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

2023-02-18 14:25宁琦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

宁琦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中华文化素养;域外文化理解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发密不可分。世界希望了解中国,了解这个东方大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需要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世界,希望更好地融入世界,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面对全球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着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新型发展模式;面对世纪疫情的巨大冲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解决世界日益严重甚至空前的环境危机和国际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

然而,国际舆论中的“西强我弱”格局仍没有彻底打破,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面临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了没人信”的窘境。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过去大多是基于他国自身需要而被塑造出来的,从当年的“东亚病夫”到今天的“中国威胁”,无一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给我们的形象标签。这种他塑形象“从来都不是自在的、客观化的产物,而是根据自我对‘他者的想象制作,即按照自我的需求对他者所做的创造性虚构,是形象塑造者欲望的投射”。改变世界眼中“他塑”的中国,由中国自己言说中国,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具有自身鲜明的本色、特色和价值。只有植根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深度了解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渊源和文化生成的根基,才能形成对世界的客观独立的判断,才有能力面向世界主导本国和本民族形象的塑造,并对他者塑造的国家与民族形象产生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只有深入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本土文化、历史文明,了解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接受心理,才有机会建立起对世界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通过交流真正走进当地人的内心,也才有机会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平等对话基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语言在一种文化中肩负着社会沟通和社会融合的责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借助语言和文字,人们得以互相理解,从而形成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跨文化交流借助的是语言,交流的却是思想文化。语言与文化相生相伴,缺一不可,一种文化中使用的语言能够反映其文化价值观或维度。在人类发展史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借助语言、文字存留下不同时期、各个区域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存在和思想的印记,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因此,在由语言发挥沟通工具作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负载在语言之中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而作为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外语人才,自然而然地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外语人才的使命,从过去的单纯“翻译世界”转向与“翻译中国”并重,从让“中国了解世界”转向与“让世界理解中国”并重,主动面向世界“自塑”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因此,仅是通晓外语,哪怕是多门外语,对建立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切实联系仍是不够的。对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的深刻理解,对域外历史、文化与现状的深入研究,才能形成对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与把握。为此需要培养外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也即准确理解中华思想文化及其世界意义的能力、熟练运用外语开展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的能力,这也是支撑我国国际传播战略实施,深化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理解中华思想文化及其世界意义的能力

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为救国图强,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敌强我弱、技不如人的窘况,迫切地放眼向洋看世界,推动中国接受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虽仍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在面对困局险境的“破”“立”之间,曾将中华传统与愚昧腐朽划等号,使中华文化的庚续传承一度式微,其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发展与尊重,从而没有能够掌握住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主动权。

当下的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国,世界的中国有着天下一家、和平包容的文化基因,迫切需要彻底消除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切实扭转中国形象“他塑”的被动状态。为此,随着我国国际传播的主战场由国内转向海外,面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特定受众,如何传播中国、展示中国、塑造中国,需要深入思考“中国思想、世界价值”。

此处所言中国思想,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已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由庚续传承、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而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义先进文化,它们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人类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言及中国思想的世界价值,就是要“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使其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外语人才在中国思想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系统性欠缺,几乎可以说是高校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中的一种通病。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浸染在中华文化与传统之中,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规划、设计和实践也在尽可能用文化滋养我们、塑造我们,但并不能由此就断定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由于学习外语,我们习惯性地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目的语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与文明,借此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却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受困于因对自身思想文化了解不系统、理解不深入而造成的“失语症”,身为中国人因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而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的现实,更无法向世界准确地讲述中国、展现中国。

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以某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但要达成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溯源、发展演进、精髓要义、价值理念和世界影响的真正理解和把握,成为自身知识体系建构和理论素养的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课堂学习固然重要,每一位外语学习者还必须主动进行专门的、系统性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自觉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一)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

传统与现代不是断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所留下的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是传承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華文脉绵延发展数千年的历史见证。细读文献典籍,将为我们准确理解和评价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提供宝贵的论据支撑。对典籍文本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进行语言、语义、文化等不同层次上的分析和阐释,以此为基础揭示典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文字、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形成对中华思想文化的系统而完整的认识与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学说的思想、不同时期的文化流变,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经世致用、与时俱进,推崇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注重万物并育、道法自然,主张仁者爱人、文以化人,倡导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积淀而成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文明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五千余年不间断的发展演进,期间经历了无数次辉煌与衰落的交替,之所以绵延无绝、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的积极内容,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极强的内聚性,具有顺势而为、因时而化的反省和修正能力,其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理念,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和学理内涵。因此,对其精神标识的提炼与阐释,要力戒碎片化的、片段式的截取,而是要深入系统地研学,揭示其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的根脉、形成、发展及其彼此间的体系性统一关系。只有弄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理、道理、哲理,才能理解其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才能读懂当代中国如何从历史中国走来的逻辑,才能讲清楚缘何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二)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突出中国思想,强调其价值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要将其置于人类文明的整体格局之中,充分理解中国思想的世界价值,充分理解中国思想不是孤立的存在,是吸收了东西方先进文化与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新的一个综合体。它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k等;又吸纳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着世界文明体系的共同规范和普遍价值,如自由、平等、民主、公正、法治等。中国思想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对话与互鉴的产物,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中国智慧。

古往今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始终坚持经世致用,注重文以化人,蕴含着应对时代问题的智慧和探索,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也作出过重大贡献。古代日本七世纪的大化改新,以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体制为蓝本,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世界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18世纪的欧洲推崇儒家文化,把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该决议还呼吁各国推进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由此可见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获得国际认可,类似的例证不胜枚举。中华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界、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历久弥新的当代价值,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有益启发。

