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探究

2023-02-18 14:12肖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肖红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中,阅读教学持续受到重视,被视为培养学生基础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正处于从初识文字到深入理解的关键时期。此时,如何优化阅读教学,使其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能拓宽其知识视野,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探讨的重点。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探寻更具效果的教学途径,期望为广大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语文教学 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2.006

阅读,不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对知识、情感与思维的融会贯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指导。对此,教育者和研究者不断探索,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多元、开放包容的阅读环境。而在众多的探索与尝试中,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阅读中受益,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守旧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代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仍然囿于传统的框架,尚未与时俱进。其中,守旧的教学模式成为制约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发展的瓶颈。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常常成为课堂的唯一主角,而学生则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虽然学生可能会记住一些知识点,但这种记忆往往是短暂的。

其次,当前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对文本的解析,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关注不足。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对文学产生误解。

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时代,众多的网络和多媒体阅读材料涌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纸质教材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如果教师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会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脱节。

(二)学生个体茫然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直十分重要。然而,尽管教育界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部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仍然表现出“茫然”的状态。这种现象背后,揭示了一些深层次的教育问题和教学症结。

首先,当前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统一化和模式化,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习惯和认知水平都是独特的。“一刀切”式的教学很可能让许多学生感到迷茫和失落。其次,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了压制。在许多情境中,阅读不再是一种探索和享受,而是被视为完成任务和应对考试的手段。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能会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对于挑战性较高的文本感到畏惧。此外,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各种数字阅读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现行的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文本上,未能充分引导学生有效地面对和处理这些新的阅读资源,使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感到困惑和茫然。

(三)功利性明显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近年来逐渐呈现出一种功利化倾向。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聚焦于短期的考试成绩与评价标准。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教育环境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目前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这种功利性的阅读教学。许多教育者,出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关注,选择以训练学生应对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此外,家长和社会的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趋势。在强调竞争与效率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学习成果。这导致了许多教育者在设计教学内容与方式时,更多地考虑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过分的功利性教学可能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阅读本应是一种培养情感、思维与审美的过程。过于追求短期的目标,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对阅读的真正兴趣与热爱。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途径

(一)借用群文阅读,优化阅读思维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群文阅读旨在通过多种类型、题材的文本相互关联,帮助学生建立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体系。这种策略的核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更优化了学生的阅读思维。理论上,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当学生在阅读一个文本时,如果能够与其他相关的文本进行关联和对比,将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知识。此外,群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本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多个文本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更为开放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以课内文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为例,该篇科普类文章旨在为学生揭示纳米技术的神奇与价值。为确保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其内容,教师需首先介绍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并指出这些技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方法,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还能确保他们对科普类文章保持持续的阅读兴趣。然而,小学生可能对科普类文章的兴趣相对较弱。为此,教师可以推荐适合群文阅读的书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科学探索的世界中。例如,《魔术背后的科学》《森林中的故事》《探索未知的80天》《孩子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和《探索宇宙的秘密》等,均为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当学生在阅读《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他們可以将其与上述书籍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体验。

(二)创设多样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沉浸于文本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进入文字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考,是每位教育者面临的挑战。为此,教师要创设多样的情境,营造生动的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切入点,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理论上,情境教学旨在通过真实或模拟的场景,将学生引入文本,使其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欲望。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感知、体验和参与中,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文本的深意。

以课文《草原》为例,在开始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内蒙古草原的壮丽景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草原的宽广与自由。紧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内蒙古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现其独特的文化与习俗。观看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了解内蒙古的哪些事物和特色?”此时,学生们在前面的观看与体验的基础上,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举相关的点,并进一步展开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完成此阶段后,教师再次发问:“如果你们有机会去内蒙古,希望看到什么,想做什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分享自己的看法。当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与学生所描述相匹配的景色或活动,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体验和感受他们所想象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草原》这一篇课文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和感受,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展阅读资源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和单一的教学手段。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拓展阅读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拓展阅读资源则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课文中虽描述了圆明园的宏伟与毁灭,但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并未作过多描述。为了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结合当代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与圆明园毁灭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全过程。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真实地体验历史,还能使其对圆明园的毁灭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对比照片,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侵略者的罪行,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照片中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启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巧设阅读任务,实现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教师设置恰当的阅读任务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引导,学生可以进入文本的世界,从而深入探究,自主学习。巧妙设置的阅读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详细的阅读指导。

在教授《蝴蝶的家》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蝴蝶的看法。当学生的情绪得到调动后,教师巧妙提问,关于蝴蝶的家,以及在雨天蝴蝶如何避雨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渴望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当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后,教师再请他们分享阅读中的收获。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知,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文章结构进行分析。例如,明确文章的主题句,找出支撑主题的论据,以及文章的结论。这样的分析方法会使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文中的内容,从而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五)组织小组合作,提升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因为这种模式强调了集体智慧,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为深刻的阅读理解。首先,小组合作阅读的优势在于它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每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可能产生自己的疑惑和见解。通过小组内的分享,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同一篇文章,丰富自己的理解。此外,小组合作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听取意见,表达自己观点,并达到共同目标。

以《草船借箭》为例,这是一篇充满智慧与谋略的文章,描述了诸葛亮如何使用草船借箭的故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教师决定采用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关于文中主要人物的问题,如“诸葛亮为何采取这样的策略?”“周瑜在此情境下的反应及其背后的考虑是什么?”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进行角色分配,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朗读,有的负责提问,有的则负责记录。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本,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当所有的小组完成讨论后,教师再引导全班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角色扮演。学生们根据之前的讨论,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再现文中的经典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文中人物的智慧和策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中高年级阅读环节犹如桥梁,连接起孩子们初涉学界的好奇心与成长过程中的深度探索。从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到课外拓展阅读的无限可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把握,以及对教育原则的恰当应用。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多种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教育者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参考。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潜能,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挖掘这些潜能,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经历。

(二)建议

1.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教材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石,其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系统的知识脉络。在阅读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适切运用关乎学生的学习成效。每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选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教师应深入研读,挖掘其内在的主题与寓意,从而设计有深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领悟更多知识。

2.运用跨文本对比

教师将教材内的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拓宽其视野。例如,教师将课文与同期的文学作品或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教材文本对比,能够展现出文本的独特之处。

3.强调文本的实际应用

教师鼓励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情境相联系,使其看到文本的实际意义。例如,如何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如何将文本中的技巧应用于写作。

4.理解多元文化

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文化和背景的角度解读文本。通过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多元文化解读,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差异,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5.整合科技手段

現代科技提供了众多学习工具,如互动软件和数字教材,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教材内容。教师应善于运用这些工具,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田东利《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20期。

[2] 张素凤《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中华少年》2018年第28期。

[3] 黄清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

[4] 吴木亮、张一航《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