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瑾
2022年中国外贸虽取得了骄人业绩,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0.7万亿元,同比增长7.7%,但新冠疫情延宕反复、乌克兰危机、大国竞争博弈等外部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涉及1.8亿人的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现状,以大变局下外贸逆势增长的新业态——跨境电商为抓手,打通跨境电商堵点和痛点,对稳住2023年外贸增长基本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By changing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the plasma frequency changes, thereby changing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The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 is given by:
从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到2019年以来的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大变局下世界经济增长停滞、国际贸易增速下降、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全球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但从中国到世界,跨境电商一直逆势成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韧性。
图1 2019—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
从中国来看,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同期,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本文中的跨境电商进出口为全业态口径,以在线成交的进出口货物为统计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海关监管方式“网购保税”(代码1210、1239)、“跨境直购”(代码9610)、“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代码9710)及“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代码9810)项下进出口货物。规模约1.9万亿元,(2)本文中的数据以年度统计调查资料等为基础编制,对已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予以修正。比2020年增长18.6%,占进出口总额的4.9%。跨境电商货物的90%以上为消费品。其中,出口主要是服饰鞋包、家居家纺及电子产品等,占比为91.8%;进口主要是美妆及洗护用品、医药保健与母婴产品及食品生鲜等,占比为96.6%。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加速发展,已成为数字经济下贸易发展的新业态。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近10倍,占外贸的比重由2015年的不到1%增长到2021年的4.9%。特别是在中美贸易冲突与世纪疫情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9—2021年,跨境电商的出口平均增速(22.2%)超过货物贸易(10.1%)、服务贸易(13.1%)的出口平均增速,上万亿美元的出口业绩格外亮眼。如图1所示,2019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速(30.5%)高于商品出口增速(5%)、服务出口增速(8.9%),2020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速(39.2%)远高于商品出口增速(4%)、服务出口增速(-0.1%)。2022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28.6%。
要素的自由便捷流动是企业从事生产和服务的前提及基础,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调研显示,影响中国跨境电商加快发展的要素流动关键堵点包括:一是数据不开放。因数据不开放,不仅地方统计数据与海关统计数据差异较大,且易引发以业绩为标准的政府补贴政策的错配。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成为大多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试区”)的政策诉求。二是融资渠道不畅。跨境电商集聚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轻资产、少抵押物的跨境电商企业很难符合目前银行对资信的认定标准,而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和业务所需流动资金较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发展。三是高级和复合型人才短缺。跨境电商发展是一把手工程,领军人才奇缺是制约跨境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兼具外语、法律、国际营销、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也成为影响跨境电商大发展的瓶颈。
表1 2019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全球前10国
第二,以贸易数字化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数字技术是引发当代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国际商业模式重建、国际经贸格局重塑的决定因素,也是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实现跨境电商向数字贸易跃进的关键。为精准施策,落实《“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的综试区“创新专项行动”,建议中央和地方建立以数字技术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专项基金,鼓励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贸易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贸易发展。
表2 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部分国家在线购物情况
表3 2019年B2C跨境电商销售:十大商品出口经济体
范秋虎 男,1979年8月出生,黑龙江密山人.201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磁环境效应、电磁环境效应试验及评估方面的研究.
同期,2019年,虽然世界商品贸易下降了3%,但跨境电子商务占比显著提升。UNCTAD估计,2019年,网上购物人数达到14.8亿人。其中,约3.6亿在线购物者跨境购物,跨境购物的占比从2017年的20%上升到2019年的25%,约占所有在线购物者的25%。如表3所示,2019年,跨境B2C电子商务规模约为440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9%。跨境销售额预计占B2C电子商务销售总额的9%。
UNCTAD最新数据显示,2021 年,虽然许多国家放宽了限制,但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推动在线销售额显著增长。在有统计数据的66 个国家/地区中,互联网用户中在线购物人数平均占比从2019 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前的53% 增加到了大流行后(2020/2021 年)的60%。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阿联酋网上购物的互联网用户比例增长了1倍多,从2019 年的27% 增加到2020 年的63%;巴林增长了3倍,2020 年达到45%。如表2所示,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引发电子商务销售额急剧增长,与2018年疫情前比,疫情后,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美国的网上销售占比均有提升。其中,英国提升幅度最大,占比从2018年的14.9%提升至2020年的23.3%,提升了8个百分点;而韩国网上销售在销售总额中占比最高,2020年达到25.9%。
