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玲 李传喜 陈 曦
针对我国自学考试评价体系的现状,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线上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自学考试的评价方式仍以结果评价为主,对部分地区的部分专业辅以过程评价和实践性环节考核。调查显示,截至2021 年,全国共有20 个省、市、自治区在自学考试的评价过程中开展过程性考核。另外,江西、河南、陕西、辽宁4 省曾开展过程性考核,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目前已经进入暂停过渡状态。作为自学考试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自学考试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第一,评价导向有待明确。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当前的评价体系却没有产生明确的导向作用。以结果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没有将评价与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行业的参与度极低,对培养的导向作用不显著,在促进自考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不适性。
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当前自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以主考学校为主,未能充分调动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行业企业在自考生的培养和评价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反馈途径。现有的评价体系未能在考生和职场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不能有效提高自考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评价手段不够丰富。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而现有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未能体现出自考生本身的特殊性。当前自学考试的评价仍以纸笔考试为主,评价方案不够健全,未能体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给自学考试带来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第四,评价内容尚待完善。自学考试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当前的评价内容以知识性为主,技能性考核相对较少,对关系自考生未来职业的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如专业态度、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则几乎未涉及。
综上,自学考试评价体系的完善应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导向,强调对自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由此,本研究尝试从职业胜任力的视角出发,构建自学考试“四方评价-模型输出-动态反馈”的多元评价体系,期望为自学考试在“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实行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制度建立40 年来,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普通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自学考试“学历代偿”的历史功能式微,生源日渐萎缩,自学考试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困境?如何改革才能实现自学考试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成为自学考试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指挥棒,评价体系的改革是解决自学考试当前问题的突破口。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当前自学考试的任务重在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但评价体系的普通高等教育导向已经成为制约自学考试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为让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反映和反拨自考生的职业能力,有必要将“职业胜任力”理论引入自学考试评价体系的建设。从职业胜任力的视角出发构建自学考试的多元评价体系具有天然优势,它能够将教育者、自考生、企业行业等利益相关方有机结合,将培养和评价自然融合,从而有效提高自学考试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有利于自学考试突破当前困境并实现新的发展。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多元评价模型能够提供更加明确的评价导向、更加多元的评价主体、更加丰富的评价手段、更加全面的评价内容,从而为自学考试的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当前,以职业胜任力为出发点的教育评价研究结果日益丰富,特别是在专业硕士的评价方面,部分专业硕士类型的评价模型已经成熟,但在自学考试领域此方面的研究甚少。如何将职业胜任力评价融入自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构建更加多元、科学的自学考试评价体系,使自学考试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已成为自学考试战线普遍关注的问题。
“胜任力”一词最早由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在《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1],强调胜任力是能够体现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通常用“冰山模型”来描述胜任力的构成,冰山上半部分代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特征,它属于一个岗位的“门槛性”要求;而看不见的冰山下半部分主要包括价值观、动机、个性品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认知等属于“能力、态度与意识类”的隐性特征;但恰恰是这些隐性特征决定了人们最终的工作行为及绩效结果,它属于一个岗位区别优秀者与平庸者之间的“鉴别性”要求[2]。
针对职业胜任力的含义,霍夫曼(Hoffmann,1999)对学界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种认为胜任力是可测量的关于职业行为的表现;第二种认为胜任力是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行为标准;第三种认为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能力维度[3]。
综上,本研究将自考生的职业胜任力界定为:学生在读期间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维度的内容:第一,一般性知识;第二,职业实践技能;第三,与未来岗位相适的非认知能力,包括个体特征、专业态度等。
当前,在不同学科领域对于多元评价的研究很多。多元评价因其多维的评价视角,突破了单一评价的局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具体到“多元评价”的概念内涵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说法。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对于“多元”和“评价”的解释如下:多样的、不单一称为多元;评定价值高低即为评价。教育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的兴起和发展为教育评价多元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戴家干认为,“多元评价是科学的、全面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是以人为本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最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4]。潘永庆等认为,多元评价是“通过开发学生的多种潜力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一种评价手段”[5]。
