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意坤 张博轩
作者简介:张意坤(2000-),女,河南商丘人,本科,从事舞蹈表演研究。
摘 要:建立艺术审美表现力培养机制,能够帮助舞者培养独特的艺术品位以及艺术敏感性。通过观摩和练习经典芭蕾舞蹈作品,舞者能够深入了解高水平的艺术表达,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与表演中。本次研究中,相关工作人员基于该机制构建的关键要素,明确机制建设具体流程与核心步骤,以期提高舞者艺术水平,为舞蹈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芭蕾舞蹈;艺术审美力;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J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5-0-03
艺术审美表现力是指舞者通过舞蹈动作、姿态、情感的表达,以及对音乐、剧情和舞台装饰等要素的感知,令舞者能够准确传达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使观众能够深入体验和理解舞蹈的艺术内涵。艺术审美表现力的培养可以使舞者在舞台上展现更高水平的艺术魅力以及个人风格。为了培养芭蕾舞蹈的艺术审美表现力,舞蹈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始关注舞者的情感训练、艺术鉴赏和创造力的培养。他们不仅注重技术的磨砺,还致力于引导舞者深化对音乐、舞蹈形式、艺术风格的理解。通过观摩和练习经典芭蕾舞蹈作品,舞者能够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并借鉴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
一、芭蕾舞蹈中审美表现力的特点
(一)技术与美的结合
芭蕾舞蹈要求舞者具备高超的技巧,以及精准的身体控制能力。舞者通过精确而流畅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优雅的形态[1]。芭蕾舞的审美表现力,与舞者身体的线条、手臂的舞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一系列的姿势转换和体态表达,使得舞蹈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例如,中国原创芭蕾舞剧《八女投江》中“密营”这一章节,创作者利用东北秧歌的动律、舞姿与芭蕾体态、步伐融合,这就需要舞者有非常强大的肌肉力量,能够在用足尖控制自己身体的同时,做出大幅度火辣热情的秧歌舞蹈动作,呈现绝佳的艺术效果。在“桦书”一章节中,朝鲜族女战士安顺福回忆新婚爱人时,以朝鲜族舞蹈特有的弹手、呼吸,中西结合,用芭蕾去演绎,舞者需用小肌肉群和内在去带动支撑整个角色。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技术技巧是非常重要且最基础的条件,但外在的技术技巧并不是舞蹈的全部,内心的修养与内在的技术,两者需结合,才能创作出更完美和伟大的艺术作品。
(二)空间感和節奏感
舞者需要准确感知和运用舞台空间,并通过身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来创造并表达艺术效果。舞者通过迅速的脚步、轻盈的跳跃、旋转以及不同层次的行动,展示出空间感变化与节奏变化,使舞蹈作品更加丰富,突出层次感。芭蕾舞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如《天鹅湖》中的《二幕双人舞》和《黑天鹅双人舞》就全面展示了男女舞者对舞台的把控能力和音乐节奏的感知力以及表现能力之间的相互配合,最终将舞剧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艺术品位和创造力
舞者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技巧,展现个人的创造力和艺术特点。他们通过舞蹈作品的编排、解释和演绎,展示自己的艺术观点以及个人舞台风格,为观众呈现出个性化、丰富多样的演出。
二、机制构建关键要素
(一)知识与技能培养
在练习舞蹈中,舞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通过系统的练习以及大量的舞台表演,舞者可以逐渐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培养更高水平的艺术表现力。这涉及对舞蹈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运用,如平衡、身体对称性、动作的流畅性等。同时,舞者还需要熟悉不同舞蹈形式以及舞蹈风格,包括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等,以及各种舞蹈的特点和技巧要求。如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花木兰》大量运用了中国古典舞的语汇、现代舞的编排手法、传统武术的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沙场风光和军旅生活。
(二)身体与体能培养
芭蕾舞者无比柔软的身体里,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一抬腿,一投足,都展现出芭蕾的优雅。但是,所有的力量都需要在一定控制能力的加持下,舞者才能自如地支配自己的身体。舞者需要拥有柔韧的身体,具备协调的肌肉控制能力,并且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力量来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舞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身体训练和体能训练。这可能包括拉伸、力量训练、核心肌群训练、有氧运动等,以维护身体的柔软性、力量和耐力。舞者还可以通过瑜伽、普拉提和其他身体训练方法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三)舞蹈理解与创造力培养
舞者需要理解舞蹈的结构、形式和风格,并能根据角色设定以及音乐节奏,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培养创造力可以通过舞蹈编排、即兴创作、角色解读等方式来实现,以帮助舞者展现个人独特的艺术表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芭蕾舞剧的演绎来说亦是如此,不同的舞者对舞剧有着不同的情感理解,这就需要舞者依靠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认知体会对人物形象进行详细的剖析,形成自己独有的体会,从而在舞台展示中带给观众以情感上的共鸣,阐释好所演绎的角色,突出角色特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三、艺术审美表现力培养机制构建路径
