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娴 潘波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40~50 岁的女性。该病的典型症状为乳头溢液或乳房局部肿块,存在恶性病变倾向,被医学界视为一种癌前病变[1]。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手段,而术前能否对病变组织进行有效定位,是切除微小病变或位置较深病变乳管及肿瘤的重要条件[2-3]。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多在直视下手术或经染色剂注入溢液孔进行定位后手术,但由于直视手术存在诸多术野偏差,染色剂可扩散至周围健康导管及腺体,干扰手术视野,这都会导致手术范围较大,术中损伤发生率较高,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风险[4]。因此,需探寻更为高效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定位手段,以提高手术疗效。乳管镜是一种微型内窥镜设备,医师将其应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可直接、准确观察到患者病变位置,提高该疾病病灶定位的准确率,为后续实现低创伤性的病变切除提供有利条件[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示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80 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符合文献[6]《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治共识》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保守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改善,无手术禁忌证;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女性。排除标准:合并腰椎骨折;既往有乳房手术或整形史;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伴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急慢性传染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中43 例实施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7 例实施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病历资料调阅均经患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乳头状瘤病变区段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护士开放静脉通路,后由麻醉医师对患者实施静脉全麻-喉罩通气,主治医师通过轻微压迫的方式明确溢乳导管大致走向及病变区段并做好相应标记;接着于患者乳晕旁做弧形切口,切开皮下组织,解剖、摘除病变区段的乳管及乳腺组织;切除完毕后充分止血,常规清洗、闭合切口,并行加压包扎处理。观察组实施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40 mg 1%的丁卡因凝胶注射于溢液孔行局部麻醉,接着用眼科泪管探条由细至粗缓慢扩张溢液孔乳管至合适直径;置入纤维乳管镜(北京博莱德光技术有限公司,型号:FVY-780),并向溢乳孔内注入自行配置的冲洗液(庆大霉素80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4 mL+生理盐水200 mL),反复冲洗,期间始终维持溢乳孔扩张,边冲洗边镜检;医师使用乳管镜对病灶进行仔细探查,明确病变位置和深度[7]。患者择日进行切除手术,行静脉全麻,依据乳管镜检查结果,使用腰麻针自溢液孔插入病变导管,依据乳管镜明确定位出的瘤体具体方向与深度,穿刺至病变位置,完成定位[8];医师依据导丝找到病变区段,并沿导丝向远侧分离乳腺组织,直至完整切除病变乳管及肿瘤;待切除完毕后充分止血,常规清洗、闭合切口,并行加压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标本质量、切除标本直径);比较两组治疗总费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前及术后12、24 h 疼痛程度,其分值范围0~10 分,0 分完全无痛,10 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得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9]。患者术后获得6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切口感染、乳头溢液、乳房变形、乳头凹陷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年龄38~65 岁,平均(46.52±3.32)岁;患病部位:右乳21 例,左乳22 例;疾病类型:中央型39 例,外周型4 例。观察组年龄37~66 岁,平均(46.48±3.41)岁;患病部位:右乳18 例,左乳19 例;疾病类型:中央型34 例,外周型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围手术期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切除标本直径均较短,切除标本质量更小(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3 治疗总费用和术前、术后疼痛程度 两组术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 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费用和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表2 两组治疗总费用和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30)。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上皮性肿瘤,与患者雌激素等生殖激素紊乱刺激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有关,多无法自愈且具有癌变倾向,故临床多主张采取手术切除病灶来预防病情恶化[10-11]。传统手术治疗中无论是直视下手术,还是以注入染色剂定位病变位置的切除手术,虽都能有效切除病变组织,但因患者个体差异及染色剂量的影响,手术范围具有盲目性,手术切口大,易出现术中额外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缓慢[12]。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检查手段明确病变位置及深度以谋求手术获益的提升。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及乳管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乳管镜检查正逐渐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定位中,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创伤小等优点[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切除标本直径均更短,切除标本质量更小(P<0.05),表明乳管镜配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可缩短手术切口长度,缩小手术范围。分析其原因在于,乳管镜检查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正常的乳腺导管颜色呈淡粉红色或乳白色,管壁光滑、弹性好,毛细血管清晰可见且呈树杈型的逐级分支[16];而乳头状瘤在三维空间上,表现为生长在管壁上且朝向管腔的乳头状隆起,部分或完全堵塞所在乳腺管腔[17]。因此,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前行乳管镜检查可提供三维的手术定位,有助于医师准确定位患者病变部位,提高病灶切除的准确性,进而明显缩小手术范围[18]。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乳管镜配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在于,乳管镜配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有助于医师准确定位患者病变部位,可更方便、准确地依据患者乳管镜检查结果行选择性病变乳腺导管切除术或病变乳腺导管所在的乳腺腺叶切除术,从而保证切口长度适中、标本直径及质量适中,避免盲目切除腺体及周围正常的组织,破坏乳房的生理结构,最终达到术后疼痛轻微、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19-20]。
综上所述,将乳管镜应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中,可明显缩小手术范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