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2-14 03:26杨在平温兴华陈远亮王芸林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1期
关键词:吸烟史痉挛脑血管

杨在平 温兴华 陈远亮 王芸林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并不少见,其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本类患者进行相关的细致研究极为必要。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的相关研究显示,术后脑血管痉挛是导致其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1-2],因此也是临床的重点监测方面。近年来关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但是研究结果差异显著,且现存的影响因素涉及方面差异较大[3-5],故在临床防控与监测治疗方面的参考价值相对欠缺。因此,本研究就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总结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21 年6 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 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18 岁及以上;(2)于本院进行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临床资料不完整。男91 例,女109 例;年龄:≥55 岁138 例,<55 岁62 例;体重指数(BMI):73 例>25 kg/m2,127 例≤25 kg/m2;出血次数:1 次183 例,≥2 次17 例;病灶部位:前循环动脉瘤165 例,其他部位动脉瘤35 例;Hunthess 分 级:Ⅰ、Ⅱ级135 例,Ⅲ、Ⅳ级65 例;Fisher分级:1、2 级133 例,3、4 级67 例;饮酒史:有50 例,无150 例;吸烟史:有44 例,无156 例;手术时机:中期手术108 例,早期及延期手术者92 例;手术时间:>4 h 的68 例,≤4 h 的132 例;高血压:有22 例,无178 例;糖尿病:有35 例,无165 例。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同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将200 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BMI、出血次数、病灶部位、Hunt-hess 分级、Fisher 分级、吸烟史(确诊时吸烟)、饮酒史(确诊时饮酒)、手术时机(早期手术为发病后3 d 及以内,中期手术为发病后4~7 d,延期手术为发病后>7 d)、手术时间、高血压及糖尿病情况者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以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峰值>200 cm/s 和/或平均血流速>120 cm/s 为脑血管痉挛[6]。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 23.0,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 200 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者53 例,发生率为26.50%。

2.2 是否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是否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性别、BMI、饮酒史及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年龄、出血次数、病灶部位、Hunt-hess 分级、Fisher 分级、吸烟史、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高血压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是否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表1 (续)

表1 (续)

表1 (续)

2.3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未发生=0,发生=1)为应变量,以年龄(<55 岁=0,≥55 岁=1)、出血次数(1 次=0,≥2 次=1)、病灶部位(其他部位=0,前循环动脉=1)、Hunt-hess分级(Ⅰ、Ⅱ级=0,Ⅲ、Ⅳ级=1)、Fisher 分级(1、2 级=0,3、4 级=1)、吸烟史(无=0,有=1)、手术时机(早期及延期手术=0,中期手术=1)、手术时间(≤4 h=0,>4 h=1)、高血压(无=0,有=1)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 岁、出血次数≥2 次、前循环动脉瘤、Hunthess 分级Ⅲ或Ⅳ级、Fisher 分级3 或4 级、吸烟史、中期手术、手术时间>4 h 及合并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脑血管意外中的常见类型,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较高,且本病在各年龄段均可见,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也是亟待治疗与控制的疾病之一[7-8]。临床中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的治疗研究涉及面较广,其中脑血管痉挛作为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升高,因此对本类手术患者进行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控与诊治是临床重点之一[9-10]。而要实现有效防控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研究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则是必要前提,以为其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既往临床中关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可见,但是研究差异极为突出[11-13],且对于部分因素的影响研究甚至存在相悖的情况,因此对本类患者脑血管痉挛影响因素的全面细致探究仍极为必要。

本研究就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及分析,结果显示,200 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者53 例,发生率为26.50%,说明其术后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是否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年龄、出血次数、病灶部位、Hunt-hess分级、Fisher 分级、吸烟史、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高血压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 岁、出血次数≥2 次、前循环动脉瘤、Hunt-hess 分级Ⅲ或Ⅳ级、Fisher 分级3 或4 级、吸烟史、中期手术、手术时间>4 h 及合并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年龄≥55 岁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尤其是弹性状态受年龄因素影响较大,普遍表现出弹性较差的情况,代偿能力也较差,因此更易于出现痉挛[14];出血次数≥2 次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较差,且多次出血进一步加剧了血管损伤的程度,因此更易于发生痉挛[15-16];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方面的发生率是研究差异较大的方面,杜莉等[8]研究认为,前循环动脉瘤导致的脑血管痉挛相对突出,但是较多研究并未提及前循环动脉瘤在脑血管痉挛中的影响,鉴于差异的存在,此方面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Hunthess 分级Ⅲ、Ⅳ级及Fisher 分级3、4 级患者的神经损伤更为严重,同时凝血情况也更为突出,均对脑血管状态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导致痉挛发生率较高[17-18];有吸烟史者的血管弹性受损更为突出,因此导致其更易发生痉挛[19];在中期手术及手术时间>4 h 患者中,手术对血管的不良影响均更为突出,导致发生率的升高[20];高血压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受损突出,也是其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高,且年龄、出血次数、病灶部位、Hunt-hess 分级、Fisher 分级、吸烟史、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高血压情况均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吸烟史痉挛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