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瑶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大学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缺乏个性、建设内容简单化等问题[1]。大学精神文化不仅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地域、历史、定位、办学理念、办学风貌,更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被高校全体师生认同的文化气质、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共同遵循的精神信念和价值理念,具有典型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大学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贯穿高校的规章制度、校徽、校歌、校园文化景观、知名校友人物等,将无形的大学精神文化诸如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等融入其中。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好地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地方高校基于区位、历史、现实的原因,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历史沉淀不深厚,在大学精神建设方面,地方高校面临一些困惑。
我国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趋同,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的,那就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和突击式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一些新设或由多所院校合并而来的地方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过于看重物质文化建设,而仅有的对于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文化和历史积淀、传承和创新等大学文化元素缺乏足够的重视[2]。
地方高校在办学初期由于面临经费紧张、资源缺乏的问题,过度追逐物质规模,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较少关注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这也导致了在大学精神上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缺乏聚焦性,与物质文化建设比较偏滞后,引领作用成效发挥不显著。
相较于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普遍偏弱,对大学精神文化认识不足,信息渠道来源较闭塞,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实践形态创新较少,教师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招生对象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基层家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面临自我意识不强、自制力较差等问题,价值观建构存在难度,对大学的归属感有待加强,难以形成对大学精神文化的认同。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体现于大学所秉持的一系列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精神文化需要特别关注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在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上有所拓展。
2.1.1 在认知上强化人文关怀
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包容的学习空间,地方高校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一是加强人文课程建设。通过举办专家、学者系列讲座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人文关怀对于社会发展、自身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也可以通过活动、课程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文化交流。二是注重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背景和特点,给予其更为细致的关怀和支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我特长和兴趣爱好。三是建立健全全员育人机制。通过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1.2 在情感上培养社会责任感
要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三全育人”过程中。一是设立社会责任感学分,将社会责任感融入专业课程中,发挥课程育人实效,提高其对社会责任感的情感认同。二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了解社会,激励学生为改善社会现状贡献力量;鼓励学生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与提升自我。
2.1.3 在行动上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要求,地方高校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合理引导思想,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精神指引;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倡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培养更多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才;有效传递价值,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构筑大学精神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在日常教育中融入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如文艺比赛、文艺展演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课程。高校应积极利用实践调研、假期社会实践等机会,鼓励全体师生积极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开展践行校训精神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大学精神[3]。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与认同感,进行文化坚守,在建立学校特色文化品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认同感。如宿州学院每年一度的民俗文化节,让学生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在传播中国文化中领悟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大学精神文化结构是指高校传承和发扬所倡导的价值观、信仰、理念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基于“三全育人”的视域,因势而行,强化文化认同理念,美化文化认同场域,优化文化认同方式,将大学文化教育内化于心,实现人人、时时、处处育人。
2.2.1 强化文化认同理念,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育人
营造共同理念,达成主体共识。“立德树人”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目标的关键立足点,发挥思政教育在整体培养目标中更为突出的引领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关注供给侧、需求侧双方的教育主客体能否实现平衡。地方高校要引导师生、家长、校友以及社会人士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实现理念共享,打造家校育人、校企协同、校社育人体系,打破育人主客体之间的壁垒,加强师生互动,整合资源要素,实现全员育人的长期效应。