(一)情感和情绪的传达
1.芭蕾舞蹈作品的意境和情绪解读
(1)观察舞者的身体语言
舞者的动作、姿势和表情是舞台上最强有力的表达工具之一,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意境和情绪信息。观众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舞者的身体线条、肢体舞蹈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深入体验舞蹈作品的深度和内涵。这些元素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达和故事的讲述。
舞者的姿态和身体姿势可以传达角色的性格、状态和情感[2]。例如,挺拔的身体线条,表现出自信和坚定,而弯曲和柔软的线条,则可能传达出脆弱或悲伤。观众可以通过观察舞者的身体线条来解读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发展。不同的动作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例如,跳跃和旋转表达喜悦和轻松,而沉静的动作可能表现出内省和忧虑。观众可以通过动作的速度、力度、流畅度和变化来感知角色的情感状态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2)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情绪
芭蕾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音乐的紧密结合。音乐不仅是舞蹈作品的伴奏,更是作品意境和情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舞者聆听音乐时,他们与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密切互动,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诠释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与氛围。舞者会聆听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承载情绪和感知的重要元素之一。舞者会用身体姿态和动作来演绎旋律的韵律和变化。他们通过轻盈的跳跃、流畅的转身,或是缓慢的伸展来呼应旋律的起伏与流动性。舞者的动作与音乐的旋律相互呼应,创造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共鸣。节奏是舞者注意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和骨架,它给舞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时间基准。舞者通过舞蹈动作的速度、力度变化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快速的节奏可能促使他们进行快速的腿部技巧和转体动作,而慢节奏则令舞者展示出缓慢优雅的流线动作。舞者利用节奏的变化来传达音乐所包含的动感、活力或安静。如在原创芭蕾舞剧《花木兰》第一幕中,木兰做农活时采用了轻快的节奏与悠扬婉转的笛声,展现田园生活的恬淡。紧接着用隆重的鼓声与长调表现天子的庄严肃穆。而后乐声厚重,钟鼓锤击,表现木兰英勇奔赴战场的气势。紧凑短促的挥动长杆的声音与银铃的清脆,展现了紧凑节奏的练兵日常,显现军营的严苛与肃穆有序。芭蕾在此不显柔弱,反而仍能柔中带刚,再加上各式矛、剑等兵器的运用,更具民族色彩。在民乐与民族服饰的加持下,舞剧更展现浓郁民族色彩,颇具史诗气概。
2.舞者与角色之间的共鸣和情感转化
(1)角色研究
角色研究是深入理解角色的第一步。这包括了解角色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情感经历和目标。舞者可以通过阅读剧本、分析角色的台词或与导演进行讨论来获得这些信息。了解角色的历史和情感背景,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体验和表达自己对于角色的解读。
(2)情感识别
舞者需要具备辨识和理解角色可能经历的情感的能力,这涉及对人类情感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舞者应该能够感受并深入研究不同情感,包括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和表现角色在各种情境下的情感状态[3]。
(3)自我反思
舞者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需要寻找与角色情感的共通之处。这意味着他们要探索与自己生活中经历或情感有关的共鸣点,寻找与人类情感普遍性相关的共通点。通过找到这些共通点,舞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角色,并将自己的情感与之联系起来,以便更真实地表达和传达角色的情感世界。舞者经历的喜悦、挑战、痛苦或失望等情感体验可以与角色所经历的情感相呼应。通过回忆和体验自己的情感经历,舞者可以更加真实地理解和表现角色的情感世界,将个人的情感能量注入表演中。
(4)观众互动
舞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方式。舞者通过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动作,与观众建立联系,促使他们更容易被角色的情感所吸引和感染。肢体表达是舞者与观众之间最直接、最强有力的沟通方式之一。舞者通过肢体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可以直接触动观众的内心,带领他们走进角色的情感世界。在无声的情况下,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与意义。
(二)舞台呈现与演技表达
1.身体表现和表情
舞者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等身体表达手段,能够将情感、角色内心世界以及故事情节传达给观众。肢体语言是舞者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动作都带有特定的含义以及情感色彩,舞者需要通过精准、流畅的动作,准确传达角色的情感。
2.音乐和节奏感