结合自学考试的实践,本研究认为多元评价是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促进个体的毕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以主体多元、内容多元、手段多元等为着力点,采用动态调整的评价模型输出并反馈评价结果,从而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个体发展的评价。
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本文尝试构建“四方评价-模型输出-动态反馈”的多元评价体系,力图实现自学考试评价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的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该评价体系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评价反馈等六个部分,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综合评价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胜任力导向的自学考试多元评价框架
1. 国家考试
自学考试作为国家考试,其考试实施工作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对本地区的考试工作进行组织与管理。当前自学考试的命题有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方式,并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在此基础上,应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完善现有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完善自学考试与证书考试的衔接制度、免考制度,适当调整课程的数量和结构,在专业基本规范的设置上努力体现应用性导向,引导主考学校基于职业胜任力来培养学生。
2. 学校评价
主考学校应在用好现有结果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过程评价,尝试开展增值评价。增值评价是评价学生进步程度和学校努力程度的评价,关注学生一段时间内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努力程度。这种重视起点、关注过程的评价方式扭转了传统的以选拔、淘汰为目的的评价,增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模式,能更好地测评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6]。主考学校应配合国家和行业的需求,完善过程评价,嵌入增值评价和胜任力隐性特征的评价,想方设法用好增值评价所包含的诊断性功能,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同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互动,以“订单式”培养模式来对接行业需求,拓宽自考生出口半径。
3. 行业评价
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到自考生的培养和评价过程中来,将行业的职业胜任力要求精准植入培养和评价过程,让行业企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培养”,与主考学校一起为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如“北联航”与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已初见成效,深受学生欢迎。在此过程中,企业发现了合适的人才;学校通过行业企业的反馈发现了自身培养和评价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得以改进提高;学生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行业企业有了充分的了解,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4. 个人评价
一方面,学生应主动加强对于行业的了解和认识,明晰岗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国家、学校、行业的评价过程,主动提高自己的职业胜任力,做好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努力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毕业后学生的反馈评价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在国家、学校、行业之间搭建起双向的沟通反馈通道,形成良性互动。
1. 确立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在职业胜任力导向下,确定指标选取的原则:简约性、有效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指标的层次结构要鲜明。
2. 确定评价指标集合
通过实践经验法、专家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备选集合。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在备选范围中,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确定出合适的评价指标子集。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
3. 确定评价模型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有效地合成为一个综合评价值。在此过程中,可以从管理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相关方法和模型,甚至是混合模型中进行选择。常用的模型有:层次分析法、灰色模型、模糊数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4. 输出评价结果
通过确定的评价模型合成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并对其含义进行充分的解释。该结果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学校和行业对学生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同时,要正确认识评价结果,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解读和使用评价结果时应尽量秉持审慎客观的态度。
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动态的评价反馈平台,跟进行业需求,跟踪学生成长,提高教育效能。第一,主考学校对各种评价指标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学生各阶段的成长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平台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精准提高职业胜任力。第二,学生通过平台将实习情况、岗位适应情况、就业情况等反馈给主考学校,主考学校进行汇总分析,并报各级考委;学校和考委借此来衡量现行评价标准对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及时对评价系统做出调整。第三,行业根据工作实际的变化发展,及时更新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在平台上进行反馈,主考学校和各级考委通过对这些信息动态地进行分析,适时调整专业规范以及评价系统,以适应企业岗位能力变化。学生也能从行业的反馈信息中找准自己的短板,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这方面,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做法值得借鉴: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制定了专门的优秀考生跟踪评价计划,通过发布会计资格考试金银榜、定期开展会计人才交流座谈会等方式,在会计人才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平台,推动会计人才职业胜任力的提高。
选择合适的理论视角,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推进自学考试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创新,既是自学考试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职业胜任力要素纳入自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促进培养与评价的有机融合,在教育管理机构、主考学校、行业企业和自考生之间建立动态沟通、适时调整的良性互动体系,可能是新时代自学考试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