融合力量共享,聚力打造品牌。地方高校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协同育人的机制。通过建立校内外联盟、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家校社一体化平台等方式,排列组合各方要素,优化链接方式,实现有机联动。通过系统性的协同育人方式,发挥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理论功能,凝练大学文化的思政功效宣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打通“产、学、研”壁垒、加强师生合作、促进交流沟通,培育出有特色、有内涵的文化品牌项目,以宿州学院为例,开展系列青春思政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思政文化品牌。
2.2.2 美化文化认同场域,建立多样文化环境,实现全方位育人
地方高校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如美化校园景观、增添艺术氛围等方式,营造出更加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文化育人场域的构建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创新文化教育模式、打造多元交流平台,引进国际共享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的文化环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增强其全方位育人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自身发展和长足进步。
创新文化教育模式。地方高校可以采用多种文化教育模式,如开设课程、举行讲座、组织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受多元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所属的文化背景和内涵。通过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组织多样性的文化活动等,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大学校园文化渗透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参与。
打造多元交流平台。地方高校可以创建各种社交平台和交流论坛,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便利。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相互交流并分享不同的经验和文化,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包容度。
引进国际共享资源。地方高校可以引进更多的国际化资源,如海外教育机构合作、留学生项目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2.2.3 优化文化认同方式,广泛开展文化实践,实现全过程育人
激活地域文化。提炼地方文化资源,推广和传承地域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调研实践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实践机会,让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自身成长的需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验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性,同时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文化支撑。
把握校史底蕴。通过校史诠释大学精神的特点在于进行大学精神溯源、展示大学精神的实践历程、印证大学精神的价值[4]。校史作为高校大学精神文化的载体,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发展过程和办学特色,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资源底蕴,通过资料档案、口述校史为大学精神文化提供历史支撑,融入时代元素,开发历史文化共同记忆的文化符号和传统文化资源,诠释鲜明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开展主题系列文化实践,优化文化认同方式,帮助学生在汲取校史文化内涵的过程中不断锤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科研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校史研究,在课程建设、团队建设、管理优化的过程中传承、内化大学精神。东南大学在105年校庆时开展了东大精神的主题系列访谈,笔者在东南大学读研时作为研究生记者团的成员对东大校歌的词作者王步高教授进行了专题访谈,撰写了《海涵地负 爱在东南 ——人文学院王步高教授畅谈东大精神》。王步高在校歌词的创作过程中着重描述东大的地理位置;讲述东大的历史;对未来进行展望。整首词的修改用了9个月,用尽一切渠道让它更完善,当时他给自己的目标是10年后不可更改一字。“六朝松下听箫韶”突出东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海涵地负展宏韬”一句更是展示了东大的办学理念。校歌成了东大人引以为豪的名片之一,成了全校师生和校友的共同精神财富,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将之刻到九龙湖校区大门上。
完善考核机制。通过建设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师德先进个人、大学生成长之星的评选考核,评选过程可视化,坚持整合价值,全面塑造行为,强化制度保障,在深化评选考核机制的实践过程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目标导向。调动一切资源,获得深入和广泛的教育支持,达成个人行为和精神认知的共识,促进实现全过程育人。
大学精神文化的功能是指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服务、促进成长的平台和载体。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拓展:
2.3.1 以线上线下社区构建赋能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
全环境育人理念是一种基于新的文化时空特点和青年主体特性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强调线上与线下的统筹和自育(主体)以及他育(客体)的兼顾[5]。建立线上和线下社区,加强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拓展网络思政平台的建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合作和成长。
建设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吸纳专业教师、优秀学生骨干与辅导员共同打造社区文化,将服务、管理、育人有机融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机制,教师与学生通过分享、反馈、互动的模式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将校园文化延伸到宿舍社区中去,吸纳更多的参与者与志愿者,增强校园文化的接受范围和认同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创新线上社区管理模式。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引入先进理念,规范运营机制,打造网络教育名师、开展线上主题讨论,参加公益活动,全方位参与网络文化,赋能大学精神文化。借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适应学生需求的线上社交平台,打造“云社区”,将师生、校友有效连接,运用直播、QQ、微信、微博多样化的形式建立关系,打造育人联盟,多渠道推广校园活动,宣传校园文化。线上线下社区联动为地方高校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模式,赋能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提升大学精神文化的影响力。
2.3.2 以创新精神凝聚大学精神文化的动力
