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姗姗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不断提高,各种即时通讯越来越便利,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越来越少。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孤僻环境下,青年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更加复杂,心理健康水平也受到很大影响,由此引发的校园事件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我国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一方面通过线下方式对同学们的心理进行疏导和干预,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心理危机管理渠道。不管线上或是线下,“家校协同”无疑都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实践路径。
本研究将能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为间接和直接两个类别。其中,间接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习惯、亲子沟通方式等。
家庭间接因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家庭结构。当前社会条件下,家庭的组成结构更加多样化,单亲家庭、寄宿家庭等形式日渐增加。一定意义上,处于这类家庭的孩子会缺失一部分来自父母的关爱,更容易产生自卑、无助、过度依恋等情绪,心理更加敏感脆弱。第二,家庭氛围。不管什么样的家庭结构,其成员之间的氛围是否融洽,是否能够提供有益的情绪价值,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第三,家庭经济状况。长期处于经济困难中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卑状态,也更易产生抑郁情绪;而经济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挫折教育不足而表现出独立性差、情绪管理能力弱等特点。
家庭直接因素则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家庭教育习惯。这主要体现在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宏观层面。如果家长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注意鼓励、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那么孩子更容易养成自信、独立的性格,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第二,亲子沟通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微观层面。如果家长与子女沟通的过程中注重平等与自由,不使用命令、恐吓等手段,非常有助于子女建立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更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健全的人格,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并适应社会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高校校内组织心理教育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高校心理教育活动的举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加正确的三观,使大学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高校心理教育活动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缓解或消除其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及时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第三,作为成年人,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尤其是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不愿与他人交流心理健康相关问题、回避心理教育等情况。合适且巧妙的活动能够更好消除学生对心理教育的抵触情绪,更加全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场景下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抒发情绪、宣泄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第四,进行一些特定的高校心理教育活动,如美术、音乐等方式的艺术类的心理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被更好地激发潜力,释放出更多能量,这即有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人格发展。
第一,互联网与家校协同的融合是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家校协同建设的新路径,新方式。“互联网+”教育潮流可以将现代科技与教育更好地结合,帮助建立家校协同的线上沟通渠道和线上教育平台,即搭建家校协同在线交流平台。这有助于高校更加快速、便捷地将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网上家校协同平台为家长、学生、高校之间提供便利,助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作用。另外,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时间更短,空间距离更远。家校协同在线交流平台也能给家长和孩子之间创造更为方便的沟通途径。家校协同平台方式可以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APP、微信或QQ群、互动短信等方式。
第二,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得以拓展。当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校心理教育活动形式日渐丰富。家校协同心理教育的形式也应进行创新以更好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互联网深入融合,这也给高校心理教育提供更好的突破口。高校应利用好数字化红利,充分研究不同平台的运营模式,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等途径进行面向学生和家长的推送。
第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更容易做好家长的教育指导培训工作,引导家长更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引导和教育方式起很大作用。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高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容易、频繁。因此,高校应利用此优势,积极开展家长教育指导培训,优化大学生家长教育引导机制,让家长更多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当中去。
第四,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化家校沟通内容。全面优化教学中的交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交流内容的优化。例如,在家校协同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传播优质教育信息,让家长们能够及时掌握学校的教学动态,并将正确、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渗透其中,从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平。
当然,“互联网+”也给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随处可见的网络设备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接触到外界的信息。但这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有所减少,也使他们吸收来自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接触不同人群。因此,高校应定期反思总结,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的心理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及时做出政策调整。例如高校应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组织更多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活动形式,让学生不沉溺于网络,能够实现定期从网络中“走出来”,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发展爱好。家长也应多与学生进行电话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防止互联网对家校协同工作展开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高校与家长也不应过度干预学生的个人生活,给学生足够的个人成长空间,对他们的生活、爱好等应保持尊重,否则也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高校应联合家长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教育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和危害,利用互联网提升自己,也避免被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影响,这样才能使互联网在家校协同中发挥最大作用。
