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雪,赵 爽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旨在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双减,直指当今教育生态中的乱象,旨在回归教育本质,坚守教育规律,重建教育生态。家校社是教育生态中重要的环节。区别于以往的单一主体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涉及三方主体,并且这三方力量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以协同的方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本质在于育人,因此家校社协同机制根本在于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与运行将重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
协同是组织内部各结构为实现总体目标而相互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协同强调的是具有不同功能的要素能够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协调与合作。在运行中衍生出新的组织,产生新的功能,最终达成目标。家校社协同指的是,在整个教育生态中,家庭、学校、社会这学生生活的三大场域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关联,当关联作用占主导地位时产生协同效应,即可看作构成一个新的系统即家校社协同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三者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协同指的是这三要素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形成新的整体。作为一个协同的整体产生联合作用,这种新的功能大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据《现代汉语词典》,机制一词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指具体的机器,第二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第三指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1]本文所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有机体”,它的组成元素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要素又可看作三个巨大的机器,有自身的构造与运行原理,三者独立又联动。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则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需要联合三大元素,围绕着“学生”,发挥出联动、协调的作用,实现育人的功能。
因此,“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在与育人活动密切相关的三大主体即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成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目的的互动系统和组织关系。该机制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核心,如果对此避而不谈,那么育人机制则失去了初心。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又相互联系。家庭教育有其隐私性所在,且受父母文化水平限制,家庭教育内容较为简单,指向生活技能。而学校教育则具有专业性和规划性,在系统的课程规划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学校教育功能还包括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的场所,专业的师资力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学校承担了很多异化的功能,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社会教育不受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在社会教育中获得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社会教育是为特定人群服务,没有发挥出其协同的力量。家校社协同的功能随着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紊乱,无法聚焦共同的目标、整合资源,无法走向协同,即功能定位偏差。
受到目前中国教育现实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这就导致互动内容局限在学业性问题上。目前家校互动中最常见的途径是家长会,但家长会往往是教师讲、家长听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绩报告会,关于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发展几乎没有深入时间交流。大部分家长存在着功利性的教育观念,以成绩为衡量学校的标准,并以此来要求孩子,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这就直接导致家长与教师交流与探讨的焦点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同样,教师在向家长交流时,也是在反映学生的成绩,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其共性都表现出内容单一性的倾向。
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存在着家校交流单向的问题。家长会受时间地点限制,频率低,一般是期中或期末考试之后。而家长会主要是教师传达学生学习情况,虽然也有家长提问等,但总体是单向的输出。其次是家长和教师会借助电话、微信等线上方式进行交流。线上沟通方便快捷,使用较频繁。但这类沟通方式会受到时间差、措辞理解差异等影响,造成双方沟通不及时,甚至有误解和分歧。再有就是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这种形式因家长们工作时间限制,导致参与度低。形式单一使家校社协同育人呈现出单向线性交流为主的局势,缺乏链状互动沟通,在有限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形式中主要是以学校单向向家长传递信息,忽视了家长的反馈和家长资源的开发。
教育系统实质上是具有育人功能的社会系统,育人是教育系统的本体功能,围绕这个本体功能确立的教育系统的结构是“家校社一体”的教育系统。因此,从育人功能的角度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中,育人是其本体功能,而协同机制只是实现育人的手段。双减政策也是旨在育人,摒弃以学业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学生发展的错误评价观,摒弃功利主义教育观,旨在回归教育本质,促进“人”的发展,即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各主体间统一目标则指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关于教育目标这个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认知。从外部来说,学校立德树人,家庭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振兴大业的时代新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共同目标。从内部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共同目标在于为学生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有自我生长的意识,不断地改进,最终成长为人格健全的社会人。双减政策的目标就在于为学生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我,而不是陷入在学业的漩涡中,这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双减背景下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将会更加便捷有效。
双向互动原则是指增强家校社多主体间的交流,形成有回应的互动。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没有形成回应性交互式的沟通。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要双向互动,要求发挥出不同主体的不同作用,使其相互配合,保持交流。学校的发展需要家长们的理解与参与和社会的支持。家庭教育则需要社会的保障和学校的专业性指导。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展与补充,社会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双减背景下,更加强调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双减背景给予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和家庭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这为家校社之间的双向互动提供了机会。
爱普斯坦教授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关键场域交互叠加产生的影响。她认为“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进行高质量的、频繁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更有可能从不同的人那里得到关于学校、努力学习、创造性思维以及互助的重要性一致认知”,[2]进而增进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而这才是真正促成学生获得发展的关键能力。当学生感受到来自周边环境的关怀,就会自发地追求自我发展。因此,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令他们感受到鼓励、支持才是最重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首要原则是把握住学生中心,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为学生自我发展赋能。双减旨在为学生减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为学生赋能使其获得发展。因此,为了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
为落实育人目标,家校社需要深化育人共同体的理念,最大层面上形成协同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则是基于对于“育人”这一共同目标而形成的。而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意义在于集合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最佳辅助。家校合作有着漫长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回望与反思,才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理念。“双减”背景下需要教育主体深化育人共同体理念,充分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社会教育的特别在于形式灵活不受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发展自我。同时,学生在社会教育中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校的专业指导和家庭的支持。因此无论是哪种教育在发挥作用,背后都是家校社三方在共同努力,这就是育人共同体的价值所在。
我国一直在建立更新家校合作的法律制度。2001年颁布《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形成良性机制”,对于规范化的家校合作、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供了指导方向[3]。而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法律保障可以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保驾护航,首先是法律的出台意味着观念的转变,从意识层面上强调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其次是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凡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都需要家校社各司其职,完成应尽的责任。最后,法律作为一种文本性的内容,也可以从反思的角度去看待家校社三方各自的不足之处,从而督促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承担共同责任,互相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由家校合作转向家校社协同育人意味着需要更多专业的力量。加强专业团队建设首先在于加强理论研究。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不同,且家庭教育工作需要专业科学的理念与方式,这就要求积极挖掘专家,为专家提供财政等各方支持,推动专家开展研究。其次可以由政府牵头成立教育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为中小学校和家长群体提供专业的知识讲座等。最后还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利用所有层面的专业力量。比如分别从专家、学校教师、优秀家长中吸收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实现资源和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专业的指导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着力开发家庭教育服务,为需要提高教育能力的家庭提供专业的服务,以此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增强家校互动。
真正的对话应是双方互相信任,平等进行沟通,求同存异,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因素在于多主体间构成了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依托多媒体、互联网搭建沟通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但多样的沟通方式体现的是工具多样性、互联网的快捷方便。多方主体能否获得真正的对话却未必,隔着屏幕与网络,词不达意、信息差时间差都会导致内容的误解、情感互动的偏差。一方面是因交流主体复杂,包括各类人群,有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家长、学生等;另一个方面是因交流内容的复杂,包括生活、心理、身体各方面。这要求学校和社会利用资源,在已有的平台基础上,针对各个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对话,创新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增加彼此的对话、提高对话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