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培育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养创新思维。地方高校通过在各种教育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形成创新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行创新型教育模式,比如,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到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推动学术创新。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生机和活力的具体体现。高校要以教学创新为核心,着力推动协同育人,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惠及全体学生,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保障。地方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比如,创业实训基地、校园创业孵化产业园等,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从而锻炼出更多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学术成长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型学术活动,如创新科技竞赛、创业挑战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术创新和技术转化,培育创新型人才。
打造特色文化。特色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亮点,结合地域、专业,提炼创新要素,打造地方高校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品牌,满足大学生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在精神上呈现的独特需求,发挥核心特色要素的辐射作用。比如,开学季、毕业季在校园里设立新潮打卡点创意设施,树立大学文化形象,打造个性化品牌。
2.3.3 以校友文化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
大学精神的发育和成熟需要长期积淀,伴随着继承和创新[6]。校友文化是一种标志性的大学精神文化元素,它代表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认同和对校园文化传承的关注。校友文化建立在学缘基础之上,扎根于大学校园,在物质捐赠上予以支持大学建设、在行为示范上予以榜样育人、在文化特色上予以精神引领。
创新校友交流方式。以毕业生联谊会、校友返校日、校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增进校友之间的沟通联系,激发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开展校友风采展示、校友面对面、校友讲堂等,邀请优秀校友回到母校分享奋斗历程、工作心得、人生感悟,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浓厚的校友文化,与校友积极互动,推动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能力。
整合校友资源力量。大学精神与文化特质的凝练、创新与培育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是大学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的最直接体现,是凝聚全校师生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是联结海内外校友最紧密的精神纽带[7]。建立校友工作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开展校友交流活动和服务项目;发挥校友行业优势,通过校友捐赠,提供科研创新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保障。
打造校友精神家园。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的建构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呈现,融合了高校的管理经验、师生实践,将主观与客观、具体与历史相统一,根植于历史和地域土壤,作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体现,铭刻着集体记忆,凝聚着大学自身发展中积淀的精神内涵,体现着全体校友的共同理想,诉说着独特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维护校友群体,发布学校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校友文化形成于高校育人活动,校友作为大学文化的亲历者,深刻领悟大学精神,同时又洞察社会需求,成为大学精神文化的“名片”和践行者。通过知名校友的先进事迹为大学精神文化提供榜样示范,以宿州学院为例,以知名校友孟二冬精神为内核进行外延,建立孟二冬纪念馆、孟二冬铜像、孟二冬志愿服务队、孟二冬精神研究会、孟二冬教师党支部、孟二冬学生党支部、命名校园主干道名称——二冬大道、创作大型现代泗州戏《当代楷模——孟二冬》。通过校友文化载体,地方高校可以有效地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和资源支持,也可以为校友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交流平台,打造精神家园,实现精神滋养,实现学校与校友的共赢。
2.3.4 以地域文化孕育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特定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符号等,是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孕育的基础和源泉。通过挖掘并运用地域文化,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增强高校的文化认同度和影响力。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底蕴。地方高校可以通过研究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等特色,开发出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标语口号、校训、校歌、校徽等,形成鲜明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
合理融入地方文化要素。地方高校可以将地方文化要素融入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中,进行创新性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将地域文化与课堂内容结合,合理融入,因时制宜地结合,鼓励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创造转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精神文化是一种反映事和人的历史文化,它影响着人去做什么,以及成为什么样的人[8]。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所在地域,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度和影响力,为学生成才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支持。以宿州学院为例,将孝文化和皖北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自身文化建设之中,使大学文化的育人使命落脚在学生成长的生动实践,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凝练大学精神文化,实现育人成效。
现代化不仅是物质世界的丰富、衣食住行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家园的构建。大学生精神成长是一个能动的内化过程,也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应将专业知识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自觉融合,在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深化认识、培养思维、强化文化内涵。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推进“三全育人”,注重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加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办学理念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文化支撑,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坚定信仰、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的全面发展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