为了获得“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手数据,本文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家长卷)”,共分为五个部分,题目总数为45道,包括43道问卷主题指向性问题和2道问卷有效性识别问题。本次调查共收集得到556份有效答卷。问卷中包含关于家长个人情况的调查、学生性格特征的调查、亲子关系的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以及“家校联合”情况的调查。总体而言,问卷题目数量适中,衔接度较高,涵盖较为全面,能够有效的识别样本特征。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家长对亲子关系的参与程度与家校互联现状及成因等问题进行以下总体的和层次性的分析。
当代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与“80后”“70后”相比,他们生来就属于网络时代,在互联网的缔造下,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方式发生变化,有着不同的时代特色。[1]相比于传统环境下的大学生,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行为理念更加超前、心理成熟期提前、独立意识强烈、价值取向多元、善于接受新事物。[2]但是,过度使用互联网也导致一些普遍问题,如明显的心理障碍、社会功能退化;沉迷网络游戏,与家长关系恶化;孤独感重,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人际关系较差;受到多元文化冲击,内心缺乏信仰;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学业,产生心理危机;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社交状况不佳;抗挫折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3-4]
本研究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的总体情况较好,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缓解压力,纾解情绪,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状况趋于含蓄与内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在人前展示自己,导致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产生问题。一方面,出于升学考虑,高中教育更多偏向于应试,强压之下,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学生们足不出户,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即可实现沟通,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与老师、学校进行面对面沟通时存在障碍。现实中交友减少也可能导致出现不愿与他人交流、出现问题自己忍受解决等现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因素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5]“互联网+”对家庭背景因素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孩子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较少拥有发言权。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庭教育主体渐渐从家长变为了孩子,孩子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家庭教育环境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更加合理、科学的制定家庭教育目标。
家长普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状况,九成以上家长每周都会与孩子有若干次沟通。尽管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与孩子交流,也会主动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但是,现阶段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更多的是表达与倾诉,没有影响与指导的作用。
家庭无法发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作用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出生于70年代的父母接受的教育更多偏向于传统方式,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缺乏专业性甚至长期忽视。同时由于不同学生家长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的教育观念并不一致,关心孩子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关心衣食住行而忽略内心健康的建设。其次,大学期间家长沟通方式受限。不同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孩子于当地就近上学,大学期间学生对于学校的选择更多基于学校的师资、科研能力,能够实现就近上大学的学生仍在少数。导致与孩子的沟通只能以电话沟通为主,网络沟通为辅,面对面沟通受阻。最后,“互联网+”背景下,父母难以跟上时代潮流,与孩子沟通存在障碍。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过于繁多和庞杂,孩子更容易被热点事件和网络名人的言论左右。有些长辈对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使用不熟练,使得与孩子沟通时话题受限,交流存在一定障碍。个别家长无法与孩子产生共情,甚至可能用其价值判断对于孩子产生的情绪进行批判,存在恶化孩子心理健康可能性。[6]
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配比不足,承担主要沟通任务的辅导员工作压力繁重,难以全身心投入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需要学校提供更专业的心理辅导。家庭和学校都具备教书育人的功能,二者缺一不可,这说明了“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协同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调查大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扰和问题时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父母交流谈心,与好友或同学交流谈心或者自我调节。选择与老师交流或者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或者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则更少。说明学生们并不适应与他们眼中“权威”去交谈较为私密的事情,但是这不利于学校用专业的方法引导学生排解困难,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介入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学校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即使强制开展健康讲座,学生也可能存在一心二用等现象的存在,受限于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在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前,学生往往自动过滤掉“无用信息”,导致学校的工作作用有限。同时,学校处于学生倾吐心理信息的最末端。虽然大部分学校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拉进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但不可否认,大部分学生选择倾吐的对象优先级为父母--朋友--网络,最末端才是学校。如果学生存在较轻的心理问题,通过与父母、朋友沟通,在网络上发泄就已经基本解决,无需经过学校;如果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想要越过父母、朋友跟学校沟通,并希望学校保密。但是学校基于对学生、对家长负责的态度,往往会告知家长,尤其在学生存在自杀倾向时,处于法律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学校也必须向家长反映,这就导致学生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信息最终还是被学校告知了家长,形成了悖论。种种原因叠加导致学校处于学生倾吐内心的最末端的位置的现象短期内不会改变。
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家庭两种社会结构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效果优化的活动。如何推进家校协同一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家校协同作用仍然未能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家校合育院校层面的制度不完善,多数高校未能充分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心理教育政策中关于利用各方面力量的要求,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二是协同形式单一,教育内容缺乏体系。大部分高校的家校合育停留在家长会、打电话等传统方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未能很好地照顾到个性化差异。[7]
首先,大学教育的特点导致家校协同更难开展。大学走班制导致学生班级意识削减,辅导员精力有限无法对整个级部学生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关注,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时更多只能做好基础的交流工作,无法面面俱到。多数家长也认为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需要更多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上本身工作繁忙,往往缺乏主动联系教师、主动和教师沟通交流的意识,虽然认识到了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应发挥作用,但是往往忽略家校合作,认为家校合作作用不大。
