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定量脑电图参数与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

2023-02-15 04:31贾莉子李晓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脑电图定量缺血性

贾莉子,李晓燕,杜 宁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脑病科较常见,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另因其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神经元变性或坏死,常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及致死率亦较高,对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早期评估此类病人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促进病人预后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脑电图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评价脑功能状态的检测手段,对脑代谢、脑缺血及缺氧等比较敏感,当大脑发生急性缺血时,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脑电活动改变,并表现在脑电图中,其具有客观、及时、动态的特点[2]。脑电图相关指标可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脑功能损伤恢复效果进行评估[3],定量脑电图可对脑电图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定量分析,能够直观、量化、动态地反映大脑功能状态,在大脑生理、病理研究中应用价值较高。脑梗死面积与脑卒中预后密切相关,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可反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评估脑卒中预后[4]。但NIHSS评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连续监测,而定量脑电图是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且能实现床旁监测的一种检查方法,将定量脑电图与NIHSS评分相结合,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更加客观及准确的信息。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定量脑电图参数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为临床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早期治疗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其中男56例,女39例;年龄46~82(61.48±10.23)岁;缺血部位:基底节31例,丘脑24例,额叶17例,颞叶14例,其他9例;伴高血压39例,伴冠心病8例,伴糖尿病6例,伴高脂血症24例。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5],且经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初发,发病时间<72 h;入院后实施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及脑神经保护等常规综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或颅脑手术史者;伴脑出血、颅脑损伤、癫痫、脑炎、脑肿瘤等疾病者;发病前使用过巴比妥类、三环类抗抑郁药、镇静药等能够干扰脑电图者;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发病前已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定量脑电图检查 均于入院时、治疗第7天及治疗第14天对病人行定量脑电图检查。采取数字化脑电图仪(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头部电极,耳垂安放参考电极,应用单极、双极导联进行记录,且在病人清醒、安静、能够配合的状态下行常规16道参考电极描记,检测时间15~30 min。于检查结束后将病人检查图像和脑电图进行保存,并选取理想信号波段(超过5 min)进行功率谱分析[6],观察F7导联α波,O1、O2 导联β波,A1、A2 、O1导联θ波和F8、O2导联δ波[7],计算各波形的平均频率,并计算大脑对称指数(BSI)以及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

其中,M为导联数,N为分属频段(δ、θ、α、β),i为各导联变量,j为各导联相应傅里叶系数,R为右侧半球导联,L为左侧半球导联。

1.2.2 脑梗死面积检查 均于入院时对病人行头颅MRI检查,测量病灶脑梗死面积,并根据梗死灶的最大层面直径将病人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5.0 cm)、中面积脑梗死组(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为3.0~<5.0 cm)、小面积脑梗死组(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为1.5~<3.0 cm)、腔隙性脑梗死组(脑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1.5 cm)[8]。

1.2.3 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均于入院时、治疗第7天及治疗第14天采用NIHSS评分对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该量表包含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等共11个方面内容,将各方面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3 观察指标 定量脑电图参数及NIHSS评分:其中定量脑电图参数包括α波、β波、δ波、θ波、BSI、DTABR;入院时病人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及分组;不同梗死面积组入院时的定量脑电图参数、NIHSS评分;定量脑电图参数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

2 结 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同时间定量脑电图参数及NIHSS评分比较 治疗第7天及第14天的α波、β波均较入院时升高,治疗第14天α波、β波均较治疗第7天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及第14天的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治疗第14天的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第7天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同时间定量脑电图参数及NIHSS评分比较(±s)

2.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同脑梗死部位入院时定量脑电图参数比较 基底节梗死病人入院时α波、β波、δ波、θ波、BSI、DTABR与丘脑梗死病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梗死、丘脑梗死病人入院时α波、β波均高于皮层下梗死病人,δ波、θ波、BSI、DTABR均低于皮层下梗死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同脑梗死部位入院时定量脑电图参数比较(±s)

2.3 不同梗死面积病人入院时的定量脑电图参数比较 入院时经MRI测量,95例病人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为0.50~6.13(3.34±0.62)cm,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组16例,中面积脑梗死组28例,小面积脑梗死组32例,腔隙性脑梗死组19例。中面积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α波、β波均高于大面积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α波、β波均高于中面积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α、β波均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面积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均低于大面积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均低于中面积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入院时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均低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梗死面积组入院时脑电图参数及NIHSS评分比较(±s)