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UNCTAD以“新冠病毒感染与电子商务”为题,对9个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巴西、中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南非、瑞士和土耳其)的调查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加速世界向数字化转变,将永远改变人们网上购物行为。德勤《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也显示,2019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助推消费者网上购物,2020年电商用户渗透率美国为77%、英国为84%、德国为74%、法国为71%,全球电商零售快速发展。2019—2020年,欧美及亚太地区国家电商零售额增速超过15%以上,其中,印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增速超过40%。这表明,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跨境电商发展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2015年3月开始,经过7年多试点,截至2022年底,我国分7批次建立了165个综试区,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综试区的不断扩围,加快了外贸转型升级和国际市场开拓,形成了外贸新业态发展的新格局。但在快速发展、扩围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一是同质化竞争。不少地区为吸引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落地,短期给予免费仓储等资金支持,引发大型电商平台战略布局调整,致使跨境电商业务外流,综试区内部资源竞争加剧。综试区发展的内卷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产业集聚,也不利于综试区可持续发展。二是生态链分割。综试区试点以城市为中心,点状布局推进,如何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成为共性问题。东部某些地区跨境电商产业链虽然完整,但因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滞后,上游的平台型和生产型企业较少,大多是下游的服务型企业,影响当地跨境电商产业的长远发展。东北地区以传统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出口结构,与消费品占比超过90%的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结构缺乏适配性,大型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跨境电商实现数字化转型问题较突出。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广东省、浙江省依托外贸大省优势实行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实现数十倍增长;中西部地区受传统意识、产业结构、人才短缺、内陆所限,发展较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跨境电商竞争业态继续呈现头部效应,电商平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地区。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及江苏省,合计占比近80%。进口货物的消费地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合计占比50%。
总之,基于大数据理念建构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不仅能获得教职工的广泛认可,体现民主性,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
北京市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技术路线及特点分析………………………………… 王亚娟,李 涛,杨大杰等(1.47)
近20年来,中国依靠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企业商务模式创新,迅速跻身世界电子商务大国行列,但要素流动限制、同质化竞争、贸易壁垒等,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大发展。
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通跨境电商的堵点与痛点,确保大变局下2023年外贸稳增长,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中国应以开放和创新为引领,多点发力,多措并举。
表4 不同时期试点地区、购买额度变化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国在扩大进口产品种类、畅通进口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试点,但以跨境电商方式开展国际贸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堵点仍比较多,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品质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以及跨境电商出海。对综试区的调研显示,影响国际商品流动的主要堵点包括:一是对试点产品的地区限制。国家中医药产品试点只限定在北京市、河南省两地,国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市、跨境电商领先地区杭州市、高水平开放平台海南省等地都有扩大试点范围的需求。二是对试点产品的种类限制。2019年10月,国家药监局虽同意北京开展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但因试点产品范围限定为“在我国境内依法取得上市许可及财政部等部委《关于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的公告》所列的药品医疗器械产品”,中医药类产品在进口商品清单中种类较少(仅包括清凉油、橡皮膏、中药酒等8个品类)、市场需求小,不仅企业进口动力不足,难以形成试点带动效应,也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三是对试点模式的适用范围限制。“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创新有利于消费者在线下体验后直接下单当场提货。因商务部等6部委《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要求,“原则上不允许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而大多数海关特殊监管区远离城市中心,人流少,抑制了国内消费。四是对购买额度的限制。201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将2016年规定的跨境电商进口购物单次交易限值从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2万元提高到2.6万元后,至今没有调整(见表4)。五是电商平台遭遇国外贸易壁垒。2021年亚马逊以“不当使用评论功能”“向消费者索取虚假评论”“通过礼品卡操纵评论”等为由,对中国5万名卖家实行封号,行业损失预估超千亿元。随后,脸书(Facebook)、谷歌(Google)、贝宝(PayPal)、Shopify等海外独立站平台对中国卖家进行整治,大量卖家关闭站点。2022年2月17日,美国发布报告《2021年度假冒和盗版恶名市场审议报告》,又将微信、速卖通、淘宝、拼多多等多家企业列为“恶名市场”,国外对华电商平台的打压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痛点。
第一,提升跨境电商的国家战略定位。目前,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等政策,均将跨境电商视为贸易发展新业态,即贸易交易的一种新模式。但实际上,随着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数字技术对贸易的渗透率加强,跨境电商已逐渐脱离贸易交易方式变化的表象,成为未来数字贸易的重要内容。由美国主导的《美墨加协定》,已用数字贸易章节替代电子商务章节。2021年12月,86个世贸组织(WTO)成员宣布在电子商务谈判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计划在2023年加快谈判步伐。WTO总干事也认为电子商务将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谈判成果将促进数字贸易的大发展。为促使综试区工作领导小组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推动地方政府精准出台相关促进政策,抢占未来数字贸易竞争的制高点,应提升跨境电商的国家战略定位,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国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从世界来看,2021年5月,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报告《 2019年全球电子商务评估和新冠疫情对2020年在线零售影响的初步评估》显示,2019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B2B和B2C)跃升至26.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GDP)的30%,比2018年增长了4%(见表1)。其中,全球B2B电子商务销售额的预估值为21.8万亿美元,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82%,包括通过在线市场平台的销售和电子数据交换(EDI)交易;B2C电子商务的销售额预估值为4.9万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11%。