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特征

2023-02-18 01:23贺旭
新楚文化 2023年32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创新传统

贺旭

【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当代山水画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新面貌。本文从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角度出发,探究当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特征,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做出观念上的引导。

【关键词】当代山水画;形式语言;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2-0035-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2.011

一、当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的重要性

(一)用笔用线的重要性

笔墨是山水画核心,在中国画用笔用线方面,不得不提到“骨法用笔”这个传统概念,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这里的“骨”强调了用笔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中各画种都注重线条,通过线条来塑造形象,从而表达画者内心的情感。虽然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面貌都有一定区别,但是在表现手法上仍然执着于对骨法用笔的追求,通过用笔的线条来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在山水画的用笔方面,骨法用笔的线条具有生命力[1]。这里线条的生命力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物象造型的勾勒,赋予物象生命及画面的美妙感。如粗糙干涩的线条给人以苍劲有力的形象;飘逸灵动的线条给人以轻快自然的感觉。画者通过这些线条使画者和观者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其二是书写性,这里的书写性得益于在中国传统书画发展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书法艺术,山水画中的笔法则是对书法用笔的传承与发扬[2]。

在当代山水画中,线有了新的表现形式,线的运用有了不同的创新方向,山水画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新面貌。线的表现形式与当代绘画观念得到了新的有机结合,画者更加注重运用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当代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使当代山水画趋向于装饰性、平面化[3]。

(二)用墨用色的重要性

如果说“骨法”是表现人的形体结构的线条,那么用墨用色则是人的肌体服饰,光有骨的支撑不足以丰富整体面貌,所以说墨色的使用对山水画气韵意境的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设色前提和核心是墨,相对来说,设色只是锦上添花。关于用墨,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成画。这句话广为流传,但也几乎道尽用墨之法,这里的“泼”是放,“惜”是收,表现气韵要敢于放,表现古法要见于收,随之才能赋彩发于墨色间。色彩对中国画来说并没有起到造型作用,自从水墨画法兴起之后,即使单用墨色,完全可以表现山石、树木、云、水等自然气象,从而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2]。用笔依然是画的筋骨,墨则为血肉,当筋骨血肉兼备之后,设色只起到丰富和辅助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山水画在用墨用色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彩色和墨色之间的关系愈发融洽,当代山水画家在继承传统山水画笔墨气韵的同时,对当今自然景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既有时代特色,还不失传统内涵。

从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當代山水画色彩在形式上的运用气象万千、方法多样,从而使当代山水画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当代山水画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用色风格和特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代山水画的设色也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才是当代山水画发展的新趋势,绘画艺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也因具有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提升中国画在绘画领域的新高度[4]。

二、当代山水画形式语言的表现特征

(一)继承性

在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的章法一直讲究经营位置,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这是一片关于绘画创作的文章,其中有“可令”“作”“当使”“可与”等词,可见顾恺之在创作时始终在推敲。作画要经营,犹如排兵布阵,如果经营不好,岂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同样,在创作时如果不善经营,往往则会被动地模仿自然,这样画面会显得毫无意思,杂乱无章。在其《论画》中也提出: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时,一些画家继承了传统山水画的章法布局,他们通过写生去总结自然物象的结构规律,在大量的积累后自然熟能生巧,然后自成特色[5]。

一方面,活在当下的我们,所能看到的景象美好无限,为此,许多当代画家会产生创作的激情,通过创作去描绘新景色,去表达新思想,更有甚者能打开山水画新天地,创造新的技法。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家对山水画的创新都有着强烈的追求,正是有了这种追求创新的精神,才使得山水画的发展能够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另一方面,要形成丰富且高级的山水画技法并非一人之力所能达到,这是历朝历代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己之力是有限的,生命更加有限,如果学画从零开始,另辟蹊径,即使像吴冠中所说的“笔墨等于零”,然后有所成绩自成一派,这也寥寥无几,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宗炳所说的“圣人”或“贤者”。虽然范宽曾经说过:与其师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这么一看,似乎师传统与师自然是互相矛盾的,但如果细细品来,才能发现两者并不矛盾,这实质上是递进关系[6]。