第二,不同于高中家校协同组织的构建,大学家委会涉及地域更广、人群文化不同,往往更难达成一致。老师大多进行主动的与家长沟通互动的行为,家长只能被动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出于不给孩子增加负担的考虑不会进行主动沟通。家长与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很难参其中。家长甚至不了解相关学校政策,很少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三,目前家校协同的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在家校合作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是合作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化。为了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需要家长与学校有效协同,然而在目前阶段的大学家校合作过程中,主要形式仍是电话沟通。此外,教师主动联系家长的情况较多,而家长反向联系教师的情况相对较少。尽管部分学校也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合作、交流和沟通,但其沟通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所涉及的主要是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和道德品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家校合作的深度仍不够,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缺乏制度层面的规范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渠道,且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本课题针对传统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协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践路径,为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这一举措在于建立规范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机制,研究发布《“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工作方案》《“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工作流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上远程家访、定期家长会、家校沙龙等工作制度,拓宽沟通渠道,强化家校联系,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克服传统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制度规范的不足,保障家庭作用的发挥。重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推进新型网络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分离,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熟悉网络文化和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特点,不断更新自己的指导方法与知识。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师和高等教育从业者在自我成长中的一项常规任务。
这一举措重在构建家校协同线上长效宣传机制,利用QQ、微信等社交新媒体加强家校交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及时推送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素质教育相关知识和美文、组织线上家庭互动活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案例、优秀家长榜样,并向家长发出参与邀请,动员家长积极参与高校心理育人活动,从而有效解决以往普遍存在的家校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的问题。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心理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有自己的心理测评系统,呼吁家长学生及时关注网站,公众号等更新的信息,获取第一手资源。充分利用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和QQ群,开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指导的有效渠道,充分发挥其时间灵活性和空间顺畅性的优势。心理互助训练可帮助学生共享相似经验、激发启示,调动积极主动的改变意愿,实现自我价值和认同。强调多方教育合作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最大化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
这一举措在于改进高校与家庭线上联系模式,由所在学院牵头建立工作委员会,辅导员和家长代表共同担任委员会主任,分别负责高校和家庭的组织工作,形成家长和学校工作的枢纽。家长委员会负责组织家长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发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向家长传递高校心理育人动态。家长可以通过家委会将问题和建议反馈至高校,形成高效的联系模式,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有效解决传统单独联系模式下家长不能有效参与的问题。学校运用网络平台定期发布相关刊物、举办网上课程、进行心理测评,以便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有组织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网络介绍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和家长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这一举措在于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可供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微课堂”、团体辅导等教育培训类活动,开设线上心理咨询室,利用网络博客建立“大学生家长圈”等培训活动。以便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了解沟通,提升家长知识水平,全面把握学生学习成长和家庭教育情况,打破传统线下培训的时空限制,提升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实效性。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并维护家校合作平台,为师生家长提供便捷沟通交流的渠道,便于家长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源。同时,家长在该平台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尤其是长期居住在乡镇地区的家长,相对缺乏经验。因此,对于互联网合作平台而言,其界面设计简洁、操作简便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开发手机APP、小程序和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平台的多样化。这样一来,家长和学生便可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获取相关资源和帮助。
心理健康状况是个人比较隐私的信息,应予以相应的保护保障措施。其一,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才能够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家长的各种权利,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地开展和落实。其二,在网站开发时置入安全程序,严防信息泄露,努力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的实践路径,需要在传统的线下模式的基础上,规范建立一套线上运行机制,让互联网充分发挥其高效便捷的优势,使家校合作的平台更大,联系更紧密,宣传更到位,方法更科学。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培养。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不仅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内敛化、含蓄化的趋势,家长、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较弱。但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在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合作机制亟待构建。家校协同合作机制的构建应遵循科学高效的原则,建立一整套工作机制、宣传机制、联系机制、教育机制,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反思总结,提升教育能力,更好发挥家长的信息优势以及学校的知识优势。
“互联网”+时代面临挑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互联网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平台,力在当下,功在未来,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新思路。