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庆 陈洪涛
作者简介:刘庆庆(199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团建设与管理。
通信作者:陈洪涛(1966-),女,广西宁明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通信邮箱:251295875@qq.com。
摘要: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仅解决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问题,更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文通过梳理近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探析各个领域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研究,从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着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精神的现实性,以推进这种精神更好地深入人心,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向上发展。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思想;研究综述;《讲话》精神;历史价值;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2(c)-0084-06
Overviewof the Past Ten Years' Research on the Talks at the Yan'an Conference on Literature and Art
LIU Qingqing, CHEN Hongtao
(School of Marxism,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Abstract: In May 1942, Mao Zedong issued his Talks at the Yan'an Conference on Literature and Art, which had a broad and profound impact. It not only solved the direction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art, but also wa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Talks at the Yan'an Conference on Literature and Art in various fields through reviewing the import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decade, focusing on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formation process, main content, histor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help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reality of its spirit, so as to promote its better penetration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upward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and art caus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Talks at the Yan'an Conference on Literature and Ar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Research overview; The spirit of Talks; Historical value; Realistic meaning
2023年恰逢《講话》发表81周年,真理的火花越经受敲打越闪耀光芒。《讲话》具有强大的魅力,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它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文本。国内学界论文研究于1952年开始,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发文数量主要集中在纪念周年时。本文基于近十年的研究动态,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题词,在知网搜索核心权威期刊,采用客观视角对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对现有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
1 关于《讲话》提出背景的研究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1942年当时处于抗战相持的艰难时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文艺青年涌向延安,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未得到彻底清除,文艺工作面临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因此,《讲话》的提出顺应了历史文化发展的要求,解决了革命文艺工作应该如何发展,知识分子如何将力量发挥出来等问题。唐正芒、徐功献认为,“对于《讲话》的历史背景,总结起来就是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界的状况3个方面”[1]。李建宇、蒋明敏认为,“抗战初期, 满怀抗战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奔赴根据地、大后方, 特别是革命圣地延安, 他们操持着‘武器的艺术, 但没有看到和群众结合的重要性, 甚至轻视劳苦大众和社会实践, 文化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崭露出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倾向,加深了知识分子与政治领袖、社会大众的隔阂。”[2]杨向荣指出,《讲话》是顺应延安政治文化语境而产生的。当时文艺批判和思想斗争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革命文艺方向和服务对象模糊。政治需要和文学艺术结合以团结人民争取革命事业的最后胜利[3]。
从毛泽东同志个人来看,《讲话》的应运而生与毛泽东同志深厚的文艺理论基础和实践调查是分不开的。周兵从文本研究的视角认为,毛泽东同志在座谈会前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准备工作,为《讲话》积累了现实材料和思想资源[4]。张炯从个人历程出发指出,《讲话》的提出既基于毛泽东同志丰厚的理论修养和文艺修养,也基于他对于文艺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5]。胡为雄从毛泽东同志主体条件来看,认为毛泽东同志博学多才,在当时党内唯有他能作出有关文艺的经典性讲话,毛泽东同志文艺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孕育,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
国内学术界主要是从历史文化和个人两大层面出发,对《讲话》提出的背景基本达成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文艺思想理论与抗战、整风运动背景相呼应,再加上毛泽东同志个人经历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文本意蕴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讲话》提出的背景研究较为分散,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系统化、多方面的深入探究。
2 关于《讲话》形成过程的研究
《讲话》在正式发表之前经历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不仅只局限于正式流传版本。版本的变化不仅意味着语言形态、意涵、历史现场的变动,而且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本人文艺思想轨迹的发展。探究每个版本的不同之处,有助于完整的理解《讲话》精神和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
2.1 《讲话》前的准备工作的研究
