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要】在汉语词汇体系中,时间词汇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目前,語言学领域对其隐喻性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隐喻的视角进行的,对于动体隐喻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相对于较为抽象的空间观念来说,中华先民通过对自身和与其关系密切的相关事物的沟通体验中所获得的时间认知更为生动、具体和深入,从而使先秦时期的时间词汇具有了丰富的动体隐喻特性特征。
【关键词】先秦;时间词汇;动体隐喻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2-0075-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2.023
美国著名哲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指出“隐喻是语言的生命,是连接语言和认知的桥梁”。认知语言学指出,一个完整的隐喻语义框架由“本体”和“喻体”组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即构成隐喻的基础叫“喻底”。目前,对先秦时期的时间词汇从隐喻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之成果不少,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动体隐喻是时间隐喻的典型类型之一,本体为“时间”,喻体为“动体”,运动变化的规律性构成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即“喻底”。
所谓动体隐喻,就是指通过观察事物运动变化来对时间进行隐喻。这里所说的“事物运动变化”主要指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事态与物态,即人类自身、动植物及客观世界其他物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周光庆教授在《隐喻: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机制》一文中说:“在与生存空间互动的历程中开展隐喻活动,总是以几种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为根据的。”通过深入分析先秦时间词汇的词源和意义特征,我们可以将先秦时间词汇的动体隐喻性分为天象、人象、物象和气象这四种类型。
一、天象——通过观察天空的颜色变化
来隐喻时间
日出日落,昼夜交替,茫茫夜空,满天星斗,大自然所呈现的这些时序现象,在先民生活中不仅仅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体现出先民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深刻体悟和认知。先民对大自然中时间现象的认识与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中国人的智慧。
(一)用日月星辰的运行来隐喻时间
在先秦单音节时间词汇里,有不少词语是以描述太阳和月亮的出没来表达时间概念的。《周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古人已观察到日月是交替运行的。在甲骨文中,“日”“月”是两个象形字,它们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的形态。古人观察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而用“日”来定义昼夜交替的时间周期,即一天的时长。《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日”表示一整天。还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将“月”定义为代表月相变化的时间周期,即“一个月”。《庄子·养生主》:“族庖月更刀。”众多的单音节时间词采用“日”作为成字构件,例如“旦”“莫”“朝”等。“莫”是“暮”的本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莫”古文字形表示“日落草中”,故本义表示天快黑了,即“傍晚”。《广雅》:“莫,夜也。”“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日”“月”“茻”,表示“日月同现于草木之中”之形,此时是太阳已出,但残月未落之时,故本义为“早晨”。《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先秦时间词汇系统中类似的时间词还有很多,如《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这些都是用太阳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来表达时间概念。
在双音节的复合时间词汇中,有很多用“日”作为构词语素。例如“日出”,指太阳刚刚升上地平线,即早上。“日入”则指太阳下山的时刻,即傍晚时分。《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日昃”表示太阳偏西位置的时刻,大概是下午二时。《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还有用月相变化来命名时间的。“月吉”与“月朔”均代表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周礼·地官·族师》:“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月半”与“月望”这两个词都是用来指代农历每个月的第五天。月半即月亮之半,指弦月,半圆之月。《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月晦”即月亮的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三音节的时间短语,如“哉生明”,指农历的每个月的第三天或第二天。在这一天,月亮开始亮起,“哉”表示“才”或“始”的意思。《尚书·武成》中说:“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其中的“哉生魄”作为一个动词性短语被用来指称时间。因为农历的每月十六日,在这一天开始出现月缺现象,即指“月亮暗淡没有光泽的区域(月魄)刚刚产生”之时。《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
除了日月的出没,由太阳和月亮运行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先秦时期有一类是由“时间语素+动词性语素”组成的主谓结构的时间词汇,也用来命名时间。例如《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土功……日至而毕。”杨伯峻注:“日至,冬至。”类似的时间词语还有“日至”“日长至”“长日之至”“日短至”“冬日至”“日南至”等。
星辰的移动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十天干十二地支就是源于古人对天象即星宿的观测,后演化为我们最熟悉的天干地支纪时法。正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太阳和月亮在这一个月会相会于“陬訾”星,于是人们用“孟陬”指农历正月。《楚辞·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二)用天色的变化来隐喻时间
在一天的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古人们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用它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如傍晚时分,太阳即将下山,阳光变成黄色,就用“昏”“黄昏”“纁黄”表示天空发黄,即将进入夜晚的傍晚时分。《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屈原的《九章·思美人》中有:“指蟠家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其中的“曛黄”即黄昏,曛,落日的余光,也作“纁(xūn)”。“黄昏”是我们现代汉语的常用词,看似普通,其实它起源很早,先秦时就已用来表示“从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即傍晚时分,古今词义没有变化。《楚辞·屈原<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表示天色微白,即清晨天亮时分。类似的词还有 “明发”“昧明”和“质明”等。《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中的“明发不寐”表示天亮了都还没睡着,即整夜未睡的意思。《荀子·哀公》:“君昧明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仪礼·士昏礼》:“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大采”和 “小采”也是先秦常见的时间词汇,分别表示“朝”与“夕”。采,指太阳光采。日出时太阳光强,称为“大采”。日落时太阳光弱,称为“小采”。卜辞说,该天“大采”(早晨)之时有云起自西北……到“小采”(傍晚)时天气迅速变晴了。
