“拿捏”呈中性的感情色彩;随时间发展,“拿捏”一词的色彩义发生了转变,例(21)中“拿捏”的感情色彩偏向中性,并带有戏谑玩笑的语气。在网络上,“拿捏”与手势表情包共同使用时,显得语言更加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二)高程度义表达

流行语“拿捏”是由“把握、掌握”这一意义进行延伸的,随时间推移,“拿捏”的动作进一步发展到了更高程度,扩展出了其高程度义的用法。“拿捏得死死的”“分分钟拿捏了”等都是其高程度义的表现形式。这种用法体现了动作实施主体强烈的控制意愿和主观的情感表现,表现出当下人们的自信状态。如:

(22)济南蛋雕:薄又脆的蛋壳上雕刻世间万物,这绣花功夫“拿捏得死死的”。(齐鲁网 2022年4月4日)

(23)河北这些美食,分分钟拿捏你的胃。(长城网 2023年3月12日)

例(22)中“拿捏得死死的”表示手艺人在蛋雕方面很在行,对于蛋雕技术把握得十分到位;例(23)中“分分钟拿捏”表达出作者对河南美食的喜爱和赞美,体现出自信的态度。

(三)语用空间扩展

“拿捏”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流行语,其词义扩充的同时,语用空间也在不断地扩展。最初,“拿捏”的对象只能指人,表示对这个人的完全控制。现如今,“拿捏”的对象可以指一个过程,表示对这一活动过程节奏整体性的把握十分到位;也可以指一种环境氛围,表示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24)民警“老师”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不但拿捏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还运用了较为专业的“话术”,精准还原了在青少年群体中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人民网-上海频道 2023年6月30日)

(25)多多、花花两个“泉城购”活动吉祥物出现在广场,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并送出了惊喜福利,节日的氛围被狠狠拿捏了。

例(24)中,“拿捏”的对象是孩子们,体现了民警对孩子们天性的精准把握;例(25)中,“多多”和“花花”拿捏住节日的氛围,使广场里的民众身临惊喜之中。

四、“拿捏”的流行理据

流行语“拿捏”的迅速传播和发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包括语言发展的内部因素和语言传播的外部因素。

(一)隐喻认知因素

语言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要,又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与此同时,词汇的变化又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在词语新义产生的诸多途径里,隐喻是十分常见并且重要的一种。“拿捏”的隐喻机制来源于汉语词语中的搭配关系,“拿捏”的本意为“把握、掌握”,这一意义与许多名词或动词相搭配,如“拿捏时间”“拿捏火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络语言的普及,“拿捏”的搭配对象进一步扩展,其动作也进一步强化到了表示控制的更高程度,因而扩展出了拿捏的高程度义用法,被用来形容与完全掌握、控制无关的事物。当某事物超过了行为主体把握的最高程度时,拿捏便产生了诸如“控制”“掌握”等意义,它们为语境中的行为主体构建了一种新的认识方式,也为我们认知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通过文化理论视角,对“拿捏”的隐喻性质和表现形式分析得出,“拿捏”用于描述人们对某种抽象概念的控制程度,比如情绪、形势或者是对其他人的支配程度,这是“拿捏”在文化中定位和影响的体现。分析社会互动视角可知,“拿捏”的流行规律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频繁地使用“拿捏”一词,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境或氛围的掌控,由此,“拿捏”还能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控制等。语言学习视角中,不同的语境中“拿捏”也可以表示许多不同的含义,比如“掌握”“控制”“刁难”等,“拿捏”的多义性也反映出了流行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同语境中词义的异同以及隐喻表达方式的不同,使得“拿捏”的含义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容易被听者理解。

(二)社会文化因素

传播广、发展快是流行语的最典型特征,与一般的话语相比,流行语具有更多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元素,同时也能体现出人们心理特征的变化,是新媒体时代重要的语言体系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文化的流行,新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方式也不断地涌现,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为“拿捏”这一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社交媒体的交互性和时效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开放、便捷的交流环境,通过使用“拿捏”这样的网络流行词汇,人们可以更加灵活、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交际意图,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回应或理解他人传达的信息。“拿捏”的使用场景大多数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热点事件,它能够在多种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一特点也顺理成章地使它成为我们表达对某一事物精准控制、牢牢掌握的第一选择。当代年轻人追求自由和多元化的发展,他们倾向于使用富有表现力、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日常表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原本只在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中使用的方言或俚语也有机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拿捏”就是其中之一。时代精神是影响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对于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原本只是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网络用语,现如今也成为大众可以接受的网络流行语。

五、结语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发展最快的要素,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运用反映出社会文化的阶段性特征,体现出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拿捏”在隐喻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词义和用法,其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共鸣,也反映了人们认知事物角度和思想情感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杜建清.汉语动词“拿把”的词汇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3):163-173.

[2]张怡春.流行词“吐槽”语义泛化解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06):101-108.

[3]田津贺.拿捏:一种高程度义表达[N].语言文字报,2022-09-07(002).

[4]姚力之.流行语语义变化的认知隐喻解读[J].湖南社会科学,2012(06):39-41.

[5]徐佳.网络流行语“飒”的语义及流行原因探究[J].作家天地,2022(3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