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贞,韩淑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中指出,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1]。培养模型意识,发展“建模”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近期,听了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她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感知,学生大胆地说、创造地想、热烈地辩,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从算式到文字、到图形、再到字母,逐步抽象概括,这样的“建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有“根”的教学。现摘录其中的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课堂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学数学,大家一起看屏幕(图1)。
图1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左边花坛中每行有12朵花,总共有8行。
师:真好!不仅看到了花,还看到了重要的数据。你呢?
生:右边的花坛中每行有8朵花,总计有8行。
师:真棒!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如果吴老师把左边的花坛覆盖了(图2),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花坛的长是多少?
图2
生:这个花坛长12米,宽7米。
师:那你再看看这儿,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这个花坛长8米,宽7米。
师: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努力在情境中发现重要的数学信息。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你想求什么?好,这个男孩。
生:我想求红花的宽跟长。
师:宽跟长已经有了,有了宽跟长可以求他们的什么?(周长)还可以求什么?面积还没学是不是啊?有没有会求的?你会求。
生:12乘以7。
师:哦,我明白了,你想求左边的面积。还有吗?你想求什么?
生:我想求黄花的面积,7乘以8。
师:有没有再勇敢点的。你想求左边,他想求右边,你还想求什么?
生:我还想求两块并起来的面积。
师:可以吗?除了面积,还可以求什么?
生1:我想求左边的花坛有几朵花。
生2:我想求右边的花坛有几朵花。
生3:我想求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面对一个情境,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可以求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多少朵花,还可以研究左边面积和右边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能列综合式的尽量列综合式,听懂没?
【赏析】
设置对话情景,让学生站到课堂的中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求什么”“还可以求什么”,让学生发现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寻找答案,有时学生的发言虽然不那么精确,但有着对数学质朴的理解,充满着浓浓的儿童味与生活味。吴老师的提问常常充满商量的语气,看似让学生选择,但学生实在无法拒绝吴老师期待与鼓励的眼神。
【课堂片断】
师:写一种方法就好!他求共有多少面积,跟他方法不一样的可以到前面来写。谁求花把手举起来,挥挥手。这是谁写的?你求的是什么?
生:我求的是花,我是这样想的。
师:不着急,上来就想当老师。你是这样想的,我们还没读懂呢!下面我们开始对话,谁来对他提问题?
图3
生:12乘8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真好!我建议第一次掌声响起来。生:12乘8,意思是左边的花坛有96朵花。
师:谁支持他的观点?有问题吗?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接着问。
生:韩程阳,8乘以8等于几?哦,8乘以8是什么意思?
师:你这么一调整,问得就深刻了。还有吗?接着问。
……
师:问得真好!为什么把96与64加在一起?
生:我把左边和右边的花先求出来,然后再加。
师:都同意吗?这是谁写的,也是160朵,和大家讨论。
生:12加8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你们可睁大了眼睛好好看啊!他说左边12朵,右边8朵,合在一起,这第一排是多少朵?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乘8?
生:因为都有8行.
生思考。
师:思考就行了吗?还得亲自动手……说吧!
生:算一算。
师:我也特别喜欢你,真会听讲!
【赏析】
2.3.4 注意该区域范围历史沿革变化,重视口述文献的收集。在收集湘西地区红色文献时,地域范围不能局限于现在的行政区划,而应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沿革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注意与湘鄂西、湘鄂川黔各红色纪念基地、老红军取得联系,实地走访,了解、记录红色口述文献。
课堂追问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艺术。“谁来对他提问题?”“还有吗?接着问。”“还有什么问题呀?”学生的回答不可谓不精彩,但吴老师并不满足,她总是不停地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问得真好!”“真会听讲!”吴老师善于用自己的眼神、手势、笑容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影响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学生想说、敢说、善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满温情与智慧。
【课堂片断】
师:好,该求面积的上来了,这是谁的?先说这个吧。
生:大家对我的算式有什么提问?