二、人象——利用生活传统、
社会秩序或各种习俗活动规律來隐喻时间
(一)用各种日常生活习俗来隐喻时间
殷商时期,人们就有对祖先进行周期性轮流祭祀的习俗,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和生活安稳,这样的祭祀周期大致相当于一年的时间,因此“祀”这个词被用来指代一年。《尚书·洪范》:“惟十有三祀。”周代有祭天地者,称为“大采”,即每年一次祭祀祖先。在殷商甲骨文中,“大食”“小食”都是与时间相关的名词。其中“大食”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大食”和“小食”这两种说法都是源于上古时期我们祖先的饮食习俗。那时人们每天吃两顿饭,其中上午的一餐被称为“大食”,通常是在上午九点左右。下午的那顿饭被称为“小食”,大约是在下午四点的时候。《甲骨文合集》21021片:“甲寅大食雨。”《甲骨文合集》21021片:“乙卯小食大启。”大意是说:甲寅日吃早饭时从北面开始下雨。乙卯日吃晚饭时天气大晴。
(二)用次第排行顺序来隐喻时间
在古代社会,无论君王还是老百姓,言行举止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先秦时期的时间词汇也反映了这种等级排序的现象。例如我们熟知的用来描述兄弟排行的“孟”“仲(中)”“叔”和“季”,先秦时期被用来作为语素构成时间词汇。“孟”指兄弟姐妹排行里最大的。而含有这个语素的时间词“孟月”表示每个季节的起始月份,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四月、七月和十月。“孟春”用来表示正月,是春季的第一月,具体指从立春到惊蛰这段时间。《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农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依次用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来命名。用“孟仲季”给时间排列顺序,表明人们已感受到时间的循环和流逝。
(三)用朝代世袭更替隐喻时间
在自然界中处于主宰地位的人类依靠繁衍代代相传,封建王朝的世袭更替也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因而也成了古人纪时之手段。古代人类之承续,因世代、朝代、纪元、年代而有差异。先秦名词以“世”“纪”等单音节词及以此为语素而构成的复合时间名词亦为数不少。“世”本为指事字,本义指“三十年”。《说文解字》解释:“世,三十年为一世。从卅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古时“一纪”指十二年。《书·毕命》:“既历三纪,世变风移。”相应的复合名词有 “前世”“下世”“后世”等。
三、物象——利用动植物活动变化规律
来隐喻时间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正式形成于汉代,但当中的很多表时间的节气词汇在先秦已有之。“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蕴含了先民对物候和农事活动规律的清晰认知。“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指公历3月5-6日之间。《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蛰”表示动物冬眠藏于暗处不饮不食。“惊蛰”表示天上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时间,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天气变得和暖。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这是“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时间段,此时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阳光明媚、花草盛开。《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金鸡啼晓,古人还以鸡鸣记时。例如“鸡鸣”和“鸡初鸣”,就是表示天明之前,相当于凌晨1-3时。《诗经·齐风》中有《鸡鸣》一篇,就是讲述了鸡鸣拂晓的时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丈夫贪恋床笫,用话搪塞的一段夫妻生活的情趣故事。《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大意是说:古时,在公鸡刚刚啼叫即天刚亮的时候,儿子就要侍奉父母,要帮忙起身、洗脸漱口、梳头等一系列事情。夏历三月的春天正是养蚕的忙碌季节,古人就用“蚕月”指称养蚕的月份。《诗经·翻风·七月》中记载:“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春天是一年当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汉书·律历志》:“春,蠢也,万物蠢生,乃动运。”《释名》进而总结:“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可见古代学者是以“蠢”为“春”之语源的。“春”的字形表现了春阳普照、作物萌生的美好情景,正所谓“万物蠢然而生也”。“年”和“秋”这两个词是古人在农耕时代根据对稻谷收获周期的规律性认识来定义时间的。《说文解字》中对“年”字解释如下:“本作秊,谷熟也。从禾,千声。”其本义是禾谷达到成熟状态。禾谷每年都会成熟一次,因此我们用“年”这个词来表示时间,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年代”“每年”等义,现在还用作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太阳日的周期。关于“秋”的古文字形,专家说法有二:一说像蟋蟀,虫以鸣秋,借以表明“秋天”这个时间概念;一说蟋蟀形下有一个“火”形,喻指秋天禾谷成熟丰收,黄澄澄像火灼的样子,后籀文又在字形上添加“禾”旁,表义更清晰。不管哪种说法正确,但无疑都是与动物随季节变化的活动规律密切相关。“小满”指代的是麦类等农作物在夏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的时间概念,“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之时。
四、气象——利用天气或气候的规律性变化现象来隐喻时间
风霜雨雪露,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除物候外,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气象特征来隐喻时间。比如反映寒来暑往变化规律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和气温变化密切相关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量变化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的时间,也就是指每年阳历三月的十八、十九和二十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大暑”和“小暑”都是表示天气的炎热程度。《管子·度地》中说:“大暑至,万物荣华。” 《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表示酷热天气到了尾声,大概就是阳历的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这段时间。《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白露”时分,暑天的闷热基本结束,天气开始渐渐转凉,寒露凝结。
《周易·系辞下》第二章记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先民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透过感知日月星辰和物候变化,通过总结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不断地丰富着自己对于时间的理解,因而使先秦时间词汇具备了丰富的动体隐喻性。
参考文献:
[1]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3]王海棻.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黄天树.殷墟甲骨文白天时称补说[J].中国语文,2005(05):447-453+480.
[6]周光庆.名词“春”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哲学意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51-56+70.
[7]周榕.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2000(01):58-66.
[8]吴芳.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