细致而充分的准备工作为《讲话》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文艺工作中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本人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必须严谨、认真地对待《讲话》的发表。周兵认为,在毛泽东同志讲话前做了与文艺工作者个别谈话,加强文艺理论学习,提前就《讲话》内容在中央领导层中征求意见等准备工作[7]。潇牧、李孟阳、刘湃指出,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前还征求了在国统区的郭沫若和胡风等文艺界名人的意见[8]。这表明,除了历史文化语境的呼唤,《讲话》前的准备工作在“讲话”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2.2 《讲话》版本形成过程的研究
《讲话》有“正式版”和“未发表版”两个版本,但在准备出版的过程中由于修改部分内容,形成了多个差异的版本。版本修改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现实的变化及文本自身演变的需要。金宏宇从“有经有权”的角度去理解《讲话》的修改过程,他认为重要的版本有6个,即未经整理的记录稿本即《讲话》的初版本、一年后发表在《解放日报》是第二个版本、第三个版本是收入1953年5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的版本、注释校订《讲话》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及新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是第四个版本、《红旗》杂志1966年第9期重新发表的是第五个版本、1991年7月1日重新修订的《毛泽东选集》收入的《讲话》是第六个版本[9]。谷鹏飞、赵琴从文本诞生的必要性为切入点,认为“《讲话》在 1942 年发表后先后经历了4次重大修订,即从1942年的讲话语言到1943年的文字文本的第一次修订,从1943年政治文本到1953年学术文本的第二次修订,从1953年的学术文本到1965、1966年的学术文本、革命文本的第三次修订,以及从1965、1966年学术文本、革命文本回归到1991年的学术文本的第四次修订。这4次修订既是《讲话》文本去政治化与去工具化的过程,也是其实现经典化与神圣化的过程[10]。孙国林认为,形成了《讲话》3个不同版本,分别是1942年5月口头讲的速记稿, 1943年10月的第一次公开发表稿, 1953年3月的修订稿[11]。从“讲话”到《讲话》,版本的更迭说明《讲话》勇于对现实经验的吸收,同时也彰显了毛泽东同志及一代共产党领导人对思想理论、革命工作严谨科学的态度。
2.3 正式发表缘由研究
文本创制到公开发布间隔一年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夏清、吴宇潇认为,有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是国民党发动宣传攻势及中共组织宣传舆论工作遭遇重要困难,内部原因是毛泽东同志审慎等待时机[12]。王建国认为,“一方面,胡乔木的谈话记录可做参考:‘整理费一点时间;发表找时机,与鲁迅纪念日可能有点关系。另一方面,《讲话》不适合发表,与当时抗战时期‘主流话语中的‘人民含义存在不同[13]。学者们普遍认为,《讲话》文本形成到公开发表时间之久是由于国内环境的紧张、毛泽东同志的慎重、寻求合适时机3方面的原因。
综上,国内学术界认为,《讲话》的提出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和毛泽东同志个人因素两个方面;《讲话》的形成过程,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正式版本之前有其他版本的存在;《讲话》的正式发表,时隔一年,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国内形势的严峻及毛泽东同志个人严谨的科学态度造成的。关于版本形成方面研究较多,研究视角具有全面性、完整性,然而鲜有学者对各个版本之间的增添删补细节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
3 关于《讲话》主要内容的研究
3.1 文艺与人民
关于文艺与人民的问题,具体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及文艺如何去服务人的问题,也就是文艺创作主体为谁写、怎样写的问题。谢春林用孺子与牛的关系来比喻文艺工作者,认为“孺子牛”的精神内涵是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感情上熱爱人民大众,在创作实践中以人民大众及人民大众的生活为文艺的唯一源泉[14]。黄科安认为,毛泽东同志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和政治原则来认识,强调和突出了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这一重要的整风环节[15]。《讲话》首次提出“人民的文艺”观念,将“人民”提高到主体地位。沈金霞认为,从处理《讲话》的普及与提高、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等关系入手,对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做出了具体的、历史的回答[16]。学者们普遍认为,文艺服务于人民,知识分子就是到群众中去、到广大而丰富的人民生活中去,学习人民、教育人民,塑造以人民群众形象为中心的文学,实现对人民大众的启蒙和革命动员。
3.2 文艺与政治
《讲话》虽然是从“文艺”入手,但并不是在讨论文艺本身。毛泽东同志作为革命领袖,提出了“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另一个是艺术标准”。“文艺服从于政治”,是向文艺创作者发出的政治动员,是将文艺置于整体革命的有机关系中进行思考。吴圣刚从民间立场和政治角度来看,《讲话》产生于民族解放战争胶着的特殊语境中,惨烈的战争环境不适合文艺生长,但却吸引了文化,孕育了文学。因而他认为,文学并不天然地拒绝战争(政治),甚至主动服务于战争(政治), 并有与之联姻的动机和可能[17]。程凯认为,所谓 “文艺服从于政治”是要求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突破惯性的自我状态,投入革命政治的自我改造实践中,经由参与革命政治的改造而打造新的革命者主体,再由此产生新的文艺[18]。沈金霞认为,文艺服从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文艺的道路和方向。大多学者都认同毛泽东同志文艺服从政治的观点,强调文艺服从政治并不是服从某一个政治家,而是服从于群众的政治。
3.3 文艺与无产阶级
《讲话》彻底改变了传统,形成从劳苦大众出发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原则。对于知识分子而言这是发生在“灵魂深处的改变”,原来觉得是脏的,现在觉得最纯粹最干净。卢燕娟认为,“《讲话》对文化权力属于谁?”这一问题的根本回答是“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这个命题的提出,重组了中国历史上既有的文化权利结构[19]。刘红认为,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到“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这种革命作用和地位基础上的逻辑推进,进一步凸显“工农兵”是人民的主体。郭世轩认为,毛泽东同志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制高点上,史无前例地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远见卓识:建立为千千万万人民大众服务的无产阶级文艺[20]。谢保杰认为,《讲话》把工农兵作为文艺创作的接受主体、把工农兵作为文艺创作的对象、把工农兵作为文艺的创作主体[21]。文艺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一方面是指文艺为无产阶级服务,另一方面指的是文艺为无产阶级所领导。无产阶级文艺不仅是将下里巴人改造成阳春白雪,更是要将阳春白雪改造成阳阿薤露。
综上所述,学者们关于《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意见相对统一,基本围绕《讲话》本身加以论述分析。然而,在内容质化、基本脉络和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单薄。
4 关于《讲话》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
4.1 关于历史价值的研究
4.1.1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中国文艺思想的里程碑
《讲话》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的代表性文本。董学文使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讲话》的历史地位,他说:“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发展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是这条河流水面最为宽阔、流量最为宏大的一段,《讲话》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发展到毛泽东同志文艺思想阶段的一块鲜明的界碑”[22]。王俊虎认为,《讲话》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无产阶级文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统一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明了未来的文艺方向,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推向前进,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和文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3]。《讲话》是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典范,将中国文艺事业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1.2 《讲话》精神对实践的指引