师:12乘7是先算出红花的面积,你问他能听懂吗?找那些没发言的人行吗?我建议那个男孩还没说过呢,很想听到你的声音!
生:7乘8是什么意思?
生:7乘8算出黄花的面积。
师:加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要算出总面积,所以应该把红花和黄花的面积加起来。
师:给点掌声吧!真挺好的,那这是谁写的?
生:这是我写的,有什么问题吗?
生:12加8是什么意思?
生:12加8的意思是红花的长和黄花的长相加总的长。
师:合起来了,那这个长就是几米了?宽呢?
生:宽是7米。
师:那20乘7就是什么?
生:这两块地的总面积。
师:听明白了吗?左边等于多少?右边等于多少?那你说这两个结果怎么样?(相等)
师:谢谢你支持我啊。你是说这个式子和这个式子是相等的对不对?我们写出几组算式了?有点感觉了吗?谁有感觉了把手举起来,有点儿感觉但说不出来的也请举手!
【赏析】
“很想听到你的声音!”“听懂了吗?”“给点掌声吧!”“谢谢你支持我啊。”吴老师善于“撩拨”学生的情绪,她的课堂语言很有亲和力,学生爱听。在吴老师的课堂,学生爱问、爱说、爱思考,这源于吴老师对孩子真诚无差别的爱与洞察,也源于吴老师对课堂与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把控。她的课看似平淡,但听着听着就有“感觉”了。
【课堂片断】
师:我们继续研究看看谁能再有新的感觉。你们看这儿,正面墙要贴瓷砖,侧面墙也要贴瓷砖,现在要求一共贴瓷砖的面积,会求吗?这次要求可高了,你能试着像刚才那样用两种方法来求吗?
图4
师:你们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啊?
生:10平方米。
师:能说说你的算式吗?
生:2乘2等于4平方米,2乘3等于6平方米,加起来就等于10平方米。
师:你还想说点什么?你来说吧,还可以怎么样?
生:借助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我把3米和2米墙合在一起,然后再乘那边的宽就得10平方米。
师:你一口气写了两个算式。你刚才在这儿犹豫了半天,你不回去,你想干吗呀?
生:我想问同学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师:掌声送给他!好,那这边跟这边又相等了,睁大了眼睛好好看,此时此刻你有感觉了吗?有感觉的人把手举起来,这么多人啊!
图5
【赏析】
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很重要,吴老师没有急于告诉或解释,而是借助两张纸,把两面墙合在一处,就题论理,以形象来支撑和发展抽象。一个“合”字形象而生动,自然贴切地“打通”了分步算式和综合列式之间的算理,在这里,抽象获得了形象的支撑。“此时此刻你有感觉了吗?”开始学生的感觉也许是懵懂、模糊、不具象的,但这种朦胧的感觉正是“建模”的基础。
【课堂片断】
师:现在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情境了,也不贴瓷砖了,也不数花朵了,也不求面积了。你有感觉了,你能遵从你的感觉再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吗?(学生尝试写)
图6
师:我们先看看这两个同学的吧,3加5的什么?
生:3加5的和乘10就等于3乘10加5乘10。
师:你就这么轻易地画了一个等号?你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啊?
生:我是这么想的,3加上5等于8,再乘10就等于80。
师:明白了,他是真正去算了的。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乘法呀,谁能换个角度来解读这个算式?有没有从乘法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的?
生:3个10加5个10等于8个10,左边呢也是8个10。
师:掌声还不响起来!他能用自己的经验、过去的知识解读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我们看第五个式子。左边几个5?再看右边,这是几个5加几个5?合在一起是几个5?
师:这就是填等号的重要原因,对吗?如果让你们继续写下去,还能写吗?写到今天下课?写到明天上课?那能写出多少啊?