以当代山水大家陆俨少为例,在长期山水写生中探索出自己的章法结构,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山川河流在自己主观经营下,根据画面走势进行扭曲变形,大块山石混沌而整肃,山头延绵多而不乱;远处树林虽然多是小点,但其气势也不弱于近景大树,浑然一体;云、水缥缈空灵,将山石树木勾连起来,相互相应,使画面意境充满变化而不失古韵。

(二)构成性

当山水画吸收平面构成原理后,为当代山水画家创作当代山水画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思路。当代山水画创作区别于传统山水画章法,首先是融入了西方平面构成理念,所谓平面构成是指西方绘画构图中,根据美的力学原理与规律,通过理性的方式对画面形象进行布局组合的一种方法。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的一幅作品马金波的《太平镇》(图1),画面整体显得满而密,但这密中有疏,密中有呼应,左侧纵向河道、右下路面留白与参天的树干相呼应,富有力量感撑起整幅画面,作者主观地把树顶处理成横且平的效果,这恰好与竖式形成对比,使画面更加协调统一。另外,画面整体成几何形,区别于古代山水画取险势,导致这幅作品极具现代感[7]。

还有如黄涛的《天堑变通途》(图2),通过点、线、面的构成使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山石通过类似西画的笔触层层积墨,在空间上和山石质感上都明显区别于传统,同时,作者通过大疏大密直观地表现中国基建主题,巧妙运用传统中国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构图理念,使山水画当代性特征得到了完美的诠释[8]。

(三)抽象性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者往往通过笔墨语言来表现山水景物,这种笔墨符号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极具概括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的发展也愈加顺应时代,尤其是山水画在视觉语言上的表现有了明显变化,在吸收西方抽象绘画之后,当代山水画的形式美感也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当代山水画在抽象化的进程中,画者总结自然景物的基本规律,通过运用西方构成原理,打破了传统造型理念,把物象抽象化[9]。如吴冠中的《狮子林》(图3),把具象的园林景物抽象成点、线、面的构成关系,相比较传统山水画的写意,《狮子林》的表现力显得更加突出,画面效果也富有生命力。又如姜宝林的山水作品(图4),画中连绵的山脉通过类似披麻皴的线条作为形式语言,其线条又区别于传统的披麻皴,在线条有节奏地组织后富有韵律感。他作品中抽象化的笔墨语言展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在意境方面,画面的意境并没有通过具象的山水而是抽象的笔墨元素把审美感受表达出来,总之,这种笔墨语言符号既继承了传统精神又丰富了当代山水画抽象的表现,使山水画更加具有当代性[10]。

三、当代山水画形式语言应用策略

(一)以创作带动临摹写生

能创作出一副完整的山水画作品必须达到“神完气足”,这里包括笔墨技法的熟练掌握、画面元素的取材和创作者精神气的饱满。也可以说,能够创作出一幅具有当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需要长期的准备工作,这里的准备工作自然是临摹、写生和构思等。生活在新时代的山水画创作者,所观所感都与古人有所区别,创作者们在新景物的影响下必定会产生创作激情,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新景色。历代画家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创新的强烈要求,才能与时俱进,展现新时代的笔墨印记[11]。

在山水画创作准备中,临摹古人是最基本的方式,但这并非最终目的,在承袭古人技法后,想要表现当下的景物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写生成了画者的必经之路。关于写生,不外乎两种方法,其一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录景物的大致结构;其二是对景直接作画,这种写生花费时间可能长些,但训练的效果也相对好些。在写生过程中还要对古人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揣摩古人对景物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有了自己的感悟,自身的笔墨形式也会慢慢被探索出来。因此,通过创作来带动临摹与写生才有目的性,临摹与写生才有意义[12]。