《讲话》是五四以来文艺经验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总结,是中国文艺事业的转折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其价值不仅是在文艺和审美理论方面的贡献,突出贡献还在于《讲话》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使得文艺工作者发挥出自身的力量,投入抗战前线。
(1)作家对《讲话》精神的实践。《讲话》表达了毛泽东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实现自身改造。何吉贤认为,《讲话》作为一个“事件”,对丁玲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重塑了她的精神结构乃至文学和人生道路[24]。汤梦箫认为,《讲话》对水华创作的影响是使他认识到深入生活的重要性[25]。刘郁琪认为,1942年后的解放区小说叙事是《讲话》直接形塑的结果。对丁玲等亭子间作家小说叙事模式转变、赵树理等本土作家小说叙事模式的发现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6]。徐军义认为,柳青《创业史》的话语叙述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形象化实践[27]。广大作家展现新面貌、新姿态,他们改变自身立场,深入生活,学习群众语言,使用文学作为宣传革命的武器,鼓舞群众。
(2)《讲话》精神对文艺的影响。《讲话》一经发表对当时国统区、解放区文艺思想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潇牧、李孟阳、刘湃认为,《讲话》对鲁艺工作者和意识形态整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讲话》精神鼓舞下,鲁艺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新秧歌运动开始、文艺理论介绍工作得到了重视等。周春健认为,《讲话》促进边区“革命民歌”的大量创作,促进了边区 “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使当时如火如荼的 “新音乐运动”发生了工作作风的转变,边区的乐教面貌为之焕然一新[28]。高翔认为,东北解放区文论是《讲话》实践性品格的承续与践行。对《讲话》精神的实践,首先表现在对有关文艺创作活动的具体细化[29]。《讲话》的出现,引领了延安文艺的发展,使延安文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延安文艺面貌焕然一新。
4.2 关于现实意义的研究
《讲话》时隔多年,一再地验证着其中诸多超越时间限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话语。在文艺生态乱象纷呈,商业化、庸俗化趋向愈加明显的今天,《讲话》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2.1 文艺应站在人民大眾立场
81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向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要求,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谢春林认为,从《讲话》中可以得到文艺事业始终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践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方法等的现实意义。董学文认为,《讲话》以鲜明的指向,形成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文学观念和美学原则,其中强烈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意识,至今仍是一个号角和昭示[30]。程林、周月亮认为,《讲话》开辟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大众路线、拓展了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道路、深刻影响着文艺批评标准的变迁、持续推动着文艺批评方法论的建设、启示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31]。学者们普遍认为,文艺创作应坚持以人民大众为主体,根据人民的实际需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
4.2.2 建设社会主义繁荣文化
《讲话》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范畴,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繁荣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龙新民认为,面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把《讲话》放到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全局来学习、研究,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32]。彭立春、吴克明认为,《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3点启示。第一,立场与观点的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守科学的原则;第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注重方法的创新[33]。张从容、黄鸿儒认为,在新的文化格局下,《讲话》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大众文化的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依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34]。深入挖掘《讲话》内容和精神,汲取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主要从版本研究、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为新时代下研究《讲话》提供了借鉴。然而,通过对近十年研究成果分析,发现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5.1 侧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研究
根據已有研究来看,《讲话》发文量聚集于纪念周年时。许多学者侧重于对宏观体系的分析,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指向性。但微观研究跟进不足,鲜有学者能全面地挖掘当时《讲话》对不同阶级、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针对案例实证研究有待丰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文本、文献资料梳理、逻辑与历史统一、比较法、概念分析为主,缺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研究方法尚待丰富。
5.2 问题意识不够突出,缺乏对现存具体实践路径的研究
从现下研究来看,大多学者侧重于对《讲话》理论阐释和延伸拓展,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如何践行《讲话》精神的方法和路径有待深入探讨。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文艺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各种思潮交织,文艺发展逐渐出现商业化、庸俗化、泛娱化,脱离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实际,文艺工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刻不容缓。理论产生于实践,也被现实形势所需要。学界需加强对《讲话》精神实践路径的挖掘,将其运用于文艺、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中去,为新时代下文艺工作提供新角度、开辟新路径。
