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FP、AFP-L3%、CA199、PIVKA-Ⅱ联合GP73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2023-02-16 06:26张林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准确度肝细胞

曾 灏 翚 缨 张林芝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贵港 537100

肝细胞癌属于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主要的发病人群为40岁以上男性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2]。该病起病具有隐匿性强的特征,大多数患者感觉不适再行检查时已经进展至中晚期,预后效果较差。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血清指标检测在肿瘤早期的诊断中较为常用,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创等优点,在各类肿瘤的诊断中均有应用[4]。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单一指标检测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不利于恶性肿瘤的确诊。为此,临床多通过多种不同的血清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5]。本研究通过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lpha fetoprotein hetero-L3 ratio,AFP-L3%)、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血清学检验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能效进行比较,以期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40例作为恶性组,单纯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良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组。恶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6~73岁,平均(51.34±2.66)岁;肿瘤大小:直径最大5 cm,最小1 cm,平均(2.27±0.16)cm;TNM分期可见:Ⅰ~Ⅱ期25例,Ⅲ~Ⅳ期15例;分化情况:高、中、低分化分别为11、14、15例。良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2岁,平均(50.96±2.71)岁。健康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5~74岁,平均(51.25±2.39)岁。三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恶性组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②良性组经肝穿刺活检确诊为肝硬化;③健康组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者;②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③自身免疫疾病者。

1.2 方法

①标本采集。本研究的所有对象均检测血清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指标,恶性组、良性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检测,健康体检者当日检测。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约3 ml。送检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40 min,转速为2000 r/min。将血清分离后,放于-80℃环境中保存;②仪器、设备。所有采集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的仪器均产自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型号相同;③检测方法和设备。CA199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选用德国罗氏cobas e602全自动免疫分析仪。PIVKA-Ⅱ、GP73、AFP、AFP-L3%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选用北京热景MQ60 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FP-L3%检测步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AFP及AFP-L3数值,其中AFP-L3%=AFP-L3/AFP×100%。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三组检测结果进行评析,并讨论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AFP检测结果>9.6 ng/ml,则结果记为阳性;CA199检测结果>27 U/ml,则结果记为阳性;AFP-L3%检测结果>9.3%,则结果记为阳性;GP73检测结果>106.5 ng/ml,则结果记为阳性;PIVKA-Ⅱ检测结果>40 mAu/ml,则结果记为阳性;联合检测中任一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结果记为阳性。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检测结果阳性例数×100%;敏感度=真阳性例数/40×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80×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120×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水平比较

恶性组患者的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水平高于良性组、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水平比较(±s)

表1 三组血清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水平比较(±s)

注 与恶性组比较,aP< 0.05;AFP:甲胎蛋白;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CA199:糖类抗原-199;PIVKA-Ⅱ:异常凝血酶原;GP73:高尔基体蛋白73

组别 n AFP(ng/ml) AFP-L3%(%) CA199(U/ml) PIVKA-Ⅱ(mAu/ml) GP73(ng/ml)恶性组 40 189.73±22.05 16.84±2.44 107.27±15.26 20 381.67±3512.21 177.54±22.62良性组 40 54.23±2.66a 6.19±0.37a 30.08±3.22a 1264.38±142.47a 98.34±3.27a健康组 40 6.09±0.27a 3.36±0.12a 4.79±0.14a 27.64±5.73a 52.85±3.49a F值 32.034 17.128 26.243 114.26 30.21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Ⅰ~Ⅱ期、Ⅲ~Ⅳ期患者的检测水平比较

Ⅲ~Ⅳ期 患 者 的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Ⅰ~Ⅱ期、Ⅲ~Ⅳ期患者的检测水平比较(±s)

表2 Ⅰ~Ⅱ期、Ⅲ~Ⅳ期患者的检测水平比较(±s)

注 AFP:甲胎蛋白;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CA199:糖类抗原-199;PIVKA-Ⅱ:异常凝血酶原;GP73:高尔基体蛋白73

组别 n AFP(ng/ml) AFP-L3%(%) CA199(U/ml) PIVKA-Ⅱ(mAu/ml) GP73(ng/ml)Ⅰ~Ⅱ期 25 175.66±5.92 15.14±1.42 85.38±5.11 15 443.82±1135.41 155.46±16.88Ⅲ~Ⅳ期 15 202.15±6.73 17.83±1.06 117.78±4.03 22 682.34±1654.57 182.65±14.71 t值 13.017 6.340 20.926 94.214 5.35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诊断效能比较

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诊断效能比较[(n/n)%]

3 讨论

肝细胞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我国每年因肝细胞癌病死患者已达10万人以上[6-7]。肝细胞癌的致病因素较多,其中以肝硬化、长期使用黄曲霉毒素超标食物、亚硝胺等为主[8]。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发霉的食物当中,食用后可以通过消化系统侵入肝脏,造成肝脏损伤,随着肝脏受损的加剧,可引起肝细胞癌变,甚至发生变性坏死[9]。肝细胞癌早期症状不突出,不易察觉,随着疾病进展,可见腹水、肝区疼痛、呕血、乏力等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再行检测时,大多已进展至晚期[10]。早发现、早干预是应对肝细胞癌的最佳途径,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AFP属于糖蛋白的一种,是临床中的常用检测指标,具有免疫抑制、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AFP在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含量较低,在多种肿瘤中均可出现高表达,尤其是肝细胞癌[11]。AFP-L3属于AFP中的一个分支,在癌细胞侵袭下,甲胎蛋白糖链结构可出现异质性差异。临床研究发现,肝癌患者糖链结构与良性肝病患者糖链结构存在显著区别[12]。AFP-L3主要由癌细胞产生,并且具有血管浸润性特征,早期可见转移态势,AFP-L3占比越大,则肿瘤恶性程度越高。CA199属于肿瘤相关抗原,在胃肠道中分布较多,同时也存在于胆管细胞、唾液腺上皮细胞中,当疾病呈现出恶性特征,其水平将会以升高为表现[13]。有研究指出,当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时,存在于核细胞中的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导致该指标水平提升[14]。PIVKA-Ⅱ在临床中被称为异常凝血酶原,健康的肝细胞可在维生素K的辅助下形成凝血酶原,当健康的肝脏细胞发生癌变或缺乏维生素K时,即可产生异常凝血酶原,肝脏的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引起PIVKA-Ⅱ的大幅升高。GP73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的一种,属于高尔基体的2型跨膜蛋白。有学者指出,GP73可作为肝细胞癌的肿瘤标记物之一,但单独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较低,体现了单一检测的劣势[15]。

本研究对AFP、AFP-L3%、CA199、PIVKA-Ⅱ联合GP73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的AFP、AFP-L3%、CA199、PIVKA-Ⅱ及GP73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健康组(P< 0.05),提示肝细胞癌的发生与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关联,肝细胞癌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处于高表达水平,且高于良性组、健康组。Ⅲ~Ⅳ期 患 者 的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说明随着疾病进展,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的水平会进一步升高,其血清含量的高低对疾病恶化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通过对比其诊断效能发现,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单独检测准确度依次为60.83%、67.50%、50.83%、74.14%、63.33%,均比联合检测准确度低(P< 0.05)。由此可见,采用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肝细胞癌疾病诊断的准确度,通过联合各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弥补单独检测的劣势。

综上所述,血清AFP、AFP-L3、CA199、PIVKA-Ⅱ、GP73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肝细胞癌诊断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准确度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乙肝康复 莫忽视甲胎蛋白检测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