2.4 定量脑电图参数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定量脑电图α波、β波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δ波、θ波、BSI、DTABR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4。

表4 定量脑电图参数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以及病程长等特点,其临床症状复杂,不仅可以引发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昏迷或死亡,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9]。对脑功能损伤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对病人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极为重要。脑电图已在临床癫痫、脑炎等疾病的检查中得以广泛应用,另当脑血流中断超过30 s时,脑电图就能够记录到异常改变[10]。且有研究表明,定量脑电图DTABR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后脑功能改善情况[11]。本研究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旨在能够早期、准确地判断脑组织缺血严重程度,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发现,α波、β波在治疗第7天、第14天均较入院时升高,且在治疗第14天较治疗第7天升高,而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在治疗第7天、第14天均较入院时降低,且在治疗第14天均较治疗第7天降低,提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定量脑电图变化是以α波、β波降低,而δ波、θ波及BSI、DTABR值升高为特征,经常规综合治疗后,定量脑电图相关参数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得到改善。大脑皮层重要投射神经元为椎体细胞,其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可在脑梗死起病后5 min内发生脑电活动变化,脑电图改变常常先于临床表现[12]。当脑细胞受损时,定量脑电图显示α、β波缺失,但出现δ波、θ波,且随着脑细胞损害的加重,此种定量脑电图显示更为明显,另DTABR作为α波、β波、δ波、θ波比例及变化情况的一种反映,也可反映脑损伤情况[13]。有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病人定量脑电图中以δ波、θ慢波活动增多,α波、β波减弱或消失为主,且随着治疗后病情的缓解,α波、β波重新出现,DTABR下降[14],证实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定量脑电图变化。另有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治疗后BS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5],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NIHSS评分反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病人病情好转,则NIHSS评分降低。此外,基底节梗死病人与丘脑梗死病人入院时α波、β波、δ波、θ波及BSI、DTAB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底节梗死、丘脑梗死病人α波、β波高于皮层下梗死病人,δ波、θ波及BSI、DTABR低于皮层下梗死病人,此可能是因为梗死病灶越靠近皮层,脑功能损伤越重,则慢波δ波、θ波出现率越高,α波、β波出现越低,定量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α波、β波在腔隙性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中面积脑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组依次降低,而δ波、θ波、BSI、DTABR及NIHSS评分依次升高,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定量脑电图α波、β波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而δ波、θ波、BSI、DTABR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提示脑梗死面积越大,定量脑电图中α波、β波越低,而δ波、θ波及BSI、DTABR越高,NIHSS评分越高,定量脑电图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面积、NIHSS评分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脑梗死面积越大,定量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脑电图测量对急诊大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16]。另有研究表明,大面积脑梗死病人α波低于局灶性脑梗死,而大面积脑梗死病人δ波、DTABR均大于局灶性脑梗死病人[17]。α波、β波、δ波、θ波是4种基本脑波,当脑功能状态遭受损害时,以慢波频带增多、快波频带减少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现脑血流中断,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神经元细胞膜,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脑电图异常。脑梗死面积越大,其波及的范围越广,造成的脑功能状态损伤越严重,则脑电图改变越明显。NIHSS评分越高,表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脑梗死病情程度越重,则脑缺血、缺氧状态愈发明显,脑组织变性或坏死越重,继而产生的异常脑电活动越加明显。定量脑电图异常改变与梗死灶面积、NIHSS评分关系密切,梗死灶面积越大,NIHSS评分越高,定量脑电图异常越明显,临床中可通过定量脑电图检查早期评估脑梗死病情,并对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定量脑电图对脑梗死病人的预后评估作用已有报道[18],本研究通过对定量脑电图参数与病人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尽早地、更加准确地对病人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预判,可指导其在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前及时采取积极处理对策,以促进预后改善。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定量脑电图是以α波、β波降低及δ波、θ波、BSI、DTABR升高为特征,且α波、β波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呈负相关,而δ波、θ波、BSI、DTABR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

猜你喜欢
脑电图定量缺血性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