【赏析】
学生“原生态”的思考弥足珍贵,看似五花八门、雾里看花,但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端倪[2]。“你有感觉了,你能再写出这样的一组式子吗?”“感觉”是什么东西,这还真不容易说清楚,但学生听明白了,你们看,孩子们写出来的“感觉”、说出来的“感悟”多好啊,这不仅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模仿”,更是一种基于感性的“数学表达”。
【课堂片断】
师:那好,这一类的问题,有没有共同的规律?你能把这个共同的规律用你的语言写出来吗?
生:我发现结果是一样的,而且写不完。
师:这个发现多了不起啊!我要追问了,那我说3加5等于几?7加1等于几?这结果也一样呀,它跟我们今天学的有什么不同?你得把这个过程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出来。
生:我发现他们其中的一个数是一样的。
师:你发现了他们其中的一个数是一样的,这很重要。比如说第一题的哪个数是一样的?
师:再来看这一题,就是两个数的和都乘一个数是这意思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两个物体的长加在一起再乘以宽就等于总面积。
师:挺好的,你发现两个物体的长合在一起乘宽就等于总面积。还可以怎么样?
生:还可以先求一个物体的面积,再求另一个物体的面积,然后加起来。
师:越来越发现新东西了,谁能把这一类的题用一句话做总结?
生:分配率。
师:你说的?有戏!但不是你那个率啊。
生1:这一类问题两组数既可以分开算,也可以一起算,而且结果一样,写不完。
生2:两个算式有一个数肯定是一样的。
师:有点儿意思。他说这一类的问题两组数可以怎么样?你来说。
生:可以分开算,也可以合起来算。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一样的。
图7
师:真棒!真是越总结越完善。
【赏析】
“你能把这个共同规律用你的语言写出来吗?”自己的语言是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在这样的课堂里,大家一起“聊”数学,有一种熟悉的“家”的味道。“我要追问了。”吴老师的追问总能抓住学生的“痒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你能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吗”“你还有什么发现?”“谁能把这一类题用一句话做总结?”儿童化、生活化的提问让孩子们听起来特别亲切。数学语言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模型,它是沟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3]。学生的回答虽不十分准确,但核心要义达到了,这是孩子们对乘法分配律的“儿童化表达”。
【课堂片断】
师: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北京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爸爸和妈妈合在一起疼我,然后他说爸爸疼我,你们接着说,应该怎么说?
图8
生:妈妈也疼我。
师:他们一起疼我。这好记吧?那你说这个爸爸可不可以代表12?可以代表上式中的2吗?代表3、4可以吗?这个妈妈可以代表8吗?代表3、5、6可以吗?谁能比他写得再好点?我不用文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图形。
师:接着写,图形怎么表示?〇表示谁?
生:表示爸爸。
师:爸爸表示谁?(其中的一个数)然后再加上一个△,三角形表示什么?(妈妈,也是其中的一个数)然后呢?
生:再乘☆。
师:五角星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两个算式里面一模一样的那个数。
师:你的意思就是这个7对不对?然后等于什么?这很关键。大家一起来说!
生:等于圆乘五角星,再加三角形乘五角星。
师:那你说你这个可以表示多少个式子?如果我不用图形表示,还有新的表示方法吗?你想用什么?
生:字母。
师:来,你就当着大家一起来写啊。好,不许你写了,大家一起接着写下去。
生:等于a×c加b×c。
师:我们能把这句话说出来吗?跟着我试试说好吗?两个数的什么?乘一个数等于什么?再把两个结果怎么样?他们的结果变不变?这就是什么?
图9
生:乘法分配律。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乘法分配律能解决什么问题呀?让我们带着这一个个的问题和期待,回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看看在哪儿能用到它,好吗?
【赏析】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和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4]。“北京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把孩子们的思维从具体算式引入到文字表述,它代表的不再是一道道算式了,而是一类现象,孩子们说得很好、很到位。“谁能写得比他更棒点!”在吴老师的“撩拨”下,孩子们思维空前活跃,又想到了图形、字母,它反过来验证了前面讲到的所有算式。至此,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水到渠成,并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