毋庸置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同世界所有先进的文化一道造福人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为价值参照,所展示的是世界各国和平共荣、休戚与共,所揭示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文明共识。

(三)积极投身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实际行动

德国思想家黑格尔认为,“只有具有世界精神的民族,才能真正把握和抵达世界精神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从而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据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放言——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无论此番言论发生在什么样的语境之下,至少在当时,在撒切尔夫人眼中,中国的知识体系还无法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还没有成为知识生产的大国。即使中国经济崛起,成了一个物质生产大国,但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方面尚未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物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文化输出的力度是一个国家对世界产生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都不缺少引以为傲的思想文化精髓,中华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的胸襟气度,求同存异、天下一家的情怀追求,充分诠释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着眼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需要,树立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推动中国文化与思想对外传播的对外话语体系及能力建设刻不容缓。中国需要与世界交流和对话,既为准确生动地阐述自身,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发展道路,正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和思想体系,形成具有阐释历史意义和现实发展的话语体系。话语和话语体系都是为话语权服务的,既可体现学术研究的系统性、区分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质。成熟完善的话语体系建设直接关乎国家话语权的巩固与提升。因此,中国话语体系必然建立在中国理论和知识体系之上,并推动中国理论与知识体系阐释中国、阐释世界的能力。

作为外语学习者,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才有能力形成以中国理论和知识体系为参照的、对世界的准确认识和理解,才有能力鉴别“异质”思想文化的精华和价值,才有能力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对异域文化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去伪存真,才有能力以外语作为交流和研究工具投身中国对外话语能力建设,在全球语境中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思想、阐释中国自身定位及与世界的关系。

二、熟练运用外语开展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的能力

中国思想文化既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又是世界思想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崛起应思想文化先行。中国思想文化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真正“走进去”,外语人要最先走出去、走进去,融通中外、沟通世界,既要在世界语境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又要将中国话语体系和智识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出去,为丰富和续写人类不断创造的新的文明成果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外语学习者,需要在“中国思想,国际表达”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具备熟练运用外语开展中华思想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中国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既要体现中国立场,又要体现世界眼光,强调共享与合作,才能更好地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传播视野之所以强调开放与包容,是要将中国立场寓于客观报道、日常交流之中,润物无声地传递中国价值、体现中国影响。

(一)对异域文化的研究与理解是中国思想文化海外成功传播的前提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了解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认识其民族特性、认识当今其国人精神世界的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让思想感情深入人心,在传播态度上要充分体现对其他文明的平等与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无论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在传播内容上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充分准确地认识和了解有关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思想文化,才能有效提高构建自身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能力。在传播方式上,讲述中国故事,在了解自己、懂得自己故事内涵的基础上,熟悉受众习俗,掌握受众心理,贴近受众生活,会用当地人熟悉的方式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用对方看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表达我们的观点,才能让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广为人知、真为人懂、深为人信,才能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引起情感共鸣。

为此,需要有深厚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支撑,真正深入了解国际传播对象、深入到对方的文化脉络和细节中去,透彻理解对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的特征。语言其实是一门多元交叉的学问,语言为基,文化为核,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地理乃至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往往关联着目的语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必然承载研究者对该国家或民族核心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甄别与理解。因此,外语不再只是单纯的交流工具,还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为国别和区域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支撑。通过对国别与区域一手资料的研究,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透彻研究其他区域、国家和民族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支撑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弘扬。

从事相关国别与区域研究的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每一位外語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它能够帮助我们面对源源不断的外来思想文化浪潮,练就清晰的辨识能力与理智的批判思维,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融入国际社会,最大限度地缩小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体系之间的差异性。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不仅仅是出于了解和认识其他国家、地区与世界的需要,更应该是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突破西方镜像、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的机会。从中国立场出发,由国别研究、区域研究再到对整个世界的研究,从而构筑起对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认识,努力形成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思想,进一步阐释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中作出应有贡献。

(二)精准的国际表达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国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从不缺少生动精彩的故事,欠缺的是符合文化接受心理、直抵受众心灵的精准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所谓国际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形式;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国际人士、传播对象国家人士的视角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三是借用国际惯例和规则等对中国事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这就要求我国国际传播在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基于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对世界其他文明的了解和国际比较,寓抽象道理于细节之中,寓理性说理于感性素材中,在交流中实现贯通,在互动中实现超越。

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与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相通相融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外交往中十分注重中国历史文化和相关国家历史文化中的共同价值,他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堪称国际交流与传播的典范。他以毛泽东、戴高乐两位伟人开篇,娓娓道来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中法两个伟大民族,对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生动的中法两国思想文化比较,指出是两国人民共同培育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合作共赢的精神。最后用法国一句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与中国的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指出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并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令人不由自主就会产生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

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中国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这是中国从全人类的、全球的角度出发,将中国融入世界之中,给世界带来一种以中国实践为基础的全新的文明观和发展观,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结语

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战乱、疾病、贫困仍在威胁着世界安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而外语就是我们与外部世界得以互相凝望的窗口,能够彼此走近的桥梁。让世界看见中国、听到中国、读懂中国,是当代外语人的使命所在,更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价值所在。

外语人才是一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力量,更是传播和弘扬一国文化的重要主体。外语人才培养,要从中国立场出发,立足和扎根中国大地,使之兼具语言能力和跨学科专业基础,具有较深的东西方知识和文化造诣,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创新精神,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厚重的家国情怀,能够解决人类生存面临的物质、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和学科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语学习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中华思想文化修养和外语传播能力,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用外语讲述中国,做国际舞台的发声者,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作出贡献;为推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始终“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使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树立文化自信,运用语言工具和国别与区域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和思考人类共同价值,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使其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持续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个性化外语人才培养浅析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四川省外语人才就业前景初探
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