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薇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当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0.5%~6.0%,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能有效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期气道平滑肌痉挛,可有效缓解急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老年人因各系统身体机能低下,长期拖延,难以治愈。中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喘息及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此期间,如不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干预,极有可能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病情。本研究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哮喘患者30例,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哮喘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哮喘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常规组中,男8例,女 7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1.45±9.42)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1.23±3.26)年。研究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1.42±9.30)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1.21±3.3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选用 3 ml的0.9%生理盐水与2 mg布地奈德混合后雾化吸入,早晚各1次。研究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布地奈德用法用量和常规组相同,孟鲁司特钠口服,1次/d,10 mg/次。服药后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两组在接受治疗期间均停止使用其他与本病有关的药物,避免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用药期间需严格控制饮食,少吃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效果。ACT:满分25分,分值越高说明哮喘控制效果越好。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哮喘症状和肺部哮鸣音等体征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用药治疗也能得到缓解,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35%,或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达到预期值的8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哮喘症状和肺部哮鸣音等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25%~35%,或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达到预期值的60%~8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哮喘症状和肺部哮鸣音没有明显改善或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无改善或降低。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时间呼气峰值流速(L/s)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L)ACT评分(分)超敏C反应蛋白(mg/L)研究组15治疗前3.14±0.531.66±0.2419.15±0.1211.82±3.24治疗后 5.72±1.12ab 3.34±0.38ab 24.34±0.34ab 7.31±1.38ab常规组15治疗前3.18±0.541.67±0.2119.16±0.1711.86±3.28治疗后 4.52±1.21a 2.44±0.21a 21.45±0.25a 9.35±1.67a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在中国举行的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2006年的全球哮喘防治会议上,明确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成分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只要加以规范治疗,疾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急性发作时。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史多,常伴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心肺功能较差,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造成严重死亡,所以,寻找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中老人的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降低,极易患上多种疾病。中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比较常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多细胞参与、多介质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糖皮质激素具有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阻止炎症介质如激肽、组胺和慢反应物质的生成,抑制吞噬功能,稳定溶酶体酶,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所以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哮喘最为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常规的哮喘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和支气管扩张疗法主要是在急性期使用,也可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来预防复发。尽管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相对安全,但长期使用也会引起多种副作用,对患者的依从性有较大的影响[3]。
近来研究表明,炎症递质中的白三烯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关键递质之一。白三烯与其受体结合,可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增加黏液分泌,活化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过多炎症细胞。气道重塑和阻塞是不可逆的。大量研究表明,白三烯在多种哮喘介质中发挥重要作用。白三烯对气道炎症具有较强的病理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支气管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并最终导致可逆性气道阻塞和长期炎症[4,5]。孟鲁司特作为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的拮抗剂,阻断了它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白三烯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6]。外国研究表明,口服孟鲁司特与吸入性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其中,激素不能抑制白三烯的释放,因此与孟鲁司特钠联用有协同效应,可减少布地奈德的用量,并减少大剂量激素在全身的潜在副作用[7,8]。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CT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呼气峰值流速(5.72±1.12)L/s、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3.34±0.38)L、ACT评分(24.34±0.34)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52±1.21)L/s、(2.44±0.21)L、(21.45±0.25)分,超敏C反应蛋白(7.31±1.38)mg/L显著低于常规组的(9.35±1.6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布地奈德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明显减轻呼吸反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效果。由于患者病情的发生与大量炎症细胞释放白三烯有密切关系,因此观察组在常规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受体抗结合剂,其对炎症反应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以及对炎性细胞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配合常规镇咳平喘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9,10]。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于中老年哮喘的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