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师所选取的历史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单元教学法作为一种历史教学方法,在串联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课堂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之一。这种实践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促进学生知识沉淀、能力积淀、素养凝淀的综合涵养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评价体系和构建知识网络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价值与行动 初中历史 大单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2.045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课堂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之一。这种实践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植于大教育理念,致力于促进学生知识沉淀、能力积淀、素养凝淀的综合涵养过程,打破了以往教学过于封闭的学习环境,转向通过建立课内外、校内外的课堂支持系统,为学生搭建更开放、更真实、更生态的成长平台,促进师生一同成为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外部叠加与内部呼应的相互促进。笔者以义务教育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课程实践为例,探索教学规律、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育得到高质量发展。
一、紧扣核心目标,立足课堂的整体思考
核心素养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整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历史教育中,核心素养包括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历史观念,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等方面。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精神。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确保了历史教育的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在确定核心素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将历史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与具体的单元教学相结合。在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情境下,教师应该将核心素养目标与大单元的主题相联系,从而使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相互促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在考虑教学整体思路时,教师需要体现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理等多元素的综合分析与解释。教师还应以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外阅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以《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需要首先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时空观念,理解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其次,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秦汉时期的史料,如史书、文物、遗址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第三,教师通过对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治制度等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最后,教师通过介绍秦汉时期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整合教学内容,着力课堂的素养积淀
历史解释是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和传统的多维度含义,以及判断和组织这些经验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
整合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含义和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历史知识。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整体思维,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研读,尝试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提炼单元教学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同时关注各种因素的交织和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各種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大量练习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进行研究,比如:三国、两晋等时空,他们需要整理资料并撰写小组研究报告,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以确保学生对各方面有全面的了解。
此外,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关的历史文献,如《三国志》等。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和解读这些文献,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一篇论文。他们可以探讨文献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解释和写作能力。
三、构建知识系统,促进课堂的迁移运用
单元教学设计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罗列或按照课堂进度的机械组合,而是基于学情,对这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学生的能力培养、检测成果的方式等模块进行的系统组合。构建知识系统是指在单元教学中,将相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构建知识系统时,教师可以通过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教师可以通过解释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运用。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运用和整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实际运用,学生不仅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构建知识系统和促进知识整合,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实际运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以《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工业革命的了解有哪些?”“你们对共产主义运动有什么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随后,教师可以讲解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概念、起源、特点和影响,介绍相关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如工业革命的起源、英国的工业化进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等。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图表等辅助教学材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学生还可以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和学习,形成一个知识共享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短的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研究的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影响和意义。学生可以运用图片、视频、图表等形式来展示并加深其他同学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创新教学方式,推进课堂的项目化实施
创新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采用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单元教学中,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包括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多媒体展示能够对历史事件、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
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引导,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也要及时进行调整。
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推进单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确定一个特定的历史主题或研究问题,如明朝的农业发展。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具体的方面,如耕种技术、农村社会组织等。然后,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他们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调查农田实际情况、采访学者等,以便深入了解明朝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况。同时,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或书面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向全班同学和教师解释明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措施和影响。此外,学生可以组织模拟农田改造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实践,了解明朝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学生还可以设计和制作一些与明清时期农业相关的手工制品,如制作农具模型、绘制田园景观画等,以体验和理解当时的农耕文化。在项目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反馈和讨论,总结整个研究过程和成果。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解释和创新能力。
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报告、展示、实践活动和创新项目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程度来评价他们的历史解释素养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和评价,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历史解释和创新能力。
五、改进评价体系,丰富课堂的学习体验
改进评价体系是指在单元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从而优化单元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评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鉴于传统教学评价的问题,教师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多主体评价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能够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方向。
在单元教学中,改进评价体系的建立还要注重反馈和指导。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成果,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评估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并根据测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大单元教学为例,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测验和考试外,还可以使用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实际操作、项目制作等方式来评估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同时,教师需要注意评价不仅仅应该是对学习结果的判定,还应该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答、学习笔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和理解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用心,善于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奋发向上,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在将核心素养融入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索中,我们以“大”和“核”为课堂教学指导思想,以主题选择、联系现实、创新方法为实践路径,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及时调整,提高教学效果。构建知识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以“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为例》,《中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34期。
[2] 宣佳琪《历史学科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与案例研究——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单元教学为例》,《辽宁教育》2021年第5期。
[3] 文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19期。
[4] 王松光《大单元教学中初中历史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研究》,《名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5] 杨志冲《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概念解释与路径探索》,《江苏教育》2023年第24期。
[6] 王晓燕《在结构支点上探摸: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尝试——以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单元教学为例》,《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