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稳过渡 致力素养提升
——2022年天津中考历史学科的转型探索

2023-02-17 06:09罗金永任洪来
考试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本题考查历史

罗金永 杨 艳 任洪来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考试评价功能的同时,也应当体现出课堂教学在学习方式上的变革。从2008年至2021年,天津中考历史学科作为考查学科,一直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2022年,作为中考改革的重要举措,历史学科成为考试学科,这就要求学科命题立足平稳过渡,实现从考查到考试的转型,在凝聚主题和创设情境上锐意深耕,以期对未来的初中历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一、平稳转型,砥砺前行

2022年天津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虽然仍采取纸笔测试、开卷方式,但考试性质发生了变化,考查学科变为考试学科,考试成绩由按等级呈现变为以原始分纳入中考总分。为实现平稳过渡,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于2021 年秋季学期发出调查问卷,了解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并根据全市师生的充分反馈,组织完善试卷结构。2022 年春季学期初,又通过教研渠道进行发布和解读,使得复习教学在方法和方向上有据可循。最终的中考试卷保持了原考试时长、原有题型和原有考核内容比例(即中国古代史约占3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40%,世界史约占30%),实现了由考查到考试的平稳转型过渡。与此同时,在难度比例设置仍为8:2:0 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了中等难度试题的难度值,以求拉开梯度,充分体现中考考试学科的选拔功能。

二、紧扣课标,凝聚主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1]2-3指出:历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外历史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以“点”连“线”、以“线”穿“点”,使课程内容依照人类历史发展的时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时候避免时序的混乱,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遵循课标理念,中考试题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事,注意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充分反映人类文明的灿烂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增强内容的生动性。例如,第26 题围绕“一带一路”主题,考查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突出“和平交流”的价值导向。

26.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

(2)结合所学,宋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哪些地区?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写出该时期中西方交流的表现有哪些?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请从和平交流的视角列出相关史实。(至少答出两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题将丝绸之路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考察,要求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其开通、发展、兴盛,全面客观地认识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具有知古鉴今的史鉴功能。材料内容以时间为序,将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唐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明代郑和下西洋等内容逐一呈现,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找出其中的相关性,从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角度进行历史解释,培养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以开幕词《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入点,以同学们观看开幕式后围绕开幕词展开探究。开幕词《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三个历史时期,突破了教材原有的叙事结构,赋予三个历史时期的相关史实新定位、新意义。通过探究,让考生在解答历史问题中加深理解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决策的历史根源,具有知古鉴今的现实意义。本题在“和平交流”这一主题价值观引领下,凸显了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与思维层次,挖掘了主题的深度,延展了思维的宽度,赋予了试题一定的开放性,相应地拉开了考试梯度。借助情境创设,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较高要求,突出了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从整体上看,本题凸显了价值引导,对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的交往做出的贡献紧扣了“和平交流”这一考查主题,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得以浸润,价值观考查明显且有效。

此外,课标强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历史教育的认识基础有赖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知识;历史教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历史教育目标的制定与确认反映课程教材教学的定位[2]。因此,中考试题也将“导向”作为重点考查要素,深入考查,凝练主题,例如第10题:

10.有西方史学家认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但中国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们评论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本题答案为C.五四运动。试题史料出处为2013 年8 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J.M.罗伯茨著、陈恒等译的《全球史》998 页,原文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在此,大动乱没有加引号,这是西方史学家的观点。为此,本题在设计时,给大动乱加引号,并将中国史学家的研究结论与之对比,强调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此处修改,驳斥了西方史学家的错误史观,去除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树立中国史学界主流价值观,彰显中国历史研究的中国视角和中国声音,具有很好的价值导向。

三、融入情境,提升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这一教学建议[1]55。创设历史情境有多种方式,如通过展示历史文献、历史影像,参观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再现历史情境;通过当前国内外发生的事件回溯历史源头,从现实情境中探寻历史问题;通过衣食住行、言谈话语等日常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与之相关的历史由来,切入所要认识的历史问题。这样创设的应用情境既是对学生感受、体验、经历等个体经验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使知识学习从接受到运用的过程成为创造力激发的过程。

因此,2022 年中考试题突出了情境化考核。试题情境是对现实情境的再现,为呈现信息、提出问题、达成立意提供载体[3]。例如第4题、第7题等均蕴含丰富历史,通过图表展开探究。

