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特点与免疫学研究

2023-02-13 21:11袁菊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免疫学干扰素病原

袁菊

(南通市海门区海门街道畜牧兽医服务站 江苏南通 226100)

猪腹泻非常常见,是一种综合征[1]。但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至今也没有定论。猪腹泻主要见于出生后低日龄的仔猪,研究人员发现,猪腹泻好发于3 个年龄段,一是1~3 日龄,二是7~10日龄,三是断奶后。腹泻会给仔猪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死,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同时存在人畜健康威胁的风险。2010 年以来暴发的新型仔猪腹泻病具有群体传染性、高死亡率等特点,常规腹泻防治对策无法根除和控制,引起了广大养殖户的担忧和学者的普遍关注。

1 新型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特点

新型仔猪腹泻病影响广泛、病因复杂、病情严重。伴随新型仔猪腹泻病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该病的流行特点不断被揭示,给新型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

1.1 群体性流行

新型仔猪腹泻病发病后呈现大规模的群体性流行特点,并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严重的新型仔猪腹泻病流行死亡率可高达70%~100%,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部猪群。新型仔猪腹泻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威胁极大,是养殖户和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发病群体中也呈现一定的“集中性”,以7 日龄以下仔猪为代表,其发病率在50%~100%,病死率高达100%。伴随仔猪的生长发育,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降低,但该病可复发,应引起高度重视。

1.2 起病急骤,进展快

新型仔猪腹泻病起病急骤,一旦发病,会迅速地、大规模的蔓延。新型仔猪腹泻病的潜伏期极短,以2~3 d 为主,也有一小部分病猪潜伏期能够达到4~5 d。大面积发病的新型仔猪腹泻病多见于中大型养猪场,整个疫情持续时间不等,短则20 d,多则数月不等。新型仔猪腹泻病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猪群规模较小,相较于中大型养猪场,小型猪场受到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影响较少,但并不意味着小型猪场就可掉以轻心,新型仔猪腹泻病具有快速蔓延、快速进展的特点,防控不当,可能造成波及全部猪群。

1.3 季节流行性

新型猪腹泻病一般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春季多发,并且流行严重的阶段更为密集,养殖户需要高度关注12 月至次年4 月的新型仔猪腹泻病防治工作,尤其是关注仔猪症状,做好综合预防措施。

1.4 临诊特征明显

新型仔猪腹泻病具有比较明显的临诊特征,最典型的症状为仔猪出现呕吐、腹泻情况,病程多在1~3 d。仔猪粪便呈现进展性变化,起初表现为颜色改变,最主要的颜色变化为黄色、白色。然后出现质地变化,且变化极为迅速,呈现水样便的特点。伴随疾病的进展,病猪可能出现脱水问题,食欲不振甚至废绝,最终会因衰竭或酸中毒致死。

1.5 病原多样性及多变性

新型仔猪腹泻病的病原多样,且至今缺乏明确的定论,多种病原可能单一致病、同时致病甚至交替致病,引起具有复发性的多种病原的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参考传统的猪腹泻病病原,有关学者重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三种病毒进行研究,新型仔猪腹泻病的PEDV 阳性率最高,这说明PEDV 在新型仔猪腹泻病发病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截至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PEDV 的基因结构变化在新型仔猪腹泻病病理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3],并且建议研制相关新型疫苗,从而控制和减少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及流行。

2 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免疫学特点

了解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免疫学特点,能够判断病猪的免疫学状态,对防治疾病、疗效观察均具有显著价值。

2.1 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降低、猪圆环病毒2 型(PCV-2)抗体水平提高

新型仔猪腹泻病导致患病仔猪出现腹泻问题,继发母源抗体流失现象,导致病猪血清内CSFV 抗体降低、PCV-2 抗体水平提高,无法有效避免CSFV、PCV-2 的侵染,增加了感染几率,导致疾病的进展和恶化。前者的感染会使得仔猪出现高热、出血等症状,并且具有接触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特征;后者的感染则会导致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严重疾病,通过损害免疫功能,使得仔猪出现免疫抑制[4]。国内各大猪舍全体猪群普遍存在PCV-2 阳性,且阳性率较高,而腹泻仔猪的PCV-2 抗体水平提高表明腹泻仔猪更容易受到PCV-2 感染,进一步因免疫抑制,形成恶性循环。