良好的音乐感意味着舞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变化和情感色彩。他们能够解读音乐中的音调、旋律、动感等要素,并将这些要素融入自己的舞蹈中。舞者需要通过细致的音乐分析和感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舞蹈动作。节奏感是舞者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能力,舞者需要准确把握音乐的节拍和韵律,将自己的舞蹈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当舞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时,舞者能够更加贴近音乐的情感世界,并将其转化为独特而精彩的舞蹈表达。其通过舞蹈动作、身体姿态和表情,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舞者的身体与音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振,使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传达。
为了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舞者需要不断地练习,熟悉音乐,他们可以通过听音乐、分析音乐、与音乐家合作以及参与音乐排练等方式来提升这些技能。舞者也可以通过实践和舞蹈教练的指导,不断磨合,将音乐与自己的舞蹈演绎相融合。
3.故事情节和角色诠释
当芭蕾舞蹈基于故事情节或特定角色设定时,舞者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舞蹈技巧以及舞台表现力,还必须走进角色成为角色。
首先,舞者需要深入理解所扮演的角色。要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明白为什么角色会做出特定的举动,以及他们在故事情节中的发展轨迹。其次,舞者将这些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表演。他们通过身体表现,如姿势、动作和肢体语言,呈现出角色的特质和情感状态。最后,动作在角色诠释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的角色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动作,如优雅的舞姿、激烈的动作或戏剧性的表演。舞者必须根据角色的需求,运用适当的技巧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4],才能让观众与角色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创意与个人表达
1.探索个人舞蹈风格与创作思路
舞者在追求卓越的旅程中,需要积极地发掘和打磨自己的独特舞蹈风格。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练习已经掌握的传统技巧,而是更深入地探索如何在传统的舞蹈语言中注入个人特色。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的身体特质、审美取向和生活经历,这些都可以成为塑造独特风格的元素。
要实现这一目标,舞者可以通过研究各种舞蹈流派、参与不同的舞蹈项目,以及观察自己在自由舞蹈时的习惯和倾向,逐渐形成自己的舞蹈风格。随后,他们可以逐渐融合这些元素,创造出具有独特标志的个人风格。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不断地实践,但最终会让舞者在舞台上脱颖而出。
此外,培养创作思路也是关键一环。舞者可以参加编舞工作坊或创作小型独立舞蹈作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舞蹈创作的过程和挑战。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舞者可以深化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同时也为自己的表演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深度。
2.培养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力
舞者不仅要关注舞蹈本身,还应该积极培养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力。这意味着要超越传统的舞蹈领域,去探索与之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领域。例如,了解不同文化的舞蹈形式、音乐、绘画等,可以为舞者提供新的灵感和观点,丰富他们的舞蹈语言。
舞者还应该积极参与跨艺术领域的合作项目。与音乐家、戏剧演员、视觉艺术家等合作,打破艺术的界限,创造出全新的舞蹈体验[5]。这种跨界合作不仅能够为观众呈现多重感官的享受,也激发了舞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舞者应该保持对当代艺术和社会议题的敏感性。这有助于他们将当代的思想、问题和情感融入舞蹈中,使其更具思想深度和现代性。通过表达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关切,舞者可以让观众在观赏舞蹈作品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四、结束语
芭蕾舞蹈的艺术审美表现力培养机制的形成,能够帮助舞蹈演员将身体与音乐完美融合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通过优雅的动作和情感的传达,触及人类内心深处的共鸣。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提炼出深刻的表现力,将观众带入情感的旅程。它鼓励从业者积极去感知美、创造美、分享美,成为那些能够启发他人、感染他人的舞者和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李鹤群.论芭蕾舞的延伸意识与审美气质的互通[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4):114-117.
[2]解冰冰.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育方式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92-93+102.
[3]胡曉,李春华.古典芭蕾舞剧变奏版本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应用[J].舞蹈,2017(11):69-70.
[4]陈超.阳光下成长——中央芭蕾舞团艺术教育的春天[J].舞蹈,2016(06):59-61.
[5]武朝辉.古典芭蕾舞中的手和手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