按B2C电子商务销售排名,位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但按照电子商务销售总额排名,位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和中国,美国继续在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索他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可缓解急症快速心律失常症状,降低死亡率,但其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发热、低血压等,给患者带来不适[3],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预后。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Ⅰ类与Ⅳ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性质,其作用机理为与血浆中的白蛋白、β脂蛋白结合,抑制心房或者心肌传导纤维中快钠离子的内流,使传导速度减慢,同时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实现心率的调节作用。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对负性肌力产生轻度作用,对左室功能无抑制,实现冠状动脉与周围血管的扩张[4]。
第三,以要素市场开放打通制约跨境电商大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堵点。打通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堵点,推动数据、资金、人才等要素快捷自由流动和集聚,要加快要素市场开放。一要加快构建跨境电商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推动跨境电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应加快完善跨境电商统计制度,构建数据开放的共享机制。二要拓展多元化跨境电商融资方式。适应外贸新业态发展,金融机构应加快创新贸易融资产品,扩大基于电商信用评分的金融服务模式应用,完善传统金融对跨境电商的风控测评体系,创新贸易融资抵押方式,加大对跨境电商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三要加强国际教育合作。在数字化时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已经由资本、技术转向人才。人才是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短板。为应对数字化转型对人才的需求,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商学院均设立了相应课程。致力于新业态的长期发展,建议启动跨境电商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国家级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探索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以云课堂等方式,加快国际高端人才培养。
第四,以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国内再生产良性循环。为确保国内再生产良性循环,统筹跨境电商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消除同质化内卷、生态链分割、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痛点,推动综试区差异化、特色化、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一是明确综试区发展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对接自贸区发展国家战略定位。综试区应以面向不同市场的自贸区发展定位为基础,实行差异化发展。如青岛立足区位优势,应优先发展日韩、中东欧市场;广东应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机遇,优先发展东南亚市场。二是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动一体化发展。落实“十四五”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节点城市为中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协同创新联盟,推动传统制造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建立跨境电商产业链协同共赢的生态体系。三是建立帮扶机制,推动特色化发展。165个综试区覆盖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延安等部分革命老区,综试区各地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联合国将跨境电商视为提高妇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议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四是建立旨在打造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的RCEP国际合作平台。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其中跨境电商章节的相关规定,如推动贸易便利化、为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环境、开展电子商务对话,以及RCEP重点提到的鼓励搭建跨境电商发展服务平台,推动配套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建设更多的海外仓等,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亚太地区贸易数字化领航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五,以制度集成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试点产品、试点地区、试点范围的限制成为抑制国内消费需求,阻碍国际商品流动的堵点。调研显示,各综试区不同程度提出国家应减少对试点产品、试点地区、试点范围的限制,但因解除限制需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合作,亟须加快政府主管部门制度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为加快释放国内消费潜能,满足消费者品质消费、医疗健康等消费需求,助力外贸稳增长,防止疫情后国外旅游解禁国内消费外流,建议在总结试点地区成功经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扩大试点产品的地区范围。与国家战略对接,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建议将中医药产品试点地区由北京市、河南省扩大到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提振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扩大试点产品种类。为弥补国内消费需求短板,特别是疫情期间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继续扩大正面清单进口范围,增加国内市场需求较大的其他中成药。三是扩大试点模式的适用范围。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探索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业务的新模式。四是提升进口商品购买额度。随着疫情后网上消费习惯的形成,网上购买高端消费品将成为跨境电商的新趋势,如3C产品、高档服装、奢侈品等。目前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由2018年的9732美元提升至2022年的12741美元,海南免税购物年度最高限额为10万元,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建议进一步提升进口商品购买额度。
第六,以“丝路电商”建设为抓手推动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制定。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已经从本土发展进入海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跨境电商出海的主要障碍是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单边主义盛行。把握疫情后贸易数字化发展大势,应抓住“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倡议达成国际共识,各国为发展数字经济对华合作诉求增强的机遇,以“丝路电商”建设为抓手,突破国际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推动跨境电商出海,并在“丝路电商”建设和国际合作中,推动企业参与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