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思考

2023-02-18 23:59朱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朱娜

【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数学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关注学生的需求,革新数学教学手段,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主体,探究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引 言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顺应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很多学生表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这影响了其主动学习的热情.鉴于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深入理解数学教学方法革新的重要性,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于完善健全的教学机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以及教师应用“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法,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因此,教师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已刻不容缓.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或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通过学思结合,实现以导促学的目的.教师在数学知识中融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可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机制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新教学方法,能对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关注以人为本.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在教学中应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透彻了解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应坚持以提高数学质量为核心思想的原则,使小学数學课堂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

(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

时代的灵魂是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要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在教学中关注互动性和渗透性,从而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同时,教师要将关注重心放在“教”和“学”上,从而寻求小学数学教学的更大突破.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形式,能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比如,教师改变传统以自我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转变,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自主学习,从而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的语言不够严谨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更加重视数学知识的机械讲解,未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可以运用自身的语言去分析和解释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语言应用上存在问题,如忽略了语言的完整性.因此,在知识讲解期间,教师应重视语言的应用习惯,引导学生应用规范的语言将数学公式和概念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显著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不少数学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未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加上其自身创新意识不强,这让数学课堂变得相对压抑,且他们未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导致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还有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未能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其设计出来的教学过程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课堂中应用的探究式教学、合作交流式教学、问题情境式教学不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缺少多元融合

不论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还是现在的数学教学,都需要发挥综合作用,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不少教师未认识到多元融合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其在数学课堂上缺少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使小学数学教学不具全面性和整体性.新课程改革指出要应用游戏教学法,但部分教师只是在教学中机械地添加游戏,而未有效地融合互动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导致融合力度不够,使不少学生找不到学习重点.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一)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数学教师应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中融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在授课期间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多边形的图片,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由多边形图形组合而成的优美图片.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也可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引导学生观察建筑并分析建筑的图形特征.

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为例,教师在课中不要直接罗列测量单位和数学知识,而应使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先在课件上画出一条表示长度为1dm的线段,然后画一条表示长度为1m的线段,最后用第一条线段去截取第二条线段,并问学生需要截取几次才能完全截完以及两条线段存在怎样的关联.这种教学方法别具一格,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问题.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会找到规律,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现实意义.

(二)导入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是构建问题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好奇心相对较强的一个时期,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因此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一发展特性,创设新鲜、有趣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以往应用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大多是直接向学生讲解分数的概念.此种方法虽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分数定义,但是无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背离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

教师:“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点问题,你们可以帮助他吗?他现在拥有四块月饼,想要和妹妹平分,你们能帮他把月饼平分吗?平分后,他和妹妹分别得到了几块月饼?”

学生踊跃回答:“将四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那么他们会分别得到两块月饼.”

教师继续引出另一个问题:“妹妹手中只有一块蛋糕,可是哥哥也想吃,但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地分为两份,让我们来帮助一下他们吧!”

这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蛋糕平均地分为两份的视频.之后,学生依据实际生活经验,将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

教师:“同学们做得非常棒!那么请你们思考一下,每个人分得数量相同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作什么呢?”

这时,学生一定会面面相觑,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进行分数的讲解.

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来进行,并融入解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在问题导入过程中要关注其趣味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教师可导入问题,要求学生对比乘法计算和其他计算方式.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乘法计算和其他计算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告知学生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一瓶汽水8元,一支雪糕3元,一顶太阳帽20元,那么购买一顶太阳帽和一支雪糕多少钱?购买四支雪糕多少钱?教师创设带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在渗透数学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并在解题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分层教学法,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要依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此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差异性将其分为A,B,C三个层级,A层级是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B层级是数学能力中等的学生,C层级是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分层完毕后,要遵循多维度原则,了解各层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做出定期调整.同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控制课堂教学进度,实时调控分层教学方案.比如,教师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A层级学生,可以讲解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使其掌握数学公式和运算机制;针对B层级的学生,可以讲解数学解题的思路和办法;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C层级学生,要设置一些拓展训练,不仅要求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发散思维去解决更高难度的问题,并要求C层级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知识.总体来说,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好科学分层设计,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可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中要保障分组的科学性,小组成员要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进步.教师还要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结合课本知识,要求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教师引导学生将购物的交易数据记录在本上.之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并计算结果.教师为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可对计算准确的小组进行奖励.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和情境创设,可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同时能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四)应用多元融合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善用多元融合法,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可以应用讲故事法.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为例,教师可在授课中引入“小红帽的故事”,并以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布置问题,如小红帽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处于什么位置.此种方法能让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玩游戏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憧憬的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引入游戏活动,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主题为学生设置游戏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任务,完成的越多,小蝌蚪增长的就会越快,直到小蝌蚪变成青蛙成功找到妈妈.在游戏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四则运算的数学知识,还使学生開始热爱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五)关注反思,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反思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关注教学反思和评价工作,将教学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为例,不少学生在有关圆的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容易出错的题型,如一正方形周长为48厘米,如果在其内部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多少?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很多学生会将正方形周长看作边长,或者在计算圆的面积上出现运算错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要求学生将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正确解题步骤的视频了解解题思路,同时在错题本上记录犯错的原因以及问题解决要点,从而为之后的解题提供参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结 论

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重视创新教学方法的意义,探究有效教学的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应构建轻松的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并结合理论和实际因素,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善用分层教学法、问题导入法以及信息技术,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秦庐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3):83-85.

[2]马锦文.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8):71-73.

[3]吴增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分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2(6):83-85.

[4]魏海霞.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2022(7):78-79.

[5]魏克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学周刊,2018(36):61-6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