(二)以创新入传统

“传统”和“创新”两种态度是矛盾的,创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山水画发展史看来,没有一次次的创新怎么会造就这庞大的中国画艺术体系,促进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山水画从最早的有钩无皴发展到当今的构成、抽象等现当代山水画,只有这一步步的创新之路,才使得山水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至今。

当然,创新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才能长久繁荣,参透不了传统的高妙之处就不能使创新达到高的境界,没有了传统底蕴的加持,创新也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意义。不过,在深入传统之后,容易泥古不化,这种画地为牢式的深入传统也只能自娱自乐,对美术史的发展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所以,在深入传统后还要走出来,凭借新时代的新气象去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如果依然对当下的景象无动于衷,则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13]。

山水画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画作构图的过程看似简单,却在符合艺术形式美感规律的同时还需体现作者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着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画艺术家们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态度,而今后中国山水画构图又该如何发展正是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和思考的新问题[14]。以图5为例,通过对近景远景透视对比,使空间推得很远,主要体现在前面通天的大树衬托一望无际的田野。这幅作品以写实为主,描绘从半山腰远眺田野的景象,表现了国家的幅员辽阔。这幅作品对传统绘画语言在新景物中的探索,融入了西方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但在绘制过程中没有把握好细节的处理,使树与远景没有区分开来,其主要原因是树叶间的留白处理不够,树与地之间也没能处理好避让关系,使画面主次不明。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的当代性表现特征,但是从目前的创作现状来看,当代山水画创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创新个性还有待提高,这里不得不提到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对创作者的影响[15]。这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创作者可以更加高效地接收到形形色色的创作理念和技法,这有助于创作者的提高;另一方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16]。大量形形色色的山水画作品很容易让创作者陷入一個雨露均沾的怪圈,导致许多当代画家不能够深挖一口井,创作出的山水画作品也毫无特色可言,更别说创新性的提高。其二,抄袭风,模式化严重。就近十年国展作品而言,东拼西凑地往一个模子里塞的现象尤为突出,毫无新意可言[17]。还有一部分山水画创作甚至对风景照片进行完整复制,这些作品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一种审美疲劳,甚至会固化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其三,缺乏国际化视野,我国当代山水画发展虽然在创新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其思想和表现上有一定人文或地域性的烙印。当下世界一体化日渐深入,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仅能够对外输出中国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基于山水画是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文化烙印,也因此,当代山水画更应该从世界民族文化发展角度不断地将自身特色与国际视野相融合,这种融合从一定程度上看是未来当代山水画的发展趋势[6]。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当代山水画家也因顺应发展潮流,在继承传统之后,更应该勇于创新,为山水画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使中国画能够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中,并且能够以新的面貌长久地传承下去[4]。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2]徐步.中国山水画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韩刚.《历代名画记》宋本三考[J].美术学报,2023(02):36-43.

[4]乔宜男.既要笔墨,又要形式,更要意境——以笔墨为手段构建当代中国画视觉形式语言与文化审美意境[J].美术观察,2023(03):30-31.

[5]王龙平.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形式语言的重要性[J].艺术大观,2023(03):76-78.

[6]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21.

[7]张同刚.山水画创作中墨法的形式语言研究[J].美术文献,2021(08):60-61.

[8]彭妍年.广西雁山园在山水画创作中形式语言的探索[D].南宁:广西艺术学院,2020.

[9]王醒.浙江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与我的创作[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10]王琦.山水画创作中皴法的形式语言探析[J].赤子,2015(05):41.

[11]陶亚萍.山水画创作中墨法的形式语言研究[J].美苑,2014(06):52-55.

[12]荊浩.笔法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13]沈晨阳.困境与潜力——当代山水画之现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14]赵煜玥.当代山水画创作中构图样式的变化与思考[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22.

[15]郎绍君.笔墨问题答客问(下)——兼评“笔墨等于零”绪论[J].美术观察,2020(08):56-60.

[16]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17]郭熙.林泉高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创新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