5.3 跨学科研究稍显不足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题词的文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学科覆盖前5位的依次是: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讲话》本身就具有多学科的属性,但研究多以单学科为主,缺少多学科综合视野的观察。《讲话》的研究以中国文学学科为主,人物传记、中国共产党、文化及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方面研究较少,从而限制了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国内学术界鲜有学者对《讲话》中党建思想和思政因素的挖掘。少有学者对中国百年文艺道路上3座中国文艺里程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深入拓展研究,未能全面系统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继承与创新。
6 展望未来
本研究存在缺乏微观研究、问题意识不够突出、跨学科稍显不足等问题,展望未来应更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在未来研究方向上,应在把握研究整体性、重视研究基础性、拓展研究应用性。立足于学科基础,进一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吸收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经验成果。尤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针对具体领域和核心观点加强细节研究。加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历史纵深感研究。在横向范围上,将眼光置于国外当时与之相关论述的研究,开阔研究思路和视野。
参考文献
[1] 唐正芒,徐功献.为历史存正气 为世人弘美德——毛泽东、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比较研究[J].长白学刊,2015(2):127-131.
[2] 李建宇,蒋明敏.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时期的新文艺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6):172-178.
[3] 杨向荣.复调语境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文学评论,2015(6):14-19.
[4] 周兵.1949年以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版本形成和比较研究[J].现代哲学,2022(3):19-28.
[5] 张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J].文学评论,2022(3):5-15.
[6] 胡为雄.毛泽东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现代哲学,2022(3):1-8.
[7] 周兵.1949年以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版本形成和比较研究[J].现代哲学,2022(3):19-28.
[8] 潇牧,李孟阳,刘湃.《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延安文艺的塑造及其历史地位的奠基[J].美苑,2015(6):2-7.
[9] 金宏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版本与修改[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88-96.
[10]谷鹏飞,赵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次修订的背景及其诠释学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2):41-48.
[11]孙国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版本[J].图书馆,2002(3):90-91.
[12]夏清,吴宇潇.历史现场与文本生产:抗战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刊布研究[J].毛泽东研究,2021(1):94-102.
[13]王建国.《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3年正式发表的缘由[J].党的文献,2012(4):110-113.
[14]谢春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思想、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5):11-15.
[15]黄科安.文艺方针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整风运动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72-79.
[16]沈金霞. 坚持文艺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重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19-22.
[17]吴圣刚.民间立场与政治建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历史文化解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7(11):63-69.
[18]程凱.政治与文艺的再理解——从胡乔木讲话反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文学评论,2017(5):24-27.
[19]卢燕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人民文化权力的兴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6):24-34.
[20]郭世轩.人民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文化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1):96-101.
[21]谢保杰.理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三重向度——以1940年代抗日根据地的创作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9):74-83.
[22]董学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12(6):57-61.
[23]王俊虎.中国特殊历史时空中马列文论的发展与丰富——兼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影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9):62-67.
[24]何吉贤.“从延安走来的人”——丁玲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生及其当代阐释[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3):25-43.
[25]汤梦箫.《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后水华的戏剧创作[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3(1):26-34.
[26]刘郁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小说叙事的形塑——以丁玲的“转变”和赵树理的“发现”为例[J].江汉论坛,2013(9):39-43.
[27]徐军义.现实主义叙述话语的历史价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下的《创业史》[J].社会科学论坛,2016(2):74-80.
[28]周春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边区乐教新貌[J].现代哲学,2022(3):9-18.
[29]高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东北解放区文论——基于《文学战线》的阐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3):30-36.
[30]董学文.试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现实意义[J].创作与评论,2012(5):6-10.
[31]程林,周月亮.文艺创作与批评的世纪明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J].当代电视,2022(5):18-21.
[32]龙新民.高举党的先进文化旗帜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J].中共党史研究,2012(4):5-10.
[33]彭立春,吴克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160-163.
[34]张从容,黄鸿儒.《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丰富内蕴及当代意义[J].学术交流,2014(3):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