4.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本题答案为A.频繁战乱。试题考核的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引发战乱与盛唐以后藩镇割据引发战乱。分析发现,此题出现答题误区在于将“主要原因”误理解为共同原因。共同原因可能是多选项,是历史学习中的归纳法。“主要原因”一般是唯一的,不会引发歧义,是历史教学中的认识论。本题有教材依托又不单纯考查教材知识,通过人口数量的剧烈下降,比较归纳两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原因,体现了能力立意。

7.以下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区域是

A.新疆 B.云南

C.台湾 D.西藏

此题答案为D.西藏。根据某同学课堂笔记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考查清朝时期对于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措施,包括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体现出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试题创设了一个学习情境,从学生的学习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避免机械、套路、固化的学习和训练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探究。

历史教学必须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教师应当丰富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实现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贯通、互补与融合。教师要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背景材料,如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等,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学习学科主干知识,温故而知新。例如,第28题:

28.科技改变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对19 世纪的英国社会这样描绘道:“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 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说出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882年爱迪生的通用电力公司开始在纽约向普通住户提供电力,其后家庭对电力的使用迅速普及到全世界。——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2)电力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请你举出一例同时代与电应用有关的发明,并说出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今天的世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办公、线上学习、线上购物等,这充分运用了哪一现代科技?身在其中,你如何利用这一现代科技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

本题侧重考查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突出三个历史时期科技改变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本题改变以往考核对于国家治理政治经济的侧重,更加贴近生活感受,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社会生活的变化,并通过寻常生活变化认识到科技对于时代、生活、个人的影响和价值引领。第(1)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在不照抄原文的前提下,提取有效信息,寻找推动变化的主要原因,得出19 世纪人们赶火车、开始随身带表、逐渐养成守时的生活习惯等时间观念发生变化;材料二展示电气时代的到来及电应用的发明对生活产生影响;材料三点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并结合学生的在线学习实际,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材料一、二均来自较为权威的著作,引用准确,形式规范,且均注明了出处;同时,呈现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史料,营造了相对具体、特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复杂情境。从材料一中提取到的信息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变化;材料二通过介绍电力进入家庭的内容并进行设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问则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情境,考查学生将史事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本题考查世界历史重大主干知识,试题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这一主题,把看似分散、相对孤立的史实以新的视角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主线与规律,符合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课程内容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同时,还体现出对“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本题的考核,在当今疫情防控下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在线学习时,活跃学习者喜欢与别人交流学习,在论坛讨论中发帖和回帖较多。教师应多组织小组学习使他们能够积极讨论,并适当地给沉思型学生一部分时间[4]。

四、发掘资源,学以致用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培养热爱家乡情感的基石。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例如第27 题围绕“学生历史社团的主题读书活动”,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通过情感升华,落实学科素养。

27.学校历史社团开展“我和伟人共成长”主题读书活动,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读伟人成长 思民族未来】

1893年 诞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 在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

1910年 高等小学堂读书,受康有为、梁启超思想影响

1911年 中学读书,受同盟会影响,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

1915 年 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读期间,开始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

1918 年 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开始接受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节选自《毛泽东》(大画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从上述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他曾受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忆伟人论断 寻革命道路】

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为践行这一论断,毛泽东领导的武装起义是什么?此后,他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听伟人声音 感使命担当】

1949 年,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你如何认识毛泽东说的这句话?

本题围绕学生历史社团的主题读书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听伟人声音 感使命担当》《忆伟人论断寻革命道路》《听伟人声音感使命担当》,分别就“毛泽东的成长”年表、“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论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宣告进行探讨,其一考查影响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历史事件,包含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等识记性知识;其二考查与枪杆子论断相关的秋收起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出现变化的历史理解;其三以“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事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本题以学生历史社团的主题读书形式作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追寻革命历程,继承红色基因,认识到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紧密相连,时代变化深刻影响着个人发展,个人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通过把知识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今宜鉴往,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从伟人身上汲取伟大的力量。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实践意义,为落实学生学科素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五、结语

2022 年天津中考历史学科由考查到考试的过渡,力求体现“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试卷注重政治性引导与科学性保障,在中等难度题上采取分层赋分,加大了选拔力度。未来将继续探索增加试卷和试题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后,为更好地适应新中考改革,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学要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并依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与整合,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猜你喜欢
本题考查历史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新历史
今天是几月几日
历史上的6月
找规律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