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

2023-02-14 04:32西安工业大学安春雨
办公室业务 2023年22期
关键词:建党精神政治

文/西安工业大学 安春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生动写照,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群体。拓展建党精神的内涵,并将伟大建党精神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应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对于创新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而言十分必要。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伟大建党精神可以为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学业进步等方面提供资源支撑。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会促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两者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

(一)伟大建党精神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教育内容的日常性和生活化,它和授课式的课堂教学之间有着明显区别,此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尤为重要。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等内容[2]。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建党的心路历程,其主要内容既有历史穿透力、精神感召力,又有理论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对应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培养家国情怀,使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之中。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主要内容、目标宗旨等都高度吻合,成了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来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其传播依赖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方法载体,可以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保证。一方面,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会更贴近大学生实际,在教育中系统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使大学生高度认同并践行和传承这一精神;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要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就需要高校为其提供载体,以实现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实践财富的高度凝练,是推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思想引领、价值领航、精神塑造、行为引导等功能。高度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对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求真务实,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求大学生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也是新形势下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体现着老一辈革命者求真务实、坚守信念的精神品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来源。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但不少人尤其是青年群体在精神文明和理想信念上却“跛足”前行。大学生正处在个人理想信念确定的关键期,心理发展和知识体系构建都未完全成熟,易受错误思潮的误导。这时,就需要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过程,促使其追随马克思主义真理,并在这一过程中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意义,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能真正帮助大学生客观感知国情,坚定正确信仰,构筑起思想上的防火墙。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有助于端正大学生价值追求,厚植家国情怀。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学生应正确理解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个人价值追求和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使个人价值取向回归国家价值追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利用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价值内涵,使大学生充分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了解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深深牢记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注重提升综合素质,端正个人价值追求,培育起当代大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民族复兴的“大我”之中,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贡献当代青年力量,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艰苦奋斗,提高抗压能力。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和努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艰难困苦、危机险阻面前都不畏艰难、无惧风险、勇于斗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建党精神中提取智慧和力量,用革命先驱视死如归的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用党在艰难困苦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实践启示引导大学生英勇奋斗,提升其忧患意识,增强其在逆境中不断奋斗的本领和心态。当代大学生敢想敢干,但抗压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也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正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创业艰难时乐观坚持和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建党故事中的鲜活事例对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抗压能力具有强烈的教育价值。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有助于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增强品德修为。大学生要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靠”二字就要求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德才兼备,要以德为先。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其道德素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和初心,是其高尚品德修为的重要体现。高校应利用这一精神内涵,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感悟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对党忠诚。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大学生筑牢爱党、爱国、爱民之情,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品德行为约束,提升道德修养,充分践行中国共产党的行为准则,守住政治规矩和信仰底线,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伟大建党精神应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将建党精神的实质内涵内化于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

(一)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课程融入。大学生只有先从理论层面充分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将其学好悟透,才能更好地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刻讲授和阐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相关部门及高校可以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写入思政课教材中,通过官方渠道规范理论教育,助力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课程内容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给学生讲好讲透建党故事和建党精神的内涵,真正发挥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从唯物史观角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用伟大建党精神串联起来,使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教育引导学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情境,使大学生从中体会革命先驱建党的艰辛斗争和无私奉献,教育引导学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建党故事讲好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教育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二)抢占网络空间主阵地,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网络融入。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域,网络教育资源往往更受学生关注,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抢占网络空间教育阵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维和手段,积极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兴媒介。高校应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打造融媒体平台,在学校各类网站开设伟大建党精神专栏,分模块进行党史人物和建党理论宣传;利用易班、今日校园、第二课堂App等官方主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讲述好建党故事,讲好身边践行建党精神的典型人物事迹;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推送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实现伟大建党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应;开设建党精神周边文创网店,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网上党史答题、网络作品创作展示、红色教育论坛交流等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打造成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热门IP。

(三)营造校园文化主氛围,融入建党精神。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高校要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学工、团委、宣传、保卫等部门应通力配合,在十大育人体系指导下,积极营造出伟大建党精神主题氛围,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发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充分蕴含伟大建党精神元素,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高校可依托第二课堂活动和党日、团日活动,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节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融入建党精神的内涵;通过举办红色电影展播、党史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红歌合唱大赛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植入建党精神元素,使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开展话剧、歌曲、小说等各类优秀党史作品创作活动,引起学生共鸣,使其感悟革命文化,领会建党精神;利用各类社团文化活动、校园宣传标语、校园文化墙等开展氛围营造,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标。

(四)拓展社会实践主引擎,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融入。理论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充分理解建党精神的内涵,而社会实践则可以深化大学生对践行建党精神的体悟。高校要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可以先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利用好学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使其了解党史国情。同时,可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重走长征路、寻找党史故事、感悟建党伟业等活动,将红色资源、革命旧址的参观学习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在感悟历史中促进大学生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心灵共鸣和行动共振[4]。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是一部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力量。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建党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