2.2 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降低、γ 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

IL-2、IFN-γ 是T 细胞产生的两种细胞因子。新型仔猪腹泻病病猪整体呈现IL-2 水平降低、IFN-γ 水平降低的整体特点。IL-2是一种天然细胞因子,在各个领域均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5]。病猪IL-2 水平降低表明病猪体内这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受到了抑制。IFN-γ 是哺乳动物体内的2 型干扰素,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病猪IFN-γ 水平降低说明病毒干扰了干扰素的合成。有关新型仔猪腹泻病引起IL-2 水平降低、IFN-γ 水平降低的具体机理目前仍未得到明确的证实,但病毒引起这两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会进一步影响仔猪的免疫功能。

2.3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

SIgA 由B 细胞合成,SIgA 水平与肠道功能密切相关,SIgA 水平提升意味黄痢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新型仔猪腹泻病免疫学研究中发现,SIgA 水平降低,表明患病仔猪肠道生理功能损坏,B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免疫抑制[6]。新型仔猪腹泻病病猪SIgA 水平的改变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采取相关药物提高肠道免疫功能,缓解仔猪肠道症状。

2.4 免疫治疗效果分析

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免疫学研究发现了病猪显著的免疫学变化,这也为新型仔猪腹泻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尝试基于免疫学原理治疗新型仔猪腹泻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以猪白细胞干扰素为例,既往已有报道证实该药在多种传染病种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7]。猪白细胞干扰素在新型仔猪腹泻病的治疗中也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和常规治疗药物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经治疗后病猪IL-2、IFN-γ 水平明显提升,与健康仔猪水平相当,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药物[8]。前文已经阐述了这两种细胞因子所具有的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反映出猪白细胞干扰素的应用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能够调节病猪免疫状态,对于疾病治疗和正向免疫循环的产生发挥积极的作用,反映出新型仔猪腹泻病免疫治疗前景良好。

3 防治对策举隅

新型仔猪腹泻病采取常规的腹泻病防治措施效果较差,因此,对该病的防治需改变传统思路。本研究建议养殖户及相关研究人员从新型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特点、患病机理、免疫学规律等角度着手,一来通过加强基础性、规律性的疾病知识研究,提高对新型仔猪腹泻病的认知[9]。二来基于相关规律开发有效的疫苗和生物制剂,促进养殖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改进仔猪的免疫状态。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对新型仔猪腹泻病的防治对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对猪舍进行高质量的卫生管理,通过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侵染仔猪致病,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定期消毒,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及湿度等。

其次,加强母猪健康及免疫管理,为了帮助仔猪获取母体免疫,可以用处理过后的新型仔猪腹泻病患病仔猪的粪便感染母猪,让母猪产生抗体,并通过哺乳帮助仔猪获得母源性抗体。

最后,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依据新型仔猪腹泻病的具体特点,科学选择疫苗进行预防,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生物制剂控制疾病,避免疾病蔓延。有条件者可以选择全年均衡免疫,有针对性地使用免疫调节剂的方式加强猪群的免疫保健。养殖户还应做好猪群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监测,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避免相关病原的感染影响仔猪的免疫状态,使得仔猪更易患有新型仔猪腹泻病。

4 结语

新型仔猪腹泻病流行特点明显,包括群体性、季节性、起病急、症状典型及病原多样、多变性等,国内新型仔猪腹泻病暴发的主要病原为PEDV。新型仔猪腹泻病存在一定的免疫学特点,病猪血清内CSFV 抗体水平降低,PCV-2 抗体水平提高,说明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合成被抑制,影响了病猪免疫功能,还可能继发相关疾病,造成新型仔猪腹泻病病因、症状复杂多样;病猪IL-2、IFN-γ 水平降低,说明免疫功能抑制,无法有效保护病原的侵染,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病猪肠道SIgA 水平降低,表明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基于免疫学特点采用猪白细胞干扰素等制剂治疗能够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改善免疫状态,形成正向循环,促进病情控制,避免疫情暴发。■

猜你喜欢
